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能低下頭,能彎下腰
重生替嫁裝賢良,世子扶腰悔斷腸 作者:米花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在尷尬的氛圍,在出城之後,就消失了。
因為周瑾的上官大司農霍雲霍大人先到了城外。
周瑾帶著顧惜靈,來到上官的馬車旁邊見禮。
霍大人今年三十有八歲,跟長寧侯差不多年紀。不過大司農霍大人,可能經常來往朝堂和田間,皮膚黝黑,身材幹瘦。
“霍某叨擾了,還請世子夫人見諒。”霍大人在周瑾麵前,可以不回禮,畢竟他是上官。
可顧惜靈是世子夫人,雖然沒有官職,但品階比他高。
霍大人下馬車,拱手給顧惜靈見禮,“給世子夫人請安!”
顧惜靈見狀,連忙謙虛回答:“霍大人心係農事,是百姓之福。我夫君能跟在大人身邊當差,實屬幸運。”
“現在時辰不早了,夫君,您陪著霍大人,正好也說說咱們種植的番麥情況。”
“我曉得。”周瑾應下,雖然心有紅顏,但大白天的,還是幹正事兒。
周瑾跟霍大人一起上了馬車。
周瑾拿出記錄的冊子,每隔五天,都有人從莊子上送來新的記錄內容,甚至還畫出來長勢情況。
霍大人在馬車上並不多言,仔細閱讀記錄的內容,又仔細看看畫出來的番麥長勢。
當得知番麥已經長到三尺之高,也頗為震驚,“長這麽高,還未開花結果?”
周瑾搖頭,“回大人,並沒有。根據番商的敘述,番麥需要長六尺之高,上麵長出來須子之後,才會在中間部位長出來棒子。”
“前所未聞,屬下也不知道須子是什麽樣,棒子是什麽樣子。”
聽到這話,霍大人頷首,輕撫稀疏的胡須,“量那個番商,不敢說謊,且耐心等著便是。”
畢竟番商要在康國做生意,還有固定店鋪,應該知道在康國招搖撞騙的代價。
周瑾笑笑,“後來,屬下又去尋找那個番商。那個番商還說,等到棒子掰下來之後,立即曬幹番麥植株,還可以當飼料喂牛喂羊。”
霍大人沉思,“接下來就看產量了!如果真的高產,適宜我們康國生產,我會稟告陛下,賞賜周大人。”
周瑾拱手,“多謝霍大人,不過屬下有個建議,若是番麥真的可以高產,還應該稟告陛下,賞賜那個番商。”
“其他番商看到了,就會積極地從其他地方帶過來更多的新物種。適合咱們的,就留下來。不適合的,對咱們也沒損失不是嗎?”
霍大人聽到這話,眼眸微閃,點了點頭笑道:“周大人此法妙也!若是番商能夠得到朝廷賞賜,甚至加官晉爵,其他番商必效之。”
周瑾點頭附和,“大人說得是。”
霍大人一路上跟周瑾交談,發現周瑾並非外麵所傳文章寫得好,但為人倨傲,好作酸詩。
周瑾在農司衙門當差,跟其他人一樣,並無不同,反而比其他人更加認真。
有不懂的,虛心請教,查閱資料。
本來以為陛下安排個祖宗回來,沒想到安排一個能夠腳踏實地編農書的人。
周瑾還提出來,如果工匠能夠革新農具,要給重賞。
重賞之下,才能有勇夫。
這一點,也適用於農司。
這個折子呈上去之後,陛下真的就給農司撥錢了,這讓一向緊巴巴的農司寬裕很多。
看來陛下很看重周瑾,周瑾也並非傳言那樣華而不實。
到了莊子上,周瑾和霍大人跟老夫人請安之後,就去田裏。
顧惜靈給老夫人請安,私底下跟老夫人說了府裏的事情。
老夫人這段時間,在莊子上休養極好,麵色紅潤,不像以前那樣瘦弱。
“又是一個多事之秋啊!”老夫人這一輩子經曆很多,大起大伏,看得多,也看得遠。
顧惜靈低聲說:“是啊,祖母。陛下隻有太子一人,而且太子還體弱。隨著陛下逐漸年邁,下麵的藩王開始蠢蠢欲動了。”
老夫人心裏一個激靈,“我這輩子最怕的就是新舊交替,對於咱們這樣的勳貴來說,是否興盛,遠遠沒有平穩重要。”
“隻要侯府底蘊還在,一代不行,還有二代,三代,多生孩子,總有一天,還能挺過來。”
“可為了爭奪權勢,想有從龍之功,那離覆滅也不遠了。朝廷風雲變幻,誰都不知道最後誰勝利?就像當初陛下,誰知道他能夠登上帝位?”
“當初那些不斷站隊,押寶的官員們,又有幾個善終的?當年的菜市口,血流不止,足足砍了一個月。”
顧惜靈雖然沒有經曆過當年,但顧惜靈前世也經曆過這樣的動蕩。
曾經她夜裏做夢都會夢到,因為謝晉大逆不道,她和孩子被拉出去,在菜市口砍頭的畫麵。
沒想到重生之後嫁到長寧侯府,也會經曆這樣的事情。
“唉,不管是上層勳貴,還是底層的老百姓,在新舊交替之時,都危險。”
老婦人頷首,“當年的賢王叛亂,起兵圍攻京城。一路攻過來,戰火四起。”
“不僅農田被毀,壯丁被抓,又恰逢天災人禍,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顧惜靈搖頭歎息,“當年我就是在那場戰亂中被替換了!我在農家生活多年,更了解底層的艱辛。”
“這也是我多次規勸世子,哀民生之多艱,不能隻在朝堂上四處樹敵,而是要低下頭、彎下腰,切實看到老百姓的艱辛,才能真正為老百姓做點事情。”
“好在世子善良,有悲天憫人之心,還有棟梁之材,能夠虛心接受勸說,現在在農司做得有聲有色。今天來的霍大人,對世子頗為讚許。”
老夫人滿意地笑了笑,握住顧惜靈的手。
“惜靈,這都多虧了你!年輕之時,磨去身上的戾氣,了解朝堂官場如何運作,了解百姓艱辛,而後才能走得更穩更遠。”
“現在我並不擔心瑾兒,而是擔心侯爺。白姨娘的事情,隻是其中之一。”
“其實這次他們沒有得手,後麵還會有更加陰毒的手段。”
顧惜靈前世雖然沒有經曆,但後來從一些過來人和一些書籍上複盤經過,也大為震撼。
當時顧惜靈還慶幸,謝晉幸虧還是個小官,沒有資格摻和進去。
否則以謝家現在又窮又沒權沒勢的狀態,但凡摻和進去,也是被砍頭身首分離,扔到亂墳崗喂野狗的下場。
因為周瑾的上官大司農霍雲霍大人先到了城外。
周瑾帶著顧惜靈,來到上官的馬車旁邊見禮。
霍大人今年三十有八歲,跟長寧侯差不多年紀。不過大司農霍大人,可能經常來往朝堂和田間,皮膚黝黑,身材幹瘦。
“霍某叨擾了,還請世子夫人見諒。”霍大人在周瑾麵前,可以不回禮,畢竟他是上官。
可顧惜靈是世子夫人,雖然沒有官職,但品階比他高。
霍大人下馬車,拱手給顧惜靈見禮,“給世子夫人請安!”
顧惜靈見狀,連忙謙虛回答:“霍大人心係農事,是百姓之福。我夫君能跟在大人身邊當差,實屬幸運。”
“現在時辰不早了,夫君,您陪著霍大人,正好也說說咱們種植的番麥情況。”
“我曉得。”周瑾應下,雖然心有紅顏,但大白天的,還是幹正事兒。
周瑾跟霍大人一起上了馬車。
周瑾拿出記錄的冊子,每隔五天,都有人從莊子上送來新的記錄內容,甚至還畫出來長勢情況。
霍大人在馬車上並不多言,仔細閱讀記錄的內容,又仔細看看畫出來的番麥長勢。
當得知番麥已經長到三尺之高,也頗為震驚,“長這麽高,還未開花結果?”
周瑾搖頭,“回大人,並沒有。根據番商的敘述,番麥需要長六尺之高,上麵長出來須子之後,才會在中間部位長出來棒子。”
“前所未聞,屬下也不知道須子是什麽樣,棒子是什麽樣子。”
聽到這話,霍大人頷首,輕撫稀疏的胡須,“量那個番商,不敢說謊,且耐心等著便是。”
畢竟番商要在康國做生意,還有固定店鋪,應該知道在康國招搖撞騙的代價。
周瑾笑笑,“後來,屬下又去尋找那個番商。那個番商還說,等到棒子掰下來之後,立即曬幹番麥植株,還可以當飼料喂牛喂羊。”
霍大人沉思,“接下來就看產量了!如果真的高產,適宜我們康國生產,我會稟告陛下,賞賜周大人。”
周瑾拱手,“多謝霍大人,不過屬下有個建議,若是番麥真的可以高產,還應該稟告陛下,賞賜那個番商。”
“其他番商看到了,就會積極地從其他地方帶過來更多的新物種。適合咱們的,就留下來。不適合的,對咱們也沒損失不是嗎?”
霍大人聽到這話,眼眸微閃,點了點頭笑道:“周大人此法妙也!若是番商能夠得到朝廷賞賜,甚至加官晉爵,其他番商必效之。”
周瑾點頭附和,“大人說得是。”
霍大人一路上跟周瑾交談,發現周瑾並非外麵所傳文章寫得好,但為人倨傲,好作酸詩。
周瑾在農司衙門當差,跟其他人一樣,並無不同,反而比其他人更加認真。
有不懂的,虛心請教,查閱資料。
本來以為陛下安排個祖宗回來,沒想到安排一個能夠腳踏實地編農書的人。
周瑾還提出來,如果工匠能夠革新農具,要給重賞。
重賞之下,才能有勇夫。
這一點,也適用於農司。
這個折子呈上去之後,陛下真的就給農司撥錢了,這讓一向緊巴巴的農司寬裕很多。
看來陛下很看重周瑾,周瑾也並非傳言那樣華而不實。
到了莊子上,周瑾和霍大人跟老夫人請安之後,就去田裏。
顧惜靈給老夫人請安,私底下跟老夫人說了府裏的事情。
老夫人這段時間,在莊子上休養極好,麵色紅潤,不像以前那樣瘦弱。
“又是一個多事之秋啊!”老夫人這一輩子經曆很多,大起大伏,看得多,也看得遠。
顧惜靈低聲說:“是啊,祖母。陛下隻有太子一人,而且太子還體弱。隨著陛下逐漸年邁,下麵的藩王開始蠢蠢欲動了。”
老夫人心裏一個激靈,“我這輩子最怕的就是新舊交替,對於咱們這樣的勳貴來說,是否興盛,遠遠沒有平穩重要。”
“隻要侯府底蘊還在,一代不行,還有二代,三代,多生孩子,總有一天,還能挺過來。”
“可為了爭奪權勢,想有從龍之功,那離覆滅也不遠了。朝廷風雲變幻,誰都不知道最後誰勝利?就像當初陛下,誰知道他能夠登上帝位?”
“當初那些不斷站隊,押寶的官員們,又有幾個善終的?當年的菜市口,血流不止,足足砍了一個月。”
顧惜靈雖然沒有經曆過當年,但顧惜靈前世也經曆過這樣的動蕩。
曾經她夜裏做夢都會夢到,因為謝晉大逆不道,她和孩子被拉出去,在菜市口砍頭的畫麵。
沒想到重生之後嫁到長寧侯府,也會經曆這樣的事情。
“唉,不管是上層勳貴,還是底層的老百姓,在新舊交替之時,都危險。”
老婦人頷首,“當年的賢王叛亂,起兵圍攻京城。一路攻過來,戰火四起。”
“不僅農田被毀,壯丁被抓,又恰逢天災人禍,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顧惜靈搖頭歎息,“當年我就是在那場戰亂中被替換了!我在農家生活多年,更了解底層的艱辛。”
“這也是我多次規勸世子,哀民生之多艱,不能隻在朝堂上四處樹敵,而是要低下頭、彎下腰,切實看到老百姓的艱辛,才能真正為老百姓做點事情。”
“好在世子善良,有悲天憫人之心,還有棟梁之材,能夠虛心接受勸說,現在在農司做得有聲有色。今天來的霍大人,對世子頗為讚許。”
老夫人滿意地笑了笑,握住顧惜靈的手。
“惜靈,這都多虧了你!年輕之時,磨去身上的戾氣,了解朝堂官場如何運作,了解百姓艱辛,而後才能走得更穩更遠。”
“現在我並不擔心瑾兒,而是擔心侯爺。白姨娘的事情,隻是其中之一。”
“其實這次他們沒有得手,後麵還會有更加陰毒的手段。”
顧惜靈前世雖然沒有經曆,但後來從一些過來人和一些書籍上複盤經過,也大為震撼。
當時顧惜靈還慶幸,謝晉幸虧還是個小官,沒有資格摻和進去。
否則以謝家現在又窮又沒權沒勢的狀態,但凡摻和進去,也是被砍頭身首分離,扔到亂墳崗喂野狗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