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5年,8月16日,秋分,陰曆八月初四,瀛山島,瀛山縣。


    一艘掛著東海旗和“狄”字股東旗的星火級進入了瀛山堡的港口之中。


    經過兩年的發展,瀛山縣也已經頗具規模了。當下,整個瀛山島的東海可控人口已經超過了一千五百人,其中一千二百人都在瀛山縣周邊。


    若是論人口分布,這一千多人中的大半從事的還是傳統的農牧業,但若從全局來看,島上的產業核心無疑是63年末設立的煉銀廠。這個煉銀廠,也就是瀛山公司旗下的“瀛山有色金屬冶煉廠”,購買了工業部開發的“鋅富集煉銀法”的專利,從一起步就獲得了相當先進的冶煉技術。


    傳統的煉銀法,也就是所謂的“灰吹法”,相比原始的煆燒法是大幅進步的,但在東海人的眼裏,這種方法耗時長、損耗大,仍然不可取。


    工業部研發的鋅富集法,是利用銀在鋅之中的溶解度遠高於在鉛中的溶解度的原理,在含銀鉛液之中加入適量的鋅,使銀富集入鋅中。之後隨著鉛液冷卻,銀鋅會自然凝聚成顆粒或一整層殼浮於鉛液表麵,簡單撈出來即可。而鋅沸點低,隻要將分離出的銀鋅合金加熱到九百多度,其中的鋅就會氣化,然後就留下純度很高的銀了。這種冶煉法出銀率高,成本相比灰吹法反而更低,是一項重要的改進。工業部能倒騰出這種方法,也與他們多年來一直在挖掘鋅這種金屬的潛力有很大關係。


    有了鋅富集法的加持,瀛山冶煉廠的運作相當成功。在去年這一整年中,他們足足吞噬了五百多噸精銀礦石,生產出了超過三噸的白銀,也就是三十餘萬東海銀元。今年由於工廠流程已經磨合順暢了,礦石進口量又大增,所以產量又上了個台階,到現在八月才過半,總產量就已經超過去年全年了。估計隨著月產量的進一步增長,全年總產量會輕鬆超過五十萬元,六十萬也未嚐達不到。


    當然,這隻是生產量,考慮到礦石成本和冶煉成本還有送回本土換成銀幣的兌換率,利潤並沒有這麽多,更何況利潤的大頭還要被上麵抽走。但即便如此,稍微漏下來的一點,也是個大財源,帶動著瀛山島上的產業迅猛發展著。首先,是伐木業,因為要為冶煉廠提供木炭作為燃料,又可以給過往商船提供船材,同時多餘的廉價木料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運回本土或江南。其次,是為冶煉廠、伐木工人提供服務的農業和服務業,再次為前麵這些人提供服務的建築業也開始興起。這麽下去,整個島的越發興旺是可期的了。


    到了現在這個季節,瀛山島又多了一個大主顧,那便是在瀛山縣港口集結準備南下的遠洋艦隊。


    遠洋艦隊已經是第三次南下了。


    1263-1264的第一次遠征完成後,由於回航時已經是夏季,沒幾個月就又是北風起的時候了,所以倉促之下的第二次遠航沒能根據之前帶回來的信息充分調整,隻稍微擴大了一下規模就出發了,隻是後來又派了幾批船隊前往西洋郡,加強朱龍草在那裏的力量。


    而到了今年,經過了一年多的充分準備,這次的遠洋艦隊的規模要遠超前兩次。其中,光是強悍的烈焰級就達到了六艘:兩艘今年剛下水的“月光”“星芒”為旗艦,此外還有之前兩年間生產出的“乘風”“移山”“開石”隨同,功勳卓著的老將“逐日”也會再次出航。除此之外,還有十艘星火級、十六艘順風級編入艦隊作為輔助,即使不計隨船搭載的小型閃光級,艦隊的船隻總數也達到了三十二艘之多,甚至比當年進入北清河的特遣艦隊都要強大……這將是一支多麽可怕的海上力量!整個西洋都會為之而顫抖!


    呃,實際上,這次遠征艦隊的主要目的,就是“讓西洋顫抖”。


    史若雲新鮮連任之後,所拋出的第一把火就是將整個龍牙半島正式納入東海關稅同盟治理之下,並按照“東征西免”的原則,對向西進入西洋和向東進入南洋的貨物征收關稅。這次遠洋艦隊在完成一次瓷-馬貿易之後,有相當一部分將留在南洋,完成這個任務。為此,他們可以使用武力對付任何不長眼的敵人。


    為了完成這個任務,這次遠洋艦隊除了船多,攜帶的人也相當多,單是海軍水兵和陸戰隊員就有一千五百餘人——第一次遠征歸來之後,上百萬的收益讓全體大會樂開了花,此後對海軍的大建和擴軍那是一路綠燈,現在海軍人員總數已經超越五千了,看得陸軍是羨慕嫉妒恨。


    不過這次遠征也沒把陸軍兄弟落下,隨艦隊搭載了兩個營共計六百人的步兵,他們將南下駐紮在西洋郡,並編入土兵擴充到4-6個營,以配合艦隊在南洋和西洋的征伐行動。這批遠征軍服役一年或兩年後即可退役,願意回本土的就送回去,願意留下的話西洋郡自然也會歡迎,如果犧牲(遇到這種情況基本是得了疫病)撫恤也很豐厚,總歸不會虧待了他們,反正南洋那邊最不缺的就是錢了。


    現在的人安土重遷,自然不會願意去遠隔重洋的地方生活,畢竟對那邊什麽都不知道,怎麽會願意冒險過去?但這種無知在此時在某種程度上反倒成了一種助力,很多士兵並不確切地知道西洋郡到底有多遠,反正都是出海然後音訊全無地在另一塊土地上生活幾年,那麽去瀛山、去江南、去東隅島或者去西洋郡似乎也沒多大區別。因此,隻要開出一些優厚的條件,很多人就稀裏糊塗地上船了。


    更何況,這一年多以來,東海人在各類報紙(既包括自家報紙,也有近幾年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私營報紙)上大肆描述南洋和西洋的富裕,鼓吹海權的重要性,還編寫了各式各樣下了南洋結果發了大財娶了七八個妻妾的傳奇故事,還真騙了不少人信了。


    順帶一提,文化部把第一次遠航的經曆編成了故事集,以沿途城市為線索,每個城市放上幾篇以水手為主視角的短篇小說,先是在報紙上連載,最終匯總成書《西行記》,得到了民間熱烈的追捧。


    除了這本偏重於趣味性的《西行記》,還有一部更為詳實的,包括了海圖、各城市經緯度、風景圖、人口、風土人情、貨物、物價等極為珍貴的信息的《航海匯報》。這本就沒向公眾公開了,隻是以999元一本的天價出售,但饒是如此,依然引發了海商們的搶購。


    實際上第一次遠航也就經過了幾個主要港口,論經驗豐富他們其實是不及某些大海商的,但大海商隻會把這些情報當成看家本領深深地藏起來,怎麽會對外人公開?即使公開,也隻會語焉不詳地大概說個名字,描述一下風土,一地不到百字就能概括出來,哪裏會有東海人這麽詳細的情報?所以此書一經麵世,就引發了哄搶,千元不到的價格,對於海貿的豐厚收益來算個屁啊!


    而東海人之所以願意把情報分享出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他們並不把海商們視為競爭者,而是看成了打工仔。畢竟往外跑的海商越多,他們卡關收的稅也就越多……哪個老板不希望打工仔越多越好、越能幹越好的?實際上,他們不僅出售情報,還出售航海導航知識,黃島海事學院隻要交了學費,誰都可以去學習,六分儀、海圖和望遠鏡等先進儀器也是可以隨意買的。當然,價格會稍稍有些貴,但是物有所值嘛!


    話說遠了,總之,經過一頓輿論宣傳,民間對出海的抵觸情緒還是低了許多。本土那邊,由於這幾年生活還不錯,即使有發財的誘惑,也招募不到太多人出海,隻能動用陸軍的力量;而在江南那邊的情況就好多了,由於窮苦人民太多、人口基數太大,即使隻有千分之一願意出去碰碰運氣的,也是以萬計的規模,所以江南工作組輕易地就征募到了五百名移民。


    除了這五百江南漢人,東海人還收攏了一些遼東同胞、高麗人、日本人和瀛山本地原住民,湊夠了一千人,等到南下的時候沿途還會再招募一些水手,準備統統送去龍牙半島,讓他們過上欺男霸女的好生活。


    除了陸軍和移民,艦隊還攜帶了一些技術人員、醫護人員、教育工作者、宗教人士、大量的建材和一些機械,甚至還包括十名股東。去年冬天已經陸續送了一批過去,幫助周興建設了一個玻璃廠,根據今年夏天帶回來的情報,運營得還算不錯,今年的這批艦隊就會以玻璃廠為基礎,擴建出一整個新城。


    這樣,有新城、有艦隊、有軍隊、有產業、有人口、有公共服務、有股東,西洋城就能成為一個即使放在本土也頗具規模的城鎮了。這無疑是一筆巨大的投資,但無疑也是值得的,有了西洋新城這麽一個堅實的據點作為基礎,東海商社在南洋和西洋就可以大有所為,未來能產生的收益也是難以想象的。


    現在尚未到北風大起的時候,這次艦隊的三十多艘船和三千多人已經準備完畢,不能閑著,就做起了啟航前的最後準備——人數這麽多,其中又有近一半是沒出過遠海的旱鴨子,不多多操練一下做做適航訓練怎麽行?


    但足有三千人,要是按照東海人的方式在江南軍事化訓練起來,非得把朝廷嚇破膽不可,因此艦隊就挪到瀛山島上來了。這裏距離江南不過兩三天的航程,冬夏都可來往,實在是方便的很。這也讓島上的居民樂開了花,這麽多人,一天得消費多少食物啊?甚至本島還不夠,還得從外界調糧過來,還好,這兩年各條商路也算成熟了,買糧並不算麻煩。


    這個時候,移民們就有的跟著船隻出海做適航性訓練(順便去隔壁的高麗或日本拉點貨回來),有的在陸地上練習隊列,還有的甚至去給本地居民打工整理農田,其中有些甚至看到島上興旺的氣象不願意出海了申請留在島上。這倒也無所謂,瀛山公司對此自然表示歡迎,隻是他們與遠洋艦隊之間就有得扯皮了。


    “一二一……”


    一群身穿白色作訓服的預備移民喊著號子,在碼頭附近走著隊列。出於預防傳染病的考慮,他們被進行了“淨化”,裏裏外外徹底洗了個澡,充斥著虱子的舊衣服也被銷毀,自然隻能穿統一的製服了。


    放在別處,這樣整齊的隊列也是個稀罕的景觀,不過剛下船的狄柳蔭對此無心觀賞,稍微看了一下路,就帶人進了瀛山堡中,找到了瀛山公司在本地的負責人張小平。


    此時張小平的辦公室可真是熱鬧,不光他在裏麵,遠洋艦隊的幾個高層,還有一同南下的一些股東都在這裏,都眉頭緊鎖地討論著最近的日本事態。還好當前沒引進煙草,不然此時裏麵一定一片烏煙瘴氣不可,現在就隻有濃鬱的健康的茶香了。


    狄柳蔭一接到日本出事的消息,就匆匆從臨安趕了過來,此時見到眾人,也無心客氣太多,匆匆打過招呼之後便問道:“那邊到底是出了什麽事?北條家怎麽會突然翻臉的?”


    張小平放下茶杯,黑著一張臉說道:“失策了,是蒙古人搞的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255再鑄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修改兩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修改兩次並收藏1255再鑄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