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劉瑞一劍刺進耶律齊的胸膛。耶律齊被這一劍刺的摔下馬來。劉瑞打馬向前,正要舉劍再刺,隻見眼前一晃,一人擋在耶律齊身前。並同時衝劉瑞喊著:“不要殺他。”劉瑞聽出是幸兒的聲音,忙收劍。還是晚了一些,將幸兒的衣服劃出一個口子。劉瑞呆住了。怒聲問道:“你知不知道你這是在幹什麽?”


    幸兒擋在耶律齊身前道:“他既然提出和談了。我們兩國就此罷戰吧,高老將軍為一己私利拒絕和談已經錯了。你不能再繼續錯下去,你此時若殺了他,隻會激起遼軍的憤怒。兩國還要不死不休的打下去。”


    劉瑞坐在馬上,沉著臉道:“你這樣護著他不隻是為了和談,恐怕還有不忍心看他死在我的劍下吧?”


    幸兒道:“不管你怎麽看我,我都是不會讓你殺了他的。”


    耶律齊也聽出是李明月的聲音,忍痛直起身子吃力的道:“你躲開,我堂堂一個男子漢還不用一個女人替我擋箭。我的兄長是劉玨派人射傷後死的,我父親就是眼前這廝殺的,我本打算殺了他兄弟倆,替我父兄報仇,才攻打晉國的,既然現在我輸了,我也認了。你躲開,讓他殺了我吧。我的族人也會為我報仇的。”


    幸兒道:“兩國交戰,死傷在所難免。你父親之所以受傷。是因為你們先發起那場戰爭的。既然已參與到了戰爭這場賭局中。就應願賭服輸。別人的父兄死了都不算數,你的父兄死了,你就再次發動戰爭報仇。當初你們屠殺寧遠縣城時,你們就沒想過?城中的百姓。也是人生父母養的,也是有兄弟姐妹的,因為他們弱小,無力反抗。就應該屠殺嗎?你的父兄是人,別人的父兄就都不是人了。戰爭,生死難免。你居然還因為為你父兄報仇。再次挑起戰爭。這次死傷的幾萬兩國人的性命,就都不是命嗎?隻為了滿足你那麽一個小小的報複心理。他們就要付出性命,你不覺得你有些太殘忍了?你大哥之所以受傷。也是因為他違背誠信再前,別拿你們自己的錯,來懲罰別人。更別在讓更多人拿出性命,為你的錯誤付出代價。我希望你現在回去還是派使臣前來和談,別再繼續進行錯誤的戰爭。讓你的子民也過一些安生的日子吧。”


    耶律齊看了一眼劉瑞,心想:“我現在就是明白了。他不放我走,我也不可能再派使臣和談呢?”幸兒知道他的心思。看了一眼劉瑞,道:“我也希望王爺,能就此停戰”。劉瑞見她護著耶律齊氣就不打一處來,哼了一聲打馬走了。遼國將士已經過來抬著耶律齊回去。耶律齊看了一眼幸兒,心想:她現在已是齊王側妃了,聽說齊王隻有她一個女人,而且很寵她,自己再怎麽說也是錯過了,隻要她過的好就行。於是閉上眼睛,不再看幸兒。什麽也沒說,就任由兵士們將他抬走。兩邊的人都撤走了,空曠的土地上隻留下幸兒和晉軍走後,依然站在原地的聽琴、掌畫、清心清靜四人。聽琴等人打馬來到近前,下馬圍住幸兒,聽琴道:“他們都走了,我們怎麽辦?”幸兒苦笑,看來劉瑞因為自己舍命替耶律齊擋劍是真的生氣了,都沒讓自己跟著他回去,現在就是厚著臉皮回去,也沒有什麽好臉色看,過一段時間再說吧。左右看看道:“我們回暨遠縣。”


    劉瑞回到帳中越想越氣,自己的女人卻舍命去替別的男人擋刀,而且那個男人曾經對她那麽有情。這算什麽?餘情未了?喊著侍衛拿酒來,清風見狀也不敢勸,隻得著侍衛拿來酒菜,劉瑞自斟自飲,居然喝的酩酊大醉。第二天醒來,習慣的去伸手到旁邊兒摟幸兒,手抱了個空,睜開眼,抬起頭,覺著頭痛欲裂,想起了自己昨天晚上因為生氣,喝了很多酒。喊道:“拿點兒水來給爺喝。”清風忙端來水,扶他起來,遞給他喝,水一下肚,焦躁去了幾分。問道:“夫人去哪兒了?”


    清風被問的愣了一下,小聲的回答道:“夫人昨天沒回來。不知道去哪兒了。”


    劉瑞怒道:“這是什麽話,什麽叫夫人昨天沒回來。”


    清風道:“昨天兩軍交戰時,爺是自己回來的,夫人被留在了陣前了。”


    劉瑞柔了柔頭,想起昨天幸兒擋在耶律齊身前的事,閉上眼睛,壓了壓上湧的怒氣,道:“她昨晚在外麵沒進營帳睡覺,也算受了懲罰了,先讓她回來吃早飯,再給她準備個營帳,讓她在營帳中禁足。抄女則女戒。等到她知道錯了再讓她出來。”


    清風領命去了,可再看兩軍陣前哪有幸兒的身影,嚇的忙去稟報劉瑞。劉瑞已梳洗完穿好衣服準備吃飯,正考慮要不要同幸兒一桌吃飯。還是讓她到另一個帳篷去吃飯而糾結呢,就見清風回來了,說夫人不見了。


    劉瑞一聽立時慌了,問道:“你去問問,是不是回來到在別的營帳中睡下啦?還沒起來。”


    清風出去,一會兒就回來了,道:“夫人昨晚根本沒有回營帳。有人看見夫人在陣前站了一會兒就走了。”


    劉瑞道:“她去哪兒了,有沒有人跟著?”


    清風道:“夫人的兩個丫頭,還有清心清靜跟著她走的。至於去哪兒了,爺不用擔心,過幾天清心和清靜會傳信回來的。”


    清風讓人擺飯上來,劉瑞坐在桌前,第一次感受到心裏空落落的。吃飯都沒有滋味。


    耶律齊再次派來使臣議和,這次議和沒有遇到任何阻礙,雙方順利談成。議和後,耶律齊大軍撤回了遼國。高振也被人再百裏外找了回來。晉軍留下部分兵力陣守邊境外,其餘人馬各回各的守地。各部將軍、國公等隨劉瑞所帶的人馬,跟劉瑞一起回京。準備劉瑞的登基大典。


    到達京城,劉瑞接到了清心的密報,說幸兒此時在暨遠縣家中,一切安好。劉瑞想:除了明月的家人沒人知道她之前隨在自己身邊,陣前人們看見替耶律齊擋刀的是自己的侍衛,無人知道是明月。自己這邊要舉行登基大典的同時,還要迎娶高家女為皇後和娶張家女為妃,這件事雖不是自己所願。但卻是自己同意了的。雖然自己不會和她們有夫妻之實。但迎娶她們的時候,明月心裏也會不舒服吧,與其讓她心裏不舒服。還不如讓她留在暨遠縣那個山高皇帝遠的地方一段時間,等事後自己再向她解釋。想到這兒,心裏覺著輕鬆許多,唯一覺得不舒服的。已經和明月生活兩年多了,和她一起同吃同住同行已成習慣,這時倒覺著很是孤單,不適應,回到哪都沒有家的感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繼往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荷塘春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荷塘春色並收藏繼往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