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棟正式收到朱翊鏐的旨意,設立台灣行省,委任他為台灣第一任巡撫,並兼任總兵官鎮守台灣——相當於軍政大權全部交到他的手裏。
其他官員的任命及各大小衙門的組建,也由馬棟全權負責。
馬棟陡然感覺擔子重了,但眼下台灣的穩定讓他信心大增。
尤其與王喜姐的五年之約,每每想起,總讓他激情四溢。
五年一定要做出一番成就,方不愧朱翊鏐對他的信任以及王喜姐對他的期望,還有這片土地上兩萬多人。
此時台灣的人口,他已經查清了。
當初他帶兩萬多人來,可途中與海盜角逐幾次,傷亡慘重。
加上台灣領土原本有一些從沿海遷徙過來的居民,所以台灣眼下還有兩萬八千多人,其中一半軍士。
台灣事宜負責人張敬修奉旨,又向台灣輸送將近有一千女眷,以解決台灣目前嚴重缺乏女子之苦。
其他有家屬的官員、士兵,現在可以將他們接過來定居了。
另外,除了將台灣發展成為一大軍事基地,馬棟還收到了朱翊鏐的特別指令,任何有敢侵犯、騷擾台灣的外來勢力,堅決予以打擊,絕不姑息縱容,尤其要關注日本人的行蹤。
有任何人力、財力、物力、武力的需要,盡管向朝廷開口。
如此一來,朱翊鏐的決心,馬棟自然心知肚明,接下來啥也不說,隻管擼起袖子幹就完事了。
……
自馬棟坦白地表明自己心跡後,王喜姐的心態已經平和多了。
在這裏,他還擁有王妃的尊榮,這裏上上下下的人依然都敬重她。
她不再覺得生無可戀。
馬棟偶爾會來看望她一次,彼此保持著該有的距離從不僭越。
她也感覺馬棟精神多了,而且人也變得有趣,任何時候都不沮喪。
這種狀態正是她喜歡的。
與馬棟難免會談及朱翊鏐。
馬棟曾問過她,恨朱翊鏐嗎?
這也是她最近反複問自己的一個問題:內心到底恨不恨朱翊鏐呢?
若說從來沒恨過,那是騙人的。
當初無論朱翊鏐給出多麽冠冕堂皇的理由,與鄭妙謹一道挾持朱翊鈞在翊坤宮是事實,妥妥的以下犯上。
盡管對外宣布這是皇家內事,由兩宮太後決定廢朱翊鈞立朱翊鏐,降朱翊鈞為番王,就藩東番,也就是現在的台灣,但在她眼裏無論如何也抹殺不了朱翊鏐蓄意奪位的陰謀。
且不說其它的,就問鄭妙謹怎麽解釋?翊坤宮還暗中蓄有死士。
這不就是“陰謀”嗎?
所以將他們“趕來”台灣這座荒島,讓她心中如何沒有恨?
但隨著朱翊鈞越來越不爭氣,她的心一天一天的變涼直至死去,對朱翊鏐的恨又逐漸淡化了。
無它,隻因她想明白,朱翊鏐才像明君,才像大明之主。
還有誰比她更懂得朱翊鈞?骨子裏敏感、貪婪、小氣……
優秀的男人應該從哪兒跌倒從哪兒爬起來,說他不行就一定要用實力證明自己行,而不是一蹶不振。
然而遺憾的是朱翊鈞選擇了後者。
給過他機會,他不知道爭取;給過他時間,他也沒有覺醒。
她清楚如果朱翊鏐狠一點,朱翊鈞早就死了,甚至包括她。
但她現在還活得好好的,朱翊鏐依然給予了她足夠的尊榮。
馬棟也對她說過,朱翊鏐十分珍視她,不然不會費那麽大的勁,先派王安來勸,後又直接下旨讓她好好活著……的確,活著比什麽都重要。
馬棟還對她說過,她自己其實也已經意識到了,她的前半生並不快樂,了結或許是一種解脫。
而這個推手正是朱翊鏐。
從這個層麵看,她非但不恨,反而要感激朱翊鏐。
畢竟人嘛,必須得向前看,當一條路荊棘叢生完全看不到希望時,為何不繞開它擺脫它,而重新選擇一條能看得到希望的光明大道呢?
人相較於動物最大的優越之處不就是能夠自主選擇嗎?
所以現在要問她恨不恨朱翊鏐,她可以明確地回答說不恨了。
馬棟讚賞這是因為她有大格局,因為,但凡心胸狹隘沒有格局的女子,十有八九都會痛恨朱翊鏐的。
王喜姐就當是吧!
她現在隻想好好活著,而且必須活在當下,這樣才有意義。
……
送來的一千女人該如何安置?盡管有了,畢竟還是男多女少嘛。
這是王喜姐比較關心的問題。
雖然她已經不再理事,但隻要能幫馬棟,她還是願意。
馬棟解釋說女人不是送來供這裏的男人享樂,而是希望男女組成家庭,在這片土地上生兒育女紮根下來。
最迫切需要的男人可以追求,但必須征得女人的同意,任何敢胡來的,將嚴懲不貸——這是原則,是律法。
畢竟也不是所有男人都需要女人。
像馬棟他就覺得不需要其她女人。
當然這也是朱翊鏐的旨意,眼下暫時隻能解決最迫切需要的男人,前提是必須給予女人以足夠的尊重。
王喜姐表示欣慰。
透過朱翊鏐的政策,她似乎看到了女人該有的覺醒。
男人賦予隻是一部分,更多還需要女人自己去爭取。
所以她主動請求,將這一千女人的日常管理交給她。
馬棟大喜。畢竟王喜姐有管理後宮的經驗,女人交由王喜姐管理再也合適不過。沒有誰敢在她麵前放肆,這片土地上的官員將士無不尊重她。
王喜姐還關心“呂宋煙”。不說有多反感馬棟愛好抽這玩意兒,但她知道抽多有害健康,希望馬棟少抽。
馬棟告訴她已經戒掉了,自打對她表白之後就已經戒掉了。
而且還告訴她,朱翊鏐也特意叮囑過,不能多抽呂宋煙,懷疑有毒,是不是鴉片,能不抽盡量不抽。
王喜姐終於放心了,想必是因為王安回京後向朱翊鏐稟明。
……
為了彌補台灣領土目前男多女少的缺憾與現狀,作為一項政策,朱翊鏐允許軍人蹴鞠活動。
蹴鞠的發展,漢朝是一個高潮,唐宋是第二個高潮,早就有了充氣球的出現(南朝以後就有),到遼金元時期成為朝廷節慶的節目之一。
到大明朝,蹴鞠仍廣泛流行。《明史》上記載,擁兵三吳、稱兵割據的吳王張士誠的弟弟張士信,“每出師,不問軍事,輒攜樗蒲(一種賭具)、蹴鞠,擁婦女酣宴。”
可見蹴鞠已和淫樂連在一起。所以在明太祖朱元璋稱帝之後傳下聖旨,嚴厲禁止軍人蹴鞠。
可明太祖的聖旨隻能禁止軍人,並不能改變蹴鞠的娛樂性質,也不能禁止民間的蹴鞠活動。明代已經有了專門製作“鞠”的手工業作坊,出售各式各樣的鞠,時名為“健色”。
男人血液裏都有狂熱的勁兒,即便沒有男多女少的現實,朱翊鏐也會逐步放開這項禁令。
自此,台灣正式步入穩定階段。對台灣的布局,暫時也可以告一段落,該做的,朱翊鏐都做了,接下來就看馬棟與王喜姐如何表演。
雖然鞭長莫及,朱翊鏐無法親臨台灣指導,但他相信馬棟與王喜姐,也給予了他們足夠的權力,同時承諾保證對台灣提供各種援助。
包括經濟上。
此前朱翊鏐便在李太後麵前闡述過這個觀點,此時對台灣提供經濟援助不同於朱翊鈞當政時。
……
。
其他官員的任命及各大小衙門的組建,也由馬棟全權負責。
馬棟陡然感覺擔子重了,但眼下台灣的穩定讓他信心大增。
尤其與王喜姐的五年之約,每每想起,總讓他激情四溢。
五年一定要做出一番成就,方不愧朱翊鏐對他的信任以及王喜姐對他的期望,還有這片土地上兩萬多人。
此時台灣的人口,他已經查清了。
當初他帶兩萬多人來,可途中與海盜角逐幾次,傷亡慘重。
加上台灣領土原本有一些從沿海遷徙過來的居民,所以台灣眼下還有兩萬八千多人,其中一半軍士。
台灣事宜負責人張敬修奉旨,又向台灣輸送將近有一千女眷,以解決台灣目前嚴重缺乏女子之苦。
其他有家屬的官員、士兵,現在可以將他們接過來定居了。
另外,除了將台灣發展成為一大軍事基地,馬棟還收到了朱翊鏐的特別指令,任何有敢侵犯、騷擾台灣的外來勢力,堅決予以打擊,絕不姑息縱容,尤其要關注日本人的行蹤。
有任何人力、財力、物力、武力的需要,盡管向朝廷開口。
如此一來,朱翊鏐的決心,馬棟自然心知肚明,接下來啥也不說,隻管擼起袖子幹就完事了。
……
自馬棟坦白地表明自己心跡後,王喜姐的心態已經平和多了。
在這裏,他還擁有王妃的尊榮,這裏上上下下的人依然都敬重她。
她不再覺得生無可戀。
馬棟偶爾會來看望她一次,彼此保持著該有的距離從不僭越。
她也感覺馬棟精神多了,而且人也變得有趣,任何時候都不沮喪。
這種狀態正是她喜歡的。
與馬棟難免會談及朱翊鏐。
馬棟曾問過她,恨朱翊鏐嗎?
這也是她最近反複問自己的一個問題:內心到底恨不恨朱翊鏐呢?
若說從來沒恨過,那是騙人的。
當初無論朱翊鏐給出多麽冠冕堂皇的理由,與鄭妙謹一道挾持朱翊鈞在翊坤宮是事實,妥妥的以下犯上。
盡管對外宣布這是皇家內事,由兩宮太後決定廢朱翊鈞立朱翊鏐,降朱翊鈞為番王,就藩東番,也就是現在的台灣,但在她眼裏無論如何也抹殺不了朱翊鏐蓄意奪位的陰謀。
且不說其它的,就問鄭妙謹怎麽解釋?翊坤宮還暗中蓄有死士。
這不就是“陰謀”嗎?
所以將他們“趕來”台灣這座荒島,讓她心中如何沒有恨?
但隨著朱翊鈞越來越不爭氣,她的心一天一天的變涼直至死去,對朱翊鏐的恨又逐漸淡化了。
無它,隻因她想明白,朱翊鏐才像明君,才像大明之主。
還有誰比她更懂得朱翊鈞?骨子裏敏感、貪婪、小氣……
優秀的男人應該從哪兒跌倒從哪兒爬起來,說他不行就一定要用實力證明自己行,而不是一蹶不振。
然而遺憾的是朱翊鈞選擇了後者。
給過他機會,他不知道爭取;給過他時間,他也沒有覺醒。
她清楚如果朱翊鏐狠一點,朱翊鈞早就死了,甚至包括她。
但她現在還活得好好的,朱翊鏐依然給予了她足夠的尊榮。
馬棟也對她說過,朱翊鏐十分珍視她,不然不會費那麽大的勁,先派王安來勸,後又直接下旨讓她好好活著……的確,活著比什麽都重要。
馬棟還對她說過,她自己其實也已經意識到了,她的前半生並不快樂,了結或許是一種解脫。
而這個推手正是朱翊鏐。
從這個層麵看,她非但不恨,反而要感激朱翊鏐。
畢竟人嘛,必須得向前看,當一條路荊棘叢生完全看不到希望時,為何不繞開它擺脫它,而重新選擇一條能看得到希望的光明大道呢?
人相較於動物最大的優越之處不就是能夠自主選擇嗎?
所以現在要問她恨不恨朱翊鏐,她可以明確地回答說不恨了。
馬棟讚賞這是因為她有大格局,因為,但凡心胸狹隘沒有格局的女子,十有八九都會痛恨朱翊鏐的。
王喜姐就當是吧!
她現在隻想好好活著,而且必須活在當下,這樣才有意義。
……
送來的一千女人該如何安置?盡管有了,畢竟還是男多女少嘛。
這是王喜姐比較關心的問題。
雖然她已經不再理事,但隻要能幫馬棟,她還是願意。
馬棟解釋說女人不是送來供這裏的男人享樂,而是希望男女組成家庭,在這片土地上生兒育女紮根下來。
最迫切需要的男人可以追求,但必須征得女人的同意,任何敢胡來的,將嚴懲不貸——這是原則,是律法。
畢竟也不是所有男人都需要女人。
像馬棟他就覺得不需要其她女人。
當然這也是朱翊鏐的旨意,眼下暫時隻能解決最迫切需要的男人,前提是必須給予女人以足夠的尊重。
王喜姐表示欣慰。
透過朱翊鏐的政策,她似乎看到了女人該有的覺醒。
男人賦予隻是一部分,更多還需要女人自己去爭取。
所以她主動請求,將這一千女人的日常管理交給她。
馬棟大喜。畢竟王喜姐有管理後宮的經驗,女人交由王喜姐管理再也合適不過。沒有誰敢在她麵前放肆,這片土地上的官員將士無不尊重她。
王喜姐還關心“呂宋煙”。不說有多反感馬棟愛好抽這玩意兒,但她知道抽多有害健康,希望馬棟少抽。
馬棟告訴她已經戒掉了,自打對她表白之後就已經戒掉了。
而且還告訴她,朱翊鏐也特意叮囑過,不能多抽呂宋煙,懷疑有毒,是不是鴉片,能不抽盡量不抽。
王喜姐終於放心了,想必是因為王安回京後向朱翊鏐稟明。
……
為了彌補台灣領土目前男多女少的缺憾與現狀,作為一項政策,朱翊鏐允許軍人蹴鞠活動。
蹴鞠的發展,漢朝是一個高潮,唐宋是第二個高潮,早就有了充氣球的出現(南朝以後就有),到遼金元時期成為朝廷節慶的節目之一。
到大明朝,蹴鞠仍廣泛流行。《明史》上記載,擁兵三吳、稱兵割據的吳王張士誠的弟弟張士信,“每出師,不問軍事,輒攜樗蒲(一種賭具)、蹴鞠,擁婦女酣宴。”
可見蹴鞠已和淫樂連在一起。所以在明太祖朱元璋稱帝之後傳下聖旨,嚴厲禁止軍人蹴鞠。
可明太祖的聖旨隻能禁止軍人,並不能改變蹴鞠的娛樂性質,也不能禁止民間的蹴鞠活動。明代已經有了專門製作“鞠”的手工業作坊,出售各式各樣的鞠,時名為“健色”。
男人血液裏都有狂熱的勁兒,即便沒有男多女少的現實,朱翊鏐也會逐步放開這項禁令。
自此,台灣正式步入穩定階段。對台灣的布局,暫時也可以告一段落,該做的,朱翊鏐都做了,接下來就看馬棟與王喜姐如何表演。
雖然鞭長莫及,朱翊鏐無法親臨台灣指導,但他相信馬棟與王喜姐,也給予了他們足夠的權力,同時承諾保證對台灣提供各種援助。
包括經濟上。
此前朱翊鏐便在李太後麵前闡述過這個觀點,此時對台灣提供經濟援助不同於朱翊鈞當政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