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四年,7月23日,劍門關。
“轟、轟。”
第103山地旅的駐地中,一個剛調撥過來的炮兵營完成了一輪試射。
自華夏元年夏軍攻入關中、收複長安,至今已過了三年,華夏國初步完成了對北方地區的消化,開始了新的計劃。自今年起,宰相季國風就開始推動對元國的新一輪戰爭行動,試圖徹底解決這個對手,而元國的內亂又大大推了這個新計劃一把。103旅常年駐廣元城,現在自然也在這一輪行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負責對劍門關的主攻。
目前103旅還在行軍過程中,進攻尚未正式開始,隻是西北師指揮部從後方調了一個炮兵營過來加強火力,今日他們與103旅匯合,於是便開上幾炮試射一下,檢驗有沒有出什麽故障。
為了對付劍門關堅固的山城,這個炮兵營裝備的是120mm口徑的重型野戰炮,可想而知從漢中經過崎嶇的山路運輸過來要經過多少困難和顛簸,現在到貨後自然要好好查驗一番。還好,這型炮口徑雖大但結構簡單,並無問題,炮彈順利出膛,劃了個拋物線飛向遠處,一如預期般順暢。
前來驗收的副旅長祝明秋少校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對炮兵營長說道:“很好,就這樣收拾東西入營吧。再過幾日,等兵力集結完成,你這些家夥就該發威了。”
營長搓著手道:“乖乖,拖拉機進不了山,這些大家夥隻能靠馬拉人推,你可不知道一路上那個難啊……等見了元人,我可得好好把這些火氣發在他們頭上。”
祝明秋笑道:“那可真有他們受的了。”
夏季天長,現在雖然已經是17點,但天仍大亮著,他返回旅部準備參加一個會議,然後看看有什麽事做。
這次的作戰試圖一舉滅亡成都朝廷,規模龐大,涉及多個進攻方向的數萬兵力,劍門關這裏是重點之一,103旅任務繁重。這一開會就曠日持久,軍官們拿著上麵發下來的任務和友軍傳來的簡報反複討論,推演正式進攻開始後的進程和可能出現的問題。
不知過了多久,正當他們沉浸於圖上作業的時候,卻突然有偵察兵發來了急報。
“什麽?劍門關內亂了?”
……
7月25日,陝西,甘泉縣。
甘泉縣位於連接延安與長安的道路之上,稍有些人氣,但也不多。此縣地處黃土高坡之中,多山少地,居民點被分割得支離破碎,對當地人來說生活不易,對外來者來說,也很麻煩。
一隊騎兵風塵仆仆返回甘泉縣城之中,又拐進了一處掛著“軍事地理勘測處”牌子的大院裏。士兵們整理行裝休息去了,而排長郭誌保少尉則背著一大包圖紙,進了大院第二進的正廳中。
正廳中不少人來來出出,門口有人守衛接待。接待員認識他,起身迎接道:“郭少尉回來了,這次收獲如何?”
郭誌保笑道:“還行,雖然惹了一身土,但找到了兩個山溝裏的村子,還有三個住人的塬。”
黃土高坡上有一種特殊的地貌曰“塬”,也就是四周陡峭中央卻平坦的小高地,頂上經常有人居住。理清人口和居民點是民政工作的基礎,然而黃土高坡破碎的地形給這個工作造成了巨大的阻礙。樞密院的軍事地理勘測處把不少人手都派到了陝西和山西來,協助戶部進行普查,可是至今仍有不少盲區。郭誌保之前的一個多月裏,就帶著人翻山越野,尋找可能存在的居民,為消除盲區做出了一點貢獻。
接待員點頭道:“好,辛苦了,送進去報告站長歸檔吧……對了,隔壁116旅的白旅長今天來訪問了,現在多半正在站長那裏,。”
“哦,曉得了。”
郭誌保對著廳側的鏡子整理了一下儀容,又敲門向內屋走去。內屋是一處辦公室,六張桌子擺在過道旁,桌後各有人在處理一些文牘工作。他看了看,走向一處桌子,與桌後人交接了一些手續後,又向更內屋走去。
“報告!”
“進來!”
這間屋子要寬敞一些,周圍靠牆處擺著密集的文件櫃,中央放著一大張桌子,桌上擺著一大張地圖。旁邊圍著好幾人正對著地圖指指點點,其中兩人軍銜最高,一人為上校,位於桌左,另一人為少校,位於桌右,其餘皆是尉官。
這名中校便是軍情處在甘泉的負責人吳聞,他準確地叫出了郭少尉的名字:“郭誌保,按期返回了,很好。正好,讓我看看,你查出什麽東西來了?”
“是!”郭誌保利落地一行禮,然後從包中將文件取出來。他把其中的大部分都交給吳聞旁邊的尉官,隻單獨取了一張手繪的地形圖出來,對著桌上的大地圖比照了一下,然後鋪在了右上角一處未勘測的區域中。
“……如此這般,這片區域有五個定居點,相互之間有小規模的交流,沒有成形道路,但有幾條長年踩出來的小路。水源不多,農田開了一些……”
他詳細將當地的民情地貌敘述出來,吳聞聽了連連點頭,還沒來得及開口,另一麵的那個上校,也就是來訪問的旅長白為民,就笑著說道:“吳站長,你的手下很能幹嘛。”
郭誌保挺起了胸膛,吳聞點頭道:“這小子去年剛畢業,表現還行,也差不多了……還不謝謝白旅長?確實幹得不錯,不過也別驕傲了!”
郭誌保連忙敬禮道:“謝謝白旅長,謝謝吳站長!”
吳聞擺擺手,讓他去與別人交接工作。
白為民低頭看了看地圖,說道:“照這個進度,把甘泉縣境全探出來的日子也不遠了。”
吳聞謙虛地說道:“也就是探個圖,離真正編戶齊民還差得遠呢。”
白為民嘴角一撇:“也不需要那麽精確,在這山溝溝裏開山種地,累死累活收不了幾石糧,有什麽意思?等過陣子上麵騰出手來,就把他們都遷到好地方去,封山育林,保持水土,到時候也就不用統計了。”
吳聞哈哈一笑:“也是。到時候就要白旅長你們忙了。”
白為民搖了搖頭,說道:“你也知道,按計劃沒幾日我們旅就要南下了,等打完不一定還回來駐甘泉,到時候可能得換別的旅來幹了。倒也一樣,咱們還是回歸正題,說一下這個線路的協調……”
正說著,門口卻突然又敲響了,稍後一名通信兵走了進來,辨認出白為民之後,走來將一份電報交給了他。
白為民看過之後一愣:“讓我們提前動身,這是什麽情況?……劍門關拿下了?”
……
7月26日,襄陽。
與東邊一片荒涼的中原大地不同,襄陽所在的南陽盆地當年經元軍長期屯田,至今已經積攢了大量的良田和不弱的基礎設施,條件不錯。而且,南陽盆地不但自身是邊境前線、軍事要地,還可以通過漢水航路聯係到上遊的漢中盆地,也就是另一個邊境要地,因此地位更顯重要。
自從華夏元年的大戰後,夏軍就在南陽盆地屯駐了重兵,常駐五個旅,還把中原師的指揮部移鎮於襄陽。這一支大軍,既如同鉗子的半邊,與漢中駐軍一同鉗製了蜀地的元軍,又如同一把利刃,懸在長江流域的其餘元軍頭頂上,令人不寒而栗。
現在的襄陽城和十年前沒有太大區別,仍然是一座軍事色彩濃厚的城市,普通市民不多,城牆也大致是十年前的那些,沒進行大幅度的改造——隨著火炮射程和威力的提升,城牆的形製已經沒那麽重要了。倒是城中豎起的多處天線,揭示了不同尋常的力量。
現在的一處天線之下,第二重型旅的旅長晉衝大校就在焦急地等待著。
“怎麽回事,宋國的回複還沒到麽?”
他踱著步子,越走越急,忍不住罵了出來:“再這麽磨蹭不識抬舉,我們就自己過去了!”
也難怪他這麽急,實在是局勢變化得太快!
本來,按照樞密院製定的作戰計劃,漢中和南陽兩方麵的軍隊將逐步移動至前線,漢中方麵攻劍門關,而南陽自長江一路向西攻過去,雙方步調盡可能一致,以消滅更多的元軍。南陽這邊難度較低,所以要慢一步,以免打草驚蛇……可是沒想到,漢中方向進度卻超出預料的快,103旅剛一動,劍門關就發生了內亂,然後他們試探著一攻——居然就把關城給拿下來!
這下子可真就哭笑不得了,拿下劍門關當然是好事,但計劃中的其餘部隊都還在調度中甚至還沒開始行軍呢,單憑103旅又能攻出去多遠?
所以軍事計劃陡然加快,各方麵的調動都提前了,晉衝率領的第二重型旅作為進攻的主力,也急著前往峽州(宜昌)開打——然而這時候出現了一個問題,襄陽以南直到江陵的地盤前幾年被宋軍收服,理論上夏軍要取得他們的許可才能通行。這本不是個問題,畢竟夏強宋弱,之前尚書省已經通過外交渠道知會了對方。但問題在於,當初說好的是八月份之後宋國可以讓夏軍通行,現在想提前動身,就得再走一遍程序了。
以宋國的效率,這程序走下來就不知道得多久了,晉衝天天守在中原師指揮部的通信班旁,眼看著劍門關那邊的消息不斷傳回來,等得那叫一個心急如焚。這一天天等下去,得貽誤多少戰機啊!
襄陽的夏日也是炎熱無比,晉衝罵了一陣子,解開兩顆扣子,拿著一把蒲扇呼了起來。
突然間,電報機再度響了起來,他立刻停止扇風,期待地看向那邊。
“是宋國的回複來了嗎?”還沒待譯碼完成,晉衝就迫不及待地問起來。
“不是,還沒有……”通信兵搖頭道。不過很快他眼睛就亮了起來,大聲說道:“是樞密院的指示……不管宋國了,我們先過去,許可慢慢等!”
“轟、轟。”
第103山地旅的駐地中,一個剛調撥過來的炮兵營完成了一輪試射。
自華夏元年夏軍攻入關中、收複長安,至今已過了三年,華夏國初步完成了對北方地區的消化,開始了新的計劃。自今年起,宰相季國風就開始推動對元國的新一輪戰爭行動,試圖徹底解決這個對手,而元國的內亂又大大推了這個新計劃一把。103旅常年駐廣元城,現在自然也在這一輪行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負責對劍門關的主攻。
目前103旅還在行軍過程中,進攻尚未正式開始,隻是西北師指揮部從後方調了一個炮兵營過來加強火力,今日他們與103旅匯合,於是便開上幾炮試射一下,檢驗有沒有出什麽故障。
為了對付劍門關堅固的山城,這個炮兵營裝備的是120mm口徑的重型野戰炮,可想而知從漢中經過崎嶇的山路運輸過來要經過多少困難和顛簸,現在到貨後自然要好好查驗一番。還好,這型炮口徑雖大但結構簡單,並無問題,炮彈順利出膛,劃了個拋物線飛向遠處,一如預期般順暢。
前來驗收的副旅長祝明秋少校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對炮兵營長說道:“很好,就這樣收拾東西入營吧。再過幾日,等兵力集結完成,你這些家夥就該發威了。”
營長搓著手道:“乖乖,拖拉機進不了山,這些大家夥隻能靠馬拉人推,你可不知道一路上那個難啊……等見了元人,我可得好好把這些火氣發在他們頭上。”
祝明秋笑道:“那可真有他們受的了。”
夏季天長,現在雖然已經是17點,但天仍大亮著,他返回旅部準備參加一個會議,然後看看有什麽事做。
這次的作戰試圖一舉滅亡成都朝廷,規模龐大,涉及多個進攻方向的數萬兵力,劍門關這裏是重點之一,103旅任務繁重。這一開會就曠日持久,軍官們拿著上麵發下來的任務和友軍傳來的簡報反複討論,推演正式進攻開始後的進程和可能出現的問題。
不知過了多久,正當他們沉浸於圖上作業的時候,卻突然有偵察兵發來了急報。
“什麽?劍門關內亂了?”
……
7月25日,陝西,甘泉縣。
甘泉縣位於連接延安與長安的道路之上,稍有些人氣,但也不多。此縣地處黃土高坡之中,多山少地,居民點被分割得支離破碎,對當地人來說生活不易,對外來者來說,也很麻煩。
一隊騎兵風塵仆仆返回甘泉縣城之中,又拐進了一處掛著“軍事地理勘測處”牌子的大院裏。士兵們整理行裝休息去了,而排長郭誌保少尉則背著一大包圖紙,進了大院第二進的正廳中。
正廳中不少人來來出出,門口有人守衛接待。接待員認識他,起身迎接道:“郭少尉回來了,這次收獲如何?”
郭誌保笑道:“還行,雖然惹了一身土,但找到了兩個山溝裏的村子,還有三個住人的塬。”
黃土高坡上有一種特殊的地貌曰“塬”,也就是四周陡峭中央卻平坦的小高地,頂上經常有人居住。理清人口和居民點是民政工作的基礎,然而黃土高坡破碎的地形給這個工作造成了巨大的阻礙。樞密院的軍事地理勘測處把不少人手都派到了陝西和山西來,協助戶部進行普查,可是至今仍有不少盲區。郭誌保之前的一個多月裏,就帶著人翻山越野,尋找可能存在的居民,為消除盲區做出了一點貢獻。
接待員點頭道:“好,辛苦了,送進去報告站長歸檔吧……對了,隔壁116旅的白旅長今天來訪問了,現在多半正在站長那裏,。”
“哦,曉得了。”
郭誌保對著廳側的鏡子整理了一下儀容,又敲門向內屋走去。內屋是一處辦公室,六張桌子擺在過道旁,桌後各有人在處理一些文牘工作。他看了看,走向一處桌子,與桌後人交接了一些手續後,又向更內屋走去。
“報告!”
“進來!”
這間屋子要寬敞一些,周圍靠牆處擺著密集的文件櫃,中央放著一大張桌子,桌上擺著一大張地圖。旁邊圍著好幾人正對著地圖指指點點,其中兩人軍銜最高,一人為上校,位於桌左,另一人為少校,位於桌右,其餘皆是尉官。
這名中校便是軍情處在甘泉的負責人吳聞,他準確地叫出了郭少尉的名字:“郭誌保,按期返回了,很好。正好,讓我看看,你查出什麽東西來了?”
“是!”郭誌保利落地一行禮,然後從包中將文件取出來。他把其中的大部分都交給吳聞旁邊的尉官,隻單獨取了一張手繪的地形圖出來,對著桌上的大地圖比照了一下,然後鋪在了右上角一處未勘測的區域中。
“……如此這般,這片區域有五個定居點,相互之間有小規模的交流,沒有成形道路,但有幾條長年踩出來的小路。水源不多,農田開了一些……”
他詳細將當地的民情地貌敘述出來,吳聞聽了連連點頭,還沒來得及開口,另一麵的那個上校,也就是來訪問的旅長白為民,就笑著說道:“吳站長,你的手下很能幹嘛。”
郭誌保挺起了胸膛,吳聞點頭道:“這小子去年剛畢業,表現還行,也差不多了……還不謝謝白旅長?確實幹得不錯,不過也別驕傲了!”
郭誌保連忙敬禮道:“謝謝白旅長,謝謝吳站長!”
吳聞擺擺手,讓他去與別人交接工作。
白為民低頭看了看地圖,說道:“照這個進度,把甘泉縣境全探出來的日子也不遠了。”
吳聞謙虛地說道:“也就是探個圖,離真正編戶齊民還差得遠呢。”
白為民嘴角一撇:“也不需要那麽精確,在這山溝溝裏開山種地,累死累活收不了幾石糧,有什麽意思?等過陣子上麵騰出手來,就把他們都遷到好地方去,封山育林,保持水土,到時候也就不用統計了。”
吳聞哈哈一笑:“也是。到時候就要白旅長你們忙了。”
白為民搖了搖頭,說道:“你也知道,按計劃沒幾日我們旅就要南下了,等打完不一定還回來駐甘泉,到時候可能得換別的旅來幹了。倒也一樣,咱們還是回歸正題,說一下這個線路的協調……”
正說著,門口卻突然又敲響了,稍後一名通信兵走了進來,辨認出白為民之後,走來將一份電報交給了他。
白為民看過之後一愣:“讓我們提前動身,這是什麽情況?……劍門關拿下了?”
……
7月26日,襄陽。
與東邊一片荒涼的中原大地不同,襄陽所在的南陽盆地當年經元軍長期屯田,至今已經積攢了大量的良田和不弱的基礎設施,條件不錯。而且,南陽盆地不但自身是邊境前線、軍事要地,還可以通過漢水航路聯係到上遊的漢中盆地,也就是另一個邊境要地,因此地位更顯重要。
自從華夏元年的大戰後,夏軍就在南陽盆地屯駐了重兵,常駐五個旅,還把中原師的指揮部移鎮於襄陽。這一支大軍,既如同鉗子的半邊,與漢中駐軍一同鉗製了蜀地的元軍,又如同一把利刃,懸在長江流域的其餘元軍頭頂上,令人不寒而栗。
現在的襄陽城和十年前沒有太大區別,仍然是一座軍事色彩濃厚的城市,普通市民不多,城牆也大致是十年前的那些,沒進行大幅度的改造——隨著火炮射程和威力的提升,城牆的形製已經沒那麽重要了。倒是城中豎起的多處天線,揭示了不同尋常的力量。
現在的一處天線之下,第二重型旅的旅長晉衝大校就在焦急地等待著。
“怎麽回事,宋國的回複還沒到麽?”
他踱著步子,越走越急,忍不住罵了出來:“再這麽磨蹭不識抬舉,我們就自己過去了!”
也難怪他這麽急,實在是局勢變化得太快!
本來,按照樞密院製定的作戰計劃,漢中和南陽兩方麵的軍隊將逐步移動至前線,漢中方麵攻劍門關,而南陽自長江一路向西攻過去,雙方步調盡可能一致,以消滅更多的元軍。南陽這邊難度較低,所以要慢一步,以免打草驚蛇……可是沒想到,漢中方向進度卻超出預料的快,103旅剛一動,劍門關就發生了內亂,然後他們試探著一攻——居然就把關城給拿下來!
這下子可真就哭笑不得了,拿下劍門關當然是好事,但計劃中的其餘部隊都還在調度中甚至還沒開始行軍呢,單憑103旅又能攻出去多遠?
所以軍事計劃陡然加快,各方麵的調動都提前了,晉衝率領的第二重型旅作為進攻的主力,也急著前往峽州(宜昌)開打——然而這時候出現了一個問題,襄陽以南直到江陵的地盤前幾年被宋軍收服,理論上夏軍要取得他們的許可才能通行。這本不是個問題,畢竟夏強宋弱,之前尚書省已經通過外交渠道知會了對方。但問題在於,當初說好的是八月份之後宋國可以讓夏軍通行,現在想提前動身,就得再走一遍程序了。
以宋國的效率,這程序走下來就不知道得多久了,晉衝天天守在中原師指揮部的通信班旁,眼看著劍門關那邊的消息不斷傳回來,等得那叫一個心急如焚。這一天天等下去,得貽誤多少戰機啊!
襄陽的夏日也是炎熱無比,晉衝罵了一陣子,解開兩顆扣子,拿著一把蒲扇呼了起來。
突然間,電報機再度響了起來,他立刻停止扇風,期待地看向那邊。
“是宋國的回複來了嗎?”還沒待譯碼完成,晉衝就迫不及待地問起來。
“不是,還沒有……”通信兵搖頭道。不過很快他眼睛就亮了起來,大聲說道:“是樞密院的指示……不管宋國了,我們先過去,許可慢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