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元,你們怎麽又曬這麽多東西啊?”


    “不知道啊,夏夏要弄的,肯定有用的。你還想吃昨天那個甜甜的嗎?”


    “有點想的,但是,沒有多少了。要不我們今天不吃了,明天再吃吧,這樣就能吃久一點了。”小豆子的喉頭可疑地滾動了下。


    “那好吧。我跟你說,昨天我和夏夏去了那個圍牆裏……好多人……好好玩……好好笑的……”


    “哇!我也好想去啊,下次也帶我去吧。”小豆子滿臉向往。


    “好,下次你也一起去換包子。我們到時候一起去看那些好玩的,”於元也很期盼能和小夥伴一起,但也擔心,“可是哦,要走好遠好遠的,腳會痛痛的,你能走嗎?”


    “我……我可以的……”小豆子沒有多少底氣。


    “嗯,你走不動了我就背你。回來時,我走不動了,夏夏就背我了。”於元終於想到了一個解決辦法,高興極了。


    “嗯!”小豆子也笑得傻乎乎的。


    倆小人在院子裏玩著石子,嘻嘻哈哈地鬧著。


    馮時夏拿出那四根雞羽,仔細地將根部多餘的雜毛修剪掉,用皂丸清洗了一遍。因為皂丸的去油效果比不上洗潔精,她決定再混沸水進去一起浸泡下。高溫既能殺滅一些細菌,也能一定程度促進一些化學反應的速度。


    但保不齊也會因此將羽梗泡壞了,畢竟是生物組織。先實驗一根,其他的先晾幹收著,如果效果好,以後再處理。


    她幾乎是以做研究的態度十分嚴謹地在進行這項小事。實在是這幾根羽毛來之不易,而羽毛筆成功與否更是關乎節約金錢和紙張的大事。


    幸好沸水泡過後的羽梗沒見著什麽軟爛,隻是有些毛脫落了,雖然不那麽好看,但能用就好。


    拿出去一起晾曬透,馮時夏給灶膛裏重新添上一根柴,骨頭多熬些時間,味道會更香濃。


    買來的薑蒜還得種,院子裏的菜地早種滿了東西,根本沒空地了,那幾叢蔥還是見縫插針補進去的。


    山腳的地裏倒是剛被拔了好些菜,之前也空著一片,但自己沒有任何種地經驗,就這點子東西,可經不起損耗,連一丁點兒學費都交不起。肯定得多費心思照看,種遠了可不方便,再來,種在院子裏,以後要用也隨時能拔。


    本來院子裏的青菜也到了能吃的時候,但這菜還小,要一齊全給薅了也可惜,何況倆人根本吃不完。最要緊的是,地裏的菜沒多少了,這點青菜這會也成了緊要物資。


    思來想去,最好的辦法還是另開一塊地。


    院子裏照目前的晾曬情況來看,不宜再擴寬菜地了,但屋旁卻可以。這可不是不能隨意開墾的時代了,這時候在屋旁挖點菜地應該還挺正常的,尤其小家夥家附近幾乎是沒有鄰居,都是荒地。


    想著能取用方便些,馮時夏直接拿起鋤頭在後棚前挑了一個平整些的位置,劃出了約4平米的範圍。


    先清掉上麵的石塊和荒草,草都拔出去,這草都快沒過小腿了,生命力旺盛得,她也不敢直接壓到下麵做青肥,萬一這些草死灰複燃,反而分掉了土地的養分也不一定。


    她也不懂翻地,隻知道這樣做是讓土地疏鬆些,便於種子發芽生根。想著她要種的基本都是長在地下的根莖,尤其薑,長大後也有一定的長度,便把土地翻得深了些。


    預估了下種的深度和以後成熟後需要的深度,大概得翻三十厘米多深。還好前兩天下過好幾天雨,這地沒有太硬,挖到深些的位置反而容易一點。


    剛開挖沒多久,就聽見小家夥在廚房喊“夏夏”,馮時夏忙應聲告知自己的位置。


    在跟小家夥目光相接的時候,從對方眼神裏捕捉到一絲還未消退的慌亂,她心裏酸酸的,而後十分鎮定地笑笑,依舊進行著自己的事。


    之後就是三個人在這片小小的地上忙著,隻有一把小挖鋤了,那兩人就換著用,雖然他倆這點子力氣對挖地並起不到什麽作用,但三人都堅定地各司其職,馮時夏還抽空複習幾個之前學得的詞語。


    “肚仔”這個小話癆,一直嘰嘰喳喳地,小家夥就像個捧哏,倆人一搭一唱,這氛圍格外和諧。


    粗粗翻了第一次後,馮時夏倒想趁著碎土給這土壤增加點肥力,但手頭沒有肥料,農家肥是可以,但是她也無從下手,尤其好像直接用是不行的,要經過一段時間放置才能行。


    這方法不行,那就隻能用其他植物肥料代替,草木灰是農家常用的,還有就是堆肥。


    看來那一筐竹筍殼和以後的濕垃圾都有去處了,但現如今它們一樣沒腐熟發酵,也用不了。草木灰那些還得留著點種時用。


    能和堆肥起到類似效果的就是樹林裏的腐葉層,那真是肥沃的很,還純天然。這邊離山還隔著點距離,但竹林不就在旁邊麽?上次進去時還見著那厚厚的腐葉。


    說幹就幹,馮時夏將筍殼空出來,到竹林裏來回摟了三大筐腐葉回來。本來她以為竹筍隻會雨後生長,倒沒想到這竹林裏又有筍冒出頭了,雖然數量少,但總歸是吃食,想著下午再過來轉一圈。


    她將這些腐葉趁著第二遍細耕時混翻進去,學著在地裏看到的樣子起了壟。她是不懂中間的道理的,千百年來大家都這樣做,那就這樣跟著做就好了,如果真要細究其原理,應該是為了植物更好地吸收養分和排水吧。


    別看才4平米多的地,但因為翻得深,他們可花了不少力氣。


    現在天氣不熱,馮時夏也不講究非得早上下午才種了。因為蒜種不大,兩斤大蒜一共有20多頭,每頭有6-14個蒜瓣,挑了外圈的大蒜瓣下種,中間那一圈就留著做菜用了。


    一斤薑是真沒有多少,也就4大塊。連最小的芽都沒放過,數了數一共也就20來個芽眼,馮時夏是舍不得一整塊丟進去種的。


    想想這些東西的生命力,還是決定像種土豆一樣,按芽眼切塊種,粗壯的芽就少切一些塊莖,剛冒的芽就多連一些,剩下的部分留著用。


    哪怕這樣精打細算了,剩下來的薑塊也不到三分之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夏江村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生困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生困夢並收藏長夏江村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