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站著黑壓壓一群人,眾人議論紛紛,各抒己見,看情形主要分成二派,二派人各不相讓,在下麵做著口舌之爭。


    “啟稟王上,微臣以為事以至此,應該派重兵前往錦州,盡快把此事壓下,以保邊境的安態,以防玉林國插手此事,造成更大的內亂。”司馬太尉上前出列一步提出,恭敬地拿著玉板,躬下身子,發表自己的政見。


    “臣不敢苟同司馬太慰的話,微臣以為治標要治本,這次暴亂歸根究底還是因為地方官員中飽私囊,賑災的糧食沒能發放到位,災民無飯可吃,才導致了他們落草為寇。故,臣以為因先安慰民心,把下層貪墨的官員抓起來治罪,並繼教發放賑災糧食,如此才能解決根本問題。”許尚書也上前一步,義正言辭地向大韻王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許尚書此言過於婦人之仁,臣……”


    “夠了!你們吵得孤的頭都痛了,都閉嘴吧!”大韻王終於忍受不了這副亂相,大聲地嗬斥出聲,頓時大殿內變得鴉雀無聲,眾大臣乖乖閉上了嘴,連同許尚書和司馬太尉都不敢再造次,微微躬著身子向後退了二步。


    “孤讓你們在這裏是商討國策,不是讓你們在這裏吵架的,弄得一殿烏煙瘴氣,成何體統?”大韻王不滿地又斥責了一群大臣,擰著眉看向左側,開口問道:“老三,對於此事你有什麽看法?”


    被王上點名的三殿下,也就是熙王爺軒轅熙,向前跨了一步,朗聲說:“回稟父王,兒臣覺得司馬太尉所言在理,此事如若不能盡快解決,難免會被玉林國所利用,到時候邊境就會更加不安寧。許尚書的建議是好,但效果太慢,可能又會生出別的變故。”


    聽完軒轅熙的話,大韻王沉思了片刻,抬起眼,又說道:“老四,你覺得呢?”


    站在軒轅熙後位的軒轅浩上前一步,恭聲回稟道:“兒臣以為現在這種情況不適合強勢鎮壓,這樣隻會事得其反,更加激起災民的憤怒,局勢隻會越變越差,反而會擴大事態的嚴峻程度,故,兒臣覺得或許應當先安撫民心方為上策。”


    大韻王聽完二方的話,微微皺起了眉,卻沒有說什麽,隻是坐在王座上思考著什麽,眼裏的精光一閃,他又抬起頭,盯著軒轅明問道:“老二,覺得此事應當如何?”


    軒轅明被王上點名,不禁微愣,底下的大臣們也是一愣,王上從來沒有讓軒轅明議過政,每天他也隻是例行公事來上朝而已,說明了就是來走個過場。


    王上對他的不待見,大臣們早已習以為常,再加上他的母妃早逝,母家在朝堂上也早已退居二線,故這些老眼毒辣的臣子,麵上對他雖很恭敬,私下其實並看不上軒轅明,隻是不知為何今日王上會問他的意見。


    軒轅明在短暫的愣神後,踏前一步,聲音洪亮地說道:“兒臣以為司馬太尉與許尚書所言各有各的道理……”他頓了一下。


    在場的大臣不少偷偷地撇了撇嘴,這番話說了等於沒說,難怪王上那麽多年來不重用他,果真是個庸王。


    王上聽到這番話後,眼神也不禁暗淡了下來,這個兒子真的隻有這樣嗎?


    “但是……”


    就在所有人對他心有定議的時候,軒轅明又說道:“二人雖說得都在理,卻皆不是解決此事的最佳良策。”


    此話一出,眾大臣一片嘩然,原以為二殿下不會發表什麽有用的政見,沒想到這回語出驚人,把二邊的臉都打了,有些好事之人嘴角揚起一抹冷笑,他們倒要看看他要如何說下去。


    大韻王聽後,原本暗淡下來的眸子湧出一抹精光,饒有興致地問道:“此話怎講?”


    “錦州發生災害也不過是最近一段時間的事,父王得知後已經頒旨意開倉放糧,減免賦稅了,雖然底下的官員有貪墨的現象,但肯定還是有部分糧食發放下去的,事態不至於短時間內演變成如此。故,兒臣有一個大膽的假設,事態之所以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是否玉林國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若他們有心煽動民心,派臥底散播謠言,再加上的確因為貪墨問題,部分災民得不到救濟,很容易就會被策反,如此事態才會發展得如此迅猛。”


    這一番話一出,四周突然變得是很安靜,大家不禁覺得此番言論十分在理,大韻王聽了眼睛一亮,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因此,若我們一味地鎮壓,倒是給了玉林國更好的機會,但若我們隻救濟,不準備對策,作用也不會顯著,已經落草為寇的那群災民,既已上了船,想下船就很困難了,需要有人出麵去平息這個事。因此,兒臣覺得最好的辦法是疏堵結合,派有分量的使臣親自到錦州視察民情,救濟應該救濟的,打壓需要打壓的,對症下藥,這樣才能有效的決定這次內亂。”


    一番話分析的有理有據,連對策也拿了出來,一時間二派都無話反駁。


    “二殿下怎會如此肯定是玉林國在從中作梗呢?”司馬太尉上前一步發問。


    “司馬太尉,剛才本王也說了,這隻是一個相對合理的假設,本王也不能肯定。”軒轅明皺著眉反駁道。


    “那如果不是玉林國所為呢?”司馬太尉步步逼近。


    “即使不是玉林國所辦,本王也認為應該派使臣去了解情況,區別對待。”軒轅明卻沒有退讓,堅持著自己的政見。


    司馬太尉還想說什麽,卻被大韻王的聲音打斷:“那以你之意,派誰出使最適合?”


    這個問題倒是難住了軒轅明,他還沒有思考過誰去最為合適,思考了一下,回複道:“兒臣以為應該派一名能夠代表王上親臨,足夠有分量的使者出使最為適合,一來表現了王上對災民的重視,二來也起到了震懾玉林國的作用,當然兒臣也說了,第二點目前還隻是揣測。”


    這次軒轅明回答的滴水不漏,以防又被人抓到把柄。


    “喔?足夠代表孤親臨的人選?”


    大韻王眼神飄向了在場的三位王子,足夠代表他親臨的人選也隻有讓王子去了。


    “你們誰願意去?”


    此話一出,三人都垂下頭思考著,這件事處理好了是大功一件,若處理不當就是一個燙手山芋,且錦州路途較為遙遠,此一去也不知何時才能回朝,關鍵的是現在是王上考慮王儲的時候,此時若是走了,朝堂局勢瞬息萬變,恐會錯過大好時機。


    因此軒轅熙、軒轅浩二位王子都在猶豫著衡量得失,沒有馬上站出來,軒轅明低垂地頭嘴角勾起一抹淺笑,於是上前一步,說道:“兒臣願意前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神也欠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清風YJ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清風YJ並收藏大神也欠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