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人的思維有時候確實需要變通一下。
就像朱翊鏐,之前似乎從未想過侵占他國的領地,隻求將原本應該屬於大明的領地明確下來並收回。
所以即便朝鮮使者來求助大明幫他們打日本人,條件是“願內屬”,朱翊鏐都沒有答應,而隻是承諾可以幫朝鮮打日本,也就是抗日援朝。
如果答應接納朝鮮,首先當然不是侵略了,隻能算一種交換。
因為站在朝鮮民族的角度,還不確定大明是否願意出兵呢,所以才會主動提出“願內屬”作為交換條件。
但之前朱翊鏐想著,這個“願內屬”恐怕也隻是附屬國,而不是像徐文穎所說的那樣,將整個朝鮮民族融入大明朝鮮族,使其成為大明的一部分。
故而沒想趁人之危答應,本心是為朝鮮好,但徐文穎所說似乎也有幾分道理,此時不接納朝鮮,將來也會被日本霸占,淪為小日本的殖民地。
那是不是還不如現在將他們收了?
但如果收,就得需要與朝鮮進一步溝通,“願內屬”到底以何種方式。
日本虎視眈眈,不斷滲入朝鮮,朝鮮肯定也是意識到了危機,才提出“願內屬”作為交換以尋求大明的庇護。
至於接納朝鮮的好處,如果狠心肯定是有好處的,剝削掠奪嘛,這個誰不會?隻是想不想的問題。
朱翊鏐一個人在靜靜沉思。
盡管覺得可行,但還是在猶豫,朝鮮這個時候“願內屬”,是因為日本來攻打他們,是因為他們自身實力不行。
可隨著各民族的覺醒與進步,難道還願意一直內屬嗎?全世界的民族解放運動遲早會發生,是國家都要獨立,不會甘於被任何一個國家淪為殖民地。
朝鮮民族也是一樣。
況且不一定“願內屬”到那個時候。
可如果答應接納朝鮮,一開始就對他們進行剝削,那既不是朱翊鏐心之所向,也肯定行不通。
朝鮮人又不傻,對他們剝削,他們就不知道反抗?為什麽寧可主動提出要求“內屬”大明,也要奮起反抗日本?不就是因為感受到日本對他們不友好嗎?
況且,如果答應接納朝鮮,朝鮮要求享受像滿族、蒙古族一樣的待遇,大明該怎麽辦?負擔太重了。
除非他們隻進貢不索取。
想來想去,朱翊鏐覺得這是唯一可以答應接納朝鮮的方式。
不然,朱翊鏐都會有疑慮。
可隻進貢不索取……這樣又能堅持多久呢?但朱翊鏐也隻能接受以這樣的方式“內屬”大明。
想明白並確定這一點後,他覺得可以回答徐文穎。
剛一出來,便看見田義鼻青臉腫的回來了。
“怎麽回事兒?”朱翊鏐忙問。
“萬歲爺,奴婢也想試飛,卻從空中摔下來,所以,所以……”
“你這麽大年紀了,瞎摻和什麽?摔傷了沒有?”
“隻摔了一跤,都是外傷,無礙,萬歲爺不必為奴婢擔心。”
“也感受了一把上天的感覺對吧?”
“是的,萬歲爺。”
田義雖然被摔得鼻青臉腫吧,但說起上天的感覺時,他滿麵笑容,顯然對自己的決定並沒有後悔。
“還想感受嗎?”朱翊鏐又問。
穀</span> “如果再穩當一些,人能夠更加安全地降落,奴婢非常想再感受感受,因為在天空中飛著的感覺實在太好了。”田義意猶未盡地說道。
“降落時不穩當,主要是因為你們操作失誤所致吧?”
朱翊鏐不以為然道,對自己改造的成果還是比較有信心。
“也許吧。”田義點了點頭,“大家上天後有的緊張,有的隻顧著樂,基本上腦子都是空白的。”
“多飛幾次就熟練了,也不稀罕了。”
“萬歲爺,是這樣的,現在飛得最好的是額亦都與費英東兩個人,他們差不多能夠安全降落地麵。”
“什麽叫差不多?”
“萬歲爺,偶爾還是會有失誤。”
“其他人練習了嗎?”
“在練,萬歲爺的話,奴婢囑咐過他們了,小朱也在時刻監督,接下來十幾天他們每天就隻做試飛這一件事。”
“好,你每天代朕去監督,朕會隔三差五去一趟,讓他們不停地練習,熟能生巧任何時候都是管用的方法。”
“奴婢遵旨。”
“來,朕問你一個問題。”朱翊鏐一本正經地道,一個人的思維畢竟有限。
“萬歲爺請問。”
“先頭朝鮮來使說,以願內屬大明的條件,請求大明出兵打日本,朕隻答應可出兵,卻沒答應接納朝鮮民族,這樣他們或許會認為朕不會全心全意幫助他們,朕如果答應接納朝鮮民族,田公公你說會不會引起我國民的不滿?”
“這個……”田義稍一猶豫,而後沉吟片許才說道,“萬歲爺,奴婢覺得,如果接納朝鮮民族,隻要不會加重大明的負擔,國民就不會反對吧?如果因為接納朝鮮民族而得到許多好處,國民理應隻會熱烈歡迎才對呀。”
看吧,著眼點還是放在“利益”上。
一句話,有利可圖,大家就歡迎。
朱翊鏐搖了搖頭道:“可世事都有兩麵性,哪會隻有好處而沒有壞處?隻要好處,人家朝鮮也不幹呀,小日本不就是這樣嗎?所以朝鮮才奮起反抗。”
“言之有理。”田義點頭,問道,“萬歲爺怎會又想到接納朝鮮呢?”
“接納朝鮮內屬,或許能夠更好地防範日本的侵略。”朱翊鏐道,“隻是朕擔心以朝鮮的國力,勢必會拖累大明,這樣或許會引起國民的不滿。”
“隻要萬歲爺覺得行就行。”田義道。
“朕擔心的地方也不是沒有,畢竟接納朝鮮有好處,亦有壞處。”
“奴婢還是覺得,這取決於萬歲爺的態度。”田義堅定地說道。
朱翊鏐似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如果將這件事當作一筆生意,其實隻要朝鮮每年的進貢,能夠抵得上東北軍區的一半軍餉,就可以做。
否則肯定就是虧本。
但又不能完全按照生意的思路,曆史上抗日援朝、抗美援朝,如果隻是按照生意的思路,想必都不會發生。
……
。
就像朱翊鏐,之前似乎從未想過侵占他國的領地,隻求將原本應該屬於大明的領地明確下來並收回。
所以即便朝鮮使者來求助大明幫他們打日本人,條件是“願內屬”,朱翊鏐都沒有答應,而隻是承諾可以幫朝鮮打日本,也就是抗日援朝。
如果答應接納朝鮮,首先當然不是侵略了,隻能算一種交換。
因為站在朝鮮民族的角度,還不確定大明是否願意出兵呢,所以才會主動提出“願內屬”作為交換條件。
但之前朱翊鏐想著,這個“願內屬”恐怕也隻是附屬國,而不是像徐文穎所說的那樣,將整個朝鮮民族融入大明朝鮮族,使其成為大明的一部分。
故而沒想趁人之危答應,本心是為朝鮮好,但徐文穎所說似乎也有幾分道理,此時不接納朝鮮,將來也會被日本霸占,淪為小日本的殖民地。
那是不是還不如現在將他們收了?
但如果收,就得需要與朝鮮進一步溝通,“願內屬”到底以何種方式。
日本虎視眈眈,不斷滲入朝鮮,朝鮮肯定也是意識到了危機,才提出“願內屬”作為交換以尋求大明的庇護。
至於接納朝鮮的好處,如果狠心肯定是有好處的,剝削掠奪嘛,這個誰不會?隻是想不想的問題。
朱翊鏐一個人在靜靜沉思。
盡管覺得可行,但還是在猶豫,朝鮮這個時候“願內屬”,是因為日本來攻打他們,是因為他們自身實力不行。
可隨著各民族的覺醒與進步,難道還願意一直內屬嗎?全世界的民族解放運動遲早會發生,是國家都要獨立,不會甘於被任何一個國家淪為殖民地。
朝鮮民族也是一樣。
況且不一定“願內屬”到那個時候。
可如果答應接納朝鮮,一開始就對他們進行剝削,那既不是朱翊鏐心之所向,也肯定行不通。
朝鮮人又不傻,對他們剝削,他們就不知道反抗?為什麽寧可主動提出要求“內屬”大明,也要奮起反抗日本?不就是因為感受到日本對他們不友好嗎?
況且,如果答應接納朝鮮,朝鮮要求享受像滿族、蒙古族一樣的待遇,大明該怎麽辦?負擔太重了。
除非他們隻進貢不索取。
想來想去,朱翊鏐覺得這是唯一可以答應接納朝鮮的方式。
不然,朱翊鏐都會有疑慮。
可隻進貢不索取……這樣又能堅持多久呢?但朱翊鏐也隻能接受以這樣的方式“內屬”大明。
想明白並確定這一點後,他覺得可以回答徐文穎。
剛一出來,便看見田義鼻青臉腫的回來了。
“怎麽回事兒?”朱翊鏐忙問。
“萬歲爺,奴婢也想試飛,卻從空中摔下來,所以,所以……”
“你這麽大年紀了,瞎摻和什麽?摔傷了沒有?”
“隻摔了一跤,都是外傷,無礙,萬歲爺不必為奴婢擔心。”
“也感受了一把上天的感覺對吧?”
“是的,萬歲爺。”
田義雖然被摔得鼻青臉腫吧,但說起上天的感覺時,他滿麵笑容,顯然對自己的決定並沒有後悔。
“還想感受嗎?”朱翊鏐又問。
穀</span> “如果再穩當一些,人能夠更加安全地降落,奴婢非常想再感受感受,因為在天空中飛著的感覺實在太好了。”田義意猶未盡地說道。
“降落時不穩當,主要是因為你們操作失誤所致吧?”
朱翊鏐不以為然道,對自己改造的成果還是比較有信心。
“也許吧。”田義點了點頭,“大家上天後有的緊張,有的隻顧著樂,基本上腦子都是空白的。”
“多飛幾次就熟練了,也不稀罕了。”
“萬歲爺,是這樣的,現在飛得最好的是額亦都與費英東兩個人,他們差不多能夠安全降落地麵。”
“什麽叫差不多?”
“萬歲爺,偶爾還是會有失誤。”
“其他人練習了嗎?”
“在練,萬歲爺的話,奴婢囑咐過他們了,小朱也在時刻監督,接下來十幾天他們每天就隻做試飛這一件事。”
“好,你每天代朕去監督,朕會隔三差五去一趟,讓他們不停地練習,熟能生巧任何時候都是管用的方法。”
“奴婢遵旨。”
“來,朕問你一個問題。”朱翊鏐一本正經地道,一個人的思維畢竟有限。
“萬歲爺請問。”
“先頭朝鮮來使說,以願內屬大明的條件,請求大明出兵打日本,朕隻答應可出兵,卻沒答應接納朝鮮民族,這樣他們或許會認為朕不會全心全意幫助他們,朕如果答應接納朝鮮民族,田公公你說會不會引起我國民的不滿?”
“這個……”田義稍一猶豫,而後沉吟片許才說道,“萬歲爺,奴婢覺得,如果接納朝鮮民族,隻要不會加重大明的負擔,國民就不會反對吧?如果因為接納朝鮮民族而得到許多好處,國民理應隻會熱烈歡迎才對呀。”
看吧,著眼點還是放在“利益”上。
一句話,有利可圖,大家就歡迎。
朱翊鏐搖了搖頭道:“可世事都有兩麵性,哪會隻有好處而沒有壞處?隻要好處,人家朝鮮也不幹呀,小日本不就是這樣嗎?所以朝鮮才奮起反抗。”
“言之有理。”田義點頭,問道,“萬歲爺怎會又想到接納朝鮮呢?”
“接納朝鮮內屬,或許能夠更好地防範日本的侵略。”朱翊鏐道,“隻是朕擔心以朝鮮的國力,勢必會拖累大明,這樣或許會引起國民的不滿。”
“隻要萬歲爺覺得行就行。”田義道。
“朕擔心的地方也不是沒有,畢竟接納朝鮮有好處,亦有壞處。”
“奴婢還是覺得,這取決於萬歲爺的態度。”田義堅定地說道。
朱翊鏐似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如果將這件事當作一筆生意,其實隻要朝鮮每年的進貢,能夠抵得上東北軍區的一半軍餉,就可以做。
否則肯定就是虧本。
但又不能完全按照生意的思路,曆史上抗日援朝、抗美援朝,如果隻是按照生意的思路,想必都不會發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