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話已經說出去了,接下來的事就是如何調動民眾了。之前說過,張津不好意思讓民眾白幫忙,於是一回來就將此事告訴了餘下的三百人。
“所以說,我們現在去治理水災,也是為了之後在這裏做生意。”張津說道。
隻是這話不太能觸動眾人。
畢竟對於他們來說似乎沒有什麽好處。
留下來是因為相信張津,覺得他可能需要人手,但是這不代表這些人願意白賣力氣。這個世界救命之恩願意以命相抵的人少之又少。
“不會讓大家白白勞動的,每月每人一百錢。”張津說道,“除此之外我也會讓張家運輸糧食過來,吃食大家不用緊張。”
一百錢雖然少了點,但是如今劍南道山南道大災,能找到活計就不錯了,而且張津說了管吃,一下子就調動起了眾人的積極性。
能留下來的人都是相信張津的人,所以也沒有杠精質疑張津如果是騙人的話怎麽辦。
張津於是在這邊緊鑼密鼓地開始部署人手,再三叮囑了注意事項。
畢竟他真的是來做事的,而不是讓這些人送死的,水災難治就在於一不留神洪水忽至將之前的努力功虧一簣,必要的叮囑與監督是少不了的。
這三百人裏還有十幾個是張家的家奴,商人的家奴到底比一般人聰明一些,張津將緊要的注意事項告訴他們,這些人便負責監工。
有人監工有人幹活,水災的救治便正式開始了。
另一邊張津也沒閑著,既然跟人們說了會讓張家調撥糧食,那就肯定會做,張家生意做得這麽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誠信為本。
別人的信任是消耗不起的。
所以張津也往海州修書一封,簡明扼要地說了在益州的行動。
雖然猜測到有人會阻攔,但相信老太爺是知道輕重的人,何況自己做得不僅僅是救災的好事,隻要把這裏的水災治理好,以後五年的商鋪使用才是大事。
這可不是小數目,如果不是益州遭此大劫,也不會有這個機會。
如張津所料,海州的人一接到信件就炸開了鍋。
首當其衝的肯定是張大老爺,陰陽怪氣地說張家是要出一個聖人啊。這個聖人當然指代的不是皇帝,而是賢明之人。
張大老爺覺得張津此舉是因為自信滿滿去益州做生意未果,年輕人拉不下麵子,所以強行想做些什麽。畢竟在張大老爺看來,益州已經破敗了,在這裏是做不了什麽好生意的。
但是他說話不管用,還有老太爺這個聰明人在。
老太爺當機立斷讓賬房撥了一個月的錢糧去益州,並且又吩咐各地送一些人到益州去幫忙。
張家的其他人想不通老太爺為什麽事事隨著張津,又覺得張津次次好運什麽都能給他抓住機會。
等到張家的第一批錢糧運到益州時,隨行的已經有五百多人了。但是當他們到達益州時,並沒有看到街上有什麽人,整個益州城人煙非常稀少。
城門吏看見張家的人和運糧車還嚇了一跳,顫巍巍地問道:“朝廷終於撥了糧草過來了嗎?”
張家這群人中的一個主事說道:“我們是張家的人,來助我家三郎君救災!”
城門吏聽罷大喜,連忙招呼他們進城。
“老人家,益州城的人都去哪了?”主事不解問道。
“他們呀,都去幫張三郎君去修渠道了!”城門吏笑著說。
這才短短幾日,不僅山南道來的人投入了救災中,益州城原來幸存的人們也投入了救災中。
發生了什麽?張家的人不解,隻好留下幾個人看護糧車,剩下的人跟著一個小孩來到張津這邊。
“西邊的還要再挖,要引進河裏,不要做表麵功夫,把土都夯實一點兒!”一個陌生的少年和低頭勞作的眾人格格不入。
“劉起,你家的人來了。”領路的小孩喊道。
那個少年轉過身,挑著眉看向這邊的一行人。
“張家的?”劉起問道。
“正是,閣下……”是何人……主事上前一步答道,還沒問出聲劉起就高聲喊道:“小五!小五!”
一個青壯顛顛兒地跑過來。
劉起指了指張家的人,說道:“張家來的幫手,帶他們去挖嘉陵江那邊的,爭取在月底完工。”
青壯看上去比劉起大不少,但是態度恭敬滿口答應,然後轉過頭來嚴肅地衝張家的人說道:“走吧,我隻教一遍注意事項,挖壞了可是要沒命的。”
這小子……張家人紛紛一頭黑線。
主事想了想,上前一步說道:“我是海州派來的主事,我要見三郎君。”
這樣啊……
劉起摸了摸下巴:“那你跟我來。”
說罷又補充一句:“小五,你帶剩下的人去挖溝渠!”
主事黑了臉,但是想到自己這趟來的目的就是來挖溝渠的,這人可能是三郎君指派的監督人,便沒有多說什麽,隻示意剩下的人先去幹活。
主事跟著劉起走了,剩下的人們被小五帶往東邊挖溝渠,路上有人忍不住問道:“小五……”
小五不滿地說道:“要喊我五隊長!”
這愣頭青……但是此時不是爭辯這個的時候,那人於是又問道:“五隊長,方才那個小子是誰啊?”
小五疑惑道:“那是三郎君的貼身小廝啊,你是張家的人,你不知道?”
三郎君的貼身小廝?不是葫蘆嗎?什麽時候變成這個陌生人了?
不等眾人議論,小五就嗬斥道:“不要這麽多廢話了,安心做事吧!”
“……”
“所以說,我們現在去治理水災,也是為了之後在這裏做生意。”張津說道。
隻是這話不太能觸動眾人。
畢竟對於他們來說似乎沒有什麽好處。
留下來是因為相信張津,覺得他可能需要人手,但是這不代表這些人願意白賣力氣。這個世界救命之恩願意以命相抵的人少之又少。
“不會讓大家白白勞動的,每月每人一百錢。”張津說道,“除此之外我也會讓張家運輸糧食過來,吃食大家不用緊張。”
一百錢雖然少了點,但是如今劍南道山南道大災,能找到活計就不錯了,而且張津說了管吃,一下子就調動起了眾人的積極性。
能留下來的人都是相信張津的人,所以也沒有杠精質疑張津如果是騙人的話怎麽辦。
張津於是在這邊緊鑼密鼓地開始部署人手,再三叮囑了注意事項。
畢竟他真的是來做事的,而不是讓這些人送死的,水災難治就在於一不留神洪水忽至將之前的努力功虧一簣,必要的叮囑與監督是少不了的。
這三百人裏還有十幾個是張家的家奴,商人的家奴到底比一般人聰明一些,張津將緊要的注意事項告訴他們,這些人便負責監工。
有人監工有人幹活,水災的救治便正式開始了。
另一邊張津也沒閑著,既然跟人們說了會讓張家調撥糧食,那就肯定會做,張家生意做得這麽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誠信為本。
別人的信任是消耗不起的。
所以張津也往海州修書一封,簡明扼要地說了在益州的行動。
雖然猜測到有人會阻攔,但相信老太爺是知道輕重的人,何況自己做得不僅僅是救災的好事,隻要把這裏的水災治理好,以後五年的商鋪使用才是大事。
這可不是小數目,如果不是益州遭此大劫,也不會有這個機會。
如張津所料,海州的人一接到信件就炸開了鍋。
首當其衝的肯定是張大老爺,陰陽怪氣地說張家是要出一個聖人啊。這個聖人當然指代的不是皇帝,而是賢明之人。
張大老爺覺得張津此舉是因為自信滿滿去益州做生意未果,年輕人拉不下麵子,所以強行想做些什麽。畢竟在張大老爺看來,益州已經破敗了,在這裏是做不了什麽好生意的。
但是他說話不管用,還有老太爺這個聰明人在。
老太爺當機立斷讓賬房撥了一個月的錢糧去益州,並且又吩咐各地送一些人到益州去幫忙。
張家的其他人想不通老太爺為什麽事事隨著張津,又覺得張津次次好運什麽都能給他抓住機會。
等到張家的第一批錢糧運到益州時,隨行的已經有五百多人了。但是當他們到達益州時,並沒有看到街上有什麽人,整個益州城人煙非常稀少。
城門吏看見張家的人和運糧車還嚇了一跳,顫巍巍地問道:“朝廷終於撥了糧草過來了嗎?”
張家這群人中的一個主事說道:“我們是張家的人,來助我家三郎君救災!”
城門吏聽罷大喜,連忙招呼他們進城。
“老人家,益州城的人都去哪了?”主事不解問道。
“他們呀,都去幫張三郎君去修渠道了!”城門吏笑著說。
這才短短幾日,不僅山南道來的人投入了救災中,益州城原來幸存的人們也投入了救災中。
發生了什麽?張家的人不解,隻好留下幾個人看護糧車,剩下的人跟著一個小孩來到張津這邊。
“西邊的還要再挖,要引進河裏,不要做表麵功夫,把土都夯實一點兒!”一個陌生的少年和低頭勞作的眾人格格不入。
“劉起,你家的人來了。”領路的小孩喊道。
那個少年轉過身,挑著眉看向這邊的一行人。
“張家的?”劉起問道。
“正是,閣下……”是何人……主事上前一步答道,還沒問出聲劉起就高聲喊道:“小五!小五!”
一個青壯顛顛兒地跑過來。
劉起指了指張家的人,說道:“張家來的幫手,帶他們去挖嘉陵江那邊的,爭取在月底完工。”
青壯看上去比劉起大不少,但是態度恭敬滿口答應,然後轉過頭來嚴肅地衝張家的人說道:“走吧,我隻教一遍注意事項,挖壞了可是要沒命的。”
這小子……張家人紛紛一頭黑線。
主事想了想,上前一步說道:“我是海州派來的主事,我要見三郎君。”
這樣啊……
劉起摸了摸下巴:“那你跟我來。”
說罷又補充一句:“小五,你帶剩下的人去挖溝渠!”
主事黑了臉,但是想到自己這趟來的目的就是來挖溝渠的,這人可能是三郎君指派的監督人,便沒有多說什麽,隻示意剩下的人先去幹活。
主事跟著劉起走了,剩下的人們被小五帶往東邊挖溝渠,路上有人忍不住問道:“小五……”
小五不滿地說道:“要喊我五隊長!”
這愣頭青……但是此時不是爭辯這個的時候,那人於是又問道:“五隊長,方才那個小子是誰啊?”
小五疑惑道:“那是三郎君的貼身小廝啊,你是張家的人,你不知道?”
三郎君的貼身小廝?不是葫蘆嗎?什麽時候變成這個陌生人了?
不等眾人議論,小五就嗬斥道:“不要這麽多廢話了,安心做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