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帶著眾人來到武英殿,此時身邊除了一群沒有權勢的功勳武將外,隻有兩個文官。
一個是內閣大學士來宗道,另外一個則是禮部尚書周延儒。五個內閣大學士,六個六部尚書,隻有兩人願意支持朱由檢,而且權利還有限,可見朱由檢現在的處境。
兩人都不是東林黨人,也沒有向魏忠賢示好,魏忠賢一直想除掉二人,換成自己人,可惜二人小心謹慎,沒能讓魏忠賢得逞。
“信王殿下,”進入內殿後,來宗道急忙開口道:“魏忠賢執掌東廠和錦衣衛,遍布皇城內外,四衛營也在其手心腹陳德潤手中,其黨羽有把持內閣和六部,一旦皇上龍體有恙,恐生意外。”
“不錯,”周延儒也皺眉道:“如今內廷皆是魏忠賢之人,我等難以麵聖,消息阻塞,若魏忠賢有不臣之心,殿下危也。”
他們二人都是聰慧之人,混跡官場數十年,精通史略,串改遺詔之事曆史上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雖然皇帝當著眾人的麵宣布信王朱由檢成為儲君,並且監國。
但內閣和六部大多是魏忠賢的人,雖有有幾位國公在場,可他們都毫無權勢,這種事恐怕避嫌還來不及,怎麽可能參與進來。
當然,其中有兩個個重要人物,要是這兩人能夠支持朱由檢,那麽朱由檢也不是沒有與魏忠賢一戰之力,這兩人便是侍衛上直軍總督,英國公張維賢,京營總督,成國公朱純臣。
“多謝二位提醒,”朱由檢微笑著對來宗道和周延儒一禮表示感謝。
“不敢,”兩人急忙還禮,同時心中暗自稱讚,這個信王還是很會拉攏人心的。
隨後,朱由檢看向一旁的幾位國公,“不知幾位國公如何看待此事?”
聽了朱由檢的問話,幾位國公相互看了眼,皆沉默不語,還是魏國公站出來表態道:“我等皆奉旨行事。。。。。。”
魏國公的話讓一旁的來宗道和周延儒微微皺眉,功勳的意思很明顯,不參與其中,以皇帝朱由校的遺詔為準,誰當皇帝,他們就聽誰的。
“老狐狸。。。。。”朱由檢暗自歎了口氣,這群人都是人精,這種事情都不願意參與進來,畢竟他們手中也沒實權,而且誰當皇帝,對他們的影響不大,反正都不會有什麽好處。
誰叫他們是武勳,這個時代,武勳已經毫無作用,五軍都督府已經是個空殼子,帶兵打仗都是文官的事,武勳最多也就打打下手,甚至衝鋒陷陣都沒他們的事。
沒有實權,沒有話語權,誰當皇帝都會防著武勳坐大,他們當然不在意誰來當皇帝,而且要是他們站出來支持朱由檢,最後朱由檢失敗了,他們也要跟著倒黴。
沒有好處隻有壞處的事情,當然不願意去做。
“諸位如何看待如今大明局勢?”朱由檢知道今晚他必須說服這群武勳支持自己。
幾位國公聽了朱由檢的話,不是低頭沉默不語,就是東張西望,根本沒有回答的意思。
英國公張維賢微微遲疑之後,小聲開口道:“內有亂賊,外有強敵,奸臣當道,小人掌權!”
“說得好!”有人說話就好,朱由檢心中一喜,然後沉聲道:“大明真值內憂外患之計,且能容忍奸臣小人把持朝政,破壞朝綱。”
“自從成祖之後,大明重文輕武,使得大明武功不進反退,最終導致叛亂四起,外敵來犯,民不聊生,”朱由檢的話將眾人的眼光都吸引過來,
“如今更是讓忠勇之將休閑在家,不通兵事之人領兵征戰,”朱由檢說道這裏,厲聲喝道:“文官雖滿腹經綸,可且能用來治理三軍,且能用來征戰四方。”
朱由檢的話讓幾位國公微微動容,他們都是武勳,可他們這些與大明王朝同存的世襲武勳,如今卻毫無作用,軍隊都被文官所掌控。
不過幾位國公也沒接口,因為這些所有人都知道,可隻是皇帝的意思,他們不敢也沒有能力反抗。
見幾人如此,朱由檢再次暗罵一群混蛋。
“正直大明生死存亡之際,我認為,當改變當下格局,”朱由檢說道這裏,深吸一口氣,“我認為當歸權五軍都督府,重新啟用大明武勳,文武分製!”
“什麽!!”
“歸權五軍都督府!”
“文武分製!”
朱由檢的話,立刻驚起千層浪,特別是幾位國公聽了朱由檢的話,身體微微顫抖了下。
而來宗道和周延儒聽後雖然微微皺眉,但也知道這是朱由檢和這些功勳之間的交易,唯有如此,朱由檢才能得到武勳沒的支持,特別是得到禁軍的支持。
一旦幾位國公支持朱由檢,那麽朱由檢繼承大統之事便可定下大半。
現在隻要拿到皇帝朱由校的遺詔,那麽魏忠賢也無法更改這件事,遺詔才是關鍵,畢竟信王為儲君不過是朱由校的口頭旨意。
“此話當真?”幾位國公很快平複下內心的激動,冷靜下來後,開始懷疑朱由檢話的真實性,畢竟大明一直以來都已文製武。
“幾位國公大可放心,”朱由檢信誓旦旦的道:“那怕幾位國公不支持我,將來若我掌權,依然會歸權五軍都督府,實行文武分製,重振大明天威!”
這點朱由檢沒有說謊,隻要他當上皇帝,絕對是實行文武分製,重振大明武力,這才是大明長久的根本,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什麽都是空談。
“好!”英國公難得開口,“若能啟用我等老骨頭,我等必將為大明衝鋒陷陣,那怕戰死沙場,也定要保大明江山!”
“不錯,”成國公也站出來,“我自小習武,熟讀兵書,為的便是有朝一日為大明出力!”
“但願信王說到做到。”這些國公一個個看似渾渾噩噩,內心卻明亮著。
他們一聽便知道這是朱由檢提出的交易條件,武勳支持他坐上皇位,那麽朱由檢的回報便是歸權五軍都督府,啟用武勳領兵,給他們領兵實權。
一個是內閣大學士來宗道,另外一個則是禮部尚書周延儒。五個內閣大學士,六個六部尚書,隻有兩人願意支持朱由檢,而且權利還有限,可見朱由檢現在的處境。
兩人都不是東林黨人,也沒有向魏忠賢示好,魏忠賢一直想除掉二人,換成自己人,可惜二人小心謹慎,沒能讓魏忠賢得逞。
“信王殿下,”進入內殿後,來宗道急忙開口道:“魏忠賢執掌東廠和錦衣衛,遍布皇城內外,四衛營也在其手心腹陳德潤手中,其黨羽有把持內閣和六部,一旦皇上龍體有恙,恐生意外。”
“不錯,”周延儒也皺眉道:“如今內廷皆是魏忠賢之人,我等難以麵聖,消息阻塞,若魏忠賢有不臣之心,殿下危也。”
他們二人都是聰慧之人,混跡官場數十年,精通史略,串改遺詔之事曆史上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雖然皇帝當著眾人的麵宣布信王朱由檢成為儲君,並且監國。
但內閣和六部大多是魏忠賢的人,雖有有幾位國公在場,可他們都毫無權勢,這種事恐怕避嫌還來不及,怎麽可能參與進來。
當然,其中有兩個個重要人物,要是這兩人能夠支持朱由檢,那麽朱由檢也不是沒有與魏忠賢一戰之力,這兩人便是侍衛上直軍總督,英國公張維賢,京營總督,成國公朱純臣。
“多謝二位提醒,”朱由檢微笑著對來宗道和周延儒一禮表示感謝。
“不敢,”兩人急忙還禮,同時心中暗自稱讚,這個信王還是很會拉攏人心的。
隨後,朱由檢看向一旁的幾位國公,“不知幾位國公如何看待此事?”
聽了朱由檢的問話,幾位國公相互看了眼,皆沉默不語,還是魏國公站出來表態道:“我等皆奉旨行事。。。。。。”
魏國公的話讓一旁的來宗道和周延儒微微皺眉,功勳的意思很明顯,不參與其中,以皇帝朱由校的遺詔為準,誰當皇帝,他們就聽誰的。
“老狐狸。。。。。”朱由檢暗自歎了口氣,這群人都是人精,這種事情都不願意參與進來,畢竟他們手中也沒實權,而且誰當皇帝,對他們的影響不大,反正都不會有什麽好處。
誰叫他們是武勳,這個時代,武勳已經毫無作用,五軍都督府已經是個空殼子,帶兵打仗都是文官的事,武勳最多也就打打下手,甚至衝鋒陷陣都沒他們的事。
沒有實權,沒有話語權,誰當皇帝都會防著武勳坐大,他們當然不在意誰來當皇帝,而且要是他們站出來支持朱由檢,最後朱由檢失敗了,他們也要跟著倒黴。
沒有好處隻有壞處的事情,當然不願意去做。
“諸位如何看待如今大明局勢?”朱由檢知道今晚他必須說服這群武勳支持自己。
幾位國公聽了朱由檢的話,不是低頭沉默不語,就是東張西望,根本沒有回答的意思。
英國公張維賢微微遲疑之後,小聲開口道:“內有亂賊,外有強敵,奸臣當道,小人掌權!”
“說得好!”有人說話就好,朱由檢心中一喜,然後沉聲道:“大明真值內憂外患之計,且能容忍奸臣小人把持朝政,破壞朝綱。”
“自從成祖之後,大明重文輕武,使得大明武功不進反退,最終導致叛亂四起,外敵來犯,民不聊生,”朱由檢的話將眾人的眼光都吸引過來,
“如今更是讓忠勇之將休閑在家,不通兵事之人領兵征戰,”朱由檢說道這裏,厲聲喝道:“文官雖滿腹經綸,可且能用來治理三軍,且能用來征戰四方。”
朱由檢的話讓幾位國公微微動容,他們都是武勳,可他們這些與大明王朝同存的世襲武勳,如今卻毫無作用,軍隊都被文官所掌控。
不過幾位國公也沒接口,因為這些所有人都知道,可隻是皇帝的意思,他們不敢也沒有能力反抗。
見幾人如此,朱由檢再次暗罵一群混蛋。
“正直大明生死存亡之際,我認為,當改變當下格局,”朱由檢說道這裏,深吸一口氣,“我認為當歸權五軍都督府,重新啟用大明武勳,文武分製!”
“什麽!!”
“歸權五軍都督府!”
“文武分製!”
朱由檢的話,立刻驚起千層浪,特別是幾位國公聽了朱由檢的話,身體微微顫抖了下。
而來宗道和周延儒聽後雖然微微皺眉,但也知道這是朱由檢和這些功勳之間的交易,唯有如此,朱由檢才能得到武勳沒的支持,特別是得到禁軍的支持。
一旦幾位國公支持朱由檢,那麽朱由檢繼承大統之事便可定下大半。
現在隻要拿到皇帝朱由校的遺詔,那麽魏忠賢也無法更改這件事,遺詔才是關鍵,畢竟信王為儲君不過是朱由校的口頭旨意。
“此話當真?”幾位國公很快平複下內心的激動,冷靜下來後,開始懷疑朱由檢話的真實性,畢竟大明一直以來都已文製武。
“幾位國公大可放心,”朱由檢信誓旦旦的道:“那怕幾位國公不支持我,將來若我掌權,依然會歸權五軍都督府,實行文武分製,重振大明天威!”
這點朱由檢沒有說謊,隻要他當上皇帝,絕對是實行文武分製,重振大明武力,這才是大明長久的根本,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什麽都是空談。
“好!”英國公難得開口,“若能啟用我等老骨頭,我等必將為大明衝鋒陷陣,那怕戰死沙場,也定要保大明江山!”
“不錯,”成國公也站出來,“我自小習武,熟讀兵書,為的便是有朝一日為大明出力!”
“但願信王說到做到。”這些國公一個個看似渾渾噩噩,內心卻明亮著。
他們一聽便知道這是朱由檢提出的交易條件,武勳支持他坐上皇位,那麽朱由檢的回報便是歸權五軍都督府,啟用武勳領兵,給他們領兵實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