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還是有好報的,人剛剛哪知道啞娘子又會給多兌一些呢?這老哥哥是一點沒想著占便宜,啞娘子才拿善心比善心。”


    “是,不能讓好人心寒啊……”


    “啞娘子真厚道,想的法子也是極好。其實還是她出得最多。”


    “現在想想,這提前定好的東西都做成了,哪家都沒有說退就退的道理。不然豈不是壞了買賣的規矩?”


    “說起來是這樣,這糕還不是別的,如果賣不出去,放都不能放,自家雖是能吃,但人家辛苦做的可不是為了自家吃的,都是要換成錢糧養家的。她婆家一家子懶貨,估計都靠她一人養著呢。”


    “她腦子活,這法子是好,反正大夥要買還買不著,如今花一樣的錢能得著比那些拿紙片換的還多,哪還有比這更美的事呢?可不都是皆大歡喜?”


    “沒錯沒錯,這大哥得了更多的銀錢,阿伯得了更多的糕,都是好事,喜事!”


    幫人幫到底,既然大家都被帶起了善心,便都想把這事做到最好,借此給這個偏遠鄉的漢子留個好印象,不能讓人回去了再四處傳說他們縣城裏頭的人多麽多麽陰險、蠻橫。


    而且已經有人帶頭出錢出東西解決了最大的問題,剩下的都不費什麽事了。


    有人告知他縣城裏價格公道的幾家糧店和雜貨店,有人給他指路吃得飽味道好又不會太花錢的吃食攤,還有人詳細問他是哪個鄉哪個村的,打算幫他到車行和城門打聽有沒有順路回去的車。


    就是隻順路到半途也好的。


    不然縣城隻剩他一個人,他又是頭一回來這裏,真要一路邊走邊打聽回去想想都難得很。


    哪怕中午出城,走七八個時回去都深更半夜了,這還是識路走得快的前提下,而漁陽這麽大的地方,好些地方就是大男人半夜也不敢一個人走的,不然被搶了是輕的,丟了性命就出大事了。


    這種時候可不能為了省幾文錢了。


    總之,整個場麵看起來和諧又溫暖。


    男人自也是明白這道理的,不會不知好歹,俱是細細跟人討論了又一一謝過。


    人臨走臨走了,一些人還是不放心,最後有幾個手頭暫時無事的,直接拍板說得帶著人去把事辦好,再順便把送人出城才放心。


    男人跟買他紙片的大爺、馮時夏以及在場的眾人都拱拱手,再三表示感謝後便隨著幾人離開了,走了幾步沒忍住又回頭看了這攤位一眼,似要把那樹、那花、那攤台還有那裏鬧哄哄的男女老少都記在心間。


    “別多想,啞娘子這人行事奇怪得很呢,一般人摸不著她的心思才容易讓人誤會。你是不知,她養了兩隻狗子,來縣城都是背娃娃似的背著走路的,連狗子都要帶進茅房去拉屎。”


    “哈哈哈哈哈,快別說她養的那些個崽子的事了,你知道麽?笑死個人,她還養了一隻羊崽結果不吃羊奶吃狗奶。”


    “她那攤子熱鬧得很,每回學堂散學都有好些娃子找去呢。今日她又說要給小娃子辦個認字換零嘴的事,本來給嚐點就不咋收娃子們的錢的,這回還倒貼著給了。這人怪是真怪,好也是真好的。”


    馮時夏的評價在眾人的心裏自然又翻了回來,甚至更上一層樓。


    但她自個兒卻沒有多大的反應,她知道這些都是表麵的,不論眾人對你多麽稱頌,等下回再遇著事,隻要你做不到他們所期盼的,該懟你還是會無腦懟你。


    不過,見山翻山,遇水蹚水,順利渡過眼前這條河再說。


    人生哪有什麽一了百了的好事呢?


    等兌完了所有的預定份額,蛋糕還剩不到四兩了,她都包起來了不打算再賣。


    經過兩場小打小鬧的危機,不論是她自己,還是看熱鬧或者來購物的客人,那股別扭勁都消失不見了,似乎大家都忘記了前兩天那轟動半個縣城的食品安全事故。


    想買卻不知買哪種的,蹭吃的,旁敲側擊打聽配方的,一直到中午,一切看起來已經一如往常。


    一場聲勢浩大的危機帶來的負麵影響力迅速開始消彌。


    這是馮時夏自己都沒預料到的。


    她都已經準備好了冷場半個月,現在看來可能大概七八天的時間自己這兒就能徹底恢複到原來的狀態了。


    下午的狀況是差一些,好些人路過猶猶豫豫的看幾眼,最後走開的多。


    不過,上午她的貨物差不多都賣出了五分之四了,已經大大超過了她的預期目標,剩的就算都帶回去也沒事,所以,現在根本不著急。


    隻是似乎帶累了賣菜大娘,她有些不好意思。


    大娘帶的菜多,雖然上午也賣了三分之二,可還有二十來斤。


    她幫著重新理了理,稱重後分成一小把一小把的紮好,拿了幾張油紙畫了超大的價格放在旁邊,讓人隻要路過就會看著。


    其實價格並沒有便宜,甚至這樣一分,比散賣再贈送還會多幾文錢。


    但就是因為表達方式粗放直白,大夥一看就明白什麽價有多少,紮得清爽老實,挑菜都不用自己挑,爛菜黃葉都沒有,一把提了給錢就走便是。


    這種現代精品路線的售賣方式還是能吸引人的,尤其中午過來的都是急著回去做飯的,就想省點時間,很快,大娘攤上就開始聚集人了。


    之前有些個顧忌的仔細一想,他們可是從來沒聽說過賣菜的賣到鬧人的。


    啞娘子的糕跟這位大娘的菜根本就是倆碼事。


    遂,動心的都靠過來了。


    這種賣法還給王氏省不少事,收的都是整錢,連算賬都省了,至多給人過過秤看看斤兩。


    而且除了蔥,台麵上再也沒有其他零散得菜。那些個想要添頭的都不好意思開口讓拆那齊整整的一大把,這頭便又省下些。


    很快,剩下的三分之一又眼見著下去一半,餘的她也不著急了。


    她靜靜瞅著馮時夏帶著倆孩子認字,玩紙塊,有時也跟著念叨一句。


    她也是知道能認字的好處了,不然這娃子要不是記好了哪天賣哪天的東西,那天就要栽個大跟頭,要不是這娃子認字,給她寫了這麽些紙放邊上,她這菜也不能賣得這麽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夏江村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生困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生困夢並收藏長夏江村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