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二斤]?”於長沒跟小孩計較白菜到底是不是白菜的事,隻別扭地念著兩個奇怪的發音。
“是啞婆婆給它倆起的名字,[大膽]就是……嗯,就是[大膽],[二斤]就是兩斤的意思。”於元對於自己解釋不了的[大膽]的名字,隻能敷衍了事。
於長莞爾一笑,來回咂摸幾遍[大膽]的發音,自動忽略掉心底的一絲不對勁,感覺自己大概明白了那女子起名的方法。
隻是等“二斤”長到四五斤了,不改名都奇怪吧?
“大哥,[大膽]它們長得好快啊!開始的時候才這麽小小一隻,現在都長高長大了,脖子都變長好多啦。”於元鑒於於長的良好態度,忍不住看著看著就碎碎念起來,還用兩隻手跟於長比劃出能以前這些雞鴨小崽崽被捧在手心裏那麽一窩窩的大小。
有些無語的於長真的很想搖醒阿元,大聲告訴他謊話說破了。
因為這些小的雞鴨一看都應該是半個月以上的大小了,按他自己說的才來三天的話,絕不可能一下長這麽大的。
更遑論“兩斤”了。
這麽一想,至少上回自己回來的時候,這些雞鴨就應該買了吧?
可他沒見到,想來是跟阿元的“白菜”一並帶去啞婆婆那邊了。
怎麽偏偏這次單獨將雞鴨留下來了呢?
“日子就是很快的,阿元以前也是這麽小小一隻,現在一樣長大了呀。”
他摸摸小孩的頭,憶起那時候對方還在繈褓中攥著小拳頭隻會邊掙紮邊“哇哇”哭著要吃奶的樣子。
於元太熟悉大哥這個表情了。
他眼珠滴溜一轉,邊對“二斤”說一聲“要睡覺了”邊把雞籠蓋關上,然後拖了於長的手把人拉到了屋後,指指小牛和小白呆的圈棚:“大哥,啞婆婆還把兩隻羊放我們家裏了。”
這時的於長看著阿元邀功式的表情不知怎麽走到的那圈旁,等真的看到上次空空的地方這回多了一大一小兩隻羊的時候,徹底無語了。
什麽叫“還把兩隻羊放我們家了”?
眼前這事這像話嗎?
這隻是兩隻羊的問題嗎?
帶著雞籠裝雞過來就算了,有特意上別人家建個羊圈圍羊的嗎?
這哪裏合理了?
難怪上回他都沒想通那女子用竹子特意圍個圈、搭個棚是幹啥的呢。
長久的沉默中。
“大哥,小牛和小白是不是好乖的啊?你一看也好喜歡是不是?”
好喜歡?
你哪點看出我喜歡了,弟弟?
全身白的小羊叫小白他能理解,怎麽頭黑身子白的不叫大黑、大白甚至小花,偏偏要叫小牛?
讓一隻羊叫小牛,這是人幹的事嗎?
太糟心了。
“小牛也是啞婆婆起的名字啊?”
應該不能吧?
“小牛是豆……嗯,是啞婆婆起的。”於元下巴抬到一半又點點頭。
“喂過了嗎?”於長最終隻能幹巴巴地問了這麽一句。
接著他就再次見識了自己弟弟三天就養成的熟練喂羊功力,小孩幾個屋子跑一跑,混好的料舀多滿,碎豆杆抱多少,菜葉拿幾片,都心裏有數得很。
不得不說,比他都明白太多了。
他都得跟著後頭學。
連這時為啥不能喂草小孩都能講出個道道來。
去到後棚時看到兩杆子滿當當的灰綠、靛青色的布時,他都懶得開口問了。
隻在見到柴堆上那數不清的各色泥坨子時實在好奇問了聲。
“我也不知道是幹嘛的,可能啞婆婆就是想玩泥巴,曬土疙瘩吧。大哥,你戳一戳這個,是不是軟軟的,很好玩吧?”
好吧,現在小孩連敷衍都懶得跟他敷衍了。
再瞥到村裏都沒有幾個的石磨時,他上次已經被打擊過的心再次被碾過一輪。
整整麵部表情,他跟小孩打趣:“上回說給大哥磨豆子水?用這個磨?沒想到我家阿元力氣竟這般大了?”
哪知小孩羞澀看他一眼,指了指灶屋門後的角落:“這個我推不動。大的是大人用的,我還是小娃子,我用那個小的。”
這時,他才赫然發現,門後竟還藏著另一個一手來寬的小磨。
真是精巧得很,石料都不是常見的。
他都不知世上還有這般小的磨,能拿來磨點什麽。
這一石麥子磨粉要磨到什麽時候?
那女子怎會買這個?
一個磨難道還不夠嗎?
見於長一臉懷疑,於元哪能不上前演示一番。
推得那叫一個快。
“大哥,你看,我推得動這個的,明早就給你磨。”
於長心裏暗暗起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想法:“這個磨是專門給你用的?”
“是啞婆婆給我和豆子兩個人玩的。”於元笑眯眯的。
殊不知一個“玩”字就讓於長再受了一次暴擊。
這小磨一看就不是幾文,幾十文就能買到的,花錢買一個可能得幾百文的東西就為的讓阿元他們玩?
還讓不讓人活了?
他知道那女子的買賣掙錢,可竟然這麽掙錢的嗎?
別人辛辛苦苦一文不花攢大半月的錢她能隨便拿來給小孩買東西玩玩?
難道這就是大戶人家的樸素生活?
他以為大戶人家即便不怎麽缺錢,吃得好,穿的好,也買得起貴重的物件,但也不至於白白拿錢這麽揮霍的吧?
可現在他覺得他可能是想錯了。
“這個磨真能磨豆子?”
對這一點,他還是很懷疑。
“能的啊。我都幫啞婆婆磨過好多回了。我現在就去抓豆子泡,嘿嘿,不是抓豆子,是抓黃豆子。要抓兩把那麽多的,豆子明日來不來呢,再多加一點吧……”於元是行動派,嘀嘀咕咕的不管“小牛”是不是還餓肚子等著,就先去為明早磨豆漿做準備了。
最近每一次回來,於長便覺得自己弟弟又長大了一些,如今更是自儼然一個小大人的樣子,樣樣事務都能做得井井有條的,他感覺既欣慰又心酸。
這種心酸不是為的小孩吃了多少苦,小孩一直都是開開心心的,沒有半點不情願,他相信這是成長是好的。
他心酸的是自己都沒辦法陪在小孩身邊見證這一切。
一晃眼,他的阿元就快不需要他了。
“是啞婆婆給它倆起的名字,[大膽]就是……嗯,就是[大膽],[二斤]就是兩斤的意思。”於元對於自己解釋不了的[大膽]的名字,隻能敷衍了事。
於長莞爾一笑,來回咂摸幾遍[大膽]的發音,自動忽略掉心底的一絲不對勁,感覺自己大概明白了那女子起名的方法。
隻是等“二斤”長到四五斤了,不改名都奇怪吧?
“大哥,[大膽]它們長得好快啊!開始的時候才這麽小小一隻,現在都長高長大了,脖子都變長好多啦。”於元鑒於於長的良好態度,忍不住看著看著就碎碎念起來,還用兩隻手跟於長比劃出能以前這些雞鴨小崽崽被捧在手心裏那麽一窩窩的大小。
有些無語的於長真的很想搖醒阿元,大聲告訴他謊話說破了。
因為這些小的雞鴨一看都應該是半個月以上的大小了,按他自己說的才來三天的話,絕不可能一下長這麽大的。
更遑論“兩斤”了。
這麽一想,至少上回自己回來的時候,這些雞鴨就應該買了吧?
可他沒見到,想來是跟阿元的“白菜”一並帶去啞婆婆那邊了。
怎麽偏偏這次單獨將雞鴨留下來了呢?
“日子就是很快的,阿元以前也是這麽小小一隻,現在一樣長大了呀。”
他摸摸小孩的頭,憶起那時候對方還在繈褓中攥著小拳頭隻會邊掙紮邊“哇哇”哭著要吃奶的樣子。
於元太熟悉大哥這個表情了。
他眼珠滴溜一轉,邊對“二斤”說一聲“要睡覺了”邊把雞籠蓋關上,然後拖了於長的手把人拉到了屋後,指指小牛和小白呆的圈棚:“大哥,啞婆婆還把兩隻羊放我們家裏了。”
這時的於長看著阿元邀功式的表情不知怎麽走到的那圈旁,等真的看到上次空空的地方這回多了一大一小兩隻羊的時候,徹底無語了。
什麽叫“還把兩隻羊放我們家了”?
眼前這事這像話嗎?
這隻是兩隻羊的問題嗎?
帶著雞籠裝雞過來就算了,有特意上別人家建個羊圈圍羊的嗎?
這哪裏合理了?
難怪上回他都沒想通那女子用竹子特意圍個圈、搭個棚是幹啥的呢。
長久的沉默中。
“大哥,小牛和小白是不是好乖的啊?你一看也好喜歡是不是?”
好喜歡?
你哪點看出我喜歡了,弟弟?
全身白的小羊叫小白他能理解,怎麽頭黑身子白的不叫大黑、大白甚至小花,偏偏要叫小牛?
讓一隻羊叫小牛,這是人幹的事嗎?
太糟心了。
“小牛也是啞婆婆起的名字啊?”
應該不能吧?
“小牛是豆……嗯,是啞婆婆起的。”於元下巴抬到一半又點點頭。
“喂過了嗎?”於長最終隻能幹巴巴地問了這麽一句。
接著他就再次見識了自己弟弟三天就養成的熟練喂羊功力,小孩幾個屋子跑一跑,混好的料舀多滿,碎豆杆抱多少,菜葉拿幾片,都心裏有數得很。
不得不說,比他都明白太多了。
他都得跟著後頭學。
連這時為啥不能喂草小孩都能講出個道道來。
去到後棚時看到兩杆子滿當當的灰綠、靛青色的布時,他都懶得開口問了。
隻在見到柴堆上那數不清的各色泥坨子時實在好奇問了聲。
“我也不知道是幹嘛的,可能啞婆婆就是想玩泥巴,曬土疙瘩吧。大哥,你戳一戳這個,是不是軟軟的,很好玩吧?”
好吧,現在小孩連敷衍都懶得跟他敷衍了。
再瞥到村裏都沒有幾個的石磨時,他上次已經被打擊過的心再次被碾過一輪。
整整麵部表情,他跟小孩打趣:“上回說給大哥磨豆子水?用這個磨?沒想到我家阿元力氣竟這般大了?”
哪知小孩羞澀看他一眼,指了指灶屋門後的角落:“這個我推不動。大的是大人用的,我還是小娃子,我用那個小的。”
這時,他才赫然發現,門後竟還藏著另一個一手來寬的小磨。
真是精巧得很,石料都不是常見的。
他都不知世上還有這般小的磨,能拿來磨點什麽。
這一石麥子磨粉要磨到什麽時候?
那女子怎會買這個?
一個磨難道還不夠嗎?
見於長一臉懷疑,於元哪能不上前演示一番。
推得那叫一個快。
“大哥,你看,我推得動這個的,明早就給你磨。”
於長心裏暗暗起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想法:“這個磨是專門給你用的?”
“是啞婆婆給我和豆子兩個人玩的。”於元笑眯眯的。
殊不知一個“玩”字就讓於長再受了一次暴擊。
這小磨一看就不是幾文,幾十文就能買到的,花錢買一個可能得幾百文的東西就為的讓阿元他們玩?
還讓不讓人活了?
他知道那女子的買賣掙錢,可竟然這麽掙錢的嗎?
別人辛辛苦苦一文不花攢大半月的錢她能隨便拿來給小孩買東西玩玩?
難道這就是大戶人家的樸素生活?
他以為大戶人家即便不怎麽缺錢,吃得好,穿的好,也買得起貴重的物件,但也不至於白白拿錢這麽揮霍的吧?
可現在他覺得他可能是想錯了。
“這個磨真能磨豆子?”
對這一點,他還是很懷疑。
“能的啊。我都幫啞婆婆磨過好多回了。我現在就去抓豆子泡,嘿嘿,不是抓豆子,是抓黃豆子。要抓兩把那麽多的,豆子明日來不來呢,再多加一點吧……”於元是行動派,嘀嘀咕咕的不管“小牛”是不是還餓肚子等著,就先去為明早磨豆漿做準備了。
最近每一次回來,於長便覺得自己弟弟又長大了一些,如今更是自儼然一個小大人的樣子,樣樣事務都能做得井井有條的,他感覺既欣慰又心酸。
這種心酸不是為的小孩吃了多少苦,小孩一直都是開開心心的,沒有半點不情願,他相信這是成長是好的。
他心酸的是自己都沒辦法陪在小孩身邊見證這一切。
一晃眼,他的阿元就快不需要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