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0年,5月15日,單州,成武縣。
“報告,滕軍和齊軍開始進攻了,旅部命我們敲掉元軍的火炮!”
成武縣東北一處幾不可見的小土坡上,通信兵接收完電報後,轉身對不遠處的陸秀夫中校如此說道。
如今已經一身名將氣度的陸秀夫點了點頭,一揮手,說道:“好,那就開始炮擊……等等,二三連先待機,讓一連先打。”
他們所處的是一處規模不小布置嚴密的炮兵陣地,上麵部署的是功勳卓著的第一重火力營,此營曾經在日本幹涉戰爭中大發神威,奪得了“落日營”的光榮稱號,現今隸屬於第三野戰旅,也跟著三野來到的中原作戰。
如今,落日營可謂是三野的火力核心。成武縣地處中原,放眼望去盡是一片平地,野外難得有一處高地,落日營便部署在這處高地上。
而以這個炮兵陣地為核心,數不清的士兵們向東南、西北兩個方向展開部署著。左邊是土黃色軍服的滕軍,右邊是藍色軍服的齊軍,而兩翼更外側則是三野的其他部隊,把中間的兩支友軍護在或者說鎖在裏麵,以防他們出什麽亂子。
這道大陣麵向西南邊,正對著成武城的方向。
而在這道大陣的西南方,大約1.5公裏之外,還有一道規模更大的橫陣背靠著橙武城與他們對峙著,那便是對東海關稅同盟進行反擊的元軍。
話說,去年四野與頭輦哥在遼東幹上了一架之後,元國本想息事寧人的,派了密使過來討價還價,想爭取一個體麵的收場。不過談著談著,突然又殺出了滕軍這麽個程咬金,主動挑起衝突,占據了南清河西岸不少土地。而鑒於滕國主動加入了東海關稅同盟,東海國不得不為他們提供庇護,對元國采取了強硬態度。而這下子忽必烈就又沒法忍了,於是便隻能上了戰場再說話了。
本來,打仗也不是那麽容易的,大軍行動若不仔細規劃路線糧秣,光是吃都能把自己吃垮了。當年忽必烈率領大軍伐鄂,從開平到汝南一千公裏的路程足足走了八個月,平均每天才四公裏,難度可見一斑。現在的元軍雖然在武器上進步了不少,但後勤卻沒質變,反而因為要準備火藥彈丸更麻煩了,想準備妥當再進行攻擊,所花費的功夫不會比那次少。
但是,密使探知東海國正受旱災困擾(還探什麽探啊,報紙上到處都是),忽必烈覺得機不可失,便倉促催促部下出動了。也虧的是夏收剛過,元國各地糧草還算充裕,所以好不容易集結了一支足有兩萬人的大軍開赴到了曹州一帶。其中,一萬二千都是從鄰近地區抽調來的漢軍,而剩下八千則是從河東(山西)調來的蒙古騎兵。
這支軍隊在過去,足可號稱十萬了,不過現在麵對剛過一萬的東海同盟軍,底氣卻不是那麽足。
原本元軍行軍的風格非常粗獷,各漢侯和蒙古部族的部隊散開一大片,這樣各自行動更靈活,而且有利於就地取得補給,還能擴大偵察範圍。但這樣的零散軍隊行進到邊界附近後卻遭到了迎頭痛擊,人要是不夠多甚至連東海軍的一個營都打不過,最後沒辦法隻能先在後方匯聚到一起,再慢慢行進到成武縣周邊來。
即便如此,其中不少元軍還是留下了心理陰影,唯唯諾諾不敢動作。反倒是東海同盟軍探知了他們集結在成武縣之後,主動打了過來。
與中原大地幾十年來經常發生的戰爭截然不同,一向豬突猛進的元軍現在隻能倚城防守,而人數更少的同盟軍卻積極進攻——現在攻上去的甚至不是正牌東海軍,而隻是臨時編進來的滕軍和齊軍,他們雄赳赳氣昂昂地向元軍逼過去,而元軍卻隻能倉促應對,這可真是令人感歎啊。
眼看著兩道火槍手構成的牆壁向前推進了過來,元軍隻得推出了大炮在正麵開炮遲滯他們的進軍,而讓騎兵向左右迂回威脅他們的側翼——現在位於戰場中央的火槍手排出的是薄薄的三行陣,又受到大炮幹擾,想快速變成空心方陣也沒那麽容易吧?
元軍騎兵如潮水般奔騰而至,前進中的同盟軍步兵感覺到了莫大的壓力,怎麽還沒有變陣命令?
但後方的東海軍依然鎮定自若,陸秀夫站在高高的鋼架結構組合望台上,可以看到戰場的全貌,對兩翼的局勢胸有成竹——元軍騎兵雖然看上去來勢洶洶,但很快就會進入兩翼的東海步兵的線膛槍射程之中,不足為慮。現在隻要再由重火力營把對麵的三十多門大小火炮敲掉,就沒有什麽東西能阻擋同盟軍的前進了。
元軍炮兵吸取了之前對抗滕軍時的失敗經驗,也在炮位上挖土堆了掩體。這個方法確實簡單好用,但前麵就是擋得再嚴實,也擋不住頭頂啊……而重火力營三個炮兵連十八門火炮所配備的榴霰彈,就是為他們準備的!
陸秀夫環顧四周,兩側的炮二連和炮三連各自布置了六門龍吟炮。這很好,雖然現在這個距離已經是他們的射程極限了,但數量堆上去,仍然有不小的殺傷概率。不過,現在尚不是它們出場的時候。
正前方的炮一連陣地上,六門嶄新的銀亮亮看上去和龍吟炮大小相仿的新式火炮,正一字排開昂首挺胸地布置著——它們才是落日營這次真正的王牌。
陸秀夫眼含深情地看著這些寶貝,看著它薄薄的兩節嵌套式的炮管,看著它豐滿的後膛閉鎖裝置,看著它用厚厚一層古塔波膠包裹的車輪……這便是新一代的戰爭之神,試15式中型野戰長管榴彈炮,一門應用了全套最新科技的後裝線膛炮!
去年,四野憑借後膛化的真·隕星槍在遼東大勝後,東海軍的有識軍官中迅速分化出了“火炮無用”和“火炮革新”兩派。
前者認為後裝線膛槍具有巨大的優勢,足可替代火炮的作用,因此應該在野戰部隊中剝離火炮以獲得更好的機動性,憑借步兵火力取勝,而火炮隻需要在攻堅時才抬出來。
後者則認為火炮的劣勢隻是前裝滑膛炮的劣勢,在這種時候,應該發展更先進的火炮,而新火炮也必然會像新火槍一樣,帶來戰略戰術的革新。
前者有著四野的戰例作為例證,而後者自然也得拿出例子來說話才成。於是趁著這次“自衛反擊戰”的機會,炮兵係統便把仍然處於試驗階段的15式拖了出來試用,如果能打出一個輝煌戰果來,革新派就揚眉吐氣了。
炮兵係統出身的陸秀夫自然支持後者。實際上他現在升到了中校,已經不是落日營的營長,而是三野的教務長了,今天出現在炮兵陣地,就是特意為了觀察新型火炮的實戰效果。
在此之前,炮手們早已對著元軍那邊的同行反複觀瞄,調整好了射擊諸元。在炮擊命令下達之後,炮手們摩拳擦掌,呼啦一下拉響了拉火索——試15式並非用舊式的拉火索點火,而是用擊針擊打藥筒上的底火擊發,拉繩實際上隻是用繩子去拉動扳機,這是為了安全——然後炮身猛地一下子後坐了好長一段距離,將7.1kg重的榴霰彈“轟”的一下打了出去。
試15式口徑88mm,20倍徑,長度與龍吟炮相當,炮管算上閉鎖機構重400kg,再加上炮車、工具和兩發近戰自衛霰彈,全重正好一噸整——實際上不是“正好”,而是軍方特意要求的結果。經過多年的實戰和演習檢驗,他們認為這個重量作為主戰火炮的規格是比較合適的。馬種改良後,四馬或六馬聯駕在野外地形中可以比較順暢地拖動這級別重量的炮車,同時,人力也可以在短距離內推動以調整射界,超出這個標準機動起來就比較困難了。但也沒有必要進一步減重,因為就算減個二三百公斤,該過不去的地方還是過不去,人力能多拖動幾米也沒什麽用,還不如把這塊重量補回去用於提升射程呢。
在這個一噸全重的限製下,設計師們選擇了88mm這個看上去很正義又很吉利的口徑。這個口徑對應的長條形炮彈在使用黑火藥的前提下能提供足夠的威力,但卻不過分沉重,彈頭加上發射藥裝在黃銅藥筒裏總重不會超過10kg,經過鍛煉的裝填手可以輕鬆地抬起來進行搬運並等待裝填,既不浪費臂力也不容易疲勞,可以取得最佳的火力投射效率,算是最優選擇之一了。
某種意義上這個口徑有些偏大,但這反而降低了技術難度——一般來說,口徑越大威力越大製造也就越難,但特定場合下也未必如此。線膛炮發射的是長條形彈頭而非圓球彈,彈重與口徑並不嚴格相關,同樣7kg的彈頭,你可以做得更加細長,也可以做得短粗一些。而後者對應的火炮口徑和橫截麵積更大,隻需要較低的膛壓就可以產生同樣的推動力,相應的可以減少壁厚,對閉鎖機構的要求也更低,製造起來相比較小口徑的炮反而更容易。隻是較大的橫截麵積會增大風阻、減少射程,但如果隻是幾公裏射程的話影響也不大,權衡之下還是更合適些。
現今這型先進火炮首次投入實戰,在閉鎖機構內部的擊針擊打了藥筒底火之後,筒內的大顆粒黑火藥爆燃起來,產生巨量的氣體快速膨脹,推動彈頭向前運動,彈頭上的銅彈帶嵌入了炮管內的膛線之中,使得彈頭在前進的同時旋轉起來。而當這枚彈頭獲得了400m/s的初速度,從炮膛中脫殼而出的時候,便一邊旋轉,一邊穩定地向1.5公裏外的元軍炮陣飛去。
雖然是初次射擊,但是由於之前反複確認了射擊參數,再加上線膛炮本身的高準確度,使得這六枚炮彈整齊地劃著曲線飛躍戰場,然後在元軍炮陣頭頂上接二連三爆炸了開來!
每枚榴霰彈內含200枚小型鉛彈,這六枚就是1200枚,當這麽多子彈在炮陣上空散布的時候,不但近十門火炮當場啞火,就連後麵的步兵也被波及了不少。他們對這種從天而降的打擊毫無預料,要不是更後麵還有蒙古大兵在督戰,估計當場就潰散了。
“好!”陸秀夫用望遠鏡觀察到了戰果,立刻叫好起來,“這樣準而猛的打擊,龍吟炮可打不出來!現在,是後膛炮的時代了!”
呃,不過當他放下望遠鏡,看向剛發過威的一連炮陣的時候,他又不禁皺起了眉頭——太慢了!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後膛裝填的試15式的射速居然比前膛的龍吟炮還要慢!
倒不是因為裝填慢,而是因為它複位慢。開炮之後,六門試15式足足後坐了三四米的距離,炮手們需要費力地將它退回去,並且重新測量調整水平和射角,饒是他們訓練有素,也差不多折騰了半分鍾。相比之下,裝填本身實在是方便得很,後膛是橫楔式閉鎖的,隻要扳開閉鎖塊,往外一拉,藥筒就拉了出來,然後再把下一發整裝彈塞進去閉鎖就行了,幾人合作也就不到幾秒鍾的功夫。但是,簡單的裝填省下的時間都被複位過程所吞噬了,使得整體射速比龍吟炮還低,不得不說實在是遺憾。
陸秀夫搖了搖頭:“太慢了,這個不解決不行啊。算了,讓二三連也開火吧。”
片刻之後,兩側就響起了炮聲,十二枚更粗卻也更短更輕的100mm榴霰彈向西南飛去。有了之前88炮彈的準狠穩作對比,這12枚炮彈看上去就隨意多了,爆炸範圍散布了好大一片,沒什麽太大的戰果,倒是炸得挺熱鬧,波及了不少元軍步兵。
陸秀夫搖了搖頭,又轉向一連的試15式們:“得想個什麽辦法呢?”
試15式是當前工業部門最高製造技術的結晶。炮管材料是最好的酸性平爐鋼,用蒸汽錘鍛造成型,最後用大功率蒸汽機驅動的錳鋼刀頭鑽孔加工出來,使得管身輕而強。不僅如此,它還用了雙層嵌套工藝,也即將一個更粗的短管加熱膨脹後套在炮管尾部,一來增加了壁厚,二來形成了向內的預應力,如此可以承受巨大的膛壓。若是用生鐵鑄造一個同性能的炮管,少說也得兩噸重——這可一點不誇張,這門陸軍炮雖說隻有88mm口徑,但是發射實心彈的動能足以與滑膛炮時代的18磅艦炮比擬,後者在明清時期可就是著名的幾千斤重的“紅夷大炮”了。
但也因此,給它帶來了一點點小問題,那就是複位問題。火炮威力巨大,炮身卻很輕,通過簡單的動量定理就可以算出它的後坐距離要比傳統火炮長得多,這就增加了複位所需的工作。不僅如此,它的精確度在某種程度上還使得這個問題更嚴重了——前膛炮也需要複位,但它們本來就打不準,所以瞄準很隨意,推回去接著打就是了,而線膛炮要是也這麽玩,可就失去了精準的意義了。而且,巨大的後坐力還限製了它的射角——仰角越大,由炮車承受的向下的分力也就越大,而為了不讓巨力壓垮炮車,就隻能限製射角了。而這就限製了最大射程,使得它空有理論上五千米的最大射程,實戰中卻打不出三千米去。
所以,想讓試15式把“試”字去掉,真正成為野戰稱王的下一代火炮,還是需要解決這個問題才行。
不過,即便是現在這種兩分鍾三發的射速,也足以讓敵軍好好吃一壺了。在龍吟炮的概率覆蓋和試15式的精確打擊下,元軍火炮一個接一個地啞火,再也無法對滕軍和齊軍造成威脅——實際上這兩家的部隊走出去兩百米就停了,佇在野地上當吸引騎兵的靶子,元軍的火炮本來也不怎麽夠得到。而元軍騎兵發動攻擊後,也一下子被兩翼東海軍密集的鉛彈打成了傻子,然後騎著青島馬的東海騎兵就衝了上去玩起了老鷹抓小雞的遊戲,使得他們倉皇敗退了回去。
騎兵們分出勝負之後,旅部立刻來了信號,讓重火力營停止了炮擊。與此同時,進軍鼓響起,三家聯軍踩著鼓點,並不整齊卻爭先恐後地向前麵列陣的元軍步兵壓了過去……大局已定了!
“報告,滕軍和齊軍開始進攻了,旅部命我們敲掉元軍的火炮!”
成武縣東北一處幾不可見的小土坡上,通信兵接收完電報後,轉身對不遠處的陸秀夫中校如此說道。
如今已經一身名將氣度的陸秀夫點了點頭,一揮手,說道:“好,那就開始炮擊……等等,二三連先待機,讓一連先打。”
他們所處的是一處規模不小布置嚴密的炮兵陣地,上麵部署的是功勳卓著的第一重火力營,此營曾經在日本幹涉戰爭中大發神威,奪得了“落日營”的光榮稱號,現今隸屬於第三野戰旅,也跟著三野來到的中原作戰。
如今,落日營可謂是三野的火力核心。成武縣地處中原,放眼望去盡是一片平地,野外難得有一處高地,落日營便部署在這處高地上。
而以這個炮兵陣地為核心,數不清的士兵們向東南、西北兩個方向展開部署著。左邊是土黃色軍服的滕軍,右邊是藍色軍服的齊軍,而兩翼更外側則是三野的其他部隊,把中間的兩支友軍護在或者說鎖在裏麵,以防他們出什麽亂子。
這道大陣麵向西南邊,正對著成武城的方向。
而在這道大陣的西南方,大約1.5公裏之外,還有一道規模更大的橫陣背靠著橙武城與他們對峙著,那便是對東海關稅同盟進行反擊的元軍。
話說,去年四野與頭輦哥在遼東幹上了一架之後,元國本想息事寧人的,派了密使過來討價還價,想爭取一個體麵的收場。不過談著談著,突然又殺出了滕軍這麽個程咬金,主動挑起衝突,占據了南清河西岸不少土地。而鑒於滕國主動加入了東海關稅同盟,東海國不得不為他們提供庇護,對元國采取了強硬態度。而這下子忽必烈就又沒法忍了,於是便隻能上了戰場再說話了。
本來,打仗也不是那麽容易的,大軍行動若不仔細規劃路線糧秣,光是吃都能把自己吃垮了。當年忽必烈率領大軍伐鄂,從開平到汝南一千公裏的路程足足走了八個月,平均每天才四公裏,難度可見一斑。現在的元軍雖然在武器上進步了不少,但後勤卻沒質變,反而因為要準備火藥彈丸更麻煩了,想準備妥當再進行攻擊,所花費的功夫不會比那次少。
但是,密使探知東海國正受旱災困擾(還探什麽探啊,報紙上到處都是),忽必烈覺得機不可失,便倉促催促部下出動了。也虧的是夏收剛過,元國各地糧草還算充裕,所以好不容易集結了一支足有兩萬人的大軍開赴到了曹州一帶。其中,一萬二千都是從鄰近地區抽調來的漢軍,而剩下八千則是從河東(山西)調來的蒙古騎兵。
這支軍隊在過去,足可號稱十萬了,不過現在麵對剛過一萬的東海同盟軍,底氣卻不是那麽足。
原本元軍行軍的風格非常粗獷,各漢侯和蒙古部族的部隊散開一大片,這樣各自行動更靈活,而且有利於就地取得補給,還能擴大偵察範圍。但這樣的零散軍隊行進到邊界附近後卻遭到了迎頭痛擊,人要是不夠多甚至連東海軍的一個營都打不過,最後沒辦法隻能先在後方匯聚到一起,再慢慢行進到成武縣周邊來。
即便如此,其中不少元軍還是留下了心理陰影,唯唯諾諾不敢動作。反倒是東海同盟軍探知了他們集結在成武縣之後,主動打了過來。
與中原大地幾十年來經常發生的戰爭截然不同,一向豬突猛進的元軍現在隻能倚城防守,而人數更少的同盟軍卻積極進攻——現在攻上去的甚至不是正牌東海軍,而隻是臨時編進來的滕軍和齊軍,他們雄赳赳氣昂昂地向元軍逼過去,而元軍卻隻能倉促應對,這可真是令人感歎啊。
眼看著兩道火槍手構成的牆壁向前推進了過來,元軍隻得推出了大炮在正麵開炮遲滯他們的進軍,而讓騎兵向左右迂回威脅他們的側翼——現在位於戰場中央的火槍手排出的是薄薄的三行陣,又受到大炮幹擾,想快速變成空心方陣也沒那麽容易吧?
元軍騎兵如潮水般奔騰而至,前進中的同盟軍步兵感覺到了莫大的壓力,怎麽還沒有變陣命令?
但後方的東海軍依然鎮定自若,陸秀夫站在高高的鋼架結構組合望台上,可以看到戰場的全貌,對兩翼的局勢胸有成竹——元軍騎兵雖然看上去來勢洶洶,但很快就會進入兩翼的東海步兵的線膛槍射程之中,不足為慮。現在隻要再由重火力營把對麵的三十多門大小火炮敲掉,就沒有什麽東西能阻擋同盟軍的前進了。
元軍炮兵吸取了之前對抗滕軍時的失敗經驗,也在炮位上挖土堆了掩體。這個方法確實簡單好用,但前麵就是擋得再嚴實,也擋不住頭頂啊……而重火力營三個炮兵連十八門火炮所配備的榴霰彈,就是為他們準備的!
陸秀夫環顧四周,兩側的炮二連和炮三連各自布置了六門龍吟炮。這很好,雖然現在這個距離已經是他們的射程極限了,但數量堆上去,仍然有不小的殺傷概率。不過,現在尚不是它們出場的時候。
正前方的炮一連陣地上,六門嶄新的銀亮亮看上去和龍吟炮大小相仿的新式火炮,正一字排開昂首挺胸地布置著——它們才是落日營這次真正的王牌。
陸秀夫眼含深情地看著這些寶貝,看著它薄薄的兩節嵌套式的炮管,看著它豐滿的後膛閉鎖裝置,看著它用厚厚一層古塔波膠包裹的車輪……這便是新一代的戰爭之神,試15式中型野戰長管榴彈炮,一門應用了全套最新科技的後裝線膛炮!
去年,四野憑借後膛化的真·隕星槍在遼東大勝後,東海軍的有識軍官中迅速分化出了“火炮無用”和“火炮革新”兩派。
前者認為後裝線膛槍具有巨大的優勢,足可替代火炮的作用,因此應該在野戰部隊中剝離火炮以獲得更好的機動性,憑借步兵火力取勝,而火炮隻需要在攻堅時才抬出來。
後者則認為火炮的劣勢隻是前裝滑膛炮的劣勢,在這種時候,應該發展更先進的火炮,而新火炮也必然會像新火槍一樣,帶來戰略戰術的革新。
前者有著四野的戰例作為例證,而後者自然也得拿出例子來說話才成。於是趁著這次“自衛反擊戰”的機會,炮兵係統便把仍然處於試驗階段的15式拖了出來試用,如果能打出一個輝煌戰果來,革新派就揚眉吐氣了。
炮兵係統出身的陸秀夫自然支持後者。實際上他現在升到了中校,已經不是落日營的營長,而是三野的教務長了,今天出現在炮兵陣地,就是特意為了觀察新型火炮的實戰效果。
在此之前,炮手們早已對著元軍那邊的同行反複觀瞄,調整好了射擊諸元。在炮擊命令下達之後,炮手們摩拳擦掌,呼啦一下拉響了拉火索——試15式並非用舊式的拉火索點火,而是用擊針擊打藥筒上的底火擊發,拉繩實際上隻是用繩子去拉動扳機,這是為了安全——然後炮身猛地一下子後坐了好長一段距離,將7.1kg重的榴霰彈“轟”的一下打了出去。
試15式口徑88mm,20倍徑,長度與龍吟炮相當,炮管算上閉鎖機構重400kg,再加上炮車、工具和兩發近戰自衛霰彈,全重正好一噸整——實際上不是“正好”,而是軍方特意要求的結果。經過多年的實戰和演習檢驗,他們認為這個重量作為主戰火炮的規格是比較合適的。馬種改良後,四馬或六馬聯駕在野外地形中可以比較順暢地拖動這級別重量的炮車,同時,人力也可以在短距離內推動以調整射界,超出這個標準機動起來就比較困難了。但也沒有必要進一步減重,因為就算減個二三百公斤,該過不去的地方還是過不去,人力能多拖動幾米也沒什麽用,還不如把這塊重量補回去用於提升射程呢。
在這個一噸全重的限製下,設計師們選擇了88mm這個看上去很正義又很吉利的口徑。這個口徑對應的長條形炮彈在使用黑火藥的前提下能提供足夠的威力,但卻不過分沉重,彈頭加上發射藥裝在黃銅藥筒裏總重不會超過10kg,經過鍛煉的裝填手可以輕鬆地抬起來進行搬運並等待裝填,既不浪費臂力也不容易疲勞,可以取得最佳的火力投射效率,算是最優選擇之一了。
某種意義上這個口徑有些偏大,但這反而降低了技術難度——一般來說,口徑越大威力越大製造也就越難,但特定場合下也未必如此。線膛炮發射的是長條形彈頭而非圓球彈,彈重與口徑並不嚴格相關,同樣7kg的彈頭,你可以做得更加細長,也可以做得短粗一些。而後者對應的火炮口徑和橫截麵積更大,隻需要較低的膛壓就可以產生同樣的推動力,相應的可以減少壁厚,對閉鎖機構的要求也更低,製造起來相比較小口徑的炮反而更容易。隻是較大的橫截麵積會增大風阻、減少射程,但如果隻是幾公裏射程的話影響也不大,權衡之下還是更合適些。
現今這型先進火炮首次投入實戰,在閉鎖機構內部的擊針擊打了藥筒底火之後,筒內的大顆粒黑火藥爆燃起來,產生巨量的氣體快速膨脹,推動彈頭向前運動,彈頭上的銅彈帶嵌入了炮管內的膛線之中,使得彈頭在前進的同時旋轉起來。而當這枚彈頭獲得了400m/s的初速度,從炮膛中脫殼而出的時候,便一邊旋轉,一邊穩定地向1.5公裏外的元軍炮陣飛去。
雖然是初次射擊,但是由於之前反複確認了射擊參數,再加上線膛炮本身的高準確度,使得這六枚炮彈整齊地劃著曲線飛躍戰場,然後在元軍炮陣頭頂上接二連三爆炸了開來!
每枚榴霰彈內含200枚小型鉛彈,這六枚就是1200枚,當這麽多子彈在炮陣上空散布的時候,不但近十門火炮當場啞火,就連後麵的步兵也被波及了不少。他們對這種從天而降的打擊毫無預料,要不是更後麵還有蒙古大兵在督戰,估計當場就潰散了。
“好!”陸秀夫用望遠鏡觀察到了戰果,立刻叫好起來,“這樣準而猛的打擊,龍吟炮可打不出來!現在,是後膛炮的時代了!”
呃,不過當他放下望遠鏡,看向剛發過威的一連炮陣的時候,他又不禁皺起了眉頭——太慢了!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後膛裝填的試15式的射速居然比前膛的龍吟炮還要慢!
倒不是因為裝填慢,而是因為它複位慢。開炮之後,六門試15式足足後坐了三四米的距離,炮手們需要費力地將它退回去,並且重新測量調整水平和射角,饒是他們訓練有素,也差不多折騰了半分鍾。相比之下,裝填本身實在是方便得很,後膛是橫楔式閉鎖的,隻要扳開閉鎖塊,往外一拉,藥筒就拉了出來,然後再把下一發整裝彈塞進去閉鎖就行了,幾人合作也就不到幾秒鍾的功夫。但是,簡單的裝填省下的時間都被複位過程所吞噬了,使得整體射速比龍吟炮還低,不得不說實在是遺憾。
陸秀夫搖了搖頭:“太慢了,這個不解決不行啊。算了,讓二三連也開火吧。”
片刻之後,兩側就響起了炮聲,十二枚更粗卻也更短更輕的100mm榴霰彈向西南飛去。有了之前88炮彈的準狠穩作對比,這12枚炮彈看上去就隨意多了,爆炸範圍散布了好大一片,沒什麽太大的戰果,倒是炸得挺熱鬧,波及了不少元軍步兵。
陸秀夫搖了搖頭,又轉向一連的試15式們:“得想個什麽辦法呢?”
試15式是當前工業部門最高製造技術的結晶。炮管材料是最好的酸性平爐鋼,用蒸汽錘鍛造成型,最後用大功率蒸汽機驅動的錳鋼刀頭鑽孔加工出來,使得管身輕而強。不僅如此,它還用了雙層嵌套工藝,也即將一個更粗的短管加熱膨脹後套在炮管尾部,一來增加了壁厚,二來形成了向內的預應力,如此可以承受巨大的膛壓。若是用生鐵鑄造一個同性能的炮管,少說也得兩噸重——這可一點不誇張,這門陸軍炮雖說隻有88mm口徑,但是發射實心彈的動能足以與滑膛炮時代的18磅艦炮比擬,後者在明清時期可就是著名的幾千斤重的“紅夷大炮”了。
但也因此,給它帶來了一點點小問題,那就是複位問題。火炮威力巨大,炮身卻很輕,通過簡單的動量定理就可以算出它的後坐距離要比傳統火炮長得多,這就增加了複位所需的工作。不僅如此,它的精確度在某種程度上還使得這個問題更嚴重了——前膛炮也需要複位,但它們本來就打不準,所以瞄準很隨意,推回去接著打就是了,而線膛炮要是也這麽玩,可就失去了精準的意義了。而且,巨大的後坐力還限製了它的射角——仰角越大,由炮車承受的向下的分力也就越大,而為了不讓巨力壓垮炮車,就隻能限製射角了。而這就限製了最大射程,使得它空有理論上五千米的最大射程,實戰中卻打不出三千米去。
所以,想讓試15式把“試”字去掉,真正成為野戰稱王的下一代火炮,還是需要解決這個問題才行。
不過,即便是現在這種兩分鍾三發的射速,也足以讓敵軍好好吃一壺了。在龍吟炮的概率覆蓋和試15式的精確打擊下,元軍火炮一個接一個地啞火,再也無法對滕軍和齊軍造成威脅——實際上這兩家的部隊走出去兩百米就停了,佇在野地上當吸引騎兵的靶子,元軍的火炮本來也不怎麽夠得到。而元軍騎兵發動攻擊後,也一下子被兩翼東海軍密集的鉛彈打成了傻子,然後騎著青島馬的東海騎兵就衝了上去玩起了老鷹抓小雞的遊戲,使得他們倉皇敗退了回去。
騎兵們分出勝負之後,旅部立刻來了信號,讓重火力營停止了炮擊。與此同時,進軍鼓響起,三家聯軍踩著鼓點,並不整齊卻爭先恐後地向前麵列陣的元軍步兵壓了過去……大局已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