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澄畫的格子還比較大,其實跟上次夏夏給他畫的圈圈框框感覺差不多,他想他可以努力在江澄畫的格子裏畫些東西。
受到夥伴們的啟發,他甚至搬出了自己以前的那袋玩具,夏夏給他重新收好用袋子裝了的那袋,他都好久沒玩了。裏頭有小石頭、小木頭和小布塊,現在這些都成了他的畫畫工具。
江澄見於元想到了這麽好的辦法,頓時也滿意起來,甚至還覺得對方的畫法也挺有意思的,跟著參與了進去。
馮時夏在一旁鋸竹子,劈竹條,聽得爭吵聲才過來看了兩眼,沒有出聲幹涉,這會兒點點頭,對這結果也比較滿意。
她和小女孩分組的那張,她自己用羽毛印成圓形成簇的一朵花,剩下的部分就交給小女孩去發揮了。
可能大家對印染的興趣都特別大,小女孩最後也去外邊院子裏找來好些不同植株的枝葉,給印了很多不同脈絡特征的植物上去,甚至還有桃花的。
雖然出來的效果因為暈染的不均勻並沒有那樣精致,但馮時夏覺得這幅畫就像有生命一樣的,是真的美。
其他幾個孩子看了小女孩的法子頓時也都羨慕得恨不得重新畫一張,但因為紙很貴大家都知道,所以沒有任何人提出要多畫一張。
小胖墩他們組出來的效果也很特別,各種自然彎曲的線條,比他們自己第一回畫的要接地氣得多了。
小黑仔他們這組是完成速度最快的,幾乎是複製了上一次的畫作,但是呢,他這回努力控製著每一次的蘸墨量,每個印染都差不多的力度,幾乎沒有任何一處有暈成墨團的,進步特別大。
馮時夏真心覺得每個孩子的想法都很獨特又可貴,每人都毫不吝嗇地給了一個大笑臉,每張畫都給落了他們各自的簽名字母。
孟氏坐在門邊聽得幾個孩子歡快的笑鬧聲,終於沒忍住跟著過來看了一圈。她之前以為幾個孩子是又在學字呢,這下看到他們並沒有寫一個字,而是在隨意塗塗畫畫,心裏真的是複雜難言。
她雖然不認字,但讓人代寫過這麽多年的書信,還是分得清紙張的好賴,這麽白這麽細的紙她可是一回都沒見寫信的人給她用過。肯定不便宜的。
而這麽精貴的紙,女娃就任著這幾個娃子放肆玩了,浪費是肯定的,但轉眼看看幾個娃子笑得不知多開心的樣子,拿著那紙個個都美得不行,她似乎隱約明白了女娃的心意。
這孩子,總是想讓這群娃子們開開心心的,不論吃的玩的都是,不論自家的還是別家的,從來不計較貴賤。女娃的心很大,而且軟得不成樣子。
因為馮時夏隻打算做最簡單的三角風箏和菱形風箏,屋子裏有現成的模板,她直接按了他們的尺寸來就是。所以,竹條不需要很多,綁框架也不複雜。
她用鋸子截了最長的一段竹子,劈兩半,用砍刀劈兩毫米厚度的竹片出來。竹子有紋理,好劈得很,順著下去就成了竹片。
竹片再分成竹條也簡單,要小心的就是自己別紮了竹刺,還有竹條要剖得粗細均勻,以免影響平衡。
馮時夏自己是最怕竹刺的,別看上次給小家夥挑木刺她很穩,但要輪到自己手上紮了,她會很崩潰。所以她一早就戴了手套,還借了小女孩的,直接戴了兩層。
劈出來的一把竹條,她按需要的長度都截好。
一比一組合搭架的操作對馮時夏這個以前手工還勉強過得去的人來說並不難,難的是竹條連接點的打結技巧。
她自己打的結不僅鬆還容易讓竹條滑動,這樣糊紙上去,肯定最後飛不了幾分鍾支架就會不成樣子,紙麵也會被戳破的。
不過,這個難題在孟氏看出女娃打算做什麽後就上前幫著指點了特殊的打結技巧,每個結點都綁得很牢。
最後把她規定了範圍的小孩們的畫裁到合適的大小,糊上綁好的竹製框架,多餘的碎邊她還仿著裁了一些長條飄帶。她還教小女孩剪了幾個螺旋的立體紙帶用漿糊粘接在一起,一拉起來有點像古早時候辦喜事裝飾在房間四角的那種感覺。
等飄帶粘上去,風箏的大致樣子就出來了,幾個小的在一旁拍手興奮得又叫又跳,連向來喜歡裝老成的“學委”都忍不住摸了又摸最後完工的作品,笑得可傻可傻。
這些可是夏夏和他們自己做出來的呀!
他們可真了不起啊!
於娟發現這些讀書人家裏才會有的玩意兒居然經過自己的手就這麽做出來了,都忍不住呆了。
風箏做完,他們就該出發了,時間還不算晚,應該才七點多。馮時夏拿出那天畫的示意圖把大家召集起來再次說明了一下他們的目標和路線。
“哦哦,去大山裏哦!鐵蛋,你說過的,你爺爺說那裏頭有大狐、大貓、大狼、大野豬和大兔子,對不對?那我們等下把他們全部都抓起來,就有好多肉吃了!”貴寶完全興奮得不能自已,揮著小胖手似乎要把所有都攏到自己懷裏來。
江澄滿臉黑線,他表示不想說話,雖然他同樣興奮,但是他知道那些肯定不是他們這種小娃子能抓到的。
大人們還都說它們吃人,尤其喜歡吃小娃子,這種嚇小娃子的話他現在是不太相信的,他隻想著看一眼就好了。
孟氏眼睛眯了眯,對這個一開始就被自己嚇哭過的胖娃娃的膽子有些質疑。
“大狼吃小娃子的。”於元戳一戳貴寶,他對大哥說的深信不疑。
“就是,我們就去抓抓大兔子和大野雞就好了。”小豆子也是同樣的迷之自信。
馮時夏隻聽懂了他們在討論雞,很遺憾自己不能告訴他們,上次自己走了那麽久,確實連個野雞的影子都沒見著。
不過重新拿出這張計劃圖,她突然就想起來自己昨夜一直梗在心裏被漏掉的那一點是什麽了。
是他們路途中她曾經標過的另一個點。
是那個曾經給她遞水敷藥的老人。
她上次還想著這回趁機帶點什麽禮物過去表示一下感謝的,結果這幾天忙起來,全部都忘光了。
受到夥伴們的啟發,他甚至搬出了自己以前的那袋玩具,夏夏給他重新收好用袋子裝了的那袋,他都好久沒玩了。裏頭有小石頭、小木頭和小布塊,現在這些都成了他的畫畫工具。
江澄見於元想到了這麽好的辦法,頓時也滿意起來,甚至還覺得對方的畫法也挺有意思的,跟著參與了進去。
馮時夏在一旁鋸竹子,劈竹條,聽得爭吵聲才過來看了兩眼,沒有出聲幹涉,這會兒點點頭,對這結果也比較滿意。
她和小女孩分組的那張,她自己用羽毛印成圓形成簇的一朵花,剩下的部分就交給小女孩去發揮了。
可能大家對印染的興趣都特別大,小女孩最後也去外邊院子裏找來好些不同植株的枝葉,給印了很多不同脈絡特征的植物上去,甚至還有桃花的。
雖然出來的效果因為暈染的不均勻並沒有那樣精致,但馮時夏覺得這幅畫就像有生命一樣的,是真的美。
其他幾個孩子看了小女孩的法子頓時也都羨慕得恨不得重新畫一張,但因為紙很貴大家都知道,所以沒有任何人提出要多畫一張。
小胖墩他們組出來的效果也很特別,各種自然彎曲的線條,比他們自己第一回畫的要接地氣得多了。
小黑仔他們這組是完成速度最快的,幾乎是複製了上一次的畫作,但是呢,他這回努力控製著每一次的蘸墨量,每個印染都差不多的力度,幾乎沒有任何一處有暈成墨團的,進步特別大。
馮時夏真心覺得每個孩子的想法都很獨特又可貴,每人都毫不吝嗇地給了一個大笑臉,每張畫都給落了他們各自的簽名字母。
孟氏坐在門邊聽得幾個孩子歡快的笑鬧聲,終於沒忍住跟著過來看了一圈。她之前以為幾個孩子是又在學字呢,這下看到他們並沒有寫一個字,而是在隨意塗塗畫畫,心裏真的是複雜難言。
她雖然不認字,但讓人代寫過這麽多年的書信,還是分得清紙張的好賴,這麽白這麽細的紙她可是一回都沒見寫信的人給她用過。肯定不便宜的。
而這麽精貴的紙,女娃就任著這幾個娃子放肆玩了,浪費是肯定的,但轉眼看看幾個娃子笑得不知多開心的樣子,拿著那紙個個都美得不行,她似乎隱約明白了女娃的心意。
這孩子,總是想讓這群娃子們開開心心的,不論吃的玩的都是,不論自家的還是別家的,從來不計較貴賤。女娃的心很大,而且軟得不成樣子。
因為馮時夏隻打算做最簡單的三角風箏和菱形風箏,屋子裏有現成的模板,她直接按了他們的尺寸來就是。所以,竹條不需要很多,綁框架也不複雜。
她用鋸子截了最長的一段竹子,劈兩半,用砍刀劈兩毫米厚度的竹片出來。竹子有紋理,好劈得很,順著下去就成了竹片。
竹片再分成竹條也簡單,要小心的就是自己別紮了竹刺,還有竹條要剖得粗細均勻,以免影響平衡。
馮時夏自己是最怕竹刺的,別看上次給小家夥挑木刺她很穩,但要輪到自己手上紮了,她會很崩潰。所以她一早就戴了手套,還借了小女孩的,直接戴了兩層。
劈出來的一把竹條,她按需要的長度都截好。
一比一組合搭架的操作對馮時夏這個以前手工還勉強過得去的人來說並不難,難的是竹條連接點的打結技巧。
她自己打的結不僅鬆還容易讓竹條滑動,這樣糊紙上去,肯定最後飛不了幾分鍾支架就會不成樣子,紙麵也會被戳破的。
不過,這個難題在孟氏看出女娃打算做什麽後就上前幫著指點了特殊的打結技巧,每個結點都綁得很牢。
最後把她規定了範圍的小孩們的畫裁到合適的大小,糊上綁好的竹製框架,多餘的碎邊她還仿著裁了一些長條飄帶。她還教小女孩剪了幾個螺旋的立體紙帶用漿糊粘接在一起,一拉起來有點像古早時候辦喜事裝飾在房間四角的那種感覺。
等飄帶粘上去,風箏的大致樣子就出來了,幾個小的在一旁拍手興奮得又叫又跳,連向來喜歡裝老成的“學委”都忍不住摸了又摸最後完工的作品,笑得可傻可傻。
這些可是夏夏和他們自己做出來的呀!
他們可真了不起啊!
於娟發現這些讀書人家裏才會有的玩意兒居然經過自己的手就這麽做出來了,都忍不住呆了。
風箏做完,他們就該出發了,時間還不算晚,應該才七點多。馮時夏拿出那天畫的示意圖把大家召集起來再次說明了一下他們的目標和路線。
“哦哦,去大山裏哦!鐵蛋,你說過的,你爺爺說那裏頭有大狐、大貓、大狼、大野豬和大兔子,對不對?那我們等下把他們全部都抓起來,就有好多肉吃了!”貴寶完全興奮得不能自已,揮著小胖手似乎要把所有都攏到自己懷裏來。
江澄滿臉黑線,他表示不想說話,雖然他同樣興奮,但是他知道那些肯定不是他們這種小娃子能抓到的。
大人們還都說它們吃人,尤其喜歡吃小娃子,這種嚇小娃子的話他現在是不太相信的,他隻想著看一眼就好了。
孟氏眼睛眯了眯,對這個一開始就被自己嚇哭過的胖娃娃的膽子有些質疑。
“大狼吃小娃子的。”於元戳一戳貴寶,他對大哥說的深信不疑。
“就是,我們就去抓抓大兔子和大野雞就好了。”小豆子也是同樣的迷之自信。
馮時夏隻聽懂了他們在討論雞,很遺憾自己不能告訴他們,上次自己走了那麽久,確實連個野雞的影子都沒見著。
不過重新拿出這張計劃圖,她突然就想起來自己昨夜一直梗在心裏被漏掉的那一點是什麽了。
是他們路途中她曾經標過的另一個點。
是那個曾經給她遞水敷藥的老人。
她上次還想著這回趁機帶點什麽禮物過去表示一下感謝的,結果這幾天忙起來,全部都忘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