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每個人的身體和心理狀況不一樣,才胃口不同吧。


    反正,她覺著原身比她的狀態還是要健康不少的。


    最起碼,年輕的資本就在這兒。


    不到二十歲,家境又不差,除非有基礎病,不然一個正常人,身體能差到哪裏去?


    這兒的人連視力都普遍比現代要好。


    她以前沒多愛護眼睛,隻是比較幸運沒有近視,但到了這兒才知道真正的好視力是啥樣的,看啥都不費勁。


    就跟800萬像素和一億超清的區別。


    總歸,能吃是福,給自己灌下一碗古老悠久的雞湯,她心安理得地就開始埋頭幹飯。


    這會兒也沒有在公共場合甚至交通工具上進食不太禮貌這種說法,天大地大,吃飯最大。


    雖然她坐車的時候沒怎麽見過別人吃東西,但她覺得那隻是因為別人肚子不餓,或者手頭沒有吃食而已。


    反正她現在餓,必須吃。


    她也不覺得肚子叫幾聲有啥丟臉的,同車的就這麽幾個人,除了眼前的婦人和趕車大爺,別人可能對她都不眼熟。


    有的說不定啥時候才能再遇到呢,真要顧及那麽多,純粹自己找罪受。


    當然,她也不是故意要給別人帶去不愉快的同乘體驗。


    這不是意外起晚了嗎?


    趕時間又實在肚子餓,沒辦法了才這麽著。


    好在手裏就是簡單的飯團,沒啥特別的味道,動靜小些影響不到別人。


    然而她這麽想,車上其他的人可不這麽想。


    如今誰出門的幹糧是白米飯團啊,能有個不狠刮嗓子的硬餅子揣著就不錯了。


    而且大早上的,誰家不是灌兩口稀粥就出門了?


    哪有正經做飯的?又不是農忙。


    白花花的軟米飯哪能不吸引人呢?


    好在是塞過兩口才來坐車的,不然自己的肚子真跟著別人一起鬧起來,可就笑話大發了。


    不過,他們也不是什麽不講理的,人這餓著肚子,還能不許人吃嗎?


    故而車上大致還是一片祥和,其他人都眼觀鼻、鼻觀心。


    扯閑天的都暫時安靜下來了,主要是得分出一部分心力來抵製白米飯的誘惑。


    馮時夏哪兒想得到這麽多呢,此時她還遺憾著剛剛沒在飯團裏再添一些肉鬆呢。


    懊惱間左手被塞進來一個圓滾滾還帶著溫熱的東西。


    是顆比較小巧的雞蛋,幹幹淨淨的,一看就讓人愛不釋手。


    可不,真是可愛到讓人想一口吞下去。


    真是奇怪,即便知道水煮蛋有營養,也不怎麽排斥它的口感口味,可除了無法反抗隻能順從安排的小時候,以前她幾乎都不太吃水煮蛋。


    或許是自己內心急切需要點什麽來彰顯自我的一種表現吧。


    現在想想挺幼稚的。


    雞蛋多好吃啊,現在的小朋友頭號最愛就是雞蛋。


    隻是老人在出門時就簡單背了個包袱,裏頭東西看著也不多,也不知她什麽時候從哪裏變出來的煮雞蛋。


    還隻有一顆。


    給她了。


    “哎喲,小夏啊,你婆婆可真疼你啊。你這都幾個娃兒的娘了,還吃得上婆婆給的煮雞蛋,你可真有福氣。”


    婦人沒忍住,忽地又開腔了。


    馮時夏沒太明白具體意思,不過從對方讚歎的眼神和語氣裏來看,是蠻羨慕她的。


    隻是這表情由一個幾歲孩子來做,還說得上是真實。


    你一個成年人了,盯著我一顆煮雞蛋羨慕得要命,怎麽看怎麽古怪啊……


    不過,馮時夏也不差這一顆蛋,還是搖搖頭推還給老人。


    老人和小家夥們這樣的才更該吃些增加營養,以提高身體免疫力。


    然而孟氏眼一瞪,馮時夏便隻好訕訕地收回手來。


    最近一段的和諧相處都讓她幾乎快忘了老人原來也是比較固執刻板的。


    “就是,你婆婆這是對你好呢,隻管吃吧。做兒媳婦的要知道惜福,像這樣的婆家,難找著呢。”


    婦人就如同隨直播進度條在刷彈幕似的,嘴上老忍不住要來一句總結或旁白。


    孟氏又看了婦人一眼,暗道,自己這算個啥,你實屬見識還太少,不然,要女娃自個兒來做早飯的話,何止一個雞蛋,燉大肉都可能安排上,到時恐怕香得這騾車都動不了。


    一個煮雞蛋就好了?


    咱跟這娃子的生活層次早就差得十萬八千裏了,人家哪看得上這個。


    人家用得上稀罕別人對她的這點好?人自個兒能掙來金山銀山,想怎麽過日子怎麽過日子。


    什麽娘家婆家的,再好都比不上自個兒掙的。


    可惜馮時夏聽不到這個,不然她肯定要站起來給老人鼓個掌的。


    這簡直就是新時代女性的誌向和口號啊。


    不過,她倒也沒囂張到看不上這個那個,還搞什麽清早燉大肉這般的沒有人性的事。


    最多也就熱一熱頭晚上燉的,切切拌拌,夾個餅子嘛。


    早餐麽,弄那麽麻煩沒必要。


    其實她覺著現在手裏這顆雞蛋也挺香,真的。


    因著邱老漢多等的那一會兒,馮時夏和孟氏總算沒浪費時間,及時趕到了縣城。


    馮時夏下車時想多給兩個錢,然而邱老漢並不收,她便幹脆取了一串糖葫蘆塞過去。


    反正除開男子原訂的數量,她本身就有多做不少。


    這樣基數大了,即便路途上有損耗,多多少少還是能保全部分下來,到時候就差不離了。


    隻是,她想是這般設想的,最後具體情形會如何卻無法保證。


    但她給每一串都裹上了油紙隔開,再用稻草包了好幾厘米厚的一圈,盡量讓它們不被太陽直射到。


    更突發奇想在最外層蒙了塊白布,想著或許能反射點光出去,讓裏頭升溫不那麽快。


    她不知道自己用七拚八湊的防曬隔熱原理想的這些法子管不管用,隻確實已經盡力了。


    就這幾點都是她絞盡腦汁琢磨了一天才整合出來的。


    書到用時方恨少,換作任何一位理科學霸來解決這個問題,肯定就是分分鍾的事。


    隻怪自己上學的時候很多東西隻學了個皮毛,工作後更沒有分出精力去研究一些科學知識,很多事情看過一眼、“哦”一聲就過去了。


    知其然的東西都不多,更別說要知其所以然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夏江村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生困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生困夢並收藏長夏江村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