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31年,是華盛頓條約第一個十年結束,是不是續簽條約,這個十年裏各國一直都在喋喋不休。
不過很顯然,這個條約到底是不是能夠續簽,並不是全世界的頭等大事,在剛剛過去的十年裏,有許多比這個續簽條約維係太平洋區域現有秩序更為緊急重要的,火燒眉毛火燒屁股的大事要事。
首當其衝的肯定是1929年美國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大崩潰,1929年10月24日紐約股票市場價格在一天之內下跌12.8%,大危機由此開始。緊接著就是銀行倒閉、生產下降、工廠破產、工人失業。由於全球聯係的頻繁,這次危機迅速從美國影響到整個世界。作為世界中心的歐洲,也沒有避免掉,整個世界都被經濟危機的霧霾籠罩著。
就在危機爆發後不久,1929年11月,蘇聯悍然出兵,東北軍一觸即潰,身陷危機的列強動了動嘴巴,然後繼續商討該如何走出危機。
對於世界秩序和國際格局,日本一直都比中國看的清楚,在中國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和“以夷製夷”的說辭自摸和自嗨的時候,日本人就開始係統研究西方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開始研究西方法律哲學和宗教體係,研究西方從自然法到實證法的法理演化邏輯,研究西方是如何用複雜的意識形態來偽裝自己的燒傷搶掠和殖民主義。
通過研究,日本人發現,其實西方的自然法則,就特麽是中國古代的道法結合,所謂道法自然的自然,其實就是“優勝劣汰、弱肉強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所謂的法家和縱橫家其實就是實用主義,不惜一切手段讓自己能夠在這場物競天擇之下成為活下來留下來的一方,至於儒家和被儒化的佛學,所謂眾生平等所謂天尊地卑,其實那不是強大的原因,而特麽是強大之後用來忽悠和瓦解反抗者的套路而已。
最關鍵的是,日本人發現,在上千年的忽悠過程中,中國人還真就被洗腦了,倒果為因,隻知道念祈禱的咒語詛咒的咒語口號的咒語,但對於那些真正能夠讓自己強大起來的手段和套路,一概秉承看不起看不到的鴕鳥精神。
甲午戰爭前後,日本用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讓聯手滅掉拿破侖之後列強簽訂的《維也納條約》體係列強明白,讓推崇“美洲是美國人的美洲、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其它地區門戶開放利益均沾”的美國人明白,日本已經深刻理解並接受它們的世界秩序和價值觀。
按照維也納體係的約定,英國、法國、普魯士、奧地利和俄國應當保持實力均衡,互相不傾軋對方的勢力範圍,在整個亞歐非大陸版圖上,這五個國家是“文明主體”,除了這個主體之外的,分為“蒙昧之地”和“無主之地”。
在這五大國的眼裏,“蒙昧之地”包括中國、印度、波斯、阿拉伯、日本、暹羅等區域,雖然有著原住民和基本秩序,但是非常的蠻荒和蒙昧,需要對他們進行教誨。
除了這些區域之外的包括非洲和南北美,那都是“無主之地”,那裏的原住民在這套邏輯裏,就跟猴子猩猩沒什麽本質區別,並沒有被歸為文明意義上的“人類”。
至於自然法中的公平、正義、平等,以及推導而來的民主、自由、法治,在西方價值觀裏,這是他們的上帝賜給他們這些“被選中之人”的,不是賜給所有人,尤其不是賜給有色人種的。
這就是他們絞盡腦汁給自己的殖民行為找到的合理化解釋。
日本人從明治維新開始的做法,就是對這套價值觀的迎合,希望讓白人老爺們接受他們,雖然他們皮膚有色,但是他們精神上是西方的,信仰上是西方的,為了表示誠意,用大清當做投名狀,在符合西方國際法的法條邏輯之下幹掉大清海陸軍,以此來向西方國家表示自己能夠做一條優秀的惡犬。
事實上日本人分析的還要更透徹一些,他們看穿了《維也納條約》的本質,那就是實力最強大有著海峽天然屏障的日不落大英帝國,讓法國、俄國、奧地利和普魯士相互製衡,從根本上杜絕歐洲大陸上產生一個能夠威脅大英帝國利益的大一統國家。
按照同樣的邏輯,大清帝國的疆域基本等同於除俄羅斯之外的歐洲區域,如果能夠把中國的疆域裂解成歐洲那樣支離破碎,那麽日本不就成了東方日不落帝國那樣的存在了嗎?這也是日本一直以來的執念,它覺得自己就應該能發育成那個樣子。
(二)
日本在甲午年間的冒險,在後麵的“三國幹涉還遼”問題上,到底是被迫交還,還是十年後發動對俄戰爭的刻意伏筆,這些內容日本方麵雖然沒有解密過,但是對比著俾斯麥統一德意誌以及普法戰爭的伏筆,還是能夠發現一些端倪。
首先,俾斯麥的鐵血標簽,其實是完全不準確的,這位貼著鐵血標簽的首相,在深挖之後發現其實他是“激進的溫和派”,雖然喊著隻有鐵和血才能解決德意誌統一,並且連續策劃發動了普丹、普奧、普法三場戰役,但實際上,他隻是想要完成一個“小德意誌”的統一版本,也就是把夾在《維也納條約》中分割開普魯士東西領土中間那幾個奧地利的小跟班幹掉,搞個以普魯士王國為核心的“北德意誌聯邦”版本。
所以在普奧戰爭中,明明普魯士有實力吞並奧地利,而且當時從德皇到士兵也是萬眾一心,但是俾斯麥硬生生以自殺相要挾,最終說服了德皇,放棄吞並奧地利。
但是普奧戰爭之後,南方夾在法國與普魯士之間的幾個公國,也想要脫離奧地利這個大哥,投奔更有實力的德意誌,為了讓他們不要首鼠兩端三心二意,俾斯麥發動了普法戰爭,打敗法國並且實施了羞辱,其目的其實是為了讓南方幾個小兄弟放棄幻想,緊緊團結在以普魯士為老大哥的德意誌周圍。
關於遼東半島割讓要求是日本對沙俄的一次試探,後麵接著講。
1931年,是華盛頓條約第一個十年結束,是不是續簽條約,這個十年裏各國一直都在喋喋不休。
不過很顯然,這個條約到底是不是能夠續簽,並不是全世界的頭等大事,在剛剛過去的十年裏,有許多比這個續簽條約維係太平洋區域現有秩序更為緊急重要的,火燒眉毛火燒屁股的大事要事。
首當其衝的肯定是1929年美國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大崩潰,1929年10月24日紐約股票市場價格在一天之內下跌12.8%,大危機由此開始。緊接著就是銀行倒閉、生產下降、工廠破產、工人失業。由於全球聯係的頻繁,這次危機迅速從美國影響到整個世界。作為世界中心的歐洲,也沒有避免掉,整個世界都被經濟危機的霧霾籠罩著。
就在危機爆發後不久,1929年11月,蘇聯悍然出兵,東北軍一觸即潰,身陷危機的列強動了動嘴巴,然後繼續商討該如何走出危機。
對於世界秩序和國際格局,日本一直都比中國看的清楚,在中國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和“以夷製夷”的說辭自摸和自嗨的時候,日本人就開始係統研究西方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開始研究西方法律哲學和宗教體係,研究西方從自然法到實證法的法理演化邏輯,研究西方是如何用複雜的意識形態來偽裝自己的燒傷搶掠和殖民主義。
通過研究,日本人發現,其實西方的自然法則,就特麽是中國古代的道法結合,所謂道法自然的自然,其實就是“優勝劣汰、弱肉強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所謂的法家和縱橫家其實就是實用主義,不惜一切手段讓自己能夠在這場物競天擇之下成為活下來留下來的一方,至於儒家和被儒化的佛學,所謂眾生平等所謂天尊地卑,其實那不是強大的原因,而特麽是強大之後用來忽悠和瓦解反抗者的套路而已。
最關鍵的是,日本人發現,在上千年的忽悠過程中,中國人還真就被洗腦了,倒果為因,隻知道念祈禱的咒語詛咒的咒語口號的咒語,但對於那些真正能夠讓自己強大起來的手段和套路,一概秉承看不起看不到的鴕鳥精神。
甲午戰爭前後,日本用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讓聯手滅掉拿破侖之後列強簽訂的《維也納條約》體係列強明白,讓推崇“美洲是美國人的美洲、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其它地區門戶開放利益均沾”的美國人明白,日本已經深刻理解並接受它們的世界秩序和價值觀。
按照維也納體係的約定,英國、法國、普魯士、奧地利和俄國應當保持實力均衡,互相不傾軋對方的勢力範圍,在整個亞歐非大陸版圖上,這五個國家是“文明主體”,除了這個主體之外的,分為“蒙昧之地”和“無主之地”。
在這五大國的眼裏,“蒙昧之地”包括中國、印度、波斯、阿拉伯、日本、暹羅等區域,雖然有著原住民和基本秩序,但是非常的蠻荒和蒙昧,需要對他們進行教誨。
除了這些區域之外的包括非洲和南北美,那都是“無主之地”,那裏的原住民在這套邏輯裏,就跟猴子猩猩沒什麽本質區別,並沒有被歸為文明意義上的“人類”。
至於自然法中的公平、正義、平等,以及推導而來的民主、自由、法治,在西方價值觀裏,這是他們的上帝賜給他們這些“被選中之人”的,不是賜給所有人,尤其不是賜給有色人種的。
這就是他們絞盡腦汁給自己的殖民行為找到的合理化解釋。
日本人從明治維新開始的做法,就是對這套價值觀的迎合,希望讓白人老爺們接受他們,雖然他們皮膚有色,但是他們精神上是西方的,信仰上是西方的,為了表示誠意,用大清當做投名狀,在符合西方國際法的法條邏輯之下幹掉大清海陸軍,以此來向西方國家表示自己能夠做一條優秀的惡犬。
事實上日本人分析的還要更透徹一些,他們看穿了《維也納條約》的本質,那就是實力最強大有著海峽天然屏障的日不落大英帝國,讓法國、俄國、奧地利和普魯士相互製衡,從根本上杜絕歐洲大陸上產生一個能夠威脅大英帝國利益的大一統國家。
按照同樣的邏輯,大清帝國的疆域基本等同於除俄羅斯之外的歐洲區域,如果能夠把中國的疆域裂解成歐洲那樣支離破碎,那麽日本不就成了東方日不落帝國那樣的存在了嗎?這也是日本一直以來的執念,它覺得自己就應該能發育成那個樣子。
(二)
日本在甲午年間的冒險,在後麵的“三國幹涉還遼”問題上,到底是被迫交還,還是十年後發動對俄戰爭的刻意伏筆,這些內容日本方麵雖然沒有解密過,但是對比著俾斯麥統一德意誌以及普法戰爭的伏筆,還是能夠發現一些端倪。
首先,俾斯麥的鐵血標簽,其實是完全不準確的,這位貼著鐵血標簽的首相,在深挖之後發現其實他是“激進的溫和派”,雖然喊著隻有鐵和血才能解決德意誌統一,並且連續策劃發動了普丹、普奧、普法三場戰役,但實際上,他隻是想要完成一個“小德意誌”的統一版本,也就是把夾在《維也納條約》中分割開普魯士東西領土中間那幾個奧地利的小跟班幹掉,搞個以普魯士王國為核心的“北德意誌聯邦”版本。
所以在普奧戰爭中,明明普魯士有實力吞並奧地利,而且當時從德皇到士兵也是萬眾一心,但是俾斯麥硬生生以自殺相要挾,最終說服了德皇,放棄吞並奧地利。
但是普奧戰爭之後,南方夾在法國與普魯士之間的幾個公國,也想要脫離奧地利這個大哥,投奔更有實力的德意誌,為了讓他們不要首鼠兩端三心二意,俾斯麥發動了普法戰爭,打敗法國並且實施了羞辱,其目的其實是為了讓南方幾個小兄弟放棄幻想,緊緊團結在以普魯士為老大哥的德意誌周圍。
關於遼東半島割讓要求是日本對沙俄的一次試探,後麵接著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