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也沒在意接著往前走。


    沒走多遠,後麵師父帶著人跑上來,見是張嘉喊著她一起跑。


    張嘉知道這是有急診了。


    不一會三個人跑到後街一座宅院。


    進了門往裏跑到了內院,院子裏等著幾個人,見郎中來了快往裏請。


    到了門前張嘉聽到屋裏有些嘈雜,伴著一個人的哭聲。


    一個婆子在那叫著:“少奶奶,少奶奶你堅持住啊,少奶奶你醒醒。”


    推開門,眾人請了郎中和張嘉進去。


    問明情況郎中命張嘉進去,自己跟男人都留在了外麵。


    張嘉進去看是產房,產婦身上蓋著單子毫無聲息的躺在那。


    推開產婆檢查,是頭盆不符,沒有保護好,造成會陰撕裂導致出血。


    喊師父準備手術,衝出去喊。


    “快拿澡豆水壺來洗手,煎夏枯草湯,煎參湯,拿新的紗布來,沒有紗布要白棉布,要淡鹽水。”


    每喊一樣就有家下人忙著去取。


    洗淨手張嘉舉著手撞開門進入產房,叫人打簾子遮住產婦請師父進來診脈。


    郎中隔著簾子診了脈出去開方子。


    張嘉仔細觀察撕裂傷還好裂度不深。


    要的東西一樣一樣送來,張嘉開始清創縫合,大約二十分鍾救治完成。


    產婦雖然還在昏迷,但脈象平穩了許多。


    走出房間交代注意事項,怕家屬記不住有遺漏,要了紙筆張嘉口述師父執筆。


    寫了一份注意事項及護理要求,告訴家屬必須按著上麵寫得不能有任何差錯。


    轉身進產房收拾清點工具拿出去清洗。


    這戶是京城鳳翔金店的東家。


    產婦是東家沈老爺的滴長媳剛產下長孫就出現危險。


    產婆讓準備後事了,沒想到回春堂小神醫有如此高明的醫術,讓產婦轉危為安,這真是菩薩保佑啊。


    沈老爺陪著師父聊天,這邊張嘉清洗器具後清點一遍,沒有遺漏裝了藥箱背著來了前廳。


    沈老爺高興的吩咐家人奉上診金,師徒二人一人一枚小金元寶。


    師徒謝過老爺告辭往外走,沈老爺客氣著親自把他們師徒送到大門。


    最後說了一句話。“小神醫是觀音菩薩轉世啊。”


    從後院走到前院短短的距離,張嘉從小學徒變成小神醫再變成了小菩薩。


    第二天街麵上就傳開了,回春堂的小郎中救了沈財主家要死的兒媳婦。


    第三天傳的是回春堂的小神醫把沈財主家死了的媳婦救活了。


    一星期後傳的是回春堂的小郎中是觀音菩薩轉世,能醫死人肉白骨,把沈財主家的兒子媳婦都救活了。


    張嘉正在看師父交代的醫書,聽了夥計跟她學的傳言哈哈大笑,真是人言畏。


    有了金子張嘉想著打一套現代的手術器具。


    回家畫好圖拿給郎中看,郎中覺得器具很精巧比原來的好得多。


    現在丫頭出了名,來回春堂的病人也多了,是該有套合手的家什。


    郎中決定回春堂出資製作,以後再想到什麽需要的器具隻管畫了圖來。


    張嘉謝過師父坐到一邊抿著小嘴默默的的開心。


    這樣自己的小金寶就能留住了,回想起那天自己帶著金子回家的情景。


    那日回到家喊了姥爺和杏兒進屋,關好門從懷裏掏出小金寶放到炕桌上,這兩人都站了起來。


    姥爺看看張嘉看看金子。“乖乖,這是金子。”


    張嘉給他們講了救人得賞的經過,兩人聽的哎呦聲,嘖嘖聲不斷。


    姥爺感慨這輩子第一次摸到金子,拿在手上掂了掂有一兩。


    姥爺交代他倆藏好,張嘉和杏兒開始藏寶,一會放炕櫃裏,一會放壇子裏,再一會挪到炕洞裏,放哪都覺得不安全,折騰了半宿。


    最後張嘉熬不住了,告訴杏兒你愛放哪放哪吧,自己能記住地方就行,倒在炕上裹著被子睡覺了。


    早上起來杏兒還沒醒,忙叫杏兒快起。


    杏兒迷迷糊糊抬起頭,張嘉一看杏兒頂著一對熊貓眼,知道她是睡晚了,小聲問杏兒。“你藏哪了。”


    杏兒拿起一個跨脖子上的小荷包。“我覺得放哪都不放心,做了個荷包你隨身帶著吧。”說著話把荷包跨在張嘉脖子上,貼著肉皮給她帶好。


    有點沉,張嘉感覺自己有點像那種帶著粗粗金項鏈的大款,美滋滋的帶著小金寶去醫館。


    轉眼到了臘月十三,早起,姥爺給張嘉煮了一個雞蛋,煮了一碗麵條。


    告訴張嘉是她的生日,想著也是娘的忌日,張嘉端著飯碗供了供。


    吃了飯去醫館,正跟著師父看診,外麵進來兩位軍爺找張嘉。


    說明來意,原來是栓子的腿好後回了綠營,軍醫看他的腿傷恢複得很好,見這種縫合確是沒有見過的法子,打聽是哪位郎中給治的。


    栓子告訴了張嘉的地址,軍醫想著跟張嘉打聽一下栓子的的腿是怎麽縫治。


    今天休沐軍醫兩人先去了張嘉家裏,姥爺告訴人在回春堂,這才找到這來。


    軍醫知道秘方不外傳,又想著學了好醫術,能多救治些軍裏的士兵,繞著圈講了半天也不好意思直說是要學縫合術。


    張嘉聽著猜出來他們來意便說。


    “兩位軍醫在營上接觸的金瘍病人多,要是軍醫覺得我這個法子有用,我願意和軍醫相互學習,不知道兩位軍醫意下如何。”


    軍醫聽了一連道了幾個好,隻是為難休沐時間太短,平時不方便來醫館。


    張嘉想了想說:“這事不著急,有些東西我還需要回去準備,等過了年開春咱們再說。”


    事情順利談好,兩位軍醫謝過郎中謝過張嘉走了。


    靠近年關來診病的人少了許多,除了急診,一般的老病都不來醫館,老百姓覺得過年瞧病不吉利。


    郎中給張嘉放了假,回去忙年。


    明天是臘八,張嘉和杏兒去米鋪買了大米,小米,糯米,紅豆,綠豆,芸豆,花生,在幹貨店買了紅棗,核桃仁。


    回家撿了米洗淨泡上,杏兒說臘八是年禧要泡臘八蒜。


    姥爺以前因為窮不舍得泡蒜,現在生活好了也要過個像樣的年。


    張嘉扒著蒜說:“對,咱們現在也是京裏有房,家有餘錢的人了,咱把老禮都講究起來。”


    張嘉是想著這是穿來過的第一個年,要按著古代的禮儀規矩熱熱鬧鬧的過個年。


    兩人泡了小半罐子臘八蒜,進屋去做新衣裳。


    晚上姥爺親自煮粥,煮臘八粥有講究,煮粥的人必須虔誠如法,夜間熬製,天亮則熟,絕對不能把粥熬糊了,糊了是大凶。


    姥爺一夜未睡,大火煮,小火熬,不停地攪拌就怕糊了粥。


    天一亮粥熬好了,姥爺先敬了祖宗,再盛上一大碗叫張嘉和杏兒給夫人送去。


    兩個小丫頭穿戴整齊拎上食盒出了門。今天早上街麵上人很多,都是拿著食盒送粥的。


    到了夫人府上,夫人笑嗬嗬的接過碗收下,騰空了碗又把自家的臘八粥盛上一碗交給他們帶回去。


    瑞哥從張嘉進門就圍著她轉,一看張嘉要走,忙讓他們等著,自己跑回了屋。


    一會兒從屋裏連托帶拉的拽這個包袱衝杏兒喊:“杏兒,快來幫我拿不動。”


    夫人過去拎起包袱問他:“你這是幹什麽?”


    瑞哥說要跟著張嘉和杏兒走,美其名曰去學算數。


    夫人要攔著,張嘉勸說:“夫人讓他去吧,我們在一起也熱鬧些。”


    夫人囑咐瑞哥去了要聽話,瑞哥頭點的像小雞啄米。


    回到家放下包袱,又盛上一大碗粥送去醫館給師父。


    從醫館出來,杏兒說想買點布給張嘉做個觀音帽,三個人去了布樁。


    張嘉想著過年全家人都換上新衣,給姥爺買了一身褐色的細布,買了一匹白棉布做裏衣。


    跟小二取棉花的時候看到旁邊摞著粗紡的棉線,張嘉眼前一亮,讓小二再拿上十桄棉線。


    杏兒攔著不讓買。“這是粗紡的,咱回去用不上”。


    張嘉衝杏兒眨眨眼,杏兒看眼色知道張嘉是有用,不再攔著。


    抱到櫃上算賬,看到有染料,選了一包石青色,一包胭脂紅。


    三個人拿不了這麽多,報了地址讓夥計送家裏去。


    進屋張嘉叫姥爺找竹子給自己削四根竹針,一個鉤針,交代了長短粗細,帶著瑞哥進屋和杏兒去做衣裳。


    拿出先前夫人給的衣裳料子,杏兒丈量了一下,料子是按著成人的尺寸給的,自己做了一身還剩下一塊。


    張嘉把瑞哥的包袱安頓去姥爺屋裏。


    出來帶著瑞哥熬染料染棉線,煮上顏色在堂屋晾起來。


    中午一家人圍在一起吃臘八粥,窗外寒風呼嘯,手裏捧著熱乎乎甜滋滋的臘八粥,張嘉幸福的眯起眼睛。


    不知道爸媽現在怎麽樣了,張嘉看著手裏的粥,心中祈禱願他們一切安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屠戶清穿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早晚成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早晚成精並收藏張屠戶清穿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