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明白張彝憲話中的意思,申景禛和崔鳴吉二人就是大明暗中控製的棋子,而且發展很好,都掌握了不小的實權。


    特別是申景禛掌握的六萬兵馬,這才是重中之重。


    “不過,”張彝憲小聲的道:“朝鮮的院君金鎏多次給朝鮮王上言,想撤去申景禛的兵權,同時以錢糧不足,想讓周將軍的兵馬回大明,,,,,,”


    “預料之中,”朱由檢淡然道:“而且這恐怕不完全是金鎏的想法,恐怕背後還站著李倧。”


    “朝鮮王?”張彝憲一愣,不過很快,張彝憲便明白朱由檢的意思,“朝鮮王一直對大明很尊重,從來沒有表現出對大明不利的話,而且對周將軍等也非常客氣,,,,,,”


    “嗬嗬,”朱由檢不削的笑道:“別忘了他的王位是怎麽來的,此人城府很深,不可小遜,讓你的人小心點,,,,,,”


    “臣明白了,,,,,,”


    張彝憲急忙點頭答應,隨後離去。


    走在冷清的皇宮小道上,張彝憲感覺後背一片冰冷。


    他不知道朝鮮王的那些小心思嗎,當然不是,張彝憲非常清楚朝鮮王的小動作,可他必須將一切都推到金鎏身上,而後報給朱由檢。


    張彝憲心中也有多種對付朝鮮王的辦法,但他不敢說,也不能說,李倧就是朝鮮的皇帝,張彝憲不過是個臣子,,,,,,


    “速速傳到陝西,,,,,,”


    回到東廠的張彝憲沒有休息,忙碌了一晚上,直到天明,才將一張寫滿數字的字條遞給自己的心腹。


    看著自己的心腹,或者說自己的這個非常精明的義子離去的背影,張彝憲眼神閃爍不定,不知在想什麽。


    “皇上,這是江浙那邊剛送來的密報,,,,,,”


    滿臉獻媚的曹化淳將一封處理過的密報遞到朱由檢麵前。


    朱由檢隨意的翻開這個精致的秘本,認真看起來,朱由檢看得出來,就算是寫著密報的秘本,曹化淳也費了不少心思。


    麵無表情的看完曹化淳遞上來的密報,朱由檢微微閉眼沉思起來。


    密報沒什麽新怡的東西,基本上都是江浙一帶的貪官汙吏的名單和罪證。


    還有就是一些富商的不法之事,而其中,不少是關於反對朱由檢新政的表率。


    不少官員依然勾結商人,暗中來往甚密,偷稅漏稅那是常事。


    朱由檢現在想,怎麽處置這些人,全殺了肯定不行,這裏麵有不少大富商,很多是江浙一帶的商人代表,不少人已經開始形成一定的產業鏈,對大明的商業發展起到帶頭作用。


    大明需要這些商業界的領頭羊,但這些商人和官員勾結,甚至左右官場,這已經觸及朱由檢的底線,商人,絕對不許插手政治。


    “這事辦得不錯,繼續盯著,,,,,,”


    打發走曹化淳後,朱由檢派人傳召檢察院監察都禦史施邦曜和監察院監察都禦史李邦華,還有大理寺卿淩義渠。


    “檢察院和監察院剛分立,威望不足,難以成效,當有所作為,,,,,,”


    朱由檢看向三人,這是朱由檢改革大明三司的關鍵點,三個部門必須起到應有的作用。


    “江浙之地,多有不法官員,錦衣衛收集了不少罪證,你等以此展開調查,,,,,,”


    “這些罪證不必全信,按照上麵的線索去調查,重新驗證,該怎麽做,依律處置,,,,,”


    “遵旨!”


    三人立刻領命,他們也沒想到三個部門剛改革,就接到這麽重要的任務。


    江浙之地,大明最為富饒之地,可謂是富商雲集,官商勾結之事最為嚴重之地。


    別看他們是朝堂大員,內閣大臣。


    可江浙之地的富商不一定將他們當回事,因為他們有錢。


    “皇上的意思很明白,”三人離開禦書房後,大理寺卿淩義渠沉聲道:“江浙之地的官員讓皇上非常不滿,但要處置他們,必須要是實證,這還得靠二位,本官隻負責叛案。”


    大理寺不會參與調查和收集證據,這是檢察院和監察院的事,檢察院負責督查百官,他們有這個權利。


    “如今各地監察使司和檢察使司衙門都還沒建成,官員空缺,現在就對江浙官場動手,難,,,,,,”


    李邦華滿臉無奈,江浙官場,水很深,朝中就有不少江浙來的官員。


    “那也要查,”施邦曜沉聲道:“這是我等立足朝廷之事,,,,,,,”


    三人很快達成共識,對江浙官場下手,而且是要下狠手,一是因為這是皇帝的命令,二是為了立威。


    “派誰去?”


    很快,一個巨大的問題擺在他們麵前。


    江浙官場不是一般之地,不是誰都有這個能力插足其中的。


    三人不可能親自前往,他們可是內閣大臣,手握重權,除非發生謀逆的大案,否則他們是不會親自出手的。


    “曹思成如何?”


    很快,李邦華便提出一個名字,曹思成,檢察院主事,申通律法,很有能力,而且為官清廉,和江浙官場沒什麽牽連。


    “不行,”施邦曜皺眉反對道:“曹思成為人過於古板,,,,,,”


    李邦華立刻明白施邦曜的意思,曹思成太過古板,要是讓此人去,江浙官場肯定會被一掃而空。


    可這不是他們想看見的,也不是皇帝想看見的,李邦華和施邦曜也猜測到皇帝的意思,雖然要動江浙官場,但不能亂。


    也就是說,動一些巨貪就行,不能牽扯太多官員,就算那些官員有罪,也得留著,將來局勢穩定了再慢慢清算。


    “蔣德璟也不行,過於圓滑,,,,,,”


    “陳良謨倒是聰慧,不過和江浙官員多有牽扯,,,,,,”


    施邦曜和李邦華想找個合適的主辦官員,可他們手裏的人各有缺陷,都不是符合他們的要求。


    “有一人,倒是可當此重任,,,,,,”


    突然,李邦華想到一人。


    “誰?”施邦曜急忙追問。


    “楊文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帝國之崇禎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骨一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骨一藺並收藏大明帝國之崇禎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