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大家都還能接受,馮時夏決定把這些都摘回去,給沒得水果的孩子們增添一種零食。
因為就算現吃不完,多的果子能拿來做罐頭、果脯之類的,甚至冰糖葫蘆或者酸甜的果丹皮。
想到這,她恍然意識到幾個孩子吃不下去的桑葚其實也能拿來做果醬。
但他們都已經走過很遠了,或許等回頭的時候可以再摘一些。
別看隻有一顆樹,他們挑通紅的摘,也摘了大半簍。隻是這數量大家分一分鮮吃夠量,拿來做別的還是有點少。
孟氏把果子倒進自己的背簍裏,她是以前在鎮上見有人賣過這果子才知道它能吃的,這麽些有好幾斤,多少能賣點錢。
可惜他們找了找附近,再沒碰到第二顆這種樹了。
馮時夏認識的樹更是非常有限,除了鬆針這種特征極為明顯的,或者如桃花、桑葉般極為常見能一眼辨識的,在林子裏遇到其他的樹和灌木她基本都分辨不出來。
他們之後又碰上好些開著花或結了青果子的植株,但沒有再遇到成熟能吃的果子了。她覺得等到夏秋的時候,這寶藏式的大山不知還會饋贈多少給它周邊的子民。
原來預計的二十分鍾,他們幾乎花了四十多分鍾才到半山腰的背山麵。
馮時夏本以為她會見到的還是綿延重疊的大山,結果就在跟這座山相隔一片草地的高坡過去卻出現了另一片盆地。
那地方看起來麵積比小家夥的村莊還要寬廣,隱約還有不少青瓦搭蓋的房屋。四麵都有明顯的交通要道與別處相連。
高坡上的土路似乎就是從他們後山那邊延伸而出的,漸漸隱沒在她來處方向的山林裏。他們所處的位置似乎是這一片群山中南麵最薄弱的穀口,是連通山澗小路和縣道最短的位置,難怪這座山的樹木格外稀疏,有經常踩踏的痕跡。
所以,她當時以為的荒山野嶺其實一點都算不得多閉塞。
隻是那會她若選擇的不是這個方向,若不是堅持沿著山澗一側走,若再多往前繞一圈,很可能就會出現在另一個地方了,或許永遠都不會遇見小家夥和這群孩子。
那裏會有她的“家”嗎?
她以為的安全距離原來是這麽近的嗎?
馮時夏一時有點心驚。
目前為止,應該沒人知道她去了哪裏吧?或許真的是近在咫尺,可卻應驗了“燈下黑”?
她得穩住,她在縣城那麽高調地做了這麽久的生意,都沒被誰撞見認出來。應該有兩個可能,要麽這兒也不是她的家鄉,要麽村裏邊的人真的就是深居簡出。
如果是第二個情況,遲早她會被發現。但問題在於,如果是第二種情況,有什麽理由自家丟了個這麽大的女兒,卻沒有在附近大張旗鼓地找人呢?
就算不說縣城,至少附近的村子會聽到有消息吧?
難道原身在家裏做了什麽見不得人的醜事,家裏人不想宣揚開,所以給瞞住了?
這是一個可能,可她隨身行李裏那些井井有條的物件該怎麽解釋?那並不像匆忙出逃,也不像被惡意趕出來的。
否則,也不可能渾身上下除了額頭的傷口和衣服被蹭的泥印外,一點別的可疑痕跡都沒有。
這麽一推斷排除,她覺得最大的可能還是她家離這離得遠。
可能不知原因,她在路過醒來的那片林子時,從高處滑了下來,跌傷了頭,然後自己神奇地出現在這個身體裏。
幾個小的嘰嘰喳喳指點江山般地在討論眼前出現的新景象,大男孩、小女孩和老人卻怔愣地有些出神,隨後他們又輕聲交流了幾句,她都聽不懂。
“夏夏,夏夏!我們去,去下麵,那裏,放紙嗯,嗯——”小豆子指著被大毛背在身後大油紙包歡快地喊道,卻想不起那兩個好看的大姐姐把這個東西叫什麽了。
馮時夏回過神,看著下邊約有百多平方的緩坡和草地,點點頭。
本來她是打算把風箏帶到她當時休息的那處河灘那邊的,那也有一段狹長的地方夠幾個小的直跑放上幾米高的風箏的。
但很明顯,他們因著這次意外的選擇遇到了一個更好的地方。
這裏不僅適合放風箏,還適合野餐。
孩子們急著想去玩,馮時夏便沒要求大家再沿著山體斜向下山了,更沒再管什麽野花野果了。四個大的仍舊前後左右護著五個小孩牽手向下接力,幾乎隻用了十分鍾,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了山腳。
這片草地比他們後山那塊要大得多得多,但草地裏的野花卻遠沒有他們後山來得豐富。原來,他們那片地方居然那麽得天獨厚。
一下到草地,所有人都立刻卸下了身上的東西,好好舒展了一會兒身體。
兩隻羊被拴在了附近的樹上,大狗終於得以從背簍裏被移出。
馮時夏帶著它尋了一個地方解決好生理問題後,從小豆子的葫蘆裏倒了一點開水喂,然後難得開恩地把它放到了它幹兒子附近,讓它倆見見麵聚一聚。
當然,是隔著提籃的那種。
小蠢狗依馮時夏的意思本來也是想給它拴一塊培養下四隻的感情的,但小家夥可能心疼它不能做的事情太多,格外寵愛地還牽著不放手,準備帶它一塊去玩。
馮時夏看看下邊快齊膝深野草和小蠢狗的身高,有點憂慮。
這貨要是進了裏麵怕是跟進了迷宮沒兩樣吧?
別說它自己找不見方向,她都擔心自己找不見它。
“夏夏,我會好好牽著它的,讓它乖乖的。”於元可憐巴巴地舉起手裏的繩子懇求。
馮時夏想著就算一時找不見了,這貨今天精力不濟,應該也跑不遠,出不了這片草地的範圍,於是點了頭。
因著外麵紮實地包了油紙,大男孩也一路很小心地護持,所以哪怕翻山越嶺,裏頭的物品一點也沒被損壞。
待8個風箏被一一取出後,小孩們興奮得直“嗷嗷”狼叫。
風箏的製作水平和精細程度明顯有差,於是,馮時夏讓他們“剪刀石頭布”來進行第一輪挑選,之後再互相輪換著玩。
他們現在所處的位置較高,從這下去其實很有利於風箏飛揚起來。
小孩們顯然也有了相同的經驗,幾個小的擺好姿勢,一字排開就準備往下衝。小蠢狗被拴在了小家夥的手腕上。
因為就算現吃不完,多的果子能拿來做罐頭、果脯之類的,甚至冰糖葫蘆或者酸甜的果丹皮。
想到這,她恍然意識到幾個孩子吃不下去的桑葚其實也能拿來做果醬。
但他們都已經走過很遠了,或許等回頭的時候可以再摘一些。
別看隻有一顆樹,他們挑通紅的摘,也摘了大半簍。隻是這數量大家分一分鮮吃夠量,拿來做別的還是有點少。
孟氏把果子倒進自己的背簍裏,她是以前在鎮上見有人賣過這果子才知道它能吃的,這麽些有好幾斤,多少能賣點錢。
可惜他們找了找附近,再沒碰到第二顆這種樹了。
馮時夏認識的樹更是非常有限,除了鬆針這種特征極為明顯的,或者如桃花、桑葉般極為常見能一眼辨識的,在林子裏遇到其他的樹和灌木她基本都分辨不出來。
他們之後又碰上好些開著花或結了青果子的植株,但沒有再遇到成熟能吃的果子了。她覺得等到夏秋的時候,這寶藏式的大山不知還會饋贈多少給它周邊的子民。
原來預計的二十分鍾,他們幾乎花了四十多分鍾才到半山腰的背山麵。
馮時夏本以為她會見到的還是綿延重疊的大山,結果就在跟這座山相隔一片草地的高坡過去卻出現了另一片盆地。
那地方看起來麵積比小家夥的村莊還要寬廣,隱約還有不少青瓦搭蓋的房屋。四麵都有明顯的交通要道與別處相連。
高坡上的土路似乎就是從他們後山那邊延伸而出的,漸漸隱沒在她來處方向的山林裏。他們所處的位置似乎是這一片群山中南麵最薄弱的穀口,是連通山澗小路和縣道最短的位置,難怪這座山的樹木格外稀疏,有經常踩踏的痕跡。
所以,她當時以為的荒山野嶺其實一點都算不得多閉塞。
隻是那會她若選擇的不是這個方向,若不是堅持沿著山澗一側走,若再多往前繞一圈,很可能就會出現在另一個地方了,或許永遠都不會遇見小家夥和這群孩子。
那裏會有她的“家”嗎?
她以為的安全距離原來是這麽近的嗎?
馮時夏一時有點心驚。
目前為止,應該沒人知道她去了哪裏吧?或許真的是近在咫尺,可卻應驗了“燈下黑”?
她得穩住,她在縣城那麽高調地做了這麽久的生意,都沒被誰撞見認出來。應該有兩個可能,要麽這兒也不是她的家鄉,要麽村裏邊的人真的就是深居簡出。
如果是第二個情況,遲早她會被發現。但問題在於,如果是第二種情況,有什麽理由自家丟了個這麽大的女兒,卻沒有在附近大張旗鼓地找人呢?
就算不說縣城,至少附近的村子會聽到有消息吧?
難道原身在家裏做了什麽見不得人的醜事,家裏人不想宣揚開,所以給瞞住了?
這是一個可能,可她隨身行李裏那些井井有條的物件該怎麽解釋?那並不像匆忙出逃,也不像被惡意趕出來的。
否則,也不可能渾身上下除了額頭的傷口和衣服被蹭的泥印外,一點別的可疑痕跡都沒有。
這麽一推斷排除,她覺得最大的可能還是她家離這離得遠。
可能不知原因,她在路過醒來的那片林子時,從高處滑了下來,跌傷了頭,然後自己神奇地出現在這個身體裏。
幾個小的嘰嘰喳喳指點江山般地在討論眼前出現的新景象,大男孩、小女孩和老人卻怔愣地有些出神,隨後他們又輕聲交流了幾句,她都聽不懂。
“夏夏,夏夏!我們去,去下麵,那裏,放紙嗯,嗯——”小豆子指著被大毛背在身後大油紙包歡快地喊道,卻想不起那兩個好看的大姐姐把這個東西叫什麽了。
馮時夏回過神,看著下邊約有百多平方的緩坡和草地,點點頭。
本來她是打算把風箏帶到她當時休息的那處河灘那邊的,那也有一段狹長的地方夠幾個小的直跑放上幾米高的風箏的。
但很明顯,他們因著這次意外的選擇遇到了一個更好的地方。
這裏不僅適合放風箏,還適合野餐。
孩子們急著想去玩,馮時夏便沒要求大家再沿著山體斜向下山了,更沒再管什麽野花野果了。四個大的仍舊前後左右護著五個小孩牽手向下接力,幾乎隻用了十分鍾,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了山腳。
這片草地比他們後山那塊要大得多得多,但草地裏的野花卻遠沒有他們後山來得豐富。原來,他們那片地方居然那麽得天獨厚。
一下到草地,所有人都立刻卸下了身上的東西,好好舒展了一會兒身體。
兩隻羊被拴在了附近的樹上,大狗終於得以從背簍裏被移出。
馮時夏帶著它尋了一個地方解決好生理問題後,從小豆子的葫蘆裏倒了一點開水喂,然後難得開恩地把它放到了它幹兒子附近,讓它倆見見麵聚一聚。
當然,是隔著提籃的那種。
小蠢狗依馮時夏的意思本來也是想給它拴一塊培養下四隻的感情的,但小家夥可能心疼它不能做的事情太多,格外寵愛地還牽著不放手,準備帶它一塊去玩。
馮時夏看看下邊快齊膝深野草和小蠢狗的身高,有點憂慮。
這貨要是進了裏麵怕是跟進了迷宮沒兩樣吧?
別說它自己找不見方向,她都擔心自己找不見它。
“夏夏,我會好好牽著它的,讓它乖乖的。”於元可憐巴巴地舉起手裏的繩子懇求。
馮時夏想著就算一時找不見了,這貨今天精力不濟,應該也跑不遠,出不了這片草地的範圍,於是點了頭。
因著外麵紮實地包了油紙,大男孩也一路很小心地護持,所以哪怕翻山越嶺,裏頭的物品一點也沒被損壞。
待8個風箏被一一取出後,小孩們興奮得直“嗷嗷”狼叫。
風箏的製作水平和精細程度明顯有差,於是,馮時夏讓他們“剪刀石頭布”來進行第一輪挑選,之後再互相輪換著玩。
他們現在所處的位置較高,從這下去其實很有利於風箏飛揚起來。
小孩們顯然也有了相同的經驗,幾個小的擺好姿勢,一字排開就準備往下衝。小蠢狗被拴在了小家夥的手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