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如果是拉茨校長的話,那麽這個隱藏任務的題目,無論是“教父”,還是“數學之光”,那就非常的貼切了。


    布達佩斯,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前,這座城市是全世界的文明中心之一,想當年一位中國老藝術家用這座城市當做自己兩個兒子的名字,也是滿懷著對這座城市的景仰。


    布達佩斯路德中學,是匈牙利乃至整個歐洲都赫赫有名的貴族精英式教育名校,皇冠上的明珠,尤其是20世紀前20多年,拉斯洛拉茨擔任校長這段時間,這座學校裏聚集的天才的密集程度,在整個人類曆史上都是罕見的!


    按照時間順序,把這個最著名的天才名字羅列一下吧:


    西奧多.馮.卡門,20世紀最偉大的航天工程學家,火箭先驅,錢學森的導師。


    裏奧.西拉德,率先提出鏈式反應和裂變理論的核物理學家,意識到原子能威力後,動員好友愛因斯坦寫信給羅斯福總統,促成曼哈頓計劃的產生。


    馮諾依曼,人類百年不遇的跨界天才,在數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經濟學等領域取得了八九個諾貝爾獎級別的成就,而且每一個成就都足以寫進科學史。例如他寫的一個量子力學的公式,整個理論物理學界20年後才讀懂和完全領悟,再例如他去世之後11年設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至少有6位獲獎者是受到他業餘時間創作的那本《博弈論》的啟發,再比如一直到2020的電子計算機架構和芯片架構,依然是馮諾依曼架構......


    維格納,1963年諾貝爾獎得主,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還參與建立了人類第一個核反應堆。在維格納1963年獲獎的時候,被問到為什麽路德中學誕生了那麽多的天才,維格納想了想,認真地說,不,隻有馮諾依曼是天才。


    泰勒,氫彈之父,也是楊振寧的博士生導師。


    上麵幾位除了大師兄馮卡門稍早一些,西拉德、馮諾依曼、維格納和泰勒就是同時期的同學和朋友,後來二戰前他們還都一起去了美國。


    另外沒能像他們那樣去到美國的同時期的校友牛人,還有194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喬治德海維西、197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丹尼斯加博爾,以及和《美麗心靈》主角納什同獲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約翰海薩尼。


    這種空前絕後的天才雲集,自然吸引了許多人的好奇和研究,除了曆史大背景和國際政治環境因素等等,兼職教體育的這位拉茨校長,也是被總結出來的原因之一。


    實際上拉茨校長是當時歐洲名校布達佩斯大學的數學教授,當然在學術研究方麵拉茨校長並沒有特別豐碩的成果,然而拉茨校長有著一雙能夠發現天才的眼睛,並且還具備為天才提供合適土壤的資源和權力。


    就比如說不世天才馮諾依曼,他10歲進入路德中學的時候就因為天資出色而得到拉茨校長高度重視,聽說馮諾依曼的父親一直希望他成為一名化學家,拉茨校長親自前去拜見馮諾依曼的父親,表示自己願意給馮諾依曼找到適合他的數學家教,而且不收學費。這當然就動用到了拉茨校長在布達佩斯大學的關係,其中一位教授後來成了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數學係主任。


    再比如說,馮諾依曼報考誌願的時候,拉茨校長親自規劃和協調,先安排馮諾依曼到柏林大學學習兩年化學但是沒有學位,為報考名校瑞士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的化工專業做準備,不過在柏林大學學習的同時,拉茨校長還給馮諾依曼注冊了布達佩斯大學數學專業的博士候選人......


    除了柏林大學和布達佩斯大學的學業之外,拉茨校長還給馮諾依曼找到了兩位當時著名的大數學家當老師,德國哥廷根大學的希爾伯特,以及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布勞維爾......


    匈牙利,布達佩斯,路德中學,20世紀前20多年,那場天才的盛宴,如同歐洲最後的輝煌,在二戰中成為廢墟,繼而在冷戰中碎成齏粉。


    (二)


    “小夥子,你叫什麽名字?”拉茨校長問道。


    “嶽小川,中國人。”嶽小川介紹道。


    此時的歐洲也好美國也罷,還沒啥護照不護照的概念,也沒有什麽綠卡永居權移民條例,買得起船票,誰都能登上泰坦尼克號。


    “你的數學是跟那位老師學的?”拉茨校長繼續問道。


    斟酌了一下,按照係統的指示,嶽小川硬著頭皮回答道:“其實我沒有老師,我是自學的,拉茨校長,我想,也許我也能成為拉馬努金那樣的天才。”


    這樣說,特麽的,有點過了吧!


    前麵剛說過馮諾依曼是不世天才,那這位印度數學天才拉馬努金,或許就隻能用絕世天才來形容了吧。


    套用後來的一種評論,不管是馮諾依曼還是拉馬努金,如果說他們其實是一種高級的人類物種,一定有人願意相信。


    拉馬努金出生在印度一個家道中落婆羅門家庭,他並沒有機會像貴族馮諾依曼那樣接受精英教育,他15歲時偶爾看到一本英國數學家卡爾的《純粹數學和應用數學概要》,這是一本收錄了代數、微積分、三角學和解析幾何的五千多個方程的純數學書籍。


    拉馬努金獨自研究了這本書五年,然後他開始嚐試著進行更深入的思考並且把論文寄往英國,終於在1914年拉馬努金27歲時候在劍橋大學教授哈代的極力推薦下進入了劍橋,隨即拉馬努金展示了他獨立發現的涉及到伽傌函數、模形式、發散級數、超幾何級數、質數理論等數學領域的3900個數學公式和命題,震撼了整個歐洲。於是拉馬努金破格被英國皇家學會接納為會員。但是短短幾年後,1920年,年僅33歲的拉馬努金英年早逝。


    對於拉馬努金,亦師亦友的哈代教授悲痛地發出感慨道:“我們學習數學,拉馬努金發現並創造了數學。”


    哈代教授在自己設計的一種關於天生數學才能的非正式的評分表中,給自己評了25分,給同時代最偉大的希爾伯特就是哥廷根大學馮諾依曼的老師評了80分,給拉馬努金評了100分......


    之所以硬著頭皮,是因為嶽小川還是有點ac數的,雖然自己的確是有那麽一點數學天賦,然而那隻是與常規人類相比較好不好!當著培養出馮諾依曼這種不世天才的教父,吹噓自己是拉馬努金......


    嶽小川偷偷瞄了一眼拉茨校長,看他有沒有因為自己如此狂妄的話而被冒犯到,看他有沒有因此而生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美國折疊1986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巴小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巴小頓並收藏美國折疊1986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