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五年秋,當時張居正父親張文明去世,萬曆皇帝堅決奪情,李太後更是堅決不放張居正走。
一部分朝臣支持張居正奪情,認為改革正在攻堅階段,這時候當為公而不為私,可以不必回家守製。
然而還有一部分朝臣堅決反對張居正奪情,認為禮儀不能丟,大明除了張居正難道都當不好首輔嗎?反正諸如此類的理由多不勝數。
反對奪情的人當中,由於“五君子”挨了廷杖之刑最為轟動,但除了像鄒元標他們五君子,還有許多人。
這其中就包括王錫爵。
當時王錫爵執掌翰林院(也就是翰林院掌院學士),張居正沒有回家,所以隻好在北京的家裏設置靈堂守孝,王錫爵為了奪情一事,專門跑到張居正家裏奉勸、調解乃至詰問。
反正就是希望張居正回家守製。
張居正當時不知有多難,一方麵李太後與萬曆皇帝堅決不放盛情難卻,另一方麵他也不想改革半途而退。
想著倘若回家守製,那一去就是三年(實際上二十七個月),先且不說還能不能回來,即便回來,三年後或許也早已經變了,不再是他的天下,能不能繼續擔任首輔還是問題。
所以張居正完全能預感到,隻要回家守製,那改革十有八九會中斷,之前的種種努力將付諸東流。
這當然不是張居正希望看到的。
所以他本心也不想回家守製,為了國家為了大明,隻能忍痛割愛,在外人眼裏當一回“不孝子”了。
然而,他這麽做,又有多少人能夠理解?甚至還有許多人認為他是為了貪圖首輔的位子,寧可不回家守製也要賴著不走,包括時任吏部尚書的張瀚(是張居正一手提拔上來的,張瀚隨後也因此丟了官兒)都這麽認為。
可想而知當時張居正有多麽痛苦。
王錫爵正是這個時候跑到張居正家裏與他理論、調解,而且還是在萬曆皇帝決定廷杖吳中行、趙用賢、艾穆等人的前夕,當然被張居正拒絕。
可王錫爵不死心,一勸再勸。
無奈之下張居正拔出一把匕首,遞給王錫爵,老淚縱橫地說你殺了我吧?
嚇得王錫爵忙衝出張大學士府,感覺張居正像失去理智簡直瘋了一樣。
結果都知道了,張居正還是被萬曆皇帝奪情沒有回家丁憂守製。
但在次年,也就是萬曆六年初,萬曆皇帝辦完婚事後,還是給張居正放了三個月的假,讓他回鄉葬父。
在此期間,萬曆皇帝不止一次派人請求張居正趕緊還朝視事。朝中大臣見萬曆皇帝與李太後如此急切,自然也跟著急,不急也得裝得急,於是紛紛聯名請求張居正盡快還朝視事。
可王錫爵拒不署名。事後他也知道自己與張居正關係鬧僵了,所以待張居正一回來,他就請求回家探親,直至他父親病死,這一去就是五年。
也就是說王錫爵在家閑居五年。
更多的人認為他當時不識時務或不知變通,非得跑去質問頂撞張居正才落得如此下場的。要知道翰林院掌院學士可不是一個普通的職位啊。
如今這一幕似乎又要重演。
雖然主角不是張居正,可是朱翊鏐啊,一個比張居正更狠的人。
這裏的人盡管都知道朱翊鏐能幹又有神預測的本領,可也知道朱翊鏐不好惹,真個是有仇報仇有怨報怨。
而且,李太後都已經決定下來,也等於是下了懿旨,要廢掉萬曆皇帝,另立朱翊鏐,也就是說馬上這天下之主就是朱翊鏐的了。
這時候該問這麽多幹嘛?問多了不是就有質疑或反對的嫌疑嗎?
閉嘴是最安全的了。
隻管聽李太後吩咐便是了。
首輔申時行也隻是輕輕問了一句,而司禮監掌印張鯨一句話都沒說。
論資曆,論威望,論地位,也不該由他來問呀。他才剛入內閣不久,在內閣幾位閣臣中位居末尾。
以朱翊鏐的性格,他一登基,那不得找他秋後算賬?
所以與王錫爵一道同來的幾位閣臣都不禁為他捏了一把汗。人家是吃一塹長一智,到他這兒怎麽就……
況且,李太後已經作出了決定,肯定就是已經想好了安排呀,那隻管聽她吩咐就是了嘛!
這時候多嘴說得好聽點,叫耿直仗義敢言;說得難聽點,那不就是擰巴不識時務不知死活嗎?
以致於,當王錫爵問李太後時,與他一道來的幾位閣臣,都用餘光觀察著朱翊鏐的神情變化。
隻聽李太後如是般道:“如何安置皇帝,本宮與姐姐稍後會給出一個具體方案,王閣老無需擔憂。”
王錫爵剛才用的是“處置”,這會兒李太後用的是“安置”,雖然隻一字之差,可聽起來味道大不一樣。
識趣的這時候應該可以不啃聲了。
#送888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然而,這不是王錫爵。
他繼續說道:“潞王爺突然挾持皇帝陛下,令皇宮大亂,隨後太後娘娘下旨封鎖紫禁城,又要廢掉皇帝,一切來得如此突然,倘若不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讓臣如何不擔心?”
“王閣老的意思是,本宮剛才的解釋你不夠滿意嗎?”
李太後平時說話很少自稱“本宮”,因為她是都人出身,曾經卑微過,因此覺得“本宮”過於威嚴、見外,不願意這樣自稱,通常就說“我”。
可今天不一樣,她刻意用“本宮”來彰顯她高高在上的地位,覺得在這個節骨眼兒上不需要和藹可親。
“臣也是為了防微杜漸,不至於天下大亂,還請太後娘娘謹慎而行。”
王錫爵不卑不亢地回道。
“王閣老,本宮自認為考慮得很清楚,已經足夠謹慎了
。”
李太後有點沉不住氣了,心想自己還不夠謹慎嗎?
為了這件事,不顧朝廷與世俗的禮儀,特意去了一趟江陵城呢。
難道非要將張居正依然活在世上力挺朱翊鏐絕不放棄武力奪位……這一攬子事全部告知才算謹慎而行嗎?
“可是太後娘娘……”王錫爵還是說。
“好了好了,王閣老的所有擔心,本宮與潞王已經都想到了。”
李太後稍有慍色惱怒地一擺手,直接打斷了王錫爵。
……
。
一部分朝臣支持張居正奪情,認為改革正在攻堅階段,這時候當為公而不為私,可以不必回家守製。
然而還有一部分朝臣堅決反對張居正奪情,認為禮儀不能丟,大明除了張居正難道都當不好首輔嗎?反正諸如此類的理由多不勝數。
反對奪情的人當中,由於“五君子”挨了廷杖之刑最為轟動,但除了像鄒元標他們五君子,還有許多人。
這其中就包括王錫爵。
當時王錫爵執掌翰林院(也就是翰林院掌院學士),張居正沒有回家,所以隻好在北京的家裏設置靈堂守孝,王錫爵為了奪情一事,專門跑到張居正家裏奉勸、調解乃至詰問。
反正就是希望張居正回家守製。
張居正當時不知有多難,一方麵李太後與萬曆皇帝堅決不放盛情難卻,另一方麵他也不想改革半途而退。
想著倘若回家守製,那一去就是三年(實際上二十七個月),先且不說還能不能回來,即便回來,三年後或許也早已經變了,不再是他的天下,能不能繼續擔任首輔還是問題。
所以張居正完全能預感到,隻要回家守製,那改革十有八九會中斷,之前的種種努力將付諸東流。
這當然不是張居正希望看到的。
所以他本心也不想回家守製,為了國家為了大明,隻能忍痛割愛,在外人眼裏當一回“不孝子”了。
然而,他這麽做,又有多少人能夠理解?甚至還有許多人認為他是為了貪圖首輔的位子,寧可不回家守製也要賴著不走,包括時任吏部尚書的張瀚(是張居正一手提拔上來的,張瀚隨後也因此丟了官兒)都這麽認為。
可想而知當時張居正有多麽痛苦。
王錫爵正是這個時候跑到張居正家裏與他理論、調解,而且還是在萬曆皇帝決定廷杖吳中行、趙用賢、艾穆等人的前夕,當然被張居正拒絕。
可王錫爵不死心,一勸再勸。
無奈之下張居正拔出一把匕首,遞給王錫爵,老淚縱橫地說你殺了我吧?
嚇得王錫爵忙衝出張大學士府,感覺張居正像失去理智簡直瘋了一樣。
結果都知道了,張居正還是被萬曆皇帝奪情沒有回家丁憂守製。
但在次年,也就是萬曆六年初,萬曆皇帝辦完婚事後,還是給張居正放了三個月的假,讓他回鄉葬父。
在此期間,萬曆皇帝不止一次派人請求張居正趕緊還朝視事。朝中大臣見萬曆皇帝與李太後如此急切,自然也跟著急,不急也得裝得急,於是紛紛聯名請求張居正盡快還朝視事。
可王錫爵拒不署名。事後他也知道自己與張居正關係鬧僵了,所以待張居正一回來,他就請求回家探親,直至他父親病死,這一去就是五年。
也就是說王錫爵在家閑居五年。
更多的人認為他當時不識時務或不知變通,非得跑去質問頂撞張居正才落得如此下場的。要知道翰林院掌院學士可不是一個普通的職位啊。
如今這一幕似乎又要重演。
雖然主角不是張居正,可是朱翊鏐啊,一個比張居正更狠的人。
這裏的人盡管都知道朱翊鏐能幹又有神預測的本領,可也知道朱翊鏐不好惹,真個是有仇報仇有怨報怨。
而且,李太後都已經決定下來,也等於是下了懿旨,要廢掉萬曆皇帝,另立朱翊鏐,也就是說馬上這天下之主就是朱翊鏐的了。
這時候該問這麽多幹嘛?問多了不是就有質疑或反對的嫌疑嗎?
閉嘴是最安全的了。
隻管聽李太後吩咐便是了。
首輔申時行也隻是輕輕問了一句,而司禮監掌印張鯨一句話都沒說。
論資曆,論威望,論地位,也不該由他來問呀。他才剛入內閣不久,在內閣幾位閣臣中位居末尾。
以朱翊鏐的性格,他一登基,那不得找他秋後算賬?
所以與王錫爵一道同來的幾位閣臣都不禁為他捏了一把汗。人家是吃一塹長一智,到他這兒怎麽就……
況且,李太後已經作出了決定,肯定就是已經想好了安排呀,那隻管聽她吩咐就是了嘛!
這時候多嘴說得好聽點,叫耿直仗義敢言;說得難聽點,那不就是擰巴不識時務不知死活嗎?
以致於,當王錫爵問李太後時,與他一道來的幾位閣臣,都用餘光觀察著朱翊鏐的神情變化。
隻聽李太後如是般道:“如何安置皇帝,本宮與姐姐稍後會給出一個具體方案,王閣老無需擔憂。”
王錫爵剛才用的是“處置”,這會兒李太後用的是“安置”,雖然隻一字之差,可聽起來味道大不一樣。
識趣的這時候應該可以不啃聲了。
#送888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然而,這不是王錫爵。
他繼續說道:“潞王爺突然挾持皇帝陛下,令皇宮大亂,隨後太後娘娘下旨封鎖紫禁城,又要廢掉皇帝,一切來得如此突然,倘若不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讓臣如何不擔心?”
“王閣老的意思是,本宮剛才的解釋你不夠滿意嗎?”
李太後平時說話很少自稱“本宮”,因為她是都人出身,曾經卑微過,因此覺得“本宮”過於威嚴、見外,不願意這樣自稱,通常就說“我”。
可今天不一樣,她刻意用“本宮”來彰顯她高高在上的地位,覺得在這個節骨眼兒上不需要和藹可親。
“臣也是為了防微杜漸,不至於天下大亂,還請太後娘娘謹慎而行。”
王錫爵不卑不亢地回道。
“王閣老,本宮自認為考慮得很清楚,已經足夠謹慎了
。”
李太後有點沉不住氣了,心想自己還不夠謹慎嗎?
為了這件事,不顧朝廷與世俗的禮儀,特意去了一趟江陵城呢。
難道非要將張居正依然活在世上力挺朱翊鏐絕不放棄武力奪位……這一攬子事全部告知才算謹慎而行嗎?
“可是太後娘娘……”王錫爵還是說。
“好了好了,王閣老的所有擔心,本宮與潞王已經都想到了。”
李太後稍有慍色惱怒地一擺手,直接打斷了王錫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