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寧和王承衍頓時明白了。


    趙匡胤親臨校場,為的就是滅一滅契丹人的威風,給殿前司長一長誌氣。


    很顯然,趙匡胤也被契丹人的無禮要求氣的不清,打算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見。


    決不妥協。


    但是他又並沒有把契丹使節趕出去,因為那意味著開戰,雖然契丹內部也剛剛平定叛亂,實力虛弱,但相比較起來,大宋才是打不起的那一方。


    軍隊還沒有完成部署,削藩大計還沒有開展起來。而政務上,連年戰役下來,朝廷府庫存糧不多了,再難支撐一場大規模的戰役。


    簡單來說,打不起。


    戰爭,到了某種程度,其最本質的核心,就是國家的實力比拚。


    實力不濟,對方光是拖,都能把你拖死。


    長平之戰中,趙國如果實力充足,亦或是得到了其餘五國的糧食資源,憑借四十萬兵力,就算打不過秦軍,僵持住局勢還是綽綽有餘的。但其餘五國都畏懼秦國,不敢借糧,趙國無奈之下,隻好換下主張防禦的廉頗,換上初出茅廬的主站派趙括,更沒想到的是,對麵秦軍也換了人,一代殺神白起已經悄悄趕到。


    結果不言而喻,沒有趙國在前麵抵擋,秦國開始了推土模式。


    目前大宋也的確沒有發動大規模戰役的實力。


    而且,基於眼下的局勢,就算要打契丹,那也是在統一天下之後了。


    沒有南方地區的錢糧供給,大宋就像是一條腿的將軍,始終站不穩。


    相比於北方連年戰役,南方可就安定多了,甚至可以說是迎來了一個高度發展的黃金時期。


    吳越錢氏,自唐末以來占據江浙,以杭州為中心,大力發展農業,商業,一個勁埋頭發展,堪稱唐末版閻錫山,至今超過半個世紀。


    老錢家認準了死理,覺得自己就沒有坐南朝北的命,亂世之中,有著自己的立身準則,隻求保護家鄉父老,守護一方百姓。甚至寫進了家訓中,尊奉中原王朝是他們的最大準則。


    後梁在時,錢氏是後梁的官,後唐在時,錢氏是後唐的官,宋朝剛剛建立,錢氏是天下諸侯中第一個表示降服的,甚至比有些地方節鎮還要聽話。


    杭州在如今,可以說是一個大都市,可是在唐末時期,卻是個破地方,願意就在於錢塘江的潮患嚴重,威脅百姓生命和農業生產,且潮患還經常使杭州百姓飽受飲用水變鹹之苦,這極大製約了杭州城市的規模和發展。


    錢鏐於是率領二十餘萬軍民耗費多年心血,鑄就了捍海石塘,保衛一方百姓。後來江浙百姓都管他叫“海龍王”,錢家在當地的威望和人脈由此確立起來。


    錢家一心一意經營,端正態度,似乎沒有把自己當做諸侯,而是一個地方太守。這麽多年裏,他們幾乎沒有對外開戰,與南唐,閩,南漢保持著一種巧妙的平衡。


    而閩地也悄然立國,是來自中原的王氏三兄弟。或許在曆史上名氣不大,但是翻開閩地地方誌,“三王入閩”絕對值得大書特書,保守,經濟落後的閩地也開始大力發展農業商業,逐漸改變了落後的風貌。


    南漢,亦是兩廣地區,在劉氏的經營下,也是有聲有色,甚至開辟海路,出海遠洋,開辟了海上絲綢。


    南唐更不必說,作為曾經的天下第一諸侯,不僅經濟發達,更是天下文化中心,秦淮河畔,文采風流。


    最富庶的,要屬後蜀。


    大家提起後蜀孟昶,大概會想起那句花蕊夫人的“二十萬人齊卸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蜀後主,聽上去是個昏庸無能的名字,就是劉禪,楊廣,陳叔寶差不多。但如果翻翻這些人的功績,未必會比曆史上的所謂明君差多少。


    曆代統治者,無不想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麵展現出來,為了凸顯自己的偉大和合法性,編纂前朝戰敗者的史書就是理所當然了。所以才有了“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說法。


    孟昶非但一點也不昏庸,還是一個很能幹的人,尤其擅長治政。在他的統治下,蜀國百姓安居樂業,生活蒸蒸日上,一派太平盛世。


    如果問當時的蜀地百姓,願意在誰接受趙家的統治,還是孟家的統治?


    十個人中,肯定有九個人回答是孟家,還有一個直接拔刀砍人,這還用問嗎?


    很多人不知道,蜀國的混亂,要從蜀國滅亡以後開始,雖然軍隊投降了,但是由於蜀國太富庶,如蜀的宋軍忍不住想發財,於是發生了二十餘萬人的暴亂。


    第一次暴亂之後,宋國給蜀國的賦稅比原來重了數倍,蜀國百姓不是富庶嗎?那就多交點錢!


    之後蜀地接連動亂不休,發生了很多小的動亂,終於引發了王小波、李順叛亂,這個有名。整個北宋,蜀地前前後後亂了幾十年,值得一提的是,北宋總共也就一百來年。


    晏寧前世,見過一些宋黑,說起北宋的農民起義,有名的還真不少,很多都有一套評書,楊幺傳,水滸傳,方臘傳之類的數不勝數。


    的確如此,但這與宋朝是曆史上最富庶的王朝矛盾嗎?


    不矛盾。


    因為宋朝階級分化嚴重,士大夫政治的興起造成土地兼並,許多人失去了土地,轉而成為了手工業者。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隻要你有本事,出身寒門也一樣可以通過讀書科舉出將入相,再不濟,有一技之長,也可以養家糊口,積累財富。


    這些通過自己努力或者老爹努力的人,就形成了市民階層。


    史料中記載的關於宋朝富庶的印象就來自於他們。


    但社會的資源到底是有限的,更多的人沒有出頭之路,窮人家越窮,富人家越富,階級固化之後,社會矛盾爆發。


    扯遠了。


    總而言之,所謂的五代朝代更迭,亂世混戰,實際上主要在北方。而南方相對穩定,已經進入到了各地諸侯互相製衡的平衡,經過唐末的黑暗後,農商快速發展。


    從這裏,可以看出,漢民族的災難,主要來自異族入侵,後唐和後漢是沙陀人建立的,後晉是粟特人建立的。結果都難以持久,大都是亡於內,而漢人政權,大都亡於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間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六文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六文錢並收藏間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