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闌人靜,一隻信鴿從汴梁城中飛出,衝入雲霄,鳥瞰著漸漸變小的景色。“咕咕”鳴叫兩聲,雙翅一振,向南方飛去。


    兩天之後,鴿子來到了揚州江都縣城,俯衝進淮南節度使府。


    淮南下轄揚州、楚州、滁州、和州、廬州、壽州、舒州,掌控淮河以南的龐大疆域,嚴密封鎖長江,將南唐死死壓製在江南。


    原來,江北是屬於南唐的。兩年前,柴榮三次南征,硬生生打得李璟去了帝號,稱臣納貢,遷都洪州。


    唐時有“揚一益二”的美稱,雖然大半繁華都遷去了對岸的金陵,但揚州依然是南北水陸交通要道,商旅船舶往來密集,人口超過二十萬。


    淮南節度使府衙,與其說是府宅,不如說是宮殿群。它位於江都城北,占地足有三百餘畝,其內遍布奇花異石,樓閣殿宇。


    南吳就曾建都於此,楊行密死後,徐溫篡位。他的養子徐知誥改認李唐為祖,也就是南唐烈祖李昪。


    與李筠一樣,李重進同樣把他手下的文武都召集起來討論。不同的是,在淮南節度使府節堂內,聽不見一個反對起兵的聲音。


    因為大家都知道,他們的節度使除了起兵,已經沒有退路了。


    李重進今年四十歲,身高七尺,皮膚白皙,他飽讀詩書,同時武藝高強,是一員儒將。


    李重進是郭威的外甥,比養子柴榮的關係還要更進一層。原本他是有資格坐上皇位的,但郭威臨終前權衡再三,還是傳位給了更具才能的柴榮。並且,當著眾人的麵讓李重進向柴榮俯首稱臣。


    柴榮死了,他七歲的兒子柴宗訓繼位,李重進就有些蠢蠢欲動。可還沒等他動手,趙匡胤就使計將他調離汴梁,趕去揚州赴任。


    到了淮南節度使府衙,椅子還沒坐熱,後周就改了國號,李重進心裏這個憋屈啊!


    真是氣炸連肝肺!舅舅死了輪不到我坐皇位也就算了,誰讓柴榮更能幹呢?可誰知柴榮一死,江山竟讓死對頭趙匡胤奪了!


    所以,在接到了這個消息後,李重進就已經開始準備了。他的兩萬軍隊大都是之前的南唐降卒,投降時間不長,還沒有形成對中央王朝的敬畏和忠誠。


    節度使府的幕僚文吏,都是他從汴梁帶過來的,因此節度使府衙上上下下齊心一致。


    之所以到現在還沒有發兵,是因為他的軍師翟守珣說的一句話:“槍打出頭鳥,將軍可養威持重,不可輕易舉兵。”


    李重進深以為然,他熟讀史書,如陳勝黃巢,都是給後來人做墊腳石的料。他李重進要後發製人,要走得更遠。


    一個月前,他曾派人前去洪州密會李璟,請求他發兵北上。但李璟這兩年已經被嚇破了膽,再也沒有勇氣去挑戰中央王朝的威嚴,不過他也沒有回絕。南唐在汴梁潛伏了許多探子,可以提供給李重進情報。


    李重進在意的是河東李筠,那是眾多節鎮之中實力最強的。他和翟守珣分析過,以李筠的暴戾性格,絕不可能向趙匡胤屈服。


    可是,他等了一個月,河東那邊依然沒有動靜,他有些等不了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都默認了趙匡胤的合法性,就不會再有人敢於起兵。


    既然李筠不敢,那麽隻好他李重進挑頭了。反正李筠肯定會跟著起兵,可以給淮南分擔部分壓力。


    節堂內,文武分列左右,每個人都用期待的目光看著李重進。他們期望打進汴梁,開朝建國,封妻蔭子。


    李重進很滿意大家對他的態度,他先後擔任過殿前都指揮使和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侯,將近十年的時間,他在禁軍中有很深的人脈。


    他相信,隻要他振臂一呼,一定會有很多人站到他這一邊。


    李重進剛想說幾句鼓動人心的話,翟守珣拿著一封鴿信,急匆匆走了進來,在李重進耳朵邊說了幾句。


    大家驚訝的發現,李重進的臉色一下子漲的通紅,額頭上的青筋一跳一跳的。接著竟然大吼一聲,跳到堂上,指著北麵破口大罵。


    “狗娘養的李筠!軟蛋!老子等了你一個月,你居然就這麽向趙匡胤屈服了!”


    “你辜負了太祖的厚恩,你有何顏麵去見世宗!”


    “手握四萬精銳啊!無膽鼠輩,換了我早就殺進汴梁了!”


    翟守珣年約三十五六,目光湛然,留著三縷長須。他原是落魄書生,經人介紹成為李重進的書吏。之所以能成為軍師,不僅是因為才智過人,而且他懂得把握李重進的心思。


    就比如現在,李重進召集屬下,本來打算開一個誓師大會,接著就要起兵了,可誰能想到出了這檔子事?李重進如果是現代人的話,他肯定會說:“老子褲子都脫了,你就給我看這?”


    等李重進的火發的差不多了,翟守珣這才勸道:“將軍息怒,其實事情並沒有你想的那麽嚴重。”


    李重進猶自氣衝衝的坐在椅子上,惱怒之極:“李筠不反,靠我們怎麽抵抗汴梁的禁軍?”


    “將軍不覺得這封書信來的很湊巧嗎?”


    “你是說信是假的?”


    翟守珣連忙擺手:“不,不,信是南唐探子弄到的,他們沒必要弄虛作假。李璟現在巴不得我們北上,這樣他就可以重新殺回江北了。”


    李重進慢慢冷靜下來,思考著得失關係,他端起一杯茶慢慢喝了一口。見翟守珣笑而不語,假裝不悅道:“先生既然早有計較,為何不早些說出來?”


    翟守珣告了聲罪,麵向眾人,緩緩道:“其實這封信並不能說明什麽問題,我懷疑這有可能是李筠的緩兵之計,他派兒子進京就是要迷惑趙匡胤。”


    眾人麵麵相覷,會是這樣嗎?


    李重進不解道:“我聽說李筠隻有李守節一個兒子,他會下這麽大的血本嗎?”


    “對於一般人,當然不會。但李筠不一樣,他是個梟雄之輩,不會在乎父子親情。我聽說他跟李守節的關係一直不太好。”


    “你能確定嗎?”


    翟守珣苦笑著搖了搖頭:“李筠並沒有派人過來,屬下也是猜測,不過這種可能很大。”


    李重進沉默了,他起兵的決心動搖了,他怕失敗。畢竟他心中還保留著一絲希望,那就是投降,這種想法他早就有了,隻是沒臉說出去。


    翟守珣知道李重進優柔寡斷的毛病又犯了,上前一步道:“與其坐著空等,不如我去河東走一趟吧!當麵問個清楚,也省的麻煩。”


    “先生萬萬不可,風險太大,不如派旁人去吧!”


    “不行,此行必須要跟李筠交涉,其中有許多隱秘之事,將軍,我是代表你去的。”翟守珣語氣堅定。


    “既然如此,先生萬事小心。”


    ......


    州橋東大街,王記玉器店,七十歲的老掌櫃正在端詳一塊美玉。四周點燃了數十盞燈,使得房間燈火通明,如同白晝。


    老掌櫃幹了一輩子玉匠,最初給人當學徒,後來自己開了一家玉器店。如今已經在汴梁開了三家分店,分別交給三個兒子打理,今天正好遇上一位軍官上門,他就親自接待了。


    “軍爺,這是好玉啊,產自——”


    晏寧笑著揮手打斷了他:“我不關心這個,我隻想知道這塊玉值多少錢?”


    老掌櫃心裏打起了嘀咕,莫非是偷來的,急著銷贓?不過他不敢多管閑事,很客觀的給出了一個價格:“賣給我的話,我可以出到一百四十貫,如果軍爺去隔壁的當鋪,也應該差不多。”


    “好,這塊玉我就賣給你,給我現錢就成,你在幫我看看這袋子玉值多少錢?”


    老掌櫃看著慢慢一袋子七八塊玉,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軍爺,你給句實話,這些玉到底是哪來的?”


    晏寧作勢要收起來:“你還賣不賣?”


    “當我沒問,這些玉,保底估計值上千貫。我建議軍爺把它們雕琢加工,這些玉是做掛件的上好材料。”


    晏寧心底暗樂,好一筆巨款,放到現代那也是幾十萬啊!


    晏寧可不想把玉塊都換成銅錢,那太多了,不方便攜帶。他想到了後世的一個辦法,問道:“掌櫃,你能不能給我出具一張價格鑒定單?”


    “什麽?老朽不明白?”


    晏寧耐心的解釋:“就是把玉石值多少錢,長什麽樣子,都寫在一張紙上,最後再簽上你們王記玉石的標記和你的大名。”


    老掌櫃反應很快,眼睛頓時亮了起來:“軍爺很聰明,能想到這個辦法,我這就給你寫。”


    走在回家的路上,晏寧哼著小曲,心情異常舒暢。


    遠遠的,晏寧看見兩個人站在自己家門口,不由警惕起來,這幫潑皮還不記打嗎?


    “軍爺,您還記得我嗎?我就是莊宅行的牙人馮三郎啊!”其中一人彎腰笑道。


    晏寧麵色一變:“原來是你這個遭雷劈的,你來的正好,把房子的租金退給我,我不租了!”


    馮三郎尷尬的笑笑:“都是誤會,我哪知道軍爺你這麽厲害,三拳兩腳就把那群破落戶打發了。”


    “今天不是我找你,是房子的主人找你,反正人也帶到了,你們自己聊,我先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間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六文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六文錢並收藏間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