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官員猜不透將會發生什麽,是因為馮保和王國光同時被彈劾來得太突然,那接下來這兩位大佬命運如何?
李太後還沒有完全放權呢?她會持何意見?
萬曆皇帝難道這麽著急樹威?他又會如何對待?
反正以當前的形勢看,眾官員實在是猜不透。
而申時行之所以緊張得不行,除了馮保和王國光兩個是座主張居正同一條戰線上的人之外,還有重要的一點:朱翊鏐臨走前的警告猶言在耳。
申時行很擔心這是萬曆皇帝或張鯨的一次試探。
即便不是,作為張居正的門生,座主生前兩個最親密的戰友被人彈劾,他心裏頭也緊張。
首輔到時候肯定是要表態的啊!
此時此刻,萬曆皇帝還有沒來,禦幄空著。為萬曆皇帝撐張金傘和大團扇的錦衣力士也沒有登堂入室。
申時行不免有幾分忐忑。
關鍵是兩件事來得突然,他沒有想好應對之策。
加上他偏於溫和的性子,又是新上任的首輔,做事難免,哦,應該說一向有縮手縮腳的一麵。
因為緊張,就想找人說話。
申時行便挪步到東簷柱前,這裏公卿例朝序立之地。
成國公朱應禎、英國公張元功、老駙馬都尉許從誠都在。
還有吏部尚書王國光、戶部尚書張學顏、禮部尚書徐學謨、兵部尚書梁夢龍、刑部尚書嚴清、工部尚書曾省吾、左都禦史陳炌等,這些京師一等衙門的堂官都已依次站好,見申時行走過來,紛紛作揖行禮。
九大卿中,王國光是唯一一位從張居正剛擔任首輔就跟隨左右的堂官。
九大卿中也屬王國光資曆最高年紀最長,他是正德七年,即公元1512年出生的人,比張居正還要大十幾歲,此時已是七十有一的高齡了。
所以,申時行走過去與眾人寒暄兩句後,便直接將目光定在王國光身上。
申時行年輕張居正整整十歲,而王國光年長張居正十三歲。
年輕二十多歲,算來申時行是王國光晚輩的晚輩。
他誠摯地撫慰道:“王老,無論被誰彈劾,您千萬不要氣餒啊!”
王國光搖了搖頭,氣餒倒是看不出來,畢竟七十多歲的人,又不是第一次被彈劾,他一生起起落落好幾次呢,但難免有幾分哀愁。
王國光道:“元輔,其實在得知太嶽兄病逝時,我就已經想好了請辭,七十多歲的人了,也該退位讓賢。隻是怕元輔你怪罪,說我你剛一上任,我就請辭不幹,未免有些過不去。現在剛好被人彈劾,我便向陛下乞骸骨回歸故裏,元輔也怪不到我頭上了。”
或許是因為被彈劾的次數多了,畢竟是經曆過大風大浪的人,王國光對這次彈劾看得十分淡然。
說話的語氣也相當之平和,非但沒有氣餒的情緒,反而好像很感激彈劾他的言官給他一個請辭的機會。
申時行感覺王國光的去意已決,不免深深歎了口氣。
能得張居正青睞十年的人,放眼朝堂獨王國光之人而已。
申時行當然表示遺憾。
他不禁又朝兩簷掃了一眼,與九大卿序立的東簷柱相對的西簷柱,是六科廊言官的序立之地。
六科廊言官若論官階,都不過六七品,壓根沒資格站在這裏。
可因為六科廊的地位特殊,無論是俸祿還是排衙,他們享受的都是正四品官員的待遇。
朝參時,其地位又僅僅隻次於二品堂官,得以序立近侍之地。
此刻的西簷柱前,三十多位言官站得整整齊齊的,一個個表情肅然,絕不見交頭接耳之狀。
申時行又問王國光:“王老,您覺得這件事會有一個怎樣的結果?或者說陛下會作出怎樣的決定?”
王國光很平靜地回道:“這都已經不重要了。”
“哎!”申時行又是一聲長歎,“彈劾王老的奏本,昨兒散衙時我見過,無非是任人唯親、鬻官黷貨、損公肥私,等這些老生常談的罪名,王老又何必放在心上呢?”
王國光也不禁抬頭掃了對麵六科廊言官一眼,繼而解釋道:“元輔,我真的沒有放在心上,真的年紀大了,已是行將就木之軀,心有餘而力不足!”
申時行確實也不知道怎麽勸了。
王國光說的也是事實,都已經七十有一的人了,還一再挽留不放,那是不是有點殘忍說不過去?
見申時行不說話,王國光反過來勸說道:“元輔,前吏部尚書楊博與我都是山西人,他退休時也像我這般年紀,七十多歲,退休前他悟出吃粥是福乃人生第一至理,寫下了一篇《煮粥詩》,很有韻味兒,我經常心中默念,不知元輔是否有意欣賞?”
“願聞其詳。”申時行正愁沒話。
王國光撫了撫他那全然花白的長須,操著山西腔吟道:“煮飯何如煮粥強?好同兒女細商量。一升可作三升用,兩日堪為六日糧。有客隻需添水火,無錢不必問羹湯。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長。”
“好,好,好。”申時行若有所思地道,“淡薄之中滋味長,當別有襟抱,看來楊老與王老都參透了。”
王國光看了看兩廊以及禦道上站滿的官員,微微頷首,道:“別有襟抱可不敢當,但我的確是有感而發。我這一生雖然屢遭彈劾,可曆經三朝,每朝皇帝都待我不薄,如今做到天官的份上,也夠了,值了,沒有什麽遺憾。蘿卜白菜各有所愛,被彈劾也正常嘛。”
申時行知道再說也沒有用了,隻好轉到另一個話題:“那王老是如何看待馮公公被彈劾一事呢?”
王國光意味深長地道:“元輔,依我老夫看,這事兒咱都做不了主,最後還得看太後娘娘和陛下的。”
申時行追問道:“可倘若太後娘娘和陛下讓咱表態呢?”
“表什麽態?即便表態有什麽用?咱能決定馮公公的命運嗎?”
“王老的意思是……”
“咱隻管聽旨。”王國光道,“倘若太後娘娘與陛下……”
王國光一句話還沒說完,隻聽得殿門前“啪啪啪”三聲清脆的鞭響,接著傳來一道尖銳的喊聲:
“萬歲爺駕到——”
傳旨太監的嗓子,都經過了專門訓練,這五個字似吼非吼,卻悠揚婉轉傳至午門之外。
刹那間,從午門外廣場到皇極門前禦道兩側以及金台禦幄兩廂簷柱間,近千名文武官員嘩啦啦地一齊跪下,剛才還是嘰嘰喳喳竊竊私語的場麵,瞬間變得鴉雀無聲。
太陽恰好也露出了頭,皇極門門樓上覆蓋的琉璃瓦,反射出萬道柔光。
跪著的官員也不敢抬頭看,隻聽“篤篤篤”的腳步聲走上了金台禦幄,然後是萬曆皇帝威嚴的聲音:
“眾卿家平身!”
……
。
李太後還沒有完全放權呢?她會持何意見?
萬曆皇帝難道這麽著急樹威?他又會如何對待?
反正以當前的形勢看,眾官員實在是猜不透。
而申時行之所以緊張得不行,除了馮保和王國光兩個是座主張居正同一條戰線上的人之外,還有重要的一點:朱翊鏐臨走前的警告猶言在耳。
申時行很擔心這是萬曆皇帝或張鯨的一次試探。
即便不是,作為張居正的門生,座主生前兩個最親密的戰友被人彈劾,他心裏頭也緊張。
首輔到時候肯定是要表態的啊!
此時此刻,萬曆皇帝還有沒來,禦幄空著。為萬曆皇帝撐張金傘和大團扇的錦衣力士也沒有登堂入室。
申時行不免有幾分忐忑。
關鍵是兩件事來得突然,他沒有想好應對之策。
加上他偏於溫和的性子,又是新上任的首輔,做事難免,哦,應該說一向有縮手縮腳的一麵。
因為緊張,就想找人說話。
申時行便挪步到東簷柱前,這裏公卿例朝序立之地。
成國公朱應禎、英國公張元功、老駙馬都尉許從誠都在。
還有吏部尚書王國光、戶部尚書張學顏、禮部尚書徐學謨、兵部尚書梁夢龍、刑部尚書嚴清、工部尚書曾省吾、左都禦史陳炌等,這些京師一等衙門的堂官都已依次站好,見申時行走過來,紛紛作揖行禮。
九大卿中,王國光是唯一一位從張居正剛擔任首輔就跟隨左右的堂官。
九大卿中也屬王國光資曆最高年紀最長,他是正德七年,即公元1512年出生的人,比張居正還要大十幾歲,此時已是七十有一的高齡了。
所以,申時行走過去與眾人寒暄兩句後,便直接將目光定在王國光身上。
申時行年輕張居正整整十歲,而王國光年長張居正十三歲。
年輕二十多歲,算來申時行是王國光晚輩的晚輩。
他誠摯地撫慰道:“王老,無論被誰彈劾,您千萬不要氣餒啊!”
王國光搖了搖頭,氣餒倒是看不出來,畢竟七十多歲的人,又不是第一次被彈劾,他一生起起落落好幾次呢,但難免有幾分哀愁。
王國光道:“元輔,其實在得知太嶽兄病逝時,我就已經想好了請辭,七十多歲的人了,也該退位讓賢。隻是怕元輔你怪罪,說我你剛一上任,我就請辭不幹,未免有些過不去。現在剛好被人彈劾,我便向陛下乞骸骨回歸故裏,元輔也怪不到我頭上了。”
或許是因為被彈劾的次數多了,畢竟是經曆過大風大浪的人,王國光對這次彈劾看得十分淡然。
說話的語氣也相當之平和,非但沒有氣餒的情緒,反而好像很感激彈劾他的言官給他一個請辭的機會。
申時行感覺王國光的去意已決,不免深深歎了口氣。
能得張居正青睞十年的人,放眼朝堂獨王國光之人而已。
申時行當然表示遺憾。
他不禁又朝兩簷掃了一眼,與九大卿序立的東簷柱相對的西簷柱,是六科廊言官的序立之地。
六科廊言官若論官階,都不過六七品,壓根沒資格站在這裏。
可因為六科廊的地位特殊,無論是俸祿還是排衙,他們享受的都是正四品官員的待遇。
朝參時,其地位又僅僅隻次於二品堂官,得以序立近侍之地。
此刻的西簷柱前,三十多位言官站得整整齊齊的,一個個表情肅然,絕不見交頭接耳之狀。
申時行又問王國光:“王老,您覺得這件事會有一個怎樣的結果?或者說陛下會作出怎樣的決定?”
王國光很平靜地回道:“這都已經不重要了。”
“哎!”申時行又是一聲長歎,“彈劾王老的奏本,昨兒散衙時我見過,無非是任人唯親、鬻官黷貨、損公肥私,等這些老生常談的罪名,王老又何必放在心上呢?”
王國光也不禁抬頭掃了對麵六科廊言官一眼,繼而解釋道:“元輔,我真的沒有放在心上,真的年紀大了,已是行將就木之軀,心有餘而力不足!”
申時行確實也不知道怎麽勸了。
王國光說的也是事實,都已經七十有一的人了,還一再挽留不放,那是不是有點殘忍說不過去?
見申時行不說話,王國光反過來勸說道:“元輔,前吏部尚書楊博與我都是山西人,他退休時也像我這般年紀,七十多歲,退休前他悟出吃粥是福乃人生第一至理,寫下了一篇《煮粥詩》,很有韻味兒,我經常心中默念,不知元輔是否有意欣賞?”
“願聞其詳。”申時行正愁沒話。
王國光撫了撫他那全然花白的長須,操著山西腔吟道:“煮飯何如煮粥強?好同兒女細商量。一升可作三升用,兩日堪為六日糧。有客隻需添水火,無錢不必問羹湯。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長。”
“好,好,好。”申時行若有所思地道,“淡薄之中滋味長,當別有襟抱,看來楊老與王老都參透了。”
王國光看了看兩廊以及禦道上站滿的官員,微微頷首,道:“別有襟抱可不敢當,但我的確是有感而發。我這一生雖然屢遭彈劾,可曆經三朝,每朝皇帝都待我不薄,如今做到天官的份上,也夠了,值了,沒有什麽遺憾。蘿卜白菜各有所愛,被彈劾也正常嘛。”
申時行知道再說也沒有用了,隻好轉到另一個話題:“那王老是如何看待馮公公被彈劾一事呢?”
王國光意味深長地道:“元輔,依我老夫看,這事兒咱都做不了主,最後還得看太後娘娘和陛下的。”
申時行追問道:“可倘若太後娘娘和陛下讓咱表態呢?”
“表什麽態?即便表態有什麽用?咱能決定馮公公的命運嗎?”
“王老的意思是……”
“咱隻管聽旨。”王國光道,“倘若太後娘娘與陛下……”
王國光一句話還沒說完,隻聽得殿門前“啪啪啪”三聲清脆的鞭響,接著傳來一道尖銳的喊聲:
“萬歲爺駕到——”
傳旨太監的嗓子,都經過了專門訓練,這五個字似吼非吼,卻悠揚婉轉傳至午門之外。
刹那間,從午門外廣場到皇極門前禦道兩側以及金台禦幄兩廂簷柱間,近千名文武官員嘩啦啦地一齊跪下,剛才還是嘰嘰喳喳竊竊私語的場麵,瞬間變得鴉雀無聲。
太陽恰好也露出了頭,皇極門門樓上覆蓋的琉璃瓦,反射出萬道柔光。
跪著的官員也不敢抬頭看,隻聽“篤篤篤”的腳步聲走上了金台禦幄,然後是萬曆皇帝威嚴的聲音:
“眾卿家平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