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55年,七月下旬,半島區。
東山南,建設組在這裏選了一處合適的山坡,用石頭墊起木板,順著地勢從上到下壘出三排座位,圍成半圓形,又在圓心處放上一個小桌子,一個簡易的禮堂就搭成了。
當初穿越者在半島南岸登陸,到現在已經差不多四個月了。
登陸之初,大部分人還是恍恍惚惚的,不太能接受穿越了的事實,隻是在求生欲和前半段人生裏形成的集體主義意識推動下,勉強在管委會的領導下捏合在一起,渾渾噩噩地重複做著初級工作。
直到遭受到海盜的戰爭威脅,被迫拿起武器保護自己,血戰一場之後,這些人之間才凝結出真正的情誼。他們開始真正認同這個集體,認清必須依靠集體才能在這個世界生存和發展下去的事實,甚至從中誕生了一點榮耀感和使命感。
但另一方麵,隨著穿越者事業的一點點發展,最初的臨時會議所建立的那個粗糙的架構,已經越來越不適用了。就拿季國風領導的工業組來說,一開始怕沒活幹隻選了十人,但很快就分化出木工組,又分化出機械組,還有人去別的地方幫忙,現在一共有幾十人的規模,但是機構層疊,權責不清,令季國風不得不感歎:“工業組?它在哪裏?我找不到這樣一個組織。”
其他方麵也暴露出不少問題,越來越多的穿越者意識到,是需要改革的時候了。
但是六七戰役之後,他們忙於消化勝利果實,暫時沒空處理這樣的大事,直到七月過半,才開始討論改製事宜。張正義張委員長主動宣布,在當月下旬舉行東海商社第一次正式全體大會,然後他在102舷梯旁邊放了個箱子收集議題,任何人都可提出議題,然後大會表決討論哪些。
以孔某某、饒某某為首的部分人歡呼雀躍,相互串聯,抓耳撓腮洋洋灑灑列出幾十條,聲稱要推出本時空第一部憲法。
其它人也頗有些想法,一時間田頭船尾紛紛出現數人交談甚歡的場景,管製物資飛快地相互交換著。
到了廿三日,大會正式召開,除了少數必須在外留崗的,全體人員都到了。
穿越者們嘰嘰喳喳走進禮堂,管委會去圓心站著,其他人坐進座位。張正義走到桌前,“啪”地一聲拿小槌一敲,清點人數,宣布大會正式開始。
大會前幾項,是關於投票權、政體、管委會產生機製等議題。本來爭吵甚多,但被張建國老師一句“反正咱就二百人,小事管委會解決,大事開個會一商量不就完了?沒空的話留個簽名也就搞定了啊!”給堵回去了。
最後,他們決定以後大會每月開一次商量大事,每三年重新選一屆首席管委,首席自己組織管委會,最多連任一次。其餘的日後開會慢慢再說,現在趕緊討論別的。前些日子足足收到上百條議題,今天估計肯定是討論不完了,要是不趕緊把新的管委會選舉出來,這幾天怎麽幹活?
於是張正義眾望所歸地正式被授權為首席管理委員,雖說有些人是想讓他學邱吉爾功成身退的……
張正義把講台讓給饒文輝,然後快速把老夥計們點出來,組成了第一屆正式的管理委員會,下台致敬。
搞完這些,已經到了中午。饒文輝宣布休會半小時,穿越眾迅速解散,上廁所的上廁所,吃飯的吃飯,還有幾個趁機去跟管委會套近乎,惹來一片白眼。
半小時後,眾人又快速聚過來,下午一開篇又是重要議題:穿越者的對外形象。
上午搞定了集體內部成員之間的關係,但是這個集體本身該是個什麽樣子還沒確定下來,之前跟陳家接觸的時候隨口胡謅了一個“東海商社”,要不要沿用這個名義?還是入鄉隨俗改名東海寨,或者幹脆直接建國?穿越者對外又該如何自稱?他們救下的工匠和俘虜的海盜跟他們又是什麽關係?以後跟官府該怎麽接觸?這都是些麻煩的問題。
經過一番討論,絕大多數人還是認同現在該夾著尾巴做人,建國之類的刺激太大了想都別想,必須繼續韜光養晦,打著東海商社的旗幟悶聲發大財。
達成共識之後,確定細節就很容易了,他們的組織對外如此宣稱:
“穿越眾所屬的組織名為東海商社,是海外遺民回歸中土建立的以和平貿易為目的的商業組織,是一家股份製公司。
穿越者是東海商社的股東,每個人不論出身和年齡具有同等的股份,不可交易,不可轉讓。至於能不能繼承、如何繼承,還有待進一步討論。
穿越者雇傭的工匠為東海商社的勞工;俘虜的海盜們是商社的長期契約勞工。
股東和勞工對外皆可自稱‘東海商社的人’、‘商社人’或‘東海人’。”
之後他們又熱烈討論起國旗……哦不,社旗、社歌、社徽、社花什麽的來,然後決定采用原國歌為社歌,但隻在內部場合或戰時歌唱。社徽社花還有別的暫時不考慮。
一名原先是畫師的女性股東趙阿洛貢獻了一幅社旗——之前有人要求把辣椒、土豆和圓畫進國旗,很多人隨便畫了一下都覺得太不倫不類,隻有她把這些東西處理成了一個還算和諧的畫麵:旗子中央,有一個斜45度向左上開口的半圓,加上一個逆時針的箭頭,表示圓周運動,同時也暗示他們是逆時空而來;左上畫了半片土豆葉子,和半圓組合在一起;兩側各畫了一小串辣椒,遠遠看去倒像是橄欖枝。
這幅旗一展出,立刻獲得股東們的認同,順利通過投票成為東海商社的正式社旗,被命名為“東海旗”,但是股東們私下常常叫它“辣土豆”旗。
搞定形象問題之後,張正義上來提交了一份議案,是關於管委會架構改革的。
目前的管委會是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架構,管委們沒有特定職責,遇事就臨時指派某人負責,事情夠大就新建一個小組。這樣的體製在起初的過渡期還有些靈活的好處,到了現在就開始拖後腿了,已經到了必須改革的時候。
張正義這幾天除了籌備大會事宜,就是找人商談新的管委會結構,最終決定進行部門細分,把未來一段時間可能需要的部門都規劃出來,盡可能把大部分穿越者都分類納入行政體係,做到人盡其用。
他最終提交的管委會架構如下:
1.統合部:負責東海商社整體戰略的製定和人員的分配,由首席管委親自掌管;
2.財政部:負責管理物資、資金和記錄賬目;
3.安全部:負責掌握陸上軍事力量以及維持治安;
4.海洋部:負責掌握所有海上事務,包括海軍、造船以及將來可能有的海上貿易;
5.勞工(農林礦漁與人力資源)部:負責種植業、畜牧業、漁業、林業、采礦業等等。之所以管得這麽多,是因為這些都是“低端行業”,股東未來將逐漸從一線崗位退出隻負責管理,具體工作由本地勞工接手。勞工部真正的職責是招募及管理勞工,並根據其他部門提交的需求進行人力資源分配,暫時未分配的勞工也不應當閑著,正好進入這些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初級原料產業。
6.工業與科技部:這是一個大部,季國風曾提議過要把工業口拆分成幾個部門,但召集相關人士討論過之後,還是決定維持在一個部門裏,這樣更有利於協作,隻是已經預先設好了下屬的機械組、冶金組以及非金屬材料組;
7.建設與交通部:負責住房、防禦設施以及道路的修建;
8.商務部:負責貿易、外交、情報和稅務(如果有的話);
9.文化部:負責教育事業,包括未成年股東及勞工的教育,同時負責敏感資料的管理,負責發明曆史,還負責向外輸出文化;
10.衛生與後勤部:負責衛生及醫療事業,同時也負責做飯、製衣等後勤工作。
這十個大部是東海商社宏觀上的組織架構,管委會的目標是把全體股東都按需要分配到不同的部門。分配方法是誌願優先,股東們先把自己想去的部門提交給統合部,統合部再根據報名情況和實際需求分配。分配之後,自然也是可以流動的,但同樣必須提交統合部同意。
部門之下按需要設立負責具體事務的小組,如果有需要,也可以跨部門組成小組。
這個架構很宏大的樣子,一放出來就鎮住了不少沒見過場麵的股東。饒文輝見機宣布大會暫停半小時,可自由討論。於是禮堂裏突然熱鬧起來,股東們紛紛聚成小團體討論這個方案,思考自己該進哪個部哪個組。
半小時後,這個方案還是順利通過了。於是張正義又趁機推出了部長人選,九個管委中有八人兼任了部長:張正義自任統合部長;孔嘉誼任財政部長;高正任安全部長;韓鬆主動去做了海軍組長,張船長任海洋部長;李如南任勞工部長;季國風任工業與科技部長;陸平任建設與交通部長;嶽秀任衛生與後勤部長。
這些任命依次由大會批準(其實隻是舉個手,很快的),還有兩個部空缺,張正義宣布要補選兩名管委,這次他不指定,由大會推選,於是不少人眼睛一亮,動起心思來。
最後,原曆史老師張建國眾望所歸地被選上了文化部長。而商務部長則爆了個冷門,原先曾帶隊探索即墨的商業組長王泊棠頗有人望,但是沒想到半路殺出一匹黑馬……
當初力捧李如南上位的史若雲此時出來競選了,她表麵上名聲不顯,實際上給張正義這套方案出了不少主意。史若雲自信走到台下發表了一段熱情洋溢的演講,闡述了她對東海商社未來“三步走”的發展路線展望:
“首先,是第一個階段,也就是我們現在到未來幾年內都將處於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我稱之為‘團結’階段,也就是說,我們資源匱乏、生產能力不足,同時麵臨外部安全問題,所以我們必須團結一心,統籌利用所有資源,每個人都盡可能貢獻出最大力量,不計回報地為這個集體做出貢獻。
在團結階段,我們東海商社將是一個計劃指令控製下的嚴密的經濟體,經濟活動絕大部分是生產,幾乎沒有個人消費,努力將最後一點剩餘產品向外界輸出,換回必須的戰略物資。
這個階段,我們將最大程度地發展,獲取在這個世界的立身之基。
但是,這樣的體製是無法持久的,因為它有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付出和回報不平等。有的同誌揮汗如雨,在條件惡劣的車間裏工作;有的同誌徹夜不眠,殫精竭慮研發新的科技;有的同誌冒著生命危險,與凶惡的敵人戰鬥;而有的同誌卻能在前麵這些人創造的環境裏,安全而舒適地做著簡單的工作。
雖然付出完全不同,但是回報卻都差不多,甚至隨著商社的發展,後者得到的資源反而會更多。如果不及時調整,這樣的體製必然會崩潰,我們的集體也將分離崩析。
所以在這樣的事情發生前,我們必須進入下一個階段,也就是‘正義’階段。
在‘正義’階段,我們仍將是一個遵循集體意誌、高度計劃行動的集體,但是必須建立起一套合理的分配製度。我們會將部分生產力用來生產個人消費品,這些消費品會按照每個股東工作的辛勞及危險程度分配,並且有功之人應獲得額外的激勵。
這個階段,我們會逐漸掌握相當數量的土地、人口和資源,為了更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我們應當采取一些更靈活的組織方式,比如開設以追求利潤為目標的企業,稍微放鬆對經濟的管製,促進整個經濟體健康發展。
而隨著我們的發展,如果到時候還沒有被外部勢力消滅的話,那麽終有一日我們所掌握的資源會大到我們再也無法全盤操控的地步,如果強行壓製,反而會扼殺組織的活力。
那時,我們就將進入第三個階段,也許可以把它叫作‘繁榮’階段。
在繁榮階段,我們的集體應當已經變成了一個龐大的怪物,活躍在社會生活的台前幕後,操縱著政治與經濟的運行。
屆時,再強求東海人之間的分配公平已經不可能,我們每個人都將擁有龐大的個人資產,或多或少,但都隻在數字上有意義了。我們之間的交流,已經不能空談什麽‘集體利益’,而是一切以金錢說話,冷酷的同時也實現了效用最大化。
當然,東海商社那時依然會存在,這個巨獸會掌握難以想象的財富,同時我們每個人仍然擁有在東海商社的平等股份。這為我們的個人生活提供了最低保障,也是維持我們這個集體存在的基石。
兄弟們,姐妹們,同胞們,努力吧,我們的偉大與榮光就在不遠處!
……”
史若雲滔滔不絕,高屋建瓴地描繪著未來的偉大藍圖,聽得場上眾人心潮澎湃,尤其是講到後麵那個“繁榮”階段的時候,甚至都有人流出了口水……總之,她一頓分析立刻建立起了高大的形象,順利擊敗王泊棠奪得商務部長的寶座。
十個部長全選出來,隨後又討論了法律問題,這其實很重要,但正因為重要所以一時半會討論不完,於是隻能先規定“若股東違法,提交大會討論處理;若勞工違法,暫時參照後世法律處理,由安全部負責抓捕,交由統合部指定人審判。”
這程序實在不能更粗糙了,但眼看天就要黑了,隻能結束今天的會議,各自回去多想想,下個月大會再繼續討論。
於是,東海商社第一次全體大會就這麽勝利結束了。雖然表麵上看沒什麽區別,人還是那幫人,但內核已經大大進步了,就像機器上好了油,支撐這個團體更有力地向前進。
東山南,建設組在這裏選了一處合適的山坡,用石頭墊起木板,順著地勢從上到下壘出三排座位,圍成半圓形,又在圓心處放上一個小桌子,一個簡易的禮堂就搭成了。
當初穿越者在半島南岸登陸,到現在已經差不多四個月了。
登陸之初,大部分人還是恍恍惚惚的,不太能接受穿越了的事實,隻是在求生欲和前半段人生裏形成的集體主義意識推動下,勉強在管委會的領導下捏合在一起,渾渾噩噩地重複做著初級工作。
直到遭受到海盜的戰爭威脅,被迫拿起武器保護自己,血戰一場之後,這些人之間才凝結出真正的情誼。他們開始真正認同這個集體,認清必須依靠集體才能在這個世界生存和發展下去的事實,甚至從中誕生了一點榮耀感和使命感。
但另一方麵,隨著穿越者事業的一點點發展,最初的臨時會議所建立的那個粗糙的架構,已經越來越不適用了。就拿季國風領導的工業組來說,一開始怕沒活幹隻選了十人,但很快就分化出木工組,又分化出機械組,還有人去別的地方幫忙,現在一共有幾十人的規模,但是機構層疊,權責不清,令季國風不得不感歎:“工業組?它在哪裏?我找不到這樣一個組織。”
其他方麵也暴露出不少問題,越來越多的穿越者意識到,是需要改革的時候了。
但是六七戰役之後,他們忙於消化勝利果實,暫時沒空處理這樣的大事,直到七月過半,才開始討論改製事宜。張正義張委員長主動宣布,在當月下旬舉行東海商社第一次正式全體大會,然後他在102舷梯旁邊放了個箱子收集議題,任何人都可提出議題,然後大會表決討論哪些。
以孔某某、饒某某為首的部分人歡呼雀躍,相互串聯,抓耳撓腮洋洋灑灑列出幾十條,聲稱要推出本時空第一部憲法。
其它人也頗有些想法,一時間田頭船尾紛紛出現數人交談甚歡的場景,管製物資飛快地相互交換著。
到了廿三日,大會正式召開,除了少數必須在外留崗的,全體人員都到了。
穿越者們嘰嘰喳喳走進禮堂,管委會去圓心站著,其他人坐進座位。張正義走到桌前,“啪”地一聲拿小槌一敲,清點人數,宣布大會正式開始。
大會前幾項,是關於投票權、政體、管委會產生機製等議題。本來爭吵甚多,但被張建國老師一句“反正咱就二百人,小事管委會解決,大事開個會一商量不就完了?沒空的話留個簽名也就搞定了啊!”給堵回去了。
最後,他們決定以後大會每月開一次商量大事,每三年重新選一屆首席管委,首席自己組織管委會,最多連任一次。其餘的日後開會慢慢再說,現在趕緊討論別的。前些日子足足收到上百條議題,今天估計肯定是討論不完了,要是不趕緊把新的管委會選舉出來,這幾天怎麽幹活?
於是張正義眾望所歸地正式被授權為首席管理委員,雖說有些人是想讓他學邱吉爾功成身退的……
張正義把講台讓給饒文輝,然後快速把老夥計們點出來,組成了第一屆正式的管理委員會,下台致敬。
搞完這些,已經到了中午。饒文輝宣布休會半小時,穿越眾迅速解散,上廁所的上廁所,吃飯的吃飯,還有幾個趁機去跟管委會套近乎,惹來一片白眼。
半小時後,眾人又快速聚過來,下午一開篇又是重要議題:穿越者的對外形象。
上午搞定了集體內部成員之間的關係,但是這個集體本身該是個什麽樣子還沒確定下來,之前跟陳家接觸的時候隨口胡謅了一個“東海商社”,要不要沿用這個名義?還是入鄉隨俗改名東海寨,或者幹脆直接建國?穿越者對外又該如何自稱?他們救下的工匠和俘虜的海盜跟他們又是什麽關係?以後跟官府該怎麽接觸?這都是些麻煩的問題。
經過一番討論,絕大多數人還是認同現在該夾著尾巴做人,建國之類的刺激太大了想都別想,必須繼續韜光養晦,打著東海商社的旗幟悶聲發大財。
達成共識之後,確定細節就很容易了,他們的組織對外如此宣稱:
“穿越眾所屬的組織名為東海商社,是海外遺民回歸中土建立的以和平貿易為目的的商業組織,是一家股份製公司。
穿越者是東海商社的股東,每個人不論出身和年齡具有同等的股份,不可交易,不可轉讓。至於能不能繼承、如何繼承,還有待進一步討論。
穿越者雇傭的工匠為東海商社的勞工;俘虜的海盜們是商社的長期契約勞工。
股東和勞工對外皆可自稱‘東海商社的人’、‘商社人’或‘東海人’。”
之後他們又熱烈討論起國旗……哦不,社旗、社歌、社徽、社花什麽的來,然後決定采用原國歌為社歌,但隻在內部場合或戰時歌唱。社徽社花還有別的暫時不考慮。
一名原先是畫師的女性股東趙阿洛貢獻了一幅社旗——之前有人要求把辣椒、土豆和圓畫進國旗,很多人隨便畫了一下都覺得太不倫不類,隻有她把這些東西處理成了一個還算和諧的畫麵:旗子中央,有一個斜45度向左上開口的半圓,加上一個逆時針的箭頭,表示圓周運動,同時也暗示他們是逆時空而來;左上畫了半片土豆葉子,和半圓組合在一起;兩側各畫了一小串辣椒,遠遠看去倒像是橄欖枝。
這幅旗一展出,立刻獲得股東們的認同,順利通過投票成為東海商社的正式社旗,被命名為“東海旗”,但是股東們私下常常叫它“辣土豆”旗。
搞定形象問題之後,張正義上來提交了一份議案,是關於管委會架構改革的。
目前的管委會是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架構,管委們沒有特定職責,遇事就臨時指派某人負責,事情夠大就新建一個小組。這樣的體製在起初的過渡期還有些靈活的好處,到了現在就開始拖後腿了,已經到了必須改革的時候。
張正義這幾天除了籌備大會事宜,就是找人商談新的管委會結構,最終決定進行部門細分,把未來一段時間可能需要的部門都規劃出來,盡可能把大部分穿越者都分類納入行政體係,做到人盡其用。
他最終提交的管委會架構如下:
1.統合部:負責東海商社整體戰略的製定和人員的分配,由首席管委親自掌管;
2.財政部:負責管理物資、資金和記錄賬目;
3.安全部:負責掌握陸上軍事力量以及維持治安;
4.海洋部:負責掌握所有海上事務,包括海軍、造船以及將來可能有的海上貿易;
5.勞工(農林礦漁與人力資源)部:負責種植業、畜牧業、漁業、林業、采礦業等等。之所以管得這麽多,是因為這些都是“低端行業”,股東未來將逐漸從一線崗位退出隻負責管理,具體工作由本地勞工接手。勞工部真正的職責是招募及管理勞工,並根據其他部門提交的需求進行人力資源分配,暫時未分配的勞工也不應當閑著,正好進入這些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初級原料產業。
6.工業與科技部:這是一個大部,季國風曾提議過要把工業口拆分成幾個部門,但召集相關人士討論過之後,還是決定維持在一個部門裏,這樣更有利於協作,隻是已經預先設好了下屬的機械組、冶金組以及非金屬材料組;
7.建設與交通部:負責住房、防禦設施以及道路的修建;
8.商務部:負責貿易、外交、情報和稅務(如果有的話);
9.文化部:負責教育事業,包括未成年股東及勞工的教育,同時負責敏感資料的管理,負責發明曆史,還負責向外輸出文化;
10.衛生與後勤部:負責衛生及醫療事業,同時也負責做飯、製衣等後勤工作。
這十個大部是東海商社宏觀上的組織架構,管委會的目標是把全體股東都按需要分配到不同的部門。分配方法是誌願優先,股東們先把自己想去的部門提交給統合部,統合部再根據報名情況和實際需求分配。分配之後,自然也是可以流動的,但同樣必須提交統合部同意。
部門之下按需要設立負責具體事務的小組,如果有需要,也可以跨部門組成小組。
這個架構很宏大的樣子,一放出來就鎮住了不少沒見過場麵的股東。饒文輝見機宣布大會暫停半小時,可自由討論。於是禮堂裏突然熱鬧起來,股東們紛紛聚成小團體討論這個方案,思考自己該進哪個部哪個組。
半小時後,這個方案還是順利通過了。於是張正義又趁機推出了部長人選,九個管委中有八人兼任了部長:張正義自任統合部長;孔嘉誼任財政部長;高正任安全部長;韓鬆主動去做了海軍組長,張船長任海洋部長;李如南任勞工部長;季國風任工業與科技部長;陸平任建設與交通部長;嶽秀任衛生與後勤部長。
這些任命依次由大會批準(其實隻是舉個手,很快的),還有兩個部空缺,張正義宣布要補選兩名管委,這次他不指定,由大會推選,於是不少人眼睛一亮,動起心思來。
最後,原曆史老師張建國眾望所歸地被選上了文化部長。而商務部長則爆了個冷門,原先曾帶隊探索即墨的商業組長王泊棠頗有人望,但是沒想到半路殺出一匹黑馬……
當初力捧李如南上位的史若雲此時出來競選了,她表麵上名聲不顯,實際上給張正義這套方案出了不少主意。史若雲自信走到台下發表了一段熱情洋溢的演講,闡述了她對東海商社未來“三步走”的發展路線展望:
“首先,是第一個階段,也就是我們現在到未來幾年內都將處於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我稱之為‘團結’階段,也就是說,我們資源匱乏、生產能力不足,同時麵臨外部安全問題,所以我們必須團結一心,統籌利用所有資源,每個人都盡可能貢獻出最大力量,不計回報地為這個集體做出貢獻。
在團結階段,我們東海商社將是一個計劃指令控製下的嚴密的經濟體,經濟活動絕大部分是生產,幾乎沒有個人消費,努力將最後一點剩餘產品向外界輸出,換回必須的戰略物資。
這個階段,我們將最大程度地發展,獲取在這個世界的立身之基。
但是,這樣的體製是無法持久的,因為它有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付出和回報不平等。有的同誌揮汗如雨,在條件惡劣的車間裏工作;有的同誌徹夜不眠,殫精竭慮研發新的科技;有的同誌冒著生命危險,與凶惡的敵人戰鬥;而有的同誌卻能在前麵這些人創造的環境裏,安全而舒適地做著簡單的工作。
雖然付出完全不同,但是回報卻都差不多,甚至隨著商社的發展,後者得到的資源反而會更多。如果不及時調整,這樣的體製必然會崩潰,我們的集體也將分離崩析。
所以在這樣的事情發生前,我們必須進入下一個階段,也就是‘正義’階段。
在‘正義’階段,我們仍將是一個遵循集體意誌、高度計劃行動的集體,但是必須建立起一套合理的分配製度。我們會將部分生產力用來生產個人消費品,這些消費品會按照每個股東工作的辛勞及危險程度分配,並且有功之人應獲得額外的激勵。
這個階段,我們會逐漸掌握相當數量的土地、人口和資源,為了更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我們應當采取一些更靈活的組織方式,比如開設以追求利潤為目標的企業,稍微放鬆對經濟的管製,促進整個經濟體健康發展。
而隨著我們的發展,如果到時候還沒有被外部勢力消滅的話,那麽終有一日我們所掌握的資源會大到我們再也無法全盤操控的地步,如果強行壓製,反而會扼殺組織的活力。
那時,我們就將進入第三個階段,也許可以把它叫作‘繁榮’階段。
在繁榮階段,我們的集體應當已經變成了一個龐大的怪物,活躍在社會生活的台前幕後,操縱著政治與經濟的運行。
屆時,再強求東海人之間的分配公平已經不可能,我們每個人都將擁有龐大的個人資產,或多或少,但都隻在數字上有意義了。我們之間的交流,已經不能空談什麽‘集體利益’,而是一切以金錢說話,冷酷的同時也實現了效用最大化。
當然,東海商社那時依然會存在,這個巨獸會掌握難以想象的財富,同時我們每個人仍然擁有在東海商社的平等股份。這為我們的個人生活提供了最低保障,也是維持我們這個集體存在的基石。
兄弟們,姐妹們,同胞們,努力吧,我們的偉大與榮光就在不遠處!
……”
史若雲滔滔不絕,高屋建瓴地描繪著未來的偉大藍圖,聽得場上眾人心潮澎湃,尤其是講到後麵那個“繁榮”階段的時候,甚至都有人流出了口水……總之,她一頓分析立刻建立起了高大的形象,順利擊敗王泊棠奪得商務部長的寶座。
十個部長全選出來,隨後又討論了法律問題,這其實很重要,但正因為重要所以一時半會討論不完,於是隻能先規定“若股東違法,提交大會討論處理;若勞工違法,暫時參照後世法律處理,由安全部負責抓捕,交由統合部指定人審判。”
這程序實在不能更粗糙了,但眼看天就要黑了,隻能結束今天的會議,各自回去多想想,下個月大會再繼續討論。
於是,東海商社第一次全體大會就這麽勝利結束了。雖然表麵上看沒什麽區別,人還是那幫人,但內核已經大大進步了,就像機器上好了油,支撐這個團體更有力地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