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嬤嬤看著太後和皇上的臉都陰沉下來。以為自己說的讓皇上和太後對那個商戶女動了氣,心下竊喜,接著道:“還有呢,她居然把我們都攆到外麵,她們主仆在房中吃喝,自在,我對新夫人說,這也不合規矩,我們要等到王爺回來,儀式完成才能退下,娘娘您猜怎麽著,這回新夫人親自訓老奴,說老奴不分主次,娘娘您說,這不分明是沒把您放在眼中嗎?”


    高太後氣的手指著徐嬤嬤道:“我知道你們出宮辦差,總是仗著人們對宮中的敬畏,為所欲為。明明不是什麽大事。她一個小孩子,從早上起來不吃不喝,一直熬到晚上。受不了是常有的事。吃點喝點通常人們都會睜一眼閉一眼的就過去了,偏偏你在這時搬出規矩來,難怪惹惱了她的丫頭,她讓你們出去,好方便喝水、吃飯,以免尷尬。這也能惹著你這尊大神了,我派你出去,是因為她太小,你幫著照應一二,沒想到適得其反。我這是派了一個找刺兒的人。比我的派頭都大,將來我這裏也需要你來給立規矩吧。”


    徐嬤嬤聽了,嚇的撲通一下跪倒叩頭道:“都是奴婢的錯。奴婢下次不敢了。請娘娘、皇上饒了奴婢這次吧。”


    劉玨道:“這種狗眼看人低的東西,以後還是少派出去丟人現眼。更不配教導別人規矩禮儀,宮中出去的教引嬤嬤代表的都是宮中的形象。這樣的人出去。隻會讓宮外的人都認為我們的人隻會仗勢欺人”。


    高太後見自己兒子都生氣了,道:“來呀,將她拖出去打二十大板,發到雜役局,以後不得到人前來。”從外麵進來兩個小太監拖著徐嬤嬤出去了。


    劉玨道:“這麽一個奴才,看對方是商戶出身,立時就起了輕視的心,六弟這個新夫人將來在府中,恐怕也會被她府中的下人看輕。”


    高太後道:“按說她在北地那麽大的功勞,你父皇應該給她個封賞才是,把她賜給六哥做側妃,外人看著光鮮,可終究是妾,以後六哥兒有了王妃,她的日子未必好過。不如你再給她一個封賞,讓她以後在王府能直起腰來,必竟她在北地時,對你舅舅和你外祖父有恩。”


    劉玨一聽母親的話也正說到自己心裏,一想到一個奴婢都敢對她不敬,心裏就不舒服。


    徐嬤嬤走後,王府就開始忙碌起來,府中的下人收拾起程要帶的東西,劉瑞和幸兒要去李府辭行。


    李府中,李景發全家,白鳳奇全家及李景麗全家都來到李景順家來送行,王府的馬車到了李府門前,劉瑞先下車,回頭扶著幸兒下了車,牽著幸兒入了府門,李府中眾人都迎到院中,見二人進來,都跪下叩頭,劉瑞忙扶起李老太爺,不讓他跪下去,又招呼眾人平身,不必多禮。眾人平身,中間讓出一條路,劉瑞牽著幸兒的手先走進了前廳,後麵眾人隨著進來,依次落座,廳中坐不下,小輩們隻得站在院中。劉瑞同男人們在廳中敘話,幸兒則隨母親和白老夫人等去了後院。


    白鳳錦問了劉瑞對她好不好,幸兒道:“娘放心,他對我很好,處處都替我著想。”


    白鳳錦道:“你剛回來,無奈這麽早又成了親。現在你馬上又要隨他去贏邑,我們這樣人家無力保護你,但願他能對你好,這樣娘也能放心些。娘舍不得你離開”。說到這,哽咽著說不下去了,抱著幸兒哭了起來。


    白老娘流著眼淚勸道:“女兒大了總是要嫁人的,哪有能守著娘過一輩子的。你也別哭了。你這樣,她心裏更不好受。”


    幸兒也抱著母親,強忍著眼中的淚不讓它流出來,安慰道:“娘不用擔心,你女兒是什麽樣的人,你還不知道。到哪兒也不會受欺負的。我會過的好的。娘就放心吧。”


    高夫人也過來勸道:“幸兒過一會就走了,弟妹總是這樣,孩子去了贏邑也會不安心,時時要牽掛你的”。


    幸兒用帕子替白鳳錦擦眼淚,白鳳錦道:“都是娘不好,娘不該讓你擔心。我們一家人都在京城生活,今後會越來越好。你放心去吧。”


    白鳳錦話還沒說完。就見前麵的一個婆子匆匆的跑了過來,道:“夫人,宮裏來人了,聽說是有聖旨,讓姑娘速速出去接旨。”


    白鳳錦驚恐的忙站起來,道:“出什麽事了?為什麽你們都要走了,還會有聖旨來?”


    幸兒道:“娘不要怕,我們一切都是按照宮中的規矩辦的。不會有事的。我現在就出去接旨”。說完帶著聽琴、賞畫去了前廳。


    劉瑞不知為什麽這時候宮中還有聖旨下來,心想聖心難測。心裏不免有些擔憂。看著幸兒過來了。忙去拉幸兒站在自己身邊,夫妻雙雙跪下接旨。院中的眾人也都跟著跪下來。隻見宣旨內侍將聖旨展開,高聲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齊王側妃李明月人品貴重,德才兼備。於社稷有功。封李明月為安樂鄉主。賜其可隨時回京看望父母。欽此”。眾人叩頭謝恩。內侍將聖旨遞給幸兒,幸兒雙手舉過頭頂,接過聖旨。眾人都站起來,李景順忙示意管家,管家將賞銀遞給李景順,李景順接過來,放在內侍手中道:“公公辛苦了,這點小意思,請公公笑納。”


    傳旨內侍接過不輕的荷包,臉上立時浮起了笑容。對劉瑞和幸兒施禮道:“恭喜王爺,恭喜鄉主,恭喜李老爺。這裏也沒事了,奴才這就告辭回宮複命去了”。劉瑞點點頭。傳旨內侍帶人坐上馬車走了。


    這道聖旨對李家人來說是天大的好事。這幾代家裏沒出什麽有品級的子弟,雖然明誠、明信考中了進士,現在不過是一個庶吉士。家裏卻出了有品級的女兒,而且皇上還恩賜幸兒可以隨時回京。李府上下都高興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繼往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荷塘春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荷塘春色並收藏繼往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