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他一定死在你前頭
重生替嫁裝賢良,世子扶腰悔斷腸 作者:米花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來福從田裏回來,在路邊摘了一把五顏六色的野花。
找到秀蘭,來福遞了過去,“秀蘭妹子,好看嗎?”
秀蘭臉微紅,羞澀地點了點頭,接了過來,“好看,多謝來福哥。”
“今天中午我廚房做了綠豆糕,裏麵還有棗泥呢!來福哥喜歡吃,就多吃點!”
“好!”來福嘿嘿笑笑,不過他也沒有忘記正事,“世子夫人,最近在忙什麽呢?”
秀蘭壓低聲音輕聲問:“世子想知道?”
來福爺笑笑點了點頭,“是的,世子特別好奇世子夫人在做什麽!”
秀蘭回答:“世子夫人看那些有關河道的書,我隻是一個丫鬟,鬥大的字隻認識幾個,根本看不懂。”
“不過我聽世子夫人一邊看書,一邊記錄,還一邊喃喃自語,河道淤泥堆積,水位也越來越高。”
“如果下大雨,可能會產生倒灌,京城內澇。我見識少,也不知道世子夫人說得對不對。”
來福聽到這話肅然起敬,感慨萬千,“世子夫人,真心真意為世子著想!”
秀蘭聽到這話點頭附和,“那當然,這些記錄河道的書哪有話本子有意思?”
“現在世子夫人連最愛的話本子都不看了,整天寫寫畫畫,估計也是給世子準備的。”
來福深以為然,急忙給周瑾匯報。
周瑾聽到來福的話,微微一怔,“可京城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發生內澇倒灌了!”
來福聽到這話不以為然,“正因為很長時間沒發生,日積月累的河床一定上升了。”
周瑾聽到這話,看向來福的眼神,頗為讚許,“沒想到你小子挺機靈的!”
來福嘿嘿笑笑,拍了一下周瑾的馬屁,“都是世子教得好!”
“世子夫人連最喜歡的畫本子都不看了,專門看這些晦澀枯燥的河道書籍,給世子籌謀。”
“世子,您不能無動於衷!不如咱們現在就去探望世子夫人,一人計短,二人計長,或許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呢?”
周瑾眼露笑意,“我正有此意!”
說完,周瑾已經快步跨進顧惜靈的院子。
周瑾長腿走得快,來福追不上。
此時顧惜靈書桌上鋪滿剛剛畫好的圖,還有計算出來的深度,眉頭緊鎖。
周瑾進來,看到顧惜靈抿著小嘴,嚴肅認真,“在寫什麽呢?”
顧惜靈沒抬頭,指了指邊上的那個列表。
“世子請看,情況不容樂觀。我剛剛算出來,今年如果雨水跟去年一樣,必然倒灌,京城內澇。”
周瑾的目光落在曆年水位上,以及河床的深度,臉上的笑容消失殆盡。
“我再算一遍。”事關重大,周瑾不敢大意。
周瑾廢寢忘食,午飯還是來福送來的。
老夫人得知孫子和孫媳婦忙正事兒,由身邊的嬤嬤陪著,出去逛逛,不打擾小兩口。
直到夜幕降臨,周瑾重新計算完畢。
此時,周瑾麵色更加凝重,“都這樣了,河道官為何不上報?”
顧惜靈抬頭,挑了挑眉,嘴角上翹,語氣略帶嘲諷。
“朝廷每年撥款,用於清淤,可有多少用在實處?”
“上報?修河道的銀子去哪了?反正不出事,就沒事。等到出事了,說不定他們已經不負責這些事情了。”
“至於誰是倒黴鬼,就看老天了。可能有人已經猜到會有內澇倒灌,有背景的,或者有人提醒的,撈夠了銀子,另謀他職。”
“現在負責河道的官員,應該是沒權沒勢的,等到出事,背黑鍋,貶官或者砍頭。”
“鄭兄?”周瑾瞳孔微縮,倒吸一口涼氣,“正是寒門出身,他頗為正直,為人略微古板,但不失為一個好官。”
顧惜靈想了想,然後說:“你把曆年數據謄抄給他,以鄭文的聰明才智,能明白你的深意。”
周瑾深以為然,站起來,把這些資料折疊起來,“這親自給鄭兄送去。”
“慢著!”顧惜靈趕緊喊住想要往外衝的周瑾。
周瑾皺眉,麵露不解,“你為何攔我?”
“你現在還在禁足,怎麽能隨便回京城?”顧惜靈解釋,“這事情,你不出麵,或許能成。你出麵,以李國舅對你的痛恨,你支持的,必然反對。”
“這……”周瑾無言以對,甚至還有點喪氣,“難道我一輩子都要這樣窩囊,做個縮頭烏龜嗎?”
顧惜靈抿嘴輕笑,眨眨明眸,“哪能一輩子?李國舅已是不惑之年,比你老多了。你平心靜氣,他保準死在你前頭。”
“哈哈!”周瑾被顧惜靈,“你安慰人的方式,真奇特。不過,你的意思我明白,不就是想勸我不要著急,來日方長嗎?”
顧惜靈嬌笑,“世子說得對,我就是這個意思。”
周瑾權衡利弊,覺得顧惜靈說得有道理,“那行,我會讓人悄悄給鄭兄送去。”
這次,周瑾並沒有讓來福去。
來福是周瑾的長隨,代表周瑾,明麵上的事情,都讓來福做。
這次讓長寧侯府的暗衛。
鄭文出身寒門,俸祿不多,租了一進小院居住。
鄭文下衙回來,在書房裏看書。
周大來到窗前,扔出一個銅錢,屋裏的油燈滅了。
“鄭大人,不要點燈,我乃長寧侯世子侍衛。世子閉門思過,閑暇翻看京畿河道曆年水位和河床高度,發現不妙,特送來詳細數據,還請鄭大人重視,否則今年恐有倒灌之危。”
鄭文聽到這話,心裏咯噔一下,最近他一直想查閱相關資料,但一直被阻攔。
眼看著夏日來臨,若不提前上奏,一旦倒灌,他頭上烏紗不保,說不定還被砍頭。
即使在黑暗裏,鄭文仍舊恭敬行禮,“多謝周兄提醒,鄭某牢記周兄恩情。”
周大再三提醒,“你上奏,千萬不要提世子,否則李國舅必反對。”
鄭文一愣,旋即恍然大悟,“周兄大義。”
“鄭大人,在下告辭,東西給你放桌上了。”周大說完,悄然離開,躍上房頂,消失在夜幕裏。
鄭文找到火折子,看到放在書桌上的一遝圖紙和紙張,仔細閱讀。
還沒看完,頻頻倒吸涼氣!
鄭文再次朝著長寧侯府的方向作揖!
救命之恩,他記下了!
找到秀蘭,來福遞了過去,“秀蘭妹子,好看嗎?”
秀蘭臉微紅,羞澀地點了點頭,接了過來,“好看,多謝來福哥。”
“今天中午我廚房做了綠豆糕,裏麵還有棗泥呢!來福哥喜歡吃,就多吃點!”
“好!”來福嘿嘿笑笑,不過他也沒有忘記正事,“世子夫人,最近在忙什麽呢?”
秀蘭壓低聲音輕聲問:“世子想知道?”
來福爺笑笑點了點頭,“是的,世子特別好奇世子夫人在做什麽!”
秀蘭回答:“世子夫人看那些有關河道的書,我隻是一個丫鬟,鬥大的字隻認識幾個,根本看不懂。”
“不過我聽世子夫人一邊看書,一邊記錄,還一邊喃喃自語,河道淤泥堆積,水位也越來越高。”
“如果下大雨,可能會產生倒灌,京城內澇。我見識少,也不知道世子夫人說得對不對。”
來福聽到這話肅然起敬,感慨萬千,“世子夫人,真心真意為世子著想!”
秀蘭聽到這話點頭附和,“那當然,這些記錄河道的書哪有話本子有意思?”
“現在世子夫人連最愛的話本子都不看了,整天寫寫畫畫,估計也是給世子準備的。”
來福深以為然,急忙給周瑾匯報。
周瑾聽到來福的話,微微一怔,“可京城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發生內澇倒灌了!”
來福聽到這話不以為然,“正因為很長時間沒發生,日積月累的河床一定上升了。”
周瑾聽到這話,看向來福的眼神,頗為讚許,“沒想到你小子挺機靈的!”
來福嘿嘿笑笑,拍了一下周瑾的馬屁,“都是世子教得好!”
“世子夫人連最喜歡的畫本子都不看了,專門看這些晦澀枯燥的河道書籍,給世子籌謀。”
“世子,您不能無動於衷!不如咱們現在就去探望世子夫人,一人計短,二人計長,或許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呢?”
周瑾眼露笑意,“我正有此意!”
說完,周瑾已經快步跨進顧惜靈的院子。
周瑾長腿走得快,來福追不上。
此時顧惜靈書桌上鋪滿剛剛畫好的圖,還有計算出來的深度,眉頭緊鎖。
周瑾進來,看到顧惜靈抿著小嘴,嚴肅認真,“在寫什麽呢?”
顧惜靈沒抬頭,指了指邊上的那個列表。
“世子請看,情況不容樂觀。我剛剛算出來,今年如果雨水跟去年一樣,必然倒灌,京城內澇。”
周瑾的目光落在曆年水位上,以及河床的深度,臉上的笑容消失殆盡。
“我再算一遍。”事關重大,周瑾不敢大意。
周瑾廢寢忘食,午飯還是來福送來的。
老夫人得知孫子和孫媳婦忙正事兒,由身邊的嬤嬤陪著,出去逛逛,不打擾小兩口。
直到夜幕降臨,周瑾重新計算完畢。
此時,周瑾麵色更加凝重,“都這樣了,河道官為何不上報?”
顧惜靈抬頭,挑了挑眉,嘴角上翹,語氣略帶嘲諷。
“朝廷每年撥款,用於清淤,可有多少用在實處?”
“上報?修河道的銀子去哪了?反正不出事,就沒事。等到出事了,說不定他們已經不負責這些事情了。”
“至於誰是倒黴鬼,就看老天了。可能有人已經猜到會有內澇倒灌,有背景的,或者有人提醒的,撈夠了銀子,另謀他職。”
“現在負責河道的官員,應該是沒權沒勢的,等到出事,背黑鍋,貶官或者砍頭。”
“鄭兄?”周瑾瞳孔微縮,倒吸一口涼氣,“正是寒門出身,他頗為正直,為人略微古板,但不失為一個好官。”
顧惜靈想了想,然後說:“你把曆年數據謄抄給他,以鄭文的聰明才智,能明白你的深意。”
周瑾深以為然,站起來,把這些資料折疊起來,“這親自給鄭兄送去。”
“慢著!”顧惜靈趕緊喊住想要往外衝的周瑾。
周瑾皺眉,麵露不解,“你為何攔我?”
“你現在還在禁足,怎麽能隨便回京城?”顧惜靈解釋,“這事情,你不出麵,或許能成。你出麵,以李國舅對你的痛恨,你支持的,必然反對。”
“這……”周瑾無言以對,甚至還有點喪氣,“難道我一輩子都要這樣窩囊,做個縮頭烏龜嗎?”
顧惜靈抿嘴輕笑,眨眨明眸,“哪能一輩子?李國舅已是不惑之年,比你老多了。你平心靜氣,他保準死在你前頭。”
“哈哈!”周瑾被顧惜靈,“你安慰人的方式,真奇特。不過,你的意思我明白,不就是想勸我不要著急,來日方長嗎?”
顧惜靈嬌笑,“世子說得對,我就是這個意思。”
周瑾權衡利弊,覺得顧惜靈說得有道理,“那行,我會讓人悄悄給鄭兄送去。”
這次,周瑾並沒有讓來福去。
來福是周瑾的長隨,代表周瑾,明麵上的事情,都讓來福做。
這次讓長寧侯府的暗衛。
鄭文出身寒門,俸祿不多,租了一進小院居住。
鄭文下衙回來,在書房裏看書。
周大來到窗前,扔出一個銅錢,屋裏的油燈滅了。
“鄭大人,不要點燈,我乃長寧侯世子侍衛。世子閉門思過,閑暇翻看京畿河道曆年水位和河床高度,發現不妙,特送來詳細數據,還請鄭大人重視,否則今年恐有倒灌之危。”
鄭文聽到這話,心裏咯噔一下,最近他一直想查閱相關資料,但一直被阻攔。
眼看著夏日來臨,若不提前上奏,一旦倒灌,他頭上烏紗不保,說不定還被砍頭。
即使在黑暗裏,鄭文仍舊恭敬行禮,“多謝周兄提醒,鄭某牢記周兄恩情。”
周大再三提醒,“你上奏,千萬不要提世子,否則李國舅必反對。”
鄭文一愣,旋即恍然大悟,“周兄大義。”
“鄭大人,在下告辭,東西給你放桌上了。”周大說完,悄然離開,躍上房頂,消失在夜幕裏。
鄭文找到火折子,看到放在書桌上的一遝圖紙和紙張,仔細閱讀。
還沒看完,頻頻倒吸涼氣!
鄭文再次朝著長寧侯府的方向作揖!
救命之恩,他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