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時夏看著兩人交流了幾句,“肚仔”還是要走,暫時叫住了人,從廚房拿了大碗盛了骨頭蘿卜湯,又撥了一飯碗的豬肝,用小籃子裝了遞給他。


    “阿元,夏夏真好!對你好,還對我好!”小豆子為這碗噴香的湯不要錢地誇讚著。


    “嘿嘿~”於元十分讚同小夥伴的認知。


    “豆子——阿元,在家嗎?豆子在不在這啊?”聲音越來越近了。


    “呀,我得走了!”小豆子慌了,提著湯菜也不敢跑,幾乎用盡全力喊出來,“娘,等一下,我就來了!”


    三分鍾後,院外。


    “咋叫你又不應?昨天剛說的就忘了,是不?”


    “沒有呢,剛剛……在屋後,離得遠,沒聽清。”


    撒謊都是為了阿元啊。


    “你又提的啥?”


    “於大哥煮了好多好多湯,說吃不完要壞掉的,讓我幫忙吃一點。”


    確實煮了好多,不算說謊的。


    “阿長今天還在家?”


    “唔……嗯……在的。”支支吾吾地應著,眨眼又轉移著話題,“娘,今天家裏做了什麽啊?怎麽是你來,姐呢?”


    院內桌旁的兩人也重新坐上桌前吃飯了,雖然大骨上沒有肉,裏頭的骨髓卻還在的,馮時夏給小家夥用筷子捅到飯碗裏,示意他吃。滑溜溜的比不上肉,但入口即化,也很香。


    骨湯因為燉的時間夠長,醇厚得很,雖然沒有放油,但上麵卻飄了一層油花,喝進嘴裏,從舌尖到喉頭一路都是滿足,連帶裏頭的蘿卜也有了肉味。


    花了大量時間處理的豬肝也沒有什麽異味了,兩樣菜下鍋配合的時間好,雖然沒有加澱粉,豬肝也嫩生生的,一點也不老。自己吃著也覺得行,如果是鐵鍋炒的,再帶點焦香就更棒了。


    看小家夥嚐了不僅沒有皺眉,筷子也伸得勤,說明這做法也成功了,關鍵菠菜炒豬肝這菜也大有營養啊。


    於元是自從和大哥搬出來後,基本就沒怎麽吃過正經的炒菜了,哪怕馮時夏的炒菜水準算不得驚豔,但對他來說,都已經是了不得的味道了。


    他現在每到吃飯的時候,都會格外想大哥,如果大哥也在,三個人在一起這樣美美地吃一頓飯該多好啊!


    匣子裏的小石子還有兩顆,大哥還得兩天才能回來呢。


    小豆子家的飯桌上,這會也正誇讚著。


    “今兒是什麽日子?又是骨頭又是豬肝的?還真挺香的,將鍋裏的都盛出來吧,這點哪夠吃?”當家的男人發話了。


    “今兒哪是什麽日子,大家都在屋頭,穀子也沒回來,變也變不來。”一幹瘦老太回道。


    “你倒是美著呢,還不夠吃,家裏哪有那閑錢吃這些。”掌家女主人沒好氣。


    “那?”男人摸著頭憨笑。


    “這些是於大哥特意給豆子盛回來的。”小姑娘搶在自家小弟開口前美滋滋地解釋著。


    “欸?沒想到阿長還有這手藝?但豆子總拿他們的多不好意思,他們也難得吃頓好的。”男人嚴肅地表態。


    “你們平時多顧著阿元就是,我們住得近,你不收著,阿長那孩子反還不放心。”老人心裏有著成算。


    “是這個理。”女人也讚同。


    “上次我讓豆子也給阿元送魚了。”小姑娘補充道。


    “嗯……唔……送了呢。哇,真的好好吃啊!”小豆子偷偷嚼著豬肝,又喝了口湯喟歎著。


    “你呀——”女人點著小孩的頭,也嚐了一口豬肝,“味道是不錯,你看這配料放得,都趕上做席麵那等講究了。”


    “阿長手藝還真挺好,說實話,讓你來,一樣的東西可不一定能做出這味道。”男人嚐了口湯,也沒吃花生米,瞬間就醉了。


    “好吃就多吃點,哪來那麽些歪理說的。”見兒媳眼睛都快瞪出來了,老人忙打圓場。


    “嘿嘿~”小姑娘見爹惹娘生氣了還猶不自知,竊笑著。


    隻有桌上的小豆子一心一意地埋頭呼嚕著夏夏做的美味。


    飯後,馮時夏兩人將院子裏晾的東西都翻動一遍,還是覺得晾衣服什麽的還得重新想個辦法。院子裏就一個低矮的木杆,剛好夠小家夥晾些小衣服的,大人的衣服還得折起來放,這會就是。


    屋子裏用來搭衣服的架子老是搬來搬去也不方便,現在晾著被子也顯得短了。用長凳子架起來晾褥子就更麻煩了。


    得重新牽根繩子或支根晾衣杆。繩子自己是買了,但屋前既沒有足夠的房簷遮蓋,也沒有合適的梁柱來栓繩子。院子裏更沒有固定的地方,樹倒是有兩棵,但離得太近又還太小。


    晾衣杆要撐起來也得做支架,如果跟那低矮的一樣插進地裏用分叉架起來橫杆,自己這種承重的,不僅得找兩棵至少手臂粗的樹,還得挖兩個至少半米深的坑。考慮到得滿足同時曬被子和衣服的需求,兩棵還不一定夠。


    這在沒啥伐木工具的情況下,該是多麽困難的事,還得從山上去枝除葉地拖下來。


    橫杆也是,細的樹通常都不高,做橫杆寬度就不太夠,晾衣服可以,晾被子就勉強了,而且得剝皮打磨,不然粗布衣服哪怕勾不壞,風吹雨淋曬一曬,上麵全是髒樹皮屑。


    這是真的麻煩,能省點事就好了。


    直接綁繩子的話,晾被子時,繩子上受力不會均勻,這點深度的立杆,支撐力肯定不夠。


    馮時夏在腦子裏使勁回想其他的晾衣杆,腦子裏一下閃過姥姥家的屋簷下,從房梁兩端垂下兩段繩套,中間懸吊了一根竹竿,正好用來晾衣物。


    這兒屋簷窄不適用,竹竿卻可以用。它不用怎麽打磨,細長結實又輕便,這些需求都能滿足現在這種情況。而且竹子還不是實心的,砍起來省很多力氣,搬運也近得多。無疑,無論從哪方麵看它都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橫杆選用竹子,支架幹脆也直接用竹子,雖然沒有可固定的樹杈,但多砍幾根可以做成三角支撐,不用挖地還能移動或者收起來。


    說起來,固定支架雖然隻需要杯口大的洞,但這裏又沒有鐵鍬或專門的鑽孔機直接打下去,直接用鋤頭挖至少也得挖出水桶寬。今天剛試過,是真的費力氣,更別說院子裏的地還是夯實過的,挖起來可不容易。


    用竹子就都方便了,隻需等會去竹林找筍時順帶砍幾根竹子回來便是。斧頭小家夥家裏估計是有的,後棚裏整齊的木柴能證明,隻是得找一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夏江村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生困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生困夢並收藏長夏江村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