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正月十五,派出去收袋子的人陸續回來了,沒人收到有記號的袋子。李景順和幸兒的心越來越沉。幸兒覺得煩悶領著聽琴和賞畫。由李虎幾個長隨護著去街上閑逛。想著自己派出的人。幾乎搜遍了附近幾個縣城所有大戶人家用的米袋,難道是自己疏忽了什麽?馬車在大街上漫無目的的走著。幸兒掀起車窗簾子,看著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群和兩邊的店鋪。走著走著一個寫著高記米糧的匾額映入眼簾。杏兒像想起什麽?命車夫回府,來到前廳。讓人將管家叫來問道:“你派出去收袋子的人。有沒有漏掉的人家,沒去收的”。管家道:“隻有我們家的幾個親戚家沒去。舅老爺家。前夫子家。都是我們家送去的糧食。還有親戚高家自己賣糧,呂家自己種糧,他們的米袋自己都不夠用,不會外賣的”。幸兒又走出門,帶人去了高記米糧行。
來到高記米糧行。幸兒下了馬車,徑直走入店中。店裏的掌櫃和幾個夥計見是幸兒忙過來躬身行禮道:“李小東家今天來有什麽事?我派人去把東家叫來”。幸兒製止道:“我閑著沒事。就是出來逛逛。你不必喊你們東家來,我隻是路過你們門口,進來隨便看看。你們忙你們的去”。掌櫃示意夥計們去忙,自己跟在幸兒的身旁。陪著邊看邊說:“今年收成好。我們東家多收了不少米,庫房已經堆滿。現在店裏堆得也有些擁擠”。幸兒隨意問道:“為什麽不發往京城,這麽多米留在這兒都能賣得了嗎”?掌櫃道:“不是不發往京城,收來的糧食已經全發走了。這些米收回來時已經太晚了。怕發往京城路上下雪不好走。所以就留在店中”。這時一個小夥計拿著一袋子米,正往散賣的米桶裏倒。幸兒隨意的走過去,抓起一把米道:“今年收的米質量不錯”。掌櫃道:“這批米是三老爺帶著兩小爺親自收的,質量是沒的說”。幸兒看了一眼夥計手中空著的米袋道:“給我稱二十斤的花飯豆,我們今年沒有進這種豆子,我買點回去做豆飯吃,再煮些蒸豆包。呐,就用這個袋子給我裝上吧”。掌櫃道:“這個袋子太大了。我讓夥計給你拿一個小一些的。幸兒道:“不必麻煩了。這個袋子就行”。掌櫃見幸兒執意要裝在大袋子中。也不勉強。讓夥計馬上給稱完裝袋,幸兒讓聽琴給了錢,夥計將豆子送出鋪子放入馬車裏,幸兒跟掌櫃告辭轉身,就見高經年站在門口一聲不響的看著自己,高經年見幸兒看他。便道:“表妹怎麽有時間到我們的鋪子來,有事嗎”?幸兒道:“我家今年沒進這種花臉飯豆,我突然想吃豆飯了。就到你家來買一些”。高經年好似鬆了口氣道:“表妹怎麽親自來買?表妹需要什麽?隻管打發人來告訴我。我派人給表妹送去”。幸兒道:“不用麻煩。我也是出來閑逛。順便買些。我也沒有別的事情了。這就告辭了”。高經年點點頭,送幸兒上了馬車。待馬車走遠,高經年馬上返身回到店裏,問掌櫃道:“表妹除了來買豆子,還說了什麽嗎”?掌櫃道:“什麽也沒說。隻是隨處看看。隨便問了兩句”。
幸兒回到家中,讓人將豆子倒出來。自己親自將麻袋翻了過來。在袋子底部的角落處,赫然出現自己和幾個丫頭縫上去和袋子顏色幾乎接近的李字。幸兒親自拿起袋子來到正房找李景順,李景順正拿著本書在看。見幸兒匆匆忙忙的進來,手裏拿著個米袋子。臉色也不大對。便問道:“出什麽事了?難道你找到暗中害我們的人了”?幸兒點點頭道:“父親絕對想不到是誰幹的”。李景順緊張的問道:“你快說是誰幹的”?幸兒咬牙道:“是高經年他們父子幹的”。李景順道:“我們兩家這麽多年相處的都很融洽。從來沒有一星半點的過節。他們為什麽要這麽害我們?我們家起家多是靠你姨祖父,現在他的兒子反過來害我們。這可讓我們怎麽辦好”?幸兒道:“這不是件小案子。已經在好幾個縣的官府報了案,總不能不了了之。若讓姨祖父知道,他年紀那麽大,也不知道能不能受得了。我們先去舅舅的衙門。同舅舅和錢伯父商量、商量。怎樣才能讓姨祖父受的傷害減到最小”。李景順無奈的道:“好吧,也隻能這樣。我們現在就去縣衙”。
到了縣衙,白鳳奇正和錢鵬聊著,這個至今沒有半點頭緒的偷糧案。見李景順和幸兒來了,忙起身互相見禮。白鳳奇見幸兒手裏拿著米袋子。便道:“你找到一些眉目啦”。幸兒點點頭道:“是我姨祖父家的高經年父子幹的”。錢鵬道:“你發現了什麽證據”?幸兒將手中的米袋翻出邊角處給他們看,二人仔細看才看出和比米袋顏色略深一點點的線,竟然縫成一個“李”字。白鳳奇讚道:“妙啊,能想出這樣奇特辦法的一定是幸兒吧”。李景順道:“正是她,找到這個米袋子的也是她”。白鳳奇道:“我現在就集合衙役。捉拿他們”。李景順道:“先不急。我們是先來和你商量商量。怎樣把對姨父的傷害降到最低,畢竟我們家起家多半是靠了他們”。白鳳奇道:“現在這個案子已經成了幾個縣城的懸案,我也知道他們對你們家有恩。但不等於犯法就能放過他。如果姑息了他,我的縣太爺也做到頭了”。錢鵬道:“這個案子在我們縣被偵破了,我們還能想一些對雙方有利的方法。先將他們抓起來。再把高老太爺請來跟他講明情況。等問明他們作案的原因,在想辦法為他們開脫,少讓他們服刑幾年就是對他們最大的補償”。李景順無奈的道:“也隻能如此。也不能為了姑息他們。讓你們被彈劾,丟了官職。隻是抓人時不要太張揚讓高家人太丟臉,對他們生意不利”。白鳳奇道:“他們父子,害得你們米糧鋪子都快做不下去,去北地收糧險些淪為遼人的奴隸,又差點丟了命。你還這樣善良的為他們考慮這,考慮那”。李景順道:“高長文父子罪有應得,可姨父年事已高。他不但對我們有恩。還是大嫂和姐夫的家人,如果因為這個案子,弄得他們名聲和生意盡毀。我們以後還怎麽麵對大哥和姐姐”。白鳳奇道:“既然你這麽說,我就密密抓高長文父子。先在內堂審後,再公開審理。內堂審的同時,也把高老太爺高興旺請到內堂來”。
來到高記米糧行。幸兒下了馬車,徑直走入店中。店裏的掌櫃和幾個夥計見是幸兒忙過來躬身行禮道:“李小東家今天來有什麽事?我派人去把東家叫來”。幸兒製止道:“我閑著沒事。就是出來逛逛。你不必喊你們東家來,我隻是路過你們門口,進來隨便看看。你們忙你們的去”。掌櫃示意夥計們去忙,自己跟在幸兒的身旁。陪著邊看邊說:“今年收成好。我們東家多收了不少米,庫房已經堆滿。現在店裏堆得也有些擁擠”。幸兒隨意問道:“為什麽不發往京城,這麽多米留在這兒都能賣得了嗎”?掌櫃道:“不是不發往京城,收來的糧食已經全發走了。這些米收回來時已經太晚了。怕發往京城路上下雪不好走。所以就留在店中”。這時一個小夥計拿著一袋子米,正往散賣的米桶裏倒。幸兒隨意的走過去,抓起一把米道:“今年收的米質量不錯”。掌櫃道:“這批米是三老爺帶著兩小爺親自收的,質量是沒的說”。幸兒看了一眼夥計手中空著的米袋道:“給我稱二十斤的花飯豆,我們今年沒有進這種豆子,我買點回去做豆飯吃,再煮些蒸豆包。呐,就用這個袋子給我裝上吧”。掌櫃道:“這個袋子太大了。我讓夥計給你拿一個小一些的。幸兒道:“不必麻煩了。這個袋子就行”。掌櫃見幸兒執意要裝在大袋子中。也不勉強。讓夥計馬上給稱完裝袋,幸兒讓聽琴給了錢,夥計將豆子送出鋪子放入馬車裏,幸兒跟掌櫃告辭轉身,就見高經年站在門口一聲不響的看著自己,高經年見幸兒看他。便道:“表妹怎麽有時間到我們的鋪子來,有事嗎”?幸兒道:“我家今年沒進這種花臉飯豆,我突然想吃豆飯了。就到你家來買一些”。高經年好似鬆了口氣道:“表妹怎麽親自來買?表妹需要什麽?隻管打發人來告訴我。我派人給表妹送去”。幸兒道:“不用麻煩。我也是出來閑逛。順便買些。我也沒有別的事情了。這就告辭了”。高經年點點頭,送幸兒上了馬車。待馬車走遠,高經年馬上返身回到店裏,問掌櫃道:“表妹除了來買豆子,還說了什麽嗎”?掌櫃道:“什麽也沒說。隻是隨處看看。隨便問了兩句”。
幸兒回到家中,讓人將豆子倒出來。自己親自將麻袋翻了過來。在袋子底部的角落處,赫然出現自己和幾個丫頭縫上去和袋子顏色幾乎接近的李字。幸兒親自拿起袋子來到正房找李景順,李景順正拿著本書在看。見幸兒匆匆忙忙的進來,手裏拿著個米袋子。臉色也不大對。便問道:“出什麽事了?難道你找到暗中害我們的人了”?幸兒點點頭道:“父親絕對想不到是誰幹的”。李景順緊張的問道:“你快說是誰幹的”?幸兒咬牙道:“是高經年他們父子幹的”。李景順道:“我們兩家這麽多年相處的都很融洽。從來沒有一星半點的過節。他們為什麽要這麽害我們?我們家起家多是靠你姨祖父,現在他的兒子反過來害我們。這可讓我們怎麽辦好”?幸兒道:“這不是件小案子。已經在好幾個縣的官府報了案,總不能不了了之。若讓姨祖父知道,他年紀那麽大,也不知道能不能受得了。我們先去舅舅的衙門。同舅舅和錢伯父商量、商量。怎樣才能讓姨祖父受的傷害減到最小”。李景順無奈的道:“好吧,也隻能這樣。我們現在就去縣衙”。
到了縣衙,白鳳奇正和錢鵬聊著,這個至今沒有半點頭緒的偷糧案。見李景順和幸兒來了,忙起身互相見禮。白鳳奇見幸兒手裏拿著米袋子。便道:“你找到一些眉目啦”。幸兒點點頭道:“是我姨祖父家的高經年父子幹的”。錢鵬道:“你發現了什麽證據”?幸兒將手中的米袋翻出邊角處給他們看,二人仔細看才看出和比米袋顏色略深一點點的線,竟然縫成一個“李”字。白鳳奇讚道:“妙啊,能想出這樣奇特辦法的一定是幸兒吧”。李景順道:“正是她,找到這個米袋子的也是她”。白鳳奇道:“我現在就集合衙役。捉拿他們”。李景順道:“先不急。我們是先來和你商量商量。怎樣把對姨父的傷害降到最低,畢竟我們家起家多半是靠了他們”。白鳳奇道:“現在這個案子已經成了幾個縣城的懸案,我也知道他們對你們家有恩。但不等於犯法就能放過他。如果姑息了他,我的縣太爺也做到頭了”。錢鵬道:“這個案子在我們縣被偵破了,我們還能想一些對雙方有利的方法。先將他們抓起來。再把高老太爺請來跟他講明情況。等問明他們作案的原因,在想辦法為他們開脫,少讓他們服刑幾年就是對他們最大的補償”。李景順無奈的道:“也隻能如此。也不能為了姑息他們。讓你們被彈劾,丟了官職。隻是抓人時不要太張揚讓高家人太丟臉,對他們生意不利”。白鳳奇道:“他們父子,害得你們米糧鋪子都快做不下去,去北地收糧險些淪為遼人的奴隸,又差點丟了命。你還這樣善良的為他們考慮這,考慮那”。李景順道:“高長文父子罪有應得,可姨父年事已高。他不但對我們有恩。還是大嫂和姐夫的家人,如果因為這個案子,弄得他們名聲和生意盡毀。我們以後還怎麽麵對大哥和姐姐”。白鳳奇道:“既然你這麽說,我就密密抓高長文父子。先在內堂審後,再公開審理。內堂審的同時,也把高老太爺高興旺請到內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