我心裏正疑到,真是個奇怪的人,想那秋風蕭瑟,紅葉盡落,大冷天站在渡口風波上等人,也是怪心酸的。
聽胭脂小娃說那人一襲白衣如雪,又想起另一個人來。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個人也愛穿一身白衣,好似單單喜歡白色。他就像夜空中的白月光,看似無處不在,溫和如水,伸出手卻抓不著,也留不住,隻能伴著夢,伴著回憶。
迎香看著我滿臉惆悵,她的眼睛裏露出擔憂的神色,我隻好強顏歡笑,努力擠出一絲高興,打趣她比我還緊張,到底是我嫁人還是她嫁人呢。又歎了口氣,推搡著她:“快別擔心我了,去給胭脂拿些果子點心吃,小孩子一大早就趕來這裏,這會兒一定餓肚子了。到了此時此刻,木已成舟,我還能後悔不成?”
他既已平安回到越州,書信一封叫親信送來給我,又不親自前來與我見麵,想著想著便覺得他應該比我更是絕望,到底父命難為,加上他父親生了重病,時日無多,換做是我也會娶王氏為妻,討父親歡心,盡最後一份孝道。
我與他雖然相處時光不多,但他的每一個笑容都曆曆在目,也全刻在了我的心上。有這一點回憶和這一份真摯的感情,在我最好的年華中遇見了,得到了,上蒼待我不薄了。畢竟世間那麽多人窮盡一輩子,也沒遇見一位知己,我應當感到滿足了。
這些日子我也埋怨過,悲傷過,責怪他為何不早點回來。我知道我們都有不得已的苦衷,抱怨、期待和愁緒,最終都隻能化作一句祝福,隻要他平安,我就安心了。
想到這裏,忽然聽見門外頭鬧鬧哄哄,敲鑼打鼓之聲愈來愈近,愈來愈響,必定是迎親的花轎和樂隊已從陸家一路敲敲打打,按照規定的時刻來至我家門前了。
胭脂聽到熱烈的聲響,一下子掙脫開我,跑出去玩了一會兒,才回來跟我描述道,接親的隊伍浩浩蕩蕩,已經來到大門外了,前頭有許多人捧著花瓶、花燭、妝盒、香球、裙箱等物品,後頭還有人拿著百結同心清涼傘,抬著富貴平安木交椅,足足占了門前一條大道。府中特備喜酒款待一番,給每位來接親的、送親的各自發了利事錢。
這時,門外進來了一個媽媽,正是李家幫人說親的老媒人,身後跟進來的還有兩個披紅的小丫頭,每人手中托著一道紅紙喜盤。
因為拿了利事錢,她們個個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站在我麵前,老媽媽先開口道:“唐姑娘,這是平江府紅樓繡坊專門做的喜帕,吉時就快到了,還請姑娘準備準備,讓送親的喜娘帶著你出門吧,迎親的人馬已在門外候著了。”
我朝盤中看了一眼,果然是出自紅樓繡坊的作品,盤中擺著一方疊得整整齊齊的紅蓋頭,針腳花紋都別具一格,精致無雙。另外那個盤子中放著兩把桃花美人竹絲扇,原本是要拿扇子擋住臉的,但因他們差人特地去平江定做了喜帕,美人扇也就用不到了。
我接下喜帕,心緒不寧。老媽媽拽著迎香和胭脂,叫她們通通去外麵站會兒。迎香本來不肯,老媽媽在她耳邊說了一句話,她紅著臉拉過胭脂出去了。又進來一個老婆子,附耳交待我幾句,再有爹爹和繼母來與我珍重道別後,才替我將大紅繡花喜帕蓋上。
老媽媽扶著我出了屋子,隻聽大廳裏有陰陽先生喊了一句“吉時已到,奏樂催妝”,我瞧不見堂裏的親友,隻聞絲竹管弦吹吹打打,滿座賓客笑語連連。又聽見專門有人高聲念著催妝詩,唱道:“莫將畫扇出帷來,遮掩春山滯上才。若道團圓似明月,此中須放桂花開。”
聽到那句“若道團圓似明月,此中須放桂花開”,一時間神情迷離,思緒萬千。隻歎息道,良辰美景又如何,萬般皆是命罷了。
隻見有個人影緩緩靠來,我從紅紗布中隱約可見他身形,高挑秀雅,玉樹臨風,穿一身喜豔紅衣,到我跟前欲言又止。
隻聽他的語氣中不乏喜悅,又帶著一絲羞澀道:“猶記兒時一句戲語,說將來要娶蕙仙為妻,不想十年後倒是美夢成真了。若這是一場夢,我大可不必醒過來了。”
我苦笑著,隻是沒話與他說。
四句詩念畢,老媽媽推開手,由迎香上前接替,過來攙扶著我,出了門,登了轎,奏樂聲連綿不斷,更是熱烈。待要起轎,三五個親戚家的同輩圍在門前,攔住新郎官不放行,不知是誰,隻聽他們說:“我這妹妹是難得一見的才女,又生的花容月貌,今日你娶到這樣的新娘子,必定是稱心如意了,卻不知我們這裏每一個人都舍不得這位妹妹呀。”
此時我方聽出他們的意思。這算哪門子親戚呢,不過是幾個遠房同姓的族人,不是真正的堂兄弟。
新郎官對那些人笑道:“好!好!”說著便分發了一些東西。那些人個個樂得又說些吉利話,才鬆了手,沒再攔著馬和轎子,應該是得了許多好處和利事錢。
接著迎親隊伍一路吹打奏樂,從長街上駛過,我悄悄掀開蓋頭一角,偷看轎子外的情形,滿街熱鬧,圍觀者紛紛擠來賀喜。
路上不見熟人,隻有遠處飄落幾片紅楓,道不盡的滄桑感。
我心裏沒有半點喜悅,當下第一感受是覺得這些繁瑣的禮節未免太多,等隊伍到達陸府門前,轎子停下來時卻又不讓我們進門,眾親戚好友又攔住新郎官,要了一回利事錢,還要他做些好詩好詞,得到大夥兒的滿意,才許他接我進門。
旁邊的陰陽先生道了一句“撒穀豆、鎮惡煞,吉祥如意,百無禁忌”,然後就在門前撒起豆子和果子來。我隻能從底下一道縫裏偷偷地看著,許多小娃娃嘻嘻笑著,爭先恐後跑去搶那些豆子和果子。
鬧了半宿,我已經坐不住了,在學府寫字時也沒坐這麽久。
終於等到迎香扶我下轎,那老媽媽又在旁邊說了許多規矩,又是跨馬鞍,又是從秤上走了一遍,還說不許我的腳落在地麵上,隻叫我從青色錦褥上走過去。
我剛走進門裏,又被帶去新房中坐下,大家圍聚過來,像看猴兒似的看著我。手腳仿佛都不是自己的,不知道該怎麽擺放才好。
好不容易等親戚們在門外用了三盞茶後,眾人方告退離開。我的蓋頭還沒被揭開,隻能聽到許多人在說祝賀詞,以及孩子的嬉笑聲。又有人來門簾前,唧唧鬧鬧一陣,將門口那些彩色碎條兒都搶了去。
聽胭脂小娃說那人一襲白衣如雪,又想起另一個人來。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個人也愛穿一身白衣,好似單單喜歡白色。他就像夜空中的白月光,看似無處不在,溫和如水,伸出手卻抓不著,也留不住,隻能伴著夢,伴著回憶。
迎香看著我滿臉惆悵,她的眼睛裏露出擔憂的神色,我隻好強顏歡笑,努力擠出一絲高興,打趣她比我還緊張,到底是我嫁人還是她嫁人呢。又歎了口氣,推搡著她:“快別擔心我了,去給胭脂拿些果子點心吃,小孩子一大早就趕來這裏,這會兒一定餓肚子了。到了此時此刻,木已成舟,我還能後悔不成?”
他既已平安回到越州,書信一封叫親信送來給我,又不親自前來與我見麵,想著想著便覺得他應該比我更是絕望,到底父命難為,加上他父親生了重病,時日無多,換做是我也會娶王氏為妻,討父親歡心,盡最後一份孝道。
我與他雖然相處時光不多,但他的每一個笑容都曆曆在目,也全刻在了我的心上。有這一點回憶和這一份真摯的感情,在我最好的年華中遇見了,得到了,上蒼待我不薄了。畢竟世間那麽多人窮盡一輩子,也沒遇見一位知己,我應當感到滿足了。
這些日子我也埋怨過,悲傷過,責怪他為何不早點回來。我知道我們都有不得已的苦衷,抱怨、期待和愁緒,最終都隻能化作一句祝福,隻要他平安,我就安心了。
想到這裏,忽然聽見門外頭鬧鬧哄哄,敲鑼打鼓之聲愈來愈近,愈來愈響,必定是迎親的花轎和樂隊已從陸家一路敲敲打打,按照規定的時刻來至我家門前了。
胭脂聽到熱烈的聲響,一下子掙脫開我,跑出去玩了一會兒,才回來跟我描述道,接親的隊伍浩浩蕩蕩,已經來到大門外了,前頭有許多人捧著花瓶、花燭、妝盒、香球、裙箱等物品,後頭還有人拿著百結同心清涼傘,抬著富貴平安木交椅,足足占了門前一條大道。府中特備喜酒款待一番,給每位來接親的、送親的各自發了利事錢。
這時,門外進來了一個媽媽,正是李家幫人說親的老媒人,身後跟進來的還有兩個披紅的小丫頭,每人手中托著一道紅紙喜盤。
因為拿了利事錢,她們個個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站在我麵前,老媽媽先開口道:“唐姑娘,這是平江府紅樓繡坊專門做的喜帕,吉時就快到了,還請姑娘準備準備,讓送親的喜娘帶著你出門吧,迎親的人馬已在門外候著了。”
我朝盤中看了一眼,果然是出自紅樓繡坊的作品,盤中擺著一方疊得整整齊齊的紅蓋頭,針腳花紋都別具一格,精致無雙。另外那個盤子中放著兩把桃花美人竹絲扇,原本是要拿扇子擋住臉的,但因他們差人特地去平江定做了喜帕,美人扇也就用不到了。
我接下喜帕,心緒不寧。老媽媽拽著迎香和胭脂,叫她們通通去外麵站會兒。迎香本來不肯,老媽媽在她耳邊說了一句話,她紅著臉拉過胭脂出去了。又進來一個老婆子,附耳交待我幾句,再有爹爹和繼母來與我珍重道別後,才替我將大紅繡花喜帕蓋上。
老媽媽扶著我出了屋子,隻聽大廳裏有陰陽先生喊了一句“吉時已到,奏樂催妝”,我瞧不見堂裏的親友,隻聞絲竹管弦吹吹打打,滿座賓客笑語連連。又聽見專門有人高聲念著催妝詩,唱道:“莫將畫扇出帷來,遮掩春山滯上才。若道團圓似明月,此中須放桂花開。”
聽到那句“若道團圓似明月,此中須放桂花開”,一時間神情迷離,思緒萬千。隻歎息道,良辰美景又如何,萬般皆是命罷了。
隻見有個人影緩緩靠來,我從紅紗布中隱約可見他身形,高挑秀雅,玉樹臨風,穿一身喜豔紅衣,到我跟前欲言又止。
隻聽他的語氣中不乏喜悅,又帶著一絲羞澀道:“猶記兒時一句戲語,說將來要娶蕙仙為妻,不想十年後倒是美夢成真了。若這是一場夢,我大可不必醒過來了。”
我苦笑著,隻是沒話與他說。
四句詩念畢,老媽媽推開手,由迎香上前接替,過來攙扶著我,出了門,登了轎,奏樂聲連綿不斷,更是熱烈。待要起轎,三五個親戚家的同輩圍在門前,攔住新郎官不放行,不知是誰,隻聽他們說:“我這妹妹是難得一見的才女,又生的花容月貌,今日你娶到這樣的新娘子,必定是稱心如意了,卻不知我們這裏每一個人都舍不得這位妹妹呀。”
此時我方聽出他們的意思。這算哪門子親戚呢,不過是幾個遠房同姓的族人,不是真正的堂兄弟。
新郎官對那些人笑道:“好!好!”說著便分發了一些東西。那些人個個樂得又說些吉利話,才鬆了手,沒再攔著馬和轎子,應該是得了許多好處和利事錢。
接著迎親隊伍一路吹打奏樂,從長街上駛過,我悄悄掀開蓋頭一角,偷看轎子外的情形,滿街熱鬧,圍觀者紛紛擠來賀喜。
路上不見熟人,隻有遠處飄落幾片紅楓,道不盡的滄桑感。
我心裏沒有半點喜悅,當下第一感受是覺得這些繁瑣的禮節未免太多,等隊伍到達陸府門前,轎子停下來時卻又不讓我們進門,眾親戚好友又攔住新郎官,要了一回利事錢,還要他做些好詩好詞,得到大夥兒的滿意,才許他接我進門。
旁邊的陰陽先生道了一句“撒穀豆、鎮惡煞,吉祥如意,百無禁忌”,然後就在門前撒起豆子和果子來。我隻能從底下一道縫裏偷偷地看著,許多小娃娃嘻嘻笑著,爭先恐後跑去搶那些豆子和果子。
鬧了半宿,我已經坐不住了,在學府寫字時也沒坐這麽久。
終於等到迎香扶我下轎,那老媽媽又在旁邊說了許多規矩,又是跨馬鞍,又是從秤上走了一遍,還說不許我的腳落在地麵上,隻叫我從青色錦褥上走過去。
我剛走進門裏,又被帶去新房中坐下,大家圍聚過來,像看猴兒似的看著我。手腳仿佛都不是自己的,不知道該怎麽擺放才好。
好不容易等親戚們在門外用了三盞茶後,眾人方告退離開。我的蓋頭還沒被揭開,隻能聽到許多人在說祝賀詞,以及孩子的嬉笑聲。又有人來門簾前,唧唧鬧鬧一陣,將門口那些彩色碎條兒都搶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