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爸爸嚇壞了,坐在醫生辦公室裏,他忍不住老淚縱橫:“張大夫,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吧,他的精神好像出了問題,其他事都記得,隻有小夏的事,他從來不提。他們關係那麽好,他是不是把悲傷難過都壓在心底,還是真的把她忘了?這樣下去他是不是要進精神病院了。”
張醫生連忙站起來拍了拍趙爸爸的肩膀安慰道:“老人家,趙前程的病沒有那麽嚴重,據我們幾位專家會診,初步判斷您兒子屬於選擇性失憶。”
選擇性失憶是一個人受到外部刺激或者腦部受到碰撞後,遺忘了一些自己不願意記得的事情或者逃避的事情或人或物。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發生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有一些很快就淡忘了,可是有一些卻總是揮之不去,不論怎樣努力都忘不掉。每天每時每刻都在反複折磨著自己脆弱的神經,不停的遊走在崩潰的邊緣。
恥辱、憤怒、委屈等等被欺騙的複雜情緒糾葛在一起,忘記,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選擇性失憶,在心理學講是一個防禦機製。通俗的說,假如人遇到一個強大的刺激,這個刺激讓這人無法接受,那麽,潛意識他就會選擇忘掉這件事情,就會形成“選擇性失憶”。但是,雖然表麵上似乎是忘掉這件事情,可它的陰影還是存在的。做事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受那件事情的影響,可能自己都搞不清楚,慢慢的就會變成一個心結。選擇性失憶經過時間的侵蝕會逐漸恢複,但如果某件事對本人有很大心理影響的話,就可能會選擇性的一直遺忘。但是大部分都有可能被治愈。
趙爸爸對那個“選擇性失憶”很是迷茫,張醫生耐心的給他解釋,最後,趙爸爸總結道:“張大夫,按照您的說法,我兒子現在就是想忘記小夏以及小夏和自己在一起的所有快樂時光?”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可是,他早晚會想起來,到時候他會怎麽樣?會不會精神崩潰到得抑鬱症。”
張醫生皺著眉說:“不排除這個可能,這就需要病人家屬多配合,爭取讓患者早日康複。”
趙爸爸擦了擦眼淚,堅定的說:“張大夫,需要我們怎麽做?請一定教教我。”
張醫生耐心的給趙爸爸講了抑鬱症患者的家屬應該怎麽做。
一、家屬們要積極學習,了解這個疾病的知識,一定要看權威的學習資料,要找懂這方麵精神疾病的心理谘詢師。花點時間去學習、去谘詢、去了解,不僅僅對於你和患者來說,都是建立了巨大信心,杜絕無知的恐懼與黑箱效應,而不要像一隻無頭蒼蠅到處碰撞,把自己也搞得精疲力盡,這是極其不應該的。
二、了解抑鬱症的發病原因,前麵粗略地說到了,那麽就請家屬們不要在心裏抱怨、埋怨這個世界不公了,應該把時間精力花在學習上,花在去了解抑鬱症這個精神疾病如何治療上。
三、接納家人患抑鬱症的事實,患抑鬱症不丟人,別把這個病當成是壓力與包袱,在意念上我們要忽視它,在態度上我們要重視它,這樣一來我們的精神壓力不會那麽大。
四、家屬要理解抑鬱症的痛苦,患者最大的痛苦是:心境低落、悲觀、絕望、消極、喪失興趣、失眠、無力等等,這些症狀是患者無法控製的,仿佛被魔鬼駕馭一樣,所以家屬們要深刻地去體會患者的處境,那麽才能懂他們的世界,走進他們的內心,這個時候,家屬才知道如何去做。比如:我們可以告訴患者,家人一直在你身邊陪伴著你,隻要你有任何需要,及時告訴我們。
五、不與患者計較,無論患者使出什麽行為與言語,隻要不為過,家人都不要與其計較、爭執。給他發泄,心中做到留意觀察即可。
六、對於患者不去就醫、不接受心理谘詢師,家屬不要強迫,多聆聽患者的心聲,尊重他,以陪伴為主,找個合適的機會再逐步切入,並征求患者的心聲。切記:家屬們不要口口聲聲說他們有心理問題,不要給他們貼標簽,任何人都不想被人說自己有心理問題,更何況是家人呢!除非患者本人說出來,請拋棄這樣字眼,以引導為主。比如,我們可以這樣跟患者說:你哪裏不舒服?是身體嗎?還是情緒上?我帶你去看看醫生好嗎?或者去找找心理谘詢師幫你判斷是哪裏出了問題?如果患者不去,那就請耐心繼續做好陪伴吧!並在恰當的時候做些引導,不要過於頻繁。持久戰很重要!
七、多關心、鼓勵、認可患者,盡量不要給他們製造壓力和嘈雜的環境。不要刺激他們,一切求和諧,什麽是和諧?和諧代表著:舒適、安靜、無壓力、溫暖、認可、鼓勵。
八、家屬們的陪伴與幫助,要做好長期的心理準備,不要指責為什麽這麽久都沒好,這樣的話很傷人,抑鬱症不是一天兩天,三五個月就能戰勝的。即便是采取科學係統的治療方式,最快也得九個月!而且是循序漸進的,是慢慢恢複的,對於不采取積極治療的患者,家屬們一定要放耐心。默默地陪伴,長久地陪伴是順應而為最好的方式。
當家屬們都做到了以上這些的時候,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吧!急是沒用,急會帶來悲劇與惡果!學會退而求其次,健康是第一,外在的學習成績,工作晉升都是浮雲。家屬隻有無條件去接受,不管如何,尊重患者永遠是第一。
最後,張醫生總結了一下:治療這個抑鬱症,沒有捷徑,要說捷徑就是:必要的時候藥物治療,當然心理輔導是任何時候都需要的,因為藥物治療加心理治療結合起來,才是真正的治本。
趙爸爸聽完這些,心理都快崩潰了,如果兒子患上了抑鬱症,那就意味著自己和趙媽媽有一個人要辭職,全心全意照顧兒子。至於兒子本人,就更不可能繼續工作了,他之前努力爭取到的機會和取得的成績將會全部作廢。
趙爸爸沮喪的回到病房,看到兒子正在發呆,他連忙裝作輕鬆的問兒子:“程程,想什麽呢?”
趙前程皺著眉說:“我在想我落下多少節課了,這都快一周了,醫生也不說我到底得了什麽病,就是不讓我出院,我都好了,沒必要住院。爸,您剛才問醫生了嗎?我什麽時候可以出院?”
張醫生連忙站起來拍了拍趙爸爸的肩膀安慰道:“老人家,趙前程的病沒有那麽嚴重,據我們幾位專家會診,初步判斷您兒子屬於選擇性失憶。”
選擇性失憶是一個人受到外部刺激或者腦部受到碰撞後,遺忘了一些自己不願意記得的事情或者逃避的事情或人或物。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發生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有一些很快就淡忘了,可是有一些卻總是揮之不去,不論怎樣努力都忘不掉。每天每時每刻都在反複折磨著自己脆弱的神經,不停的遊走在崩潰的邊緣。
恥辱、憤怒、委屈等等被欺騙的複雜情緒糾葛在一起,忘記,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選擇性失憶,在心理學講是一個防禦機製。通俗的說,假如人遇到一個強大的刺激,這個刺激讓這人無法接受,那麽,潛意識他就會選擇忘掉這件事情,就會形成“選擇性失憶”。但是,雖然表麵上似乎是忘掉這件事情,可它的陰影還是存在的。做事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受那件事情的影響,可能自己都搞不清楚,慢慢的就會變成一個心結。選擇性失憶經過時間的侵蝕會逐漸恢複,但如果某件事對本人有很大心理影響的話,就可能會選擇性的一直遺忘。但是大部分都有可能被治愈。
趙爸爸對那個“選擇性失憶”很是迷茫,張醫生耐心的給他解釋,最後,趙爸爸總結道:“張大夫,按照您的說法,我兒子現在就是想忘記小夏以及小夏和自己在一起的所有快樂時光?”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可是,他早晚會想起來,到時候他會怎麽樣?會不會精神崩潰到得抑鬱症。”
張醫生皺著眉說:“不排除這個可能,這就需要病人家屬多配合,爭取讓患者早日康複。”
趙爸爸擦了擦眼淚,堅定的說:“張大夫,需要我們怎麽做?請一定教教我。”
張醫生耐心的給趙爸爸講了抑鬱症患者的家屬應該怎麽做。
一、家屬們要積極學習,了解這個疾病的知識,一定要看權威的學習資料,要找懂這方麵精神疾病的心理谘詢師。花點時間去學習、去谘詢、去了解,不僅僅對於你和患者來說,都是建立了巨大信心,杜絕無知的恐懼與黑箱效應,而不要像一隻無頭蒼蠅到處碰撞,把自己也搞得精疲力盡,這是極其不應該的。
二、了解抑鬱症的發病原因,前麵粗略地說到了,那麽就請家屬們不要在心裏抱怨、埋怨這個世界不公了,應該把時間精力花在學習上,花在去了解抑鬱症這個精神疾病如何治療上。
三、接納家人患抑鬱症的事實,患抑鬱症不丟人,別把這個病當成是壓力與包袱,在意念上我們要忽視它,在態度上我們要重視它,這樣一來我們的精神壓力不會那麽大。
四、家屬要理解抑鬱症的痛苦,患者最大的痛苦是:心境低落、悲觀、絕望、消極、喪失興趣、失眠、無力等等,這些症狀是患者無法控製的,仿佛被魔鬼駕馭一樣,所以家屬們要深刻地去體會患者的處境,那麽才能懂他們的世界,走進他們的內心,這個時候,家屬才知道如何去做。比如:我們可以告訴患者,家人一直在你身邊陪伴著你,隻要你有任何需要,及時告訴我們。
五、不與患者計較,無論患者使出什麽行為與言語,隻要不為過,家人都不要與其計較、爭執。給他發泄,心中做到留意觀察即可。
六、對於患者不去就醫、不接受心理谘詢師,家屬不要強迫,多聆聽患者的心聲,尊重他,以陪伴為主,找個合適的機會再逐步切入,並征求患者的心聲。切記:家屬們不要口口聲聲說他們有心理問題,不要給他們貼標簽,任何人都不想被人說自己有心理問題,更何況是家人呢!除非患者本人說出來,請拋棄這樣字眼,以引導為主。比如,我們可以這樣跟患者說:你哪裏不舒服?是身體嗎?還是情緒上?我帶你去看看醫生好嗎?或者去找找心理谘詢師幫你判斷是哪裏出了問題?如果患者不去,那就請耐心繼續做好陪伴吧!並在恰當的時候做些引導,不要過於頻繁。持久戰很重要!
七、多關心、鼓勵、認可患者,盡量不要給他們製造壓力和嘈雜的環境。不要刺激他們,一切求和諧,什麽是和諧?和諧代表著:舒適、安靜、無壓力、溫暖、認可、鼓勵。
八、家屬們的陪伴與幫助,要做好長期的心理準備,不要指責為什麽這麽久都沒好,這樣的話很傷人,抑鬱症不是一天兩天,三五個月就能戰勝的。即便是采取科學係統的治療方式,最快也得九個月!而且是循序漸進的,是慢慢恢複的,對於不采取積極治療的患者,家屬們一定要放耐心。默默地陪伴,長久地陪伴是順應而為最好的方式。
當家屬們都做到了以上這些的時候,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吧!急是沒用,急會帶來悲劇與惡果!學會退而求其次,健康是第一,外在的學習成績,工作晉升都是浮雲。家屬隻有無條件去接受,不管如何,尊重患者永遠是第一。
最後,張醫生總結了一下:治療這個抑鬱症,沒有捷徑,要說捷徑就是:必要的時候藥物治療,當然心理輔導是任何時候都需要的,因為藥物治療加心理治療結合起來,才是真正的治本。
趙爸爸聽完這些,心理都快崩潰了,如果兒子患上了抑鬱症,那就意味著自己和趙媽媽有一個人要辭職,全心全意照顧兒子。至於兒子本人,就更不可能繼續工作了,他之前努力爭取到的機會和取得的成績將會全部作廢。
趙爸爸沮喪的回到病房,看到兒子正在發呆,他連忙裝作輕鬆的問兒子:“程程,想什麽呢?”
趙前程皺著眉說:“我在想我落下多少節課了,這都快一周了,醫生也不說我到底得了什麽病,就是不讓我出院,我都好了,沒必要住院。爸,您剛才問醫生了嗎?我什麽時候可以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