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娘讓你吃,唔,你就吃唄,”衛子秋早就左手一個肉餅,右手一個綠糕團吃得歡了,轉頭又對自己娘說,“娘,你也快吃,真的好吃,這餅子裏邊的肉好香。這糕也甜。”
“你這孩子,哪有你這樣一口甜一口鹹的吃法啊?看來你是開始嫌棄娘做的飯了。”話雖這麽說,婦人也是各嚐了一點,跟著點點頭,“你這阿姐做的這肉跟我以前吃的那種比都不差的。這青團也是,就是用的菜味道怪一些,口感還是很好的。”
“這是白頭草做的,田邊就有,不過我也是第一次這樣吃,”趙弘誠扒了一大口飯,正準備吞,想想又分作了三下,小口小口地就著菜來,“我們村也沒見誰做過這種團子,可能是江村那邊的做法。”
婦人搖搖頭:“這是江米做的。這種米少有人種的,一般也就糕點鋪子才會用這種米。”
“阿姐果然厲害,什麽新鮮吃食都會做。”衛子秋聽娘都這般說,越發覺得手裏的吃食更香了。
趙弘誠隻靦腆笑著,咬著嘴裏小秋夾過來的煎雞蛋,同樣覺得噴香。
槐樹村,
“阿長,唉,可怎麽辦?才吃了幾天的包子,嘴都給養刁了,這稀湯水簡直太……要是咱再省著點吃就好了,可有那麽多呢……”陳冬生一臉懊悔地端著手裏的粥碗。
“能都吃進肚子裏就是好的了,真要給放壞了,你恐怕比現在更心疼。”於長給陳冬生又夾了一筷子自己帶過來的醃菜,戲謔地看了一眼惆悵中的人。
陳冬生十分不好意思地瞧一眼自己的師弟,本來東西都不是自己的,自己沾了大光,還說這種不夠吃的話,要是他娘在,準是會給他一笤帚的。
“嗯,你說的是。這包子連師娘師妹都吃著好,還想問你買,要是拿去賣肯定也能換錢的。你那親戚對你可真好。”
對阿元是挺好的,於長頗不自在地扭了臉,含糊應了過去。稍頃,跟陳冬生商量:“師兄,最近要是有到縣城辦事的,你就讓我去唄,行嗎?我正好還有些零碎玩意沒弄出去,想趕緊賣點錢。”
陳冬生也是知道於長家的情況的,沒有多想就點點頭。而且說實話,比起跟外頭的人打交道,他更寧願簡簡單單在院子裏埋頭做物件的。
被各方討論著的馮時夏細細洗了一斤多荸薺,留了幾個生的,其他的都煮了。沒有削皮刀,就叫小家夥去幹淨上頭的莖葉,連皮一起嚼了。
雖然算不得特別甜,但口感還是不錯的,清脆多汁,有種沁涼的感覺。
小孩動作慢,卻耐心十足,自己一個已經下肚了,他也不著急,不緊不慢認真按她說的摘去上頭附著的薄葉。
馮時夏笑笑,用刀速度給他處理了兩個,自己把拿回的鴨蛋先擦洗了,明天正好安排和白菜那些一塊入缸。
這些鴨蛋有9小把,54個,按市場價得36銅幣,已經不算貴,她沒打算讓大娘再多給便宜,但大娘還是少收了她一個錢。
於元看著家裏如今到處都是蛋,眯起眼滿足地咬了一口之前外頭全是泥巴的醜果子,沒想到吃起來還有刺栗子的味道,比它還水多。
給狗子忙活完,倆人回屋寫了一會兒字,能好好坐桌上的時候馮時夏也是不想讓小孩用凳子將就的。
之前給小胖墩跪坐的衣物如今直接也讓小家夥當了蒲團坐了。她是有想過做一個蒲團或者坐墊的,可她瞧著自己現在還沒啥大進展的衣物和床單,隻想歎氣。
她真的越發佩服在這個沒有機器批量生產的時代,這些人到底是憑著怎樣的意誌力才將各類生活所需憑自己的手工準備齊全的。
她特意帶著小家夥的手認真試用了新墨和新硯台,發現確實比用墨丸或碗底磨的更細膩一點,色澤也更濃黑一些,總之還算滿意。
當然墨的黑度還是比不上現代化學工藝製作的碳素墨水,但總的來說,看習慣了,也沒有什麽影響。
這兒的黃紙也是,不好控墨,稍不留神一筆停留久一些就能把一個字暈成一團。尤其她寫的字小。
小孩們剛寫的時候更把握不住羽毛筆的力道,直接戳穿劃破了都是常有的事,好在最近這種情況越發少了,因為她也將筆尖調整了下,跟做鋼筆頭似的也壓了一點弧度,這樣孩子們用起來就更順暢。
她試了下今天買的新紙,暈染度還是差不多,但寫起來更流暢,畢竟雜質更少,表麵更光滑了。
但她決定還是不動用了,這些先留著做風箏,到時候看有沒剩下的再說。
經過四五天的學習,“學委”教的一百來個生字她已經反反複複記牢了小半,隻是大多還不知道對應的什麽意思,字形和字音記住了。
小家夥因為是邊練習書寫邊記的,每天她也最多隻教一兩個生字,有時還要複習前邊學過的,所以,進度看起來有點慢。但她覺著按幼兒園小朋友的進度來就差不多了。
過多的話不止孩子壓力大,一時難以消化,更怕打擊他學習的興趣,占用他本身就不多的和小夥伴們玩耍的時間。
雖然不認字不好,但不快樂更不好。
如今重新開始,她更覺得能在生活的點滴中收獲快樂是多麽的珍貴。
小孩似是知道她要忙,寫完字也沒準備睡,緊緊跟在她身邊又回到了灶房,乖巧地坐在板凳上拿出他專用的花生袋剝起了花生。
馮時夏今天是打算來試一試肥皂了的,在櫥櫃裏翻找之前買的各種油,倒是摸到了昨天放在廚房的萢和刺根,當時忙著擺所謂的下午茶,就暫時放進櫥櫃了。
小家夥臉上和手背的兩道血印子還沒完全好起來,她有點內疚,別人同樣那麽費勁地得來的東西送了她,自己卻全忘了。
好在才隔一天,用碗裝的也沒壓爛,除了一早被小胖墩捏在手心的那兩個。
“阿越,你瞧瞧,我這裏還有什麽?”
她裝作驚喜般地將東西端出來,小孩果然很訝異自己還有這麽多。
“我們一起吃吧,太多了,我一個人都吃不完。”
說著,她又拿了個小碗,分了小半給小家夥。她知道如果自己給太多,小孩也不會接受的。
小家夥摘的那些她一眼就能看出來,真的是又大又紅還完整,拈一顆扔進嘴裏,是甜的。接近果蒂的那一點酸味對這種食物來說,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
“你這孩子,哪有你這樣一口甜一口鹹的吃法啊?看來你是開始嫌棄娘做的飯了。”話雖這麽說,婦人也是各嚐了一點,跟著點點頭,“你這阿姐做的這肉跟我以前吃的那種比都不差的。這青團也是,就是用的菜味道怪一些,口感還是很好的。”
“這是白頭草做的,田邊就有,不過我也是第一次這樣吃,”趙弘誠扒了一大口飯,正準備吞,想想又分作了三下,小口小口地就著菜來,“我們村也沒見誰做過這種團子,可能是江村那邊的做法。”
婦人搖搖頭:“這是江米做的。這種米少有人種的,一般也就糕點鋪子才會用這種米。”
“阿姐果然厲害,什麽新鮮吃食都會做。”衛子秋聽娘都這般說,越發覺得手裏的吃食更香了。
趙弘誠隻靦腆笑著,咬著嘴裏小秋夾過來的煎雞蛋,同樣覺得噴香。
槐樹村,
“阿長,唉,可怎麽辦?才吃了幾天的包子,嘴都給養刁了,這稀湯水簡直太……要是咱再省著點吃就好了,可有那麽多呢……”陳冬生一臉懊悔地端著手裏的粥碗。
“能都吃進肚子裏就是好的了,真要給放壞了,你恐怕比現在更心疼。”於長給陳冬生又夾了一筷子自己帶過來的醃菜,戲謔地看了一眼惆悵中的人。
陳冬生十分不好意思地瞧一眼自己的師弟,本來東西都不是自己的,自己沾了大光,還說這種不夠吃的話,要是他娘在,準是會給他一笤帚的。
“嗯,你說的是。這包子連師娘師妹都吃著好,還想問你買,要是拿去賣肯定也能換錢的。你那親戚對你可真好。”
對阿元是挺好的,於長頗不自在地扭了臉,含糊應了過去。稍頃,跟陳冬生商量:“師兄,最近要是有到縣城辦事的,你就讓我去唄,行嗎?我正好還有些零碎玩意沒弄出去,想趕緊賣點錢。”
陳冬生也是知道於長家的情況的,沒有多想就點點頭。而且說實話,比起跟外頭的人打交道,他更寧願簡簡單單在院子裏埋頭做物件的。
被各方討論著的馮時夏細細洗了一斤多荸薺,留了幾個生的,其他的都煮了。沒有削皮刀,就叫小家夥去幹淨上頭的莖葉,連皮一起嚼了。
雖然算不得特別甜,但口感還是不錯的,清脆多汁,有種沁涼的感覺。
小孩動作慢,卻耐心十足,自己一個已經下肚了,他也不著急,不緊不慢認真按她說的摘去上頭附著的薄葉。
馮時夏笑笑,用刀速度給他處理了兩個,自己把拿回的鴨蛋先擦洗了,明天正好安排和白菜那些一塊入缸。
這些鴨蛋有9小把,54個,按市場價得36銅幣,已經不算貴,她沒打算讓大娘再多給便宜,但大娘還是少收了她一個錢。
於元看著家裏如今到處都是蛋,眯起眼滿足地咬了一口之前外頭全是泥巴的醜果子,沒想到吃起來還有刺栗子的味道,比它還水多。
給狗子忙活完,倆人回屋寫了一會兒字,能好好坐桌上的時候馮時夏也是不想讓小孩用凳子將就的。
之前給小胖墩跪坐的衣物如今直接也讓小家夥當了蒲團坐了。她是有想過做一個蒲團或者坐墊的,可她瞧著自己現在還沒啥大進展的衣物和床單,隻想歎氣。
她真的越發佩服在這個沒有機器批量生產的時代,這些人到底是憑著怎樣的意誌力才將各類生活所需憑自己的手工準備齊全的。
她特意帶著小家夥的手認真試用了新墨和新硯台,發現確實比用墨丸或碗底磨的更細膩一點,色澤也更濃黑一些,總之還算滿意。
當然墨的黑度還是比不上現代化學工藝製作的碳素墨水,但總的來說,看習慣了,也沒有什麽影響。
這兒的黃紙也是,不好控墨,稍不留神一筆停留久一些就能把一個字暈成一團。尤其她寫的字小。
小孩們剛寫的時候更把握不住羽毛筆的力道,直接戳穿劃破了都是常有的事,好在最近這種情況越發少了,因為她也將筆尖調整了下,跟做鋼筆頭似的也壓了一點弧度,這樣孩子們用起來就更順暢。
她試了下今天買的新紙,暈染度還是差不多,但寫起來更流暢,畢竟雜質更少,表麵更光滑了。
但她決定還是不動用了,這些先留著做風箏,到時候看有沒剩下的再說。
經過四五天的學習,“學委”教的一百來個生字她已經反反複複記牢了小半,隻是大多還不知道對應的什麽意思,字形和字音記住了。
小家夥因為是邊練習書寫邊記的,每天她也最多隻教一兩個生字,有時還要複習前邊學過的,所以,進度看起來有點慢。但她覺著按幼兒園小朋友的進度來就差不多了。
過多的話不止孩子壓力大,一時難以消化,更怕打擊他學習的興趣,占用他本身就不多的和小夥伴們玩耍的時間。
雖然不認字不好,但不快樂更不好。
如今重新開始,她更覺得能在生活的點滴中收獲快樂是多麽的珍貴。
小孩似是知道她要忙,寫完字也沒準備睡,緊緊跟在她身邊又回到了灶房,乖巧地坐在板凳上拿出他專用的花生袋剝起了花生。
馮時夏今天是打算來試一試肥皂了的,在櫥櫃裏翻找之前買的各種油,倒是摸到了昨天放在廚房的萢和刺根,當時忙著擺所謂的下午茶,就暫時放進櫥櫃了。
小家夥臉上和手背的兩道血印子還沒完全好起來,她有點內疚,別人同樣那麽費勁地得來的東西送了她,自己卻全忘了。
好在才隔一天,用碗裝的也沒壓爛,除了一早被小胖墩捏在手心的那兩個。
“阿越,你瞧瞧,我這裏還有什麽?”
她裝作驚喜般地將東西端出來,小孩果然很訝異自己還有這麽多。
“我們一起吃吧,太多了,我一個人都吃不完。”
說著,她又拿了個小碗,分了小半給小家夥。她知道如果自己給太多,小孩也不會接受的。
小家夥摘的那些她一眼就能看出來,真的是又大又紅還完整,拈一顆扔進嘴裏,是甜的。接近果蒂的那一點酸味對這種食物來說,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