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敘事的一些常識:
其一,故事是一個聽者從未體驗過的新世界。
其二,故事是關於感覺的,是主觀的,尤其不是客觀的。
其三,可以告訴你一個簡單的公式。
故事=變化+因果+刺激與反應
------------------------------------------------------------
接下來我要講的內容都是環繞以上三點來談的,也就是說,看懂以上三點,後麵的就不用就看了。
反之,開始。
要讓別人聽自己講故事,那麽這個故事必然有一些內容是至少別人所不知道的,如果我們講的內容是陳舊的,是廣為所知的,就很難引起聽眾的注意。所以我們常常聽到寫作教程會講,要在故事開頭就吸引到別人的注意,大概就是這麽一個道理。
我們故事中的新內容,要不是別人不知道,好奇的,例如八卦秘聞;要不就是別人所需要知道的,例如考試答案;要不就是可以提供解答的,例如雞湯或者解決問題的方法分析。
人聽故事的本能源自於每個人物理空間的局限性,人隻能知道自己所看到的,自己所經曆的,而對於其他任何的一切都一無所知。
而人生存的本能會讓人對於新的信息有超乎想象的渴求,新信息在麵臨陌生環境,未知危險時,會發生難以想象的巨大作用。
一個新的信息往往是枯燥無味的,單純的信息很難引起人的興趣,即使是再珍惜再本質的內容也是。除非是非常迫切地需求將這個信息投入實用。所以一般我們會用感性的內容去包裝這個單純的信息。
例如小時候聽的寓言故事,就是將人生道理包裝成故事,先將讀者引入一個場景之中,讓讀者代入主角,在主角所遭遇的情景之中,跟隨主角的情感起伏,思考主角所麵臨的問題和所作出的選擇。
寓言故事的這一套方法,幾乎就是所有故事的本質。
而讓讀者代入、想象、期待,甚至思考的重要因素,就是在一個故事中從頭到尾貫徹的感情。
這種感情,有很多種不同的叫法。中心思想,故事主題,文章寓意,主人公的目的,作者意圖。
這些說法都有些微不同,但是在文章的核心上,它都是一種貫穿全文的感情,也就是常說的一篇文章的風骨、精氣神、文風,廣義上它都是一個東西。
在這一點上,我覺得大家多有誤會。
常常有人覺得,一篇文章應該是客觀的,理性的,不摻雜個人情感的,這樣的文章才是好文章,筆法才算是錚錚有力。實則這是議論文的寫法,並不是故事的寫法。
故事是關於人的,人的思想在變化中受到影響,發生人性的變化,人的行為則有前後因果的關係,人在故事中麵臨的事情,則會受到刺激,刺激則會在言行舉止上有具體的反應。
故事=變化+因果+刺激與反應
如果一個故事的主人公是淡漠的,毫無變化的,對於一切刺激都沒有反應的,那這必然是一個失敗的故事,不合格的故事。
以上公式中的變化、因果、刺激與反應,這三點是一個故事結構的鐵三角。它先行於任何的結構和技巧,乃是故事的本質與本能。
一個故事中的變化,保證了最基本的可讀性,一個毫無起伏的故事是無法勾住聽眾的耳朵的,一個毫無變化的角色也會讓聽眾覺得它是一個僵屍一個機器人,沒有共情的價值。一個優秀的故事應該有很多變化,不論這個變化是怎樣的,優秀也好,劣質也罷,它都是撐起一個故事最基本可讀性的頂梁柱。
常見的形容變化的詞語有:一波三折,人物弧,人物曲線,英雄之旅,角色成長等。
一個故事中的因果,則保證了一個故事的可信度。一個故事有了變化,則保證了有人聽得下去,但是被吸引住的聽眾裏麵,有些會聽著聽著就憤然離席,大部分的情況是因為ta聽到了太多無用的情節細節。一個聽眾去聽故事,ta想聽到的是一個嚴絲合縫的故事,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循環天道輪回。這是一個故事對於聽眾所作出的道德上的承諾。
故事中的每一個有塑造的內容,不論是人物還是細節,隻要投入了足夠的內容來鋪陳,就應該有因果上的閉環,告訴讀者一個開始,就需要有一個足夠令讀者信服的結局。為什麽說因果保證了可信度呢?因為每個人處在無限複雜的生活中,總是追求一個解,最直觀的解就是因果。
因果是什麽呢?就是我做了一件事,引發了另外一些事情,這兩件事就有線性的關係。當然,現實生活的因果實際上更加複雜,但是一個故事中的因果就可以是線性的,這樣也是符合大部分人對於現實的認知的。當一個故事有了因果,就符合了人類最基本的邏輯審美,這樣就可以在更高的層次上滿足讀者對於故事的要求。
常見的形容因果的詞語有:故事主題,故事規則,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文開頭寫了一把槍後麵就要打響,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等。
刺激與反應,這是最後一點,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
泛泛而談的話,刺激與反應是變化的一部分,也是因果的一部分。但是從基本的講述來談,刺激與反應代表的是一種更為細節的陳述技巧,展開來談也是很多寫作技巧的基礎,但是這裏就隻談它的細節性。
刺激,反應,這兩個東西是緊密聯係在一起的,在故事的語境中,分別是:動機刺激,人物反應。而人物反應又可以拆分為:感情+行動+語言。(by傑裏.克裏夫)
刺激-反應作為敘事的基本單元,一般都是成對出現的。隻要人物受到了刺激,就肯定會有反應。比如被掄了一拳,就會叫疼,疼了就會憤怒,憤怒就要反擊,或者不憤怒很恐懼,恐懼就會閃躲。具體人物會如何反應,則看人物反應這個單元如何處理。
上麵又給出了一個公式:感情+行動+語言。
人物在受到了刺激之後,就會提供一個行動上的動機刺激,這個事情聽眾就會傾向於聽到人物的反應,期待人物的動作,這時候不管人物做出什麽樣的反應,聽眾都不會覺得突兀。反之人物要是走在大街上什麽心理活動都沒有,也沒有收到生理刺激,突然大喊大叫起來,聽眾就會立馬拋棄這個故事,因為這個故事不符合人類對於行為邏輯的基本認知。
一個人物要是被打了一拳,接下來的氛圍和懸念如何,全靠創作者對於公式中三要素的刻畫。挨了一拳,如果覺得憤怒,就會直起腰來,和動手的人進行肢體和語言上的正麵衝突,在這之前也可以刻畫一些兩人前後恩怨,動手的後果等等,增加這場動作戲的文本價值。如果感情部分刻畫的是怯懦,人物則會彎腰駝背,躲避還來不及,可能不會言語,可能在語言上示弱,各方麵的塑造都會傾向於消極。
可以說一段情節聽眾是什麽情緒,全取決於創作者的塑造,而情緒(感情)也是故事最根本的內容。刺激-反應單元的塑造決定了一個故事的閱讀體驗和代入感,毫無疑問也是非常重要的。
那麽講到這裏,一個故事最基本的素質就全部講完了,在文章的最後我們再回顧一下這些內容。
一,故事是新奇的,感性的,主觀的,而不是客觀的。
二,故事=變化+因果+刺激與反應。
三,刺激-反應=感情+行動+語言。
第一點是關於故事的通識,最基本的認知和本質。
第二點是對於故事可讀性,邏輯審美,行為邏輯的保證。
第三點是刺激-反應單元的講解,這個單元是引導讀者情緒的最基本的結構。
theend
其一,故事是一個聽者從未體驗過的新世界。
其二,故事是關於感覺的,是主觀的,尤其不是客觀的。
其三,可以告訴你一個簡單的公式。
故事=變化+因果+刺激與反應
------------------------------------------------------------
接下來我要講的內容都是環繞以上三點來談的,也就是說,看懂以上三點,後麵的就不用就看了。
反之,開始。
要讓別人聽自己講故事,那麽這個故事必然有一些內容是至少別人所不知道的,如果我們講的內容是陳舊的,是廣為所知的,就很難引起聽眾的注意。所以我們常常聽到寫作教程會講,要在故事開頭就吸引到別人的注意,大概就是這麽一個道理。
我們故事中的新內容,要不是別人不知道,好奇的,例如八卦秘聞;要不就是別人所需要知道的,例如考試答案;要不就是可以提供解答的,例如雞湯或者解決問題的方法分析。
人聽故事的本能源自於每個人物理空間的局限性,人隻能知道自己所看到的,自己所經曆的,而對於其他任何的一切都一無所知。
而人生存的本能會讓人對於新的信息有超乎想象的渴求,新信息在麵臨陌生環境,未知危險時,會發生難以想象的巨大作用。
一個新的信息往往是枯燥無味的,單純的信息很難引起人的興趣,即使是再珍惜再本質的內容也是。除非是非常迫切地需求將這個信息投入實用。所以一般我們會用感性的內容去包裝這個單純的信息。
例如小時候聽的寓言故事,就是將人生道理包裝成故事,先將讀者引入一個場景之中,讓讀者代入主角,在主角所遭遇的情景之中,跟隨主角的情感起伏,思考主角所麵臨的問題和所作出的選擇。
寓言故事的這一套方法,幾乎就是所有故事的本質。
而讓讀者代入、想象、期待,甚至思考的重要因素,就是在一個故事中從頭到尾貫徹的感情。
這種感情,有很多種不同的叫法。中心思想,故事主題,文章寓意,主人公的目的,作者意圖。
這些說法都有些微不同,但是在文章的核心上,它都是一種貫穿全文的感情,也就是常說的一篇文章的風骨、精氣神、文風,廣義上它都是一個東西。
在這一點上,我覺得大家多有誤會。
常常有人覺得,一篇文章應該是客觀的,理性的,不摻雜個人情感的,這樣的文章才是好文章,筆法才算是錚錚有力。實則這是議論文的寫法,並不是故事的寫法。
故事是關於人的,人的思想在變化中受到影響,發生人性的變化,人的行為則有前後因果的關係,人在故事中麵臨的事情,則會受到刺激,刺激則會在言行舉止上有具體的反應。
故事=變化+因果+刺激與反應
如果一個故事的主人公是淡漠的,毫無變化的,對於一切刺激都沒有反應的,那這必然是一個失敗的故事,不合格的故事。
以上公式中的變化、因果、刺激與反應,這三點是一個故事結構的鐵三角。它先行於任何的結構和技巧,乃是故事的本質與本能。
一個故事中的變化,保證了最基本的可讀性,一個毫無起伏的故事是無法勾住聽眾的耳朵的,一個毫無變化的角色也會讓聽眾覺得它是一個僵屍一個機器人,沒有共情的價值。一個優秀的故事應該有很多變化,不論這個變化是怎樣的,優秀也好,劣質也罷,它都是撐起一個故事最基本可讀性的頂梁柱。
常見的形容變化的詞語有:一波三折,人物弧,人物曲線,英雄之旅,角色成長等。
一個故事中的因果,則保證了一個故事的可信度。一個故事有了變化,則保證了有人聽得下去,但是被吸引住的聽眾裏麵,有些會聽著聽著就憤然離席,大部分的情況是因為ta聽到了太多無用的情節細節。一個聽眾去聽故事,ta想聽到的是一個嚴絲合縫的故事,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循環天道輪回。這是一個故事對於聽眾所作出的道德上的承諾。
故事中的每一個有塑造的內容,不論是人物還是細節,隻要投入了足夠的內容來鋪陳,就應該有因果上的閉環,告訴讀者一個開始,就需要有一個足夠令讀者信服的結局。為什麽說因果保證了可信度呢?因為每個人處在無限複雜的生活中,總是追求一個解,最直觀的解就是因果。
因果是什麽呢?就是我做了一件事,引發了另外一些事情,這兩件事就有線性的關係。當然,現實生活的因果實際上更加複雜,但是一個故事中的因果就可以是線性的,這樣也是符合大部分人對於現實的認知的。當一個故事有了因果,就符合了人類最基本的邏輯審美,這樣就可以在更高的層次上滿足讀者對於故事的要求。
常見的形容因果的詞語有:故事主題,故事規則,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文開頭寫了一把槍後麵就要打響,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等。
刺激與反應,這是最後一點,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
泛泛而談的話,刺激與反應是變化的一部分,也是因果的一部分。但是從基本的講述來談,刺激與反應代表的是一種更為細節的陳述技巧,展開來談也是很多寫作技巧的基礎,但是這裏就隻談它的細節性。
刺激,反應,這兩個東西是緊密聯係在一起的,在故事的語境中,分別是:動機刺激,人物反應。而人物反應又可以拆分為:感情+行動+語言。(by傑裏.克裏夫)
刺激-反應作為敘事的基本單元,一般都是成對出現的。隻要人物受到了刺激,就肯定會有反應。比如被掄了一拳,就會叫疼,疼了就會憤怒,憤怒就要反擊,或者不憤怒很恐懼,恐懼就會閃躲。具體人物會如何反應,則看人物反應這個單元如何處理。
上麵又給出了一個公式:感情+行動+語言。
人物在受到了刺激之後,就會提供一個行動上的動機刺激,這個事情聽眾就會傾向於聽到人物的反應,期待人物的動作,這時候不管人物做出什麽樣的反應,聽眾都不會覺得突兀。反之人物要是走在大街上什麽心理活動都沒有,也沒有收到生理刺激,突然大喊大叫起來,聽眾就會立馬拋棄這個故事,因為這個故事不符合人類對於行為邏輯的基本認知。
一個人物要是被打了一拳,接下來的氛圍和懸念如何,全靠創作者對於公式中三要素的刻畫。挨了一拳,如果覺得憤怒,就會直起腰來,和動手的人進行肢體和語言上的正麵衝突,在這之前也可以刻畫一些兩人前後恩怨,動手的後果等等,增加這場動作戲的文本價值。如果感情部分刻畫的是怯懦,人物則會彎腰駝背,躲避還來不及,可能不會言語,可能在語言上示弱,各方麵的塑造都會傾向於消極。
可以說一段情節聽眾是什麽情緒,全取決於創作者的塑造,而情緒(感情)也是故事最根本的內容。刺激-反應單元的塑造決定了一個故事的閱讀體驗和代入感,毫無疑問也是非常重要的。
那麽講到這裏,一個故事最基本的素質就全部講完了,在文章的最後我們再回顧一下這些內容。
一,故事是新奇的,感性的,主觀的,而不是客觀的。
二,故事=變化+因果+刺激與反應。
三,刺激-反應=感情+行動+語言。
第一點是關於故事的通識,最基本的認知和本質。
第二點是對於故事可讀性,邏輯審美,行為邏輯的保證。
第三點是刺激-反應單元的講解,這個單元是引導讀者情緒的最基本的結構。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