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正娘沒搭話,撇了眼福福,伸手把火鏟子拿在手,掂量了兩下,還在炕沿邊敲了敲,就又定眼看向炕裏,“福福和謙益兩個還是小孩子,咱倆家的事,和他們扯不到。”
“咱有事外頭說去,”德正娘又敲了下手上的火鏟子,顯然是用了力氣,磕掉一把的灰,落在炕上,“別在孩子跟前。”
“有啥事就這裏說,”月娥娘一聽,賴勁就上來了,身子還往裏挪了挪,硬是不下地,“再說,咱倆家那點事,早就說清了,我沒啥和你說的!”
月娥娘說完,還一臉欠欠的茲啦熱水,放下杯子,“我在福福屋子待著呢,又沒去你家,你別沒事找事!”
德正娘的火氣徹底上來了,滿臉憋的通紅,回頭看了眼福福,又撇了眼東屋,知道益哥在,就強壓了火氣,握緊手中的火鏟子,指著月娥娘,“你出不出去!”
月娥娘本就心虛,身子骨又沒德正娘粗壯,眼下生了幾分怕,徹底挪到角落,顫著手,指著地上的德正娘,“你個老婆子,我和你講,福福還在跟前呢,你可別亂來!”
額,原來是這樣啊,福福了然,隨即麵上故意帶了幾分不解,還撓了撓頭,“二娘,你們是不是有話要說?”
福福見月娥娘要搖頭擺手,就不給機會,上前兩步先擺起了手,“二娘,不打緊,不打緊的,你們有話要說,不用顧忌我。”
“若二娘實在顧忌,我先出去,”福福說完,就要往外走,躲出去,剛走兩步,就見月娥娘急了眼,半起身子就要挪到門口來拉福福,誰成想,剛起身,德正娘就用足力氣敲了火鏟子,把人給嚇了回去,福福一下溜出了門,回頭還不忘帶笑,“大娘,二娘,你們有話好好說。”
說完,撂下門簾就往東屋走,剛抬頭,就見益哥站在東屋門口,掀了門簾一角,露出個小腦袋,正往這邊瞧。
“咱關門,”福福把人拉進屋,“不聽她們的。”
東屋的門剛一關,就聽西屋劈裏啪啦的聲響傳來,罵罵咧咧的,雖然隔著兩扇門,但動靜還是傳入耳。
“給姐姐背個書,”油燈在西屋,屋內昏暗,隻點點月光灑進來,炕上印了窗框和條條暗影,“姐姐正好考問考問你功課。”
福福剛說完,一個壓低了的讀書聲就傳了來,聲音清脆,在暗夜裏更甚靈動。她閉了眼,輕易的就抓住益哥背出的每一個字,身邊的嘈雜、瑣碎,都被益哥的讀書聲給壓了下去,聽不見了。
恍如隔世。
一個個念頭起了、又滅,書中的智慧,如暖陽、似清風,吹拂著臉麵,化了這遠遠近近的雜亂。
益哥的聲音自帶童真、音調自帶童趣,他本性又認真,此時背起書來,這骨子裏的認真勁,更是生了出來,從內到外、從頭到尾。
福福聽著,隻覺那開門聲、關門聲、吵鬧聲、敲打聲,似遠又近,似近還遠,心底沉思安靜,那慌亂,絲毫不起波瀾。
一切都安靜了。
益哥從頭到尾背了兩卷書,尾音剛落,福福徹底驚醒,睜了眼,入眼昏黑一片,隻一眨,就滿是清明。
安靜了,真真的安靜了。
“人,走了?”
福福還不確定,側耳聽著動靜,西屋是沒人了,當院也沒了聲響,抬腳出了東屋,西屋門簾一掀,果然空空如也。
她這才鬆了口氣,趕忙讓益哥抱柴,灶裏燒火,得好一通收拾。
鍋裏的碗筷用開水燙了又燙,家裏沒銀子,扔不得,隻能洗了又洗,搓的手都皺了皮,福福才收起來,總算洗幹淨了。
又燙了抹布,西屋裏外、犄角旮旯全都擦了個遍,就連家裏的地,全是土,福福也是掃了又掃,掛了一層土下來。
益哥外屋幫著燒火,擦洗的水夠用了,就開始熬粥,小米粥。
好好的一頓飯,兩口都沒吃上,全讓月娥娘給吃光了。眼下姐弟倆餓著肚子,大半夜的,燒火還得再做上一頓。
小米剛淘好,入了鍋,就聽大門外有人,是德正來了,在喊益哥。
福福屋內瞧了人影,又見益哥顛顛跑了過去,也就沒跟,自顧家裏收拾,剛放了桌子,端了藏起來的辣椒,就見益哥端著個蓋簾,蓋簾上兩個大碗,大碗上又蓋著個小的蓋簾,小心翼翼的,進屋來了。
“姐,德正哥送來的,”益哥把東西小心的放在鍋台,“說是知道咱倆還沒吃飯,大娘讓送的。”
福福一愣,沒想到,德正娘還真有心。
福福舉著油燈,掀了蓋簾,湊近看,兩個溫熱的大苞米麵饅頭,還有一碗的燉豆腐,也是溫的。
“正好,”福福把油燈遞給益哥,北牆上摘了鍋叉,掀開鍋蓋,架在鍋邊,底下熬了粥,上麵開始熱了饅頭和豆腐,“不用做菜了。”
福福又把兩個蓋簾擦幹淨,收起來,明個還要連著兩個大碗一起還回去。
“還想吃地瓜嗎?”福福看灶裏的火漸滅,先前燒的地瓜沒吃著,就回頭又問益哥,“吃的話咱再燒幾個。”
小家夥搖頭,看了看鍋,“有饅頭和粥,姐,夠吃了。”
福福自知膽子還算大的,上下院又是秀梅嬸子和德正家,雖然房前屋後的柵欄不結實,但也沒的怕。
可自從剛剛月娥娘這一遭鬧騰,福福半夜吃好了飯,又收拾妥當,往常可就歡快的鑽被窩,捧著書卷了,但是,此時,福福站在西屋地上,抓了屋門,總覺得哪裏不對,少點啥。
猶豫片刻,還是掀了門簾,推門出去。
嗯,外屋的門從裏插上了,關的嚴實,上手推了推,絲毫未動,心稍安,但還是開了外屋門,福福院子裏轉悠了一圈,又確定大門上了鎖,雞窩關了,才又插上門,再別了西屋的插銷,穩妥了。
還真夠折騰的,姐弟倆一人一個被窩,中間隔著書桌,書桌上燃著油燈,放著兩卷書。
福福把書卷拿在手,枕頭上攤開,就著昏黃的燈光,細細翻著。
這是一天中,最心安的時刻。
“咱有事外頭說去,”德正娘又敲了下手上的火鏟子,顯然是用了力氣,磕掉一把的灰,落在炕上,“別在孩子跟前。”
“有啥事就這裏說,”月娥娘一聽,賴勁就上來了,身子還往裏挪了挪,硬是不下地,“再說,咱倆家那點事,早就說清了,我沒啥和你說的!”
月娥娘說完,還一臉欠欠的茲啦熱水,放下杯子,“我在福福屋子待著呢,又沒去你家,你別沒事找事!”
德正娘的火氣徹底上來了,滿臉憋的通紅,回頭看了眼福福,又撇了眼東屋,知道益哥在,就強壓了火氣,握緊手中的火鏟子,指著月娥娘,“你出不出去!”
月娥娘本就心虛,身子骨又沒德正娘粗壯,眼下生了幾分怕,徹底挪到角落,顫著手,指著地上的德正娘,“你個老婆子,我和你講,福福還在跟前呢,你可別亂來!”
額,原來是這樣啊,福福了然,隨即麵上故意帶了幾分不解,還撓了撓頭,“二娘,你們是不是有話要說?”
福福見月娥娘要搖頭擺手,就不給機會,上前兩步先擺起了手,“二娘,不打緊,不打緊的,你們有話要說,不用顧忌我。”
“若二娘實在顧忌,我先出去,”福福說完,就要往外走,躲出去,剛走兩步,就見月娥娘急了眼,半起身子就要挪到門口來拉福福,誰成想,剛起身,德正娘就用足力氣敲了火鏟子,把人給嚇了回去,福福一下溜出了門,回頭還不忘帶笑,“大娘,二娘,你們有話好好說。”
說完,撂下門簾就往東屋走,剛抬頭,就見益哥站在東屋門口,掀了門簾一角,露出個小腦袋,正往這邊瞧。
“咱關門,”福福把人拉進屋,“不聽她們的。”
東屋的門剛一關,就聽西屋劈裏啪啦的聲響傳來,罵罵咧咧的,雖然隔著兩扇門,但動靜還是傳入耳。
“給姐姐背個書,”油燈在西屋,屋內昏暗,隻點點月光灑進來,炕上印了窗框和條條暗影,“姐姐正好考問考問你功課。”
福福剛說完,一個壓低了的讀書聲就傳了來,聲音清脆,在暗夜裏更甚靈動。她閉了眼,輕易的就抓住益哥背出的每一個字,身邊的嘈雜、瑣碎,都被益哥的讀書聲給壓了下去,聽不見了。
恍如隔世。
一個個念頭起了、又滅,書中的智慧,如暖陽、似清風,吹拂著臉麵,化了這遠遠近近的雜亂。
益哥的聲音自帶童真、音調自帶童趣,他本性又認真,此時背起書來,這骨子裏的認真勁,更是生了出來,從內到外、從頭到尾。
福福聽著,隻覺那開門聲、關門聲、吵鬧聲、敲打聲,似遠又近,似近還遠,心底沉思安靜,那慌亂,絲毫不起波瀾。
一切都安靜了。
益哥從頭到尾背了兩卷書,尾音剛落,福福徹底驚醒,睜了眼,入眼昏黑一片,隻一眨,就滿是清明。
安靜了,真真的安靜了。
“人,走了?”
福福還不確定,側耳聽著動靜,西屋是沒人了,當院也沒了聲響,抬腳出了東屋,西屋門簾一掀,果然空空如也。
她這才鬆了口氣,趕忙讓益哥抱柴,灶裏燒火,得好一通收拾。
鍋裏的碗筷用開水燙了又燙,家裏沒銀子,扔不得,隻能洗了又洗,搓的手都皺了皮,福福才收起來,總算洗幹淨了。
又燙了抹布,西屋裏外、犄角旮旯全都擦了個遍,就連家裏的地,全是土,福福也是掃了又掃,掛了一層土下來。
益哥外屋幫著燒火,擦洗的水夠用了,就開始熬粥,小米粥。
好好的一頓飯,兩口都沒吃上,全讓月娥娘給吃光了。眼下姐弟倆餓著肚子,大半夜的,燒火還得再做上一頓。
小米剛淘好,入了鍋,就聽大門外有人,是德正來了,在喊益哥。
福福屋內瞧了人影,又見益哥顛顛跑了過去,也就沒跟,自顧家裏收拾,剛放了桌子,端了藏起來的辣椒,就見益哥端著個蓋簾,蓋簾上兩個大碗,大碗上又蓋著個小的蓋簾,小心翼翼的,進屋來了。
“姐,德正哥送來的,”益哥把東西小心的放在鍋台,“說是知道咱倆還沒吃飯,大娘讓送的。”
福福一愣,沒想到,德正娘還真有心。
福福舉著油燈,掀了蓋簾,湊近看,兩個溫熱的大苞米麵饅頭,還有一碗的燉豆腐,也是溫的。
“正好,”福福把油燈遞給益哥,北牆上摘了鍋叉,掀開鍋蓋,架在鍋邊,底下熬了粥,上麵開始熱了饅頭和豆腐,“不用做菜了。”
福福又把兩個蓋簾擦幹淨,收起來,明個還要連著兩個大碗一起還回去。
“還想吃地瓜嗎?”福福看灶裏的火漸滅,先前燒的地瓜沒吃著,就回頭又問益哥,“吃的話咱再燒幾個。”
小家夥搖頭,看了看鍋,“有饅頭和粥,姐,夠吃了。”
福福自知膽子還算大的,上下院又是秀梅嬸子和德正家,雖然房前屋後的柵欄不結實,但也沒的怕。
可自從剛剛月娥娘這一遭鬧騰,福福半夜吃好了飯,又收拾妥當,往常可就歡快的鑽被窩,捧著書卷了,但是,此時,福福站在西屋地上,抓了屋門,總覺得哪裏不對,少點啥。
猶豫片刻,還是掀了門簾,推門出去。
嗯,外屋的門從裏插上了,關的嚴實,上手推了推,絲毫未動,心稍安,但還是開了外屋門,福福院子裏轉悠了一圈,又確定大門上了鎖,雞窩關了,才又插上門,再別了西屋的插銷,穩妥了。
還真夠折騰的,姐弟倆一人一個被窩,中間隔著書桌,書桌上燃著油燈,放著兩卷書。
福福把書卷拿在手,枕頭上攤開,就著昏黃的燈光,細細翻著。
這是一天中,最心安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