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黎昕心知他是不會告訴自己內情的,可他越是不說聞黎昕心頭那根刺越紮的疼痛,他一生軍戎生涯,雖明白自己無半點政權謀略,可說起整治軍務,訓練士兵,他不是自誇,他聞黎昕絕對沒有辱沒元帥的榮耀,可這時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
看著聞黎昕仍舊想不明白,林奇邁也不與他多話,讓他想去吧,聞家即將退出曆史的舞台,將來的天下不能再是世家望族分據的局麵,他們的將來都會如同聞家一般!
等到聞黎昕被秘密遣送回府,太後被送回**殿內嚴加看管之後,林弘懿這才想起來一件事。
“皇叔,他們都是武林高手嗎?”林弘懿指著剛才救下他的玄衣人問道。
“回皇上,他們是臣的貼身護衛。”
“他們身手真好啊,皇叔不如就讓他們待在朕的身邊保護朕,朕也安心不少。”既是貼身護衛,怪不得武功深厚。此番經曆真是讓林弘懿感到後怕,若非皇叔的人來的及時,他恐怕寫下詔書被謀害了,他的武功雖然學自名師,可畢竟荒廢日久,加上他功力本弱,更加刺激他下定決心要練好武功。
林奇邁略一沉吟,便靜靜看著旋鋒衛第十七大隊下第六小隊第八小分隊的隊長清明道:“既然皇上喜歡,你們就留在皇上身邊好好保護皇上,定不能讓皇上的安危受到半點的威脅。”
清明眼中精光一閃,立刻叩謝皇恩。
隻是在順德帝眼光無法捕捉之處,清明背手做了個旋鋒衛獨有的暗語,以此明誌,他絕不會忘記他是旋鋒衛的一份子!
“皇上,臣要請罪,剛才事急從權,臣在調動督軍平亂之後已先一步傳令封鎖皇城四門,內城九門,任何人等不許妄動,除去禦林軍甲士宮中內臣、太監、宮女、內侍衛等人全部抓去審理,隻要有可疑之處即刻處死,無需過多審查,可以錯卻決不能漏。無皇上旨意隻因事急從權,還請皇上恕罪!”
“皇叔,您如何有罪,”林弘懿急忙扶起跪地請罪的林奇邁,感動的道“若非皇叔救朕,朕如何能站在此處,皇叔快別這樣說。”
“皇叔,你的貼身侍衛給了朕,那皇叔的安全……”林弘懿眼中滿是關切。
“皇上切莫為臣擔心,臣的安危是小,皇上龍體牽動江山社稷,才是根本,隻要皇上龍體安康,臣就是肝腦塗地也在所不辭!”
一番慷慨陳詞讓順德帝頗為感動,叔侄倆親熱了一番,開始轉到對聞家人的處置上。
“至於皇後……”林弘懿對聞梓蓓確實有點感情,可是聞家給他的威脅太大了,即使他們失敗可林弘懿心中仍有疙瘩。
“朕要廢後!”
******
簡略介紹下安陵皇城的城防軍情況:
督軍:
拱衛京師安全,乃是一個整編的主力軍團,共九萬人,由三個主力師團組成,一個主力師團3萬人,除非有完整兵符不能調動。
督軍軍團長(軍銜為大將,官職品級為從二品)
禁軍:
分為南衙禁軍與北衙禁軍,分別是兩個主力師團的兵力,各三萬人。
一般由九門提督兼任,負責內城九門巡戒等日常事務,禁軍是京師衛戎部隊。
禁軍統領(無軍銜,官職品級為從一品)責任重大
豹騎軍:
一個主力師團,三萬人鎮守宮城,也就是紫金城的四座大門,青龍門,白虎門,朱雀門和玄武門。
豹騎軍統領(無軍銜,官職品級為正三品)責任重大
禦林軍:
共九千人,九千人分為三班,每班三千人,無軍隊編製,但待遇最好,守護皇城內部安全事宜,保護皇上以及後宮嬪妃。
禦林軍統領(無軍銜,官職品級為從三品)
******
在南綏,禁軍、豹騎軍以及禦林軍都是直屬於皇上任命調動,兵部無權幹涉,不歸兵部管轄的都無軍銜等級,不過也和軍銜相合,但是禁軍因為一般由九門提督兼領,“但憑皇上聖裁,隻是,以何種名目?”聞家雖是謀逆大罪,卻是皇上的母族,一旦處置不妥便會造成皇家顏麵掃地,使得各室宗親臉麵無光,天家內醜還是不曝露的好。
“恩,此事朕自有打算。”除了太後,林弘懿不想再有人知道大皇子的事。
這時殿外禦林軍有最新消息傳來,一名禦林軍小隊長稟報道:“啟稟皇上,南衙北衙禁軍副統領以及其他中級官兵全部被督軍協同金鼎派拿下暫押在督軍軍營,豹騎軍略有反抗,但最終在副統領左傾帶領之下全體俯首。全軍並無任何損傷,金鼎派人用了十香軟經散這才輕高獲勝。內城中已全部清理幹淨,換上了督軍之人,秦大將命人問皇上如何處置,秦大將還說南衙禁軍有五千人悍不畏死一定要見到聞統領平安無事,建議這五千人就地處死,以免生亂!”
林弘懿雖是皇上,但畢竟沒真正自行處理過政事,頓時有些手足無措,轉頭看看林奇邁。
“既是軍務,就請秦大將全權處理便是,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恩,皇叔說的有理,就按皇叔說的辦吧。”
“不過,”林奇邁補充道,“南衙禁軍多是世家之人,這五千人大概是聞家嫡係,還是查清楚了的好,若不是聞家族人還請秦大將斟酌一二。”
“對,就這樣告訴秦大將吧。”林弘懿完全讚同皇叔的意見,畢竟他處理朝政多年。
“是。”
那小隊長得到聖上的口諭卻還是沒起身,林奇邁看他思索一陣正當林弘懿不耐之時他帶著一種慷慨就義的神情大聲問道:“臣還想問王老大人現在安好?”
這一次禦林軍損失慘重,他們心中都很是憤慨,這深深的侮辱了享受著南綏國最高待遇的禦林軍士兵,他們都是被軟骨散給藥倒的,對於內部禁軍的不查確實是禦林軍上下的失策,可是整整三千名兄弟就這樣幾乎全死了,副統領許榮當場戰死,等他們恢複體力之後方才得知,現在整個禦林軍猶如失了主心骨,他這回定要問清楚,就是被處斬也甘願。
林奇邁安慰一笑,道:“放心吧,王老大人挺好,隻是受了些皮肉折磨,加上年紀大了,需要休養,現已回府。”
“啊?是!”這小隊長一聽登時像重新活了一般,瞬間注入了生氣。
“好了,還不快去傳皇上口諭。”
“是,小的領命!”
林奇邁看著那小隊長的背影忍不住莞爾一笑,真是個直人。
“皇上,已過卯時,該上早朝了。”
小清子看著早朝時辰將至,而皇上與青焰王爺仍在交談,他趕緊提醒皇上別誤了時辰,南綏朝自開國以來曆代皇帝都勤於早朝,從無懈怠。
“皇上,臣就不上早朝了。”林奇邁心中還牽掛著落兒,他想立刻出現在落兒身邊,她此時應該醒了。
“皇叔,此刻你如何能棄朕於不顧,如今朕身邊隻有皇叔了!”林弘懿哀聲挽留,畢竟他此時能依靠的隻有這位皇叔了。
林奇邁眉頭緊蹙,注視順德帝良久,才嚴厲道:“皇上身為一國之君,這天下都是皇上的天下,皇上如何需要依靠他人?這個龍椅是先皇傳給皇上的,皇上乃是堂堂南綏國萬萬人之上的帝王,如何能夠軟弱?皇上,您一定要開創南綏新的輝煌啊!皇上!”
林弘懿聞言一愣,他想不到皇叔居然說這樣一番話出來,他更想不到皇叔竟然對他抱有如此大的期望,他嚅囁道:“皇叔,朕……”卻遲遲無法說下去。
林奇邁眼中已漸漸平靜下來,這才勸慰道:“皇上,文武百官都是肱骨之臣,隻要皇上勤政愛民,重視江山社稷,皇上自然能成為一代明君的。”
“恩,皇叔,朕一定不負您的期望做一個好皇帝,隻是皇叔,今日還請皇叔上朝。”
“哎,”林奇邁頗為無奈道,“既然皇上聖諭,臣隻得遵守。”
金鑾殿上,六部尚書領著四品以上的官員已是列隊等候皇上與太後的駕臨了,可是除了皇上的聖駕卻遲遲不見太後的身影,聰明人立刻敏感的覺察到宮中生變,怪不得四門守衛將士都是新麵孔,而他們的甲胄似乎也不是豹騎軍的裝束。
滿朝文武皆不敢妄動,也不敢吭聲,能夠當上四品以上的大員眾人的政治覺悟已經非常之高了,少數人已經隱約猜到昨晚發生了什麽,而不少人麵色蒼白,冷汗淋淋,短短刹那幾乎濕透衣衫,這些人便是平日裏以聞黎昕馬首是瞻的兵部尚書董謙等人!
等到皇上坐上龍椅之後,眾位大臣才看到群臣之首不同往日的還站著一個人。
什麽!
青焰王爺!
竟然是青焰王林奇邁!
天啊,幾位大臣禁不住震驚的大叫出聲,好些時候才緩過神來,這時才發現身邊其他同僚都和自己一樣。
自從青焰王爺愛女病逝後,他不理政事幾乎五年,如今出現在早朝之上,如何不讓人驚訝。
看來南綏又要變天了,大部分人的心理都是這樣想的。
林弘懿此刻坐在高高在上的龍椅之上俯視著滿朝的文武百官,他的心情與平日早朝截然不同,此刻的他才真正的感受到什麽是至高無上的皇權,為何人人都想坐上這張九龍椅!
看著聞黎昕仍舊想不明白,林奇邁也不與他多話,讓他想去吧,聞家即將退出曆史的舞台,將來的天下不能再是世家望族分據的局麵,他們的將來都會如同聞家一般!
等到聞黎昕被秘密遣送回府,太後被送回**殿內嚴加看管之後,林弘懿這才想起來一件事。
“皇叔,他們都是武林高手嗎?”林弘懿指著剛才救下他的玄衣人問道。
“回皇上,他們是臣的貼身護衛。”
“他們身手真好啊,皇叔不如就讓他們待在朕的身邊保護朕,朕也安心不少。”既是貼身護衛,怪不得武功深厚。此番經曆真是讓林弘懿感到後怕,若非皇叔的人來的及時,他恐怕寫下詔書被謀害了,他的武功雖然學自名師,可畢竟荒廢日久,加上他功力本弱,更加刺激他下定決心要練好武功。
林奇邁略一沉吟,便靜靜看著旋鋒衛第十七大隊下第六小隊第八小分隊的隊長清明道:“既然皇上喜歡,你們就留在皇上身邊好好保護皇上,定不能讓皇上的安危受到半點的威脅。”
清明眼中精光一閃,立刻叩謝皇恩。
隻是在順德帝眼光無法捕捉之處,清明背手做了個旋鋒衛獨有的暗語,以此明誌,他絕不會忘記他是旋鋒衛的一份子!
“皇上,臣要請罪,剛才事急從權,臣在調動督軍平亂之後已先一步傳令封鎖皇城四門,內城九門,任何人等不許妄動,除去禦林軍甲士宮中內臣、太監、宮女、內侍衛等人全部抓去審理,隻要有可疑之處即刻處死,無需過多審查,可以錯卻決不能漏。無皇上旨意隻因事急從權,還請皇上恕罪!”
“皇叔,您如何有罪,”林弘懿急忙扶起跪地請罪的林奇邁,感動的道“若非皇叔救朕,朕如何能站在此處,皇叔快別這樣說。”
“皇叔,你的貼身侍衛給了朕,那皇叔的安全……”林弘懿眼中滿是關切。
“皇上切莫為臣擔心,臣的安危是小,皇上龍體牽動江山社稷,才是根本,隻要皇上龍體安康,臣就是肝腦塗地也在所不辭!”
一番慷慨陳詞讓順德帝頗為感動,叔侄倆親熱了一番,開始轉到對聞家人的處置上。
“至於皇後……”林弘懿對聞梓蓓確實有點感情,可是聞家給他的威脅太大了,即使他們失敗可林弘懿心中仍有疙瘩。
“朕要廢後!”
******
簡略介紹下安陵皇城的城防軍情況:
督軍:
拱衛京師安全,乃是一個整編的主力軍團,共九萬人,由三個主力師團組成,一個主力師團3萬人,除非有完整兵符不能調動。
督軍軍團長(軍銜為大將,官職品級為從二品)
禁軍:
分為南衙禁軍與北衙禁軍,分別是兩個主力師團的兵力,各三萬人。
一般由九門提督兼任,負責內城九門巡戒等日常事務,禁軍是京師衛戎部隊。
禁軍統領(無軍銜,官職品級為從一品)責任重大
豹騎軍:
一個主力師團,三萬人鎮守宮城,也就是紫金城的四座大門,青龍門,白虎門,朱雀門和玄武門。
豹騎軍統領(無軍銜,官職品級為正三品)責任重大
禦林軍:
共九千人,九千人分為三班,每班三千人,無軍隊編製,但待遇最好,守護皇城內部安全事宜,保護皇上以及後宮嬪妃。
禦林軍統領(無軍銜,官職品級為從三品)
******
在南綏,禁軍、豹騎軍以及禦林軍都是直屬於皇上任命調動,兵部無權幹涉,不歸兵部管轄的都無軍銜等級,不過也和軍銜相合,但是禁軍因為一般由九門提督兼領,“但憑皇上聖裁,隻是,以何種名目?”聞家雖是謀逆大罪,卻是皇上的母族,一旦處置不妥便會造成皇家顏麵掃地,使得各室宗親臉麵無光,天家內醜還是不曝露的好。
“恩,此事朕自有打算。”除了太後,林弘懿不想再有人知道大皇子的事。
這時殿外禦林軍有最新消息傳來,一名禦林軍小隊長稟報道:“啟稟皇上,南衙北衙禁軍副統領以及其他中級官兵全部被督軍協同金鼎派拿下暫押在督軍軍營,豹騎軍略有反抗,但最終在副統領左傾帶領之下全體俯首。全軍並無任何損傷,金鼎派人用了十香軟經散這才輕高獲勝。內城中已全部清理幹淨,換上了督軍之人,秦大將命人問皇上如何處置,秦大將還說南衙禁軍有五千人悍不畏死一定要見到聞統領平安無事,建議這五千人就地處死,以免生亂!”
林弘懿雖是皇上,但畢竟沒真正自行處理過政事,頓時有些手足無措,轉頭看看林奇邁。
“既是軍務,就請秦大將全權處理便是,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恩,皇叔說的有理,就按皇叔說的辦吧。”
“不過,”林奇邁補充道,“南衙禁軍多是世家之人,這五千人大概是聞家嫡係,還是查清楚了的好,若不是聞家族人還請秦大將斟酌一二。”
“對,就這樣告訴秦大將吧。”林弘懿完全讚同皇叔的意見,畢竟他處理朝政多年。
“是。”
那小隊長得到聖上的口諭卻還是沒起身,林奇邁看他思索一陣正當林弘懿不耐之時他帶著一種慷慨就義的神情大聲問道:“臣還想問王老大人現在安好?”
這一次禦林軍損失慘重,他們心中都很是憤慨,這深深的侮辱了享受著南綏國最高待遇的禦林軍士兵,他們都是被軟骨散給藥倒的,對於內部禁軍的不查確實是禦林軍上下的失策,可是整整三千名兄弟就這樣幾乎全死了,副統領許榮當場戰死,等他們恢複體力之後方才得知,現在整個禦林軍猶如失了主心骨,他這回定要問清楚,就是被處斬也甘願。
林奇邁安慰一笑,道:“放心吧,王老大人挺好,隻是受了些皮肉折磨,加上年紀大了,需要休養,現已回府。”
“啊?是!”這小隊長一聽登時像重新活了一般,瞬間注入了生氣。
“好了,還不快去傳皇上口諭。”
“是,小的領命!”
林奇邁看著那小隊長的背影忍不住莞爾一笑,真是個直人。
“皇上,已過卯時,該上早朝了。”
小清子看著早朝時辰將至,而皇上與青焰王爺仍在交談,他趕緊提醒皇上別誤了時辰,南綏朝自開國以來曆代皇帝都勤於早朝,從無懈怠。
“皇上,臣就不上早朝了。”林奇邁心中還牽掛著落兒,他想立刻出現在落兒身邊,她此時應該醒了。
“皇叔,此刻你如何能棄朕於不顧,如今朕身邊隻有皇叔了!”林弘懿哀聲挽留,畢竟他此時能依靠的隻有這位皇叔了。
林奇邁眉頭緊蹙,注視順德帝良久,才嚴厲道:“皇上身為一國之君,這天下都是皇上的天下,皇上如何需要依靠他人?這個龍椅是先皇傳給皇上的,皇上乃是堂堂南綏國萬萬人之上的帝王,如何能夠軟弱?皇上,您一定要開創南綏新的輝煌啊!皇上!”
林弘懿聞言一愣,他想不到皇叔居然說這樣一番話出來,他更想不到皇叔竟然對他抱有如此大的期望,他嚅囁道:“皇叔,朕……”卻遲遲無法說下去。
林奇邁眼中已漸漸平靜下來,這才勸慰道:“皇上,文武百官都是肱骨之臣,隻要皇上勤政愛民,重視江山社稷,皇上自然能成為一代明君的。”
“恩,皇叔,朕一定不負您的期望做一個好皇帝,隻是皇叔,今日還請皇叔上朝。”
“哎,”林奇邁頗為無奈道,“既然皇上聖諭,臣隻得遵守。”
金鑾殿上,六部尚書領著四品以上的官員已是列隊等候皇上與太後的駕臨了,可是除了皇上的聖駕卻遲遲不見太後的身影,聰明人立刻敏感的覺察到宮中生變,怪不得四門守衛將士都是新麵孔,而他們的甲胄似乎也不是豹騎軍的裝束。
滿朝文武皆不敢妄動,也不敢吭聲,能夠當上四品以上的大員眾人的政治覺悟已經非常之高了,少數人已經隱約猜到昨晚發生了什麽,而不少人麵色蒼白,冷汗淋淋,短短刹那幾乎濕透衣衫,這些人便是平日裏以聞黎昕馬首是瞻的兵部尚書董謙等人!
等到皇上坐上龍椅之後,眾位大臣才看到群臣之首不同往日的還站著一個人。
什麽!
青焰王爺!
竟然是青焰王林奇邁!
天啊,幾位大臣禁不住震驚的大叫出聲,好些時候才緩過神來,這時才發現身邊其他同僚都和自己一樣。
自從青焰王爺愛女病逝後,他不理政事幾乎五年,如今出現在早朝之上,如何不讓人驚訝。
看來南綏又要變天了,大部分人的心理都是這樣想的。
林弘懿此刻坐在高高在上的龍椅之上俯視著滿朝的文武百官,他的心情與平日早朝截然不同,此刻的他才真正的感受到什麽是至高無上的皇權,為何人人都想坐上這張九龍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