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西北來信
重生替嫁裝賢良,世子扶腰悔斷腸 作者:米花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惜靈聽到周瑾的話,哈哈大笑,“世子,你……你也看過啊!”
周瑾麵上尷尬,訕訕說:“見你喜歡,我就偷偷看了。隻是沒想到裏麵的內容,當真讓我大開眼界。女子蠢,男子壞,可他們居然還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歡歡喜喜,恩恩愛愛。”
“這東西都是假的,都是騙人的。害人,不能留著,燒了,全部燒了!雖然現在咱們還沒女兒,但以後會有。這要是有模學樣,那不是傻透了嗎?”
顧惜靈挑眉,反問:“你怎麽就不怕我看了之後變傻?”
“你變傻也無所謂,都已經成為我娘子了,傻點好騙!”周瑾俊朗的麵容,多了幾分笑意,眼眸有光,俊逸無雙。
顧惜靈嬌嗔,“世子原來也有小心思啊!那這樣,這些話本子更不能燒了。放心,若是我有女兒,我會陪著她看這些話本子,告訴她這樣做有多蠢。”
“救命之恩,應該厚報,但不足以身相許。追求心儀郎君,而不是隻看對方說幾句好聽話,而是看對方如何做,前前後後都要了解,而不是不管不顧一頭紮進去,萬劫不複。”
周瑾一怔,仔細思索片刻,“那就把這些封存起來,到時候我也跟女兒一起看,兒子也得看。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大意不得!”
“聽世子的。”顧惜靈笑道,跟周瑾一起把這些話本子整理好,放在箱子裏。
不遠處的秀蘭和來福,哭笑不得,相顧無言。
世子和世子夫人可真有趣,都沒洞房呢,都已經想到了如何教導兒子女兒了。
不過,看到兩人感情漸入佳境,越來越濃,作為仆人,也替主子們高興。
這時候,門房有事過來稟告,“來福哥,護送於大人的兩個侍衛回來了!”
來福知道世子和世子夫人都很重視於承誌於大人,立即過來稟告。
“趕緊讓他們進來,我要問話。”周瑾心裏掛念好友,當日離開,他沒出去相送,心裏掛念。
侍衛進來,風塵仆仆。
“辛苦了!”周瑾看到來人困倦,早點說完,也能早點讓人回去休息,“這一路上,還順利吧?於兄在清蘭縣,還好吧?”
侍衛從懷裏掏出來信件,呈給周瑾,“世子,這是於大人的親筆書信。一路上,遇到一撥土匪,好在商隊交了錢,順利通過。”
“西北清蘭縣幹燥,距離河道比較遠的地方,家家戶戶挖地井,收集雨水,用於做飯,洗漱用。”
“清蘭縣城,破爛不堪。屬下回來的時候,於大人已經組織百姓,修繕縣城,抵禦冬日遊牧民族犯邊。”
“大人還好,於大人三歲的兒子,路上水土不服。幸好商隊裏,有大夫,但沒有合適的藥材。夫人給於大人的禮單上,就有相關藥材,救了於大人的幼子性命。於大人夫婦感激不盡。”
周瑾接過來信件,聽著侍衛的敘述,仿佛看到了黃沙漫天,斑駁的城牆,燃起的狼煙。
他從信封裏掏出來信件,短短兩張紙,腦海裏有關清蘭的印象更加清晰。
顧惜靈點頭,對侍衛說:“這一路,你們兩個辛苦了。每人賞銀二十兩,布四匹,肉十斤,雞兩隻。休整一旬,陪伴家人。”
“多謝世子,世子夫人,屬下告退。”兩個侍衛抱拳感謝。
雖然很辛苦,但賞賜也頗為豐厚。
來福帶他們下去,領賞賜,然後回莊子上,跟親人團聚。
這是長寧侯府的規矩,也是給家裏的部曲的恩典。
等侍衛下去之後,顧惜靈的目光瞄向周瑾手中的信件。
周瑾遞過來,“娘子,也看看吧。”
信裏於兄夫婦對他和娘子真心感謝。
若不是娘子,於兄可能會失去疼愛的兒子。
那個孩子小名狗蛋,因為生下來就體弱多病,難養活,取賤命,沒想到真有效,一日日變得健康。
顧惜靈見周瑾願意把跟好友之間的書信給她看,證明足夠信任她。
她也不客氣,接了過來,仔細看了一遍,莞爾一笑,“這就好!世子,西北那邊天氣寒冷,每到冬季,極為寒冷,還要提防遊牧民族東進騷擾,著實很難。”
周瑾點頭,轉頭看向顧惜靈,“娘子,你可有妙法?”
顧惜靈搖頭,“我並沒有去過西北,這些也都是從地理誌上得知的。我可不敢對千裏之外的青蘭縣瞎指揮。”
周瑾猶豫,最後感慨,“既然咱們也沒有好主意,那等侍衛休息好之後,帶上咱們準備的過冬物品,送過去。”
顧惜靈想了想,眼睛一亮,“世子,陛下明年春耕必然推廣玉米,在京畿地區可以種植,但咱們並不知道在其他地方種植效果如何。”
“西北那邊苦寒,若是玉米能在西北種植,還這麽高產,對西北的意義重大。咱們不如把種植辦法寫給於大人,然後再贈送十斤玉米種子。到時候把種植情況,告知於你,對你編寫農書也有莫大好處。”
聽到這話,周瑾眼睛一亮,“娘子,此話有理。京畿地區,本就富庶,遠離京城,很多偏遠的地方,尤其是邊疆,往往糧草都要從中原轉運。”
“娘子建議極好。西北地廣人稀,若是玉米能在西北種植,對增加西北人口,鞏固邊防,極其重要。還有另外三位同僚,我這邊也會派人送過去玉米。呀,聽說南方稻米一年兩熟,種植玉米,也能兩熟嗎?”
顧惜靈嫣然一笑,“南方種植稻米,收成極高,沒必要種植玉米。可是南方濕熱,瘴氣叢生,那個叫辣椒的東西,吃了會讓人出汗,想必適合南方。咱們送一些辣椒種子即可。”
“娘子說的是。”周瑾大受啟發,回到書房,繼續編纂農書。
因為腿傷,周瑾到現在還沒上朝,不過也沒耽誤差事。
顧惜靈閑來無事,正準備活絡筋骨,侯夫人宋氏身邊的宋嬤嬤過來傳話,“世子夫人,夫人讓您過去一趟,有事情要交代。”
顧惜靈詫異,簡單收拾,帶著丫鬟,跟著宋嬤嬤一起去正院,“宋嬤嬤,母親讓我過去做甚?”
宋嬤嬤笑容神秘,“總之是好事,世子夫人盡管去便是。”
顧惜靈滿腦子狐疑,最近還有好事呢?
她怎麽不知道?
周瑾麵上尷尬,訕訕說:“見你喜歡,我就偷偷看了。隻是沒想到裏麵的內容,當真讓我大開眼界。女子蠢,男子壞,可他們居然還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歡歡喜喜,恩恩愛愛。”
“這東西都是假的,都是騙人的。害人,不能留著,燒了,全部燒了!雖然現在咱們還沒女兒,但以後會有。這要是有模學樣,那不是傻透了嗎?”
顧惜靈挑眉,反問:“你怎麽就不怕我看了之後變傻?”
“你變傻也無所謂,都已經成為我娘子了,傻點好騙!”周瑾俊朗的麵容,多了幾分笑意,眼眸有光,俊逸無雙。
顧惜靈嬌嗔,“世子原來也有小心思啊!那這樣,這些話本子更不能燒了。放心,若是我有女兒,我會陪著她看這些話本子,告訴她這樣做有多蠢。”
“救命之恩,應該厚報,但不足以身相許。追求心儀郎君,而不是隻看對方說幾句好聽話,而是看對方如何做,前前後後都要了解,而不是不管不顧一頭紮進去,萬劫不複。”
周瑾一怔,仔細思索片刻,“那就把這些封存起來,到時候我也跟女兒一起看,兒子也得看。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大意不得!”
“聽世子的。”顧惜靈笑道,跟周瑾一起把這些話本子整理好,放在箱子裏。
不遠處的秀蘭和來福,哭笑不得,相顧無言。
世子和世子夫人可真有趣,都沒洞房呢,都已經想到了如何教導兒子女兒了。
不過,看到兩人感情漸入佳境,越來越濃,作為仆人,也替主子們高興。
這時候,門房有事過來稟告,“來福哥,護送於大人的兩個侍衛回來了!”
來福知道世子和世子夫人都很重視於承誌於大人,立即過來稟告。
“趕緊讓他們進來,我要問話。”周瑾心裏掛念好友,當日離開,他沒出去相送,心裏掛念。
侍衛進來,風塵仆仆。
“辛苦了!”周瑾看到來人困倦,早點說完,也能早點讓人回去休息,“這一路上,還順利吧?於兄在清蘭縣,還好吧?”
侍衛從懷裏掏出來信件,呈給周瑾,“世子,這是於大人的親筆書信。一路上,遇到一撥土匪,好在商隊交了錢,順利通過。”
“西北清蘭縣幹燥,距離河道比較遠的地方,家家戶戶挖地井,收集雨水,用於做飯,洗漱用。”
“清蘭縣城,破爛不堪。屬下回來的時候,於大人已經組織百姓,修繕縣城,抵禦冬日遊牧民族犯邊。”
“大人還好,於大人三歲的兒子,路上水土不服。幸好商隊裏,有大夫,但沒有合適的藥材。夫人給於大人的禮單上,就有相關藥材,救了於大人的幼子性命。於大人夫婦感激不盡。”
周瑾接過來信件,聽著侍衛的敘述,仿佛看到了黃沙漫天,斑駁的城牆,燃起的狼煙。
他從信封裏掏出來信件,短短兩張紙,腦海裏有關清蘭的印象更加清晰。
顧惜靈點頭,對侍衛說:“這一路,你們兩個辛苦了。每人賞銀二十兩,布四匹,肉十斤,雞兩隻。休整一旬,陪伴家人。”
“多謝世子,世子夫人,屬下告退。”兩個侍衛抱拳感謝。
雖然很辛苦,但賞賜也頗為豐厚。
來福帶他們下去,領賞賜,然後回莊子上,跟親人團聚。
這是長寧侯府的規矩,也是給家裏的部曲的恩典。
等侍衛下去之後,顧惜靈的目光瞄向周瑾手中的信件。
周瑾遞過來,“娘子,也看看吧。”
信裏於兄夫婦對他和娘子真心感謝。
若不是娘子,於兄可能會失去疼愛的兒子。
那個孩子小名狗蛋,因為生下來就體弱多病,難養活,取賤命,沒想到真有效,一日日變得健康。
顧惜靈見周瑾願意把跟好友之間的書信給她看,證明足夠信任她。
她也不客氣,接了過來,仔細看了一遍,莞爾一笑,“這就好!世子,西北那邊天氣寒冷,每到冬季,極為寒冷,還要提防遊牧民族東進騷擾,著實很難。”
周瑾點頭,轉頭看向顧惜靈,“娘子,你可有妙法?”
顧惜靈搖頭,“我並沒有去過西北,這些也都是從地理誌上得知的。我可不敢對千裏之外的青蘭縣瞎指揮。”
周瑾猶豫,最後感慨,“既然咱們也沒有好主意,那等侍衛休息好之後,帶上咱們準備的過冬物品,送過去。”
顧惜靈想了想,眼睛一亮,“世子,陛下明年春耕必然推廣玉米,在京畿地區可以種植,但咱們並不知道在其他地方種植效果如何。”
“西北那邊苦寒,若是玉米能在西北種植,還這麽高產,對西北的意義重大。咱們不如把種植辦法寫給於大人,然後再贈送十斤玉米種子。到時候把種植情況,告知於你,對你編寫農書也有莫大好處。”
聽到這話,周瑾眼睛一亮,“娘子,此話有理。京畿地區,本就富庶,遠離京城,很多偏遠的地方,尤其是邊疆,往往糧草都要從中原轉運。”
“娘子建議極好。西北地廣人稀,若是玉米能在西北種植,對增加西北人口,鞏固邊防,極其重要。還有另外三位同僚,我這邊也會派人送過去玉米。呀,聽說南方稻米一年兩熟,種植玉米,也能兩熟嗎?”
顧惜靈嫣然一笑,“南方種植稻米,收成極高,沒必要種植玉米。可是南方濕熱,瘴氣叢生,那個叫辣椒的東西,吃了會讓人出汗,想必適合南方。咱們送一些辣椒種子即可。”
“娘子說的是。”周瑾大受啟發,回到書房,繼續編纂農書。
因為腿傷,周瑾到現在還沒上朝,不過也沒耽誤差事。
顧惜靈閑來無事,正準備活絡筋骨,侯夫人宋氏身邊的宋嬤嬤過來傳話,“世子夫人,夫人讓您過去一趟,有事情要交代。”
顧惜靈詫異,簡單收拾,帶著丫鬟,跟著宋嬤嬤一起去正院,“宋嬤嬤,母親讓我過去做甚?”
宋嬤嬤笑容神秘,“總之是好事,世子夫人盡管去便是。”
顧惜靈滿腦子狐疑,最近還有好事呢?
她怎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