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經過這一架,日後能好相處些,福福想著,看時辰不早,就抱了把柴火,準備生火做飯。
剛東牆角彎腰撿了幾把柴,還沒抱起來了,就見家裏的狗子撒了歡的往外跑,眨眼就衝到大門口,用爪子扒拉木門,汪汪直叫。
福福抬頭,看家裏大公雞還在柵欄枝子上呢,母雞和小雞崽子正繞著雞窩覓食,沒的尋常啊。
正納悶,抬眼就見上院下來個人,肩上扛著個布袋子,怪不得,是德正。
益哥早就跑了過去,開了大門,狗子就往德正身上撲,尾巴撅的朝天,扭個不停,一直親呢的汪汪叫。
畢竟是德正一路把狗子帶回來的,它這般親近,也是有道理。
福福抱起柴,看德正身上扛的袋子,看樣子是送到她家的,不由好奇,“這是啥?”
“豆包,”德正屋裏剛放在袋子,就蹲下身抱起狗子在懷,拍了拍它的小腦袋瓜,還摸了摸小肚子,瞧著狗子歡實的不行,就笑出聲,“這是吃飽喝足,睡夠了吧。”
德正說一句,狗子就汪汪叫上一聲,一問一答,倒也說了有一會。
“上凍了吧?”
福福點頭,舀了冰碴子出來,倒入鍋裏,撕撕拉拉的,片刻就在鍋裏化成了水。
德正抱著狗子,隨手遞給益哥,又看了眼水缸,便一手拿了扁擔,扛在肩,隨即挑了兩個水桶,出門抬水。
她家的水,都是德正幫忙抬的,福福早就習慣,日複一日,也剩了客套,這人情,她記在心裏,日後有機會,定是會還的。
福福灶裏填了柴,看德正挑著扁擔前頭走,益哥抱著狗子顛顛跟在旁邊,有說有笑的出了大門,就回過神,解開布袋子,瞧著裏麵的豆包。
大半袋子的豆包,福福兩手用力才將將提的動,估計有百八十個,足夠她和益哥吃個冬天。
福福看著布袋裏金黃的豆包,此時凍的一個個比石頭還硬,拿在手裏還冰涼,德正娘送了這麽多過來,福福看在眼裏,心裏卻不是滋味。
高興嗎?畢竟有人惦記他們姐弟,自是高興。
但也生了幾分低落,這份低落卻不知從何而起,恍惚間福福隻覺得,畢竟和德正說過親,雖然沒成,但兩家也不好走動的太勤快。
福福把裝豆包的袋子換成自家的,又把手上的袋子疊好,放在鍋台一邊,鍋裏的水茲啦啦開了,冒著熱氣,那就蒸個豆包吧。
福福想著,盛了洗臉水,就熱鍋下油,鍋裏燉了白菜豆腐,蒸了四個豆包。
德正和益哥來來回回走了兩遭,缸裏抬滿了水,水桶也滿了一隻,這才放了扁擔,逗了會狗子,鍋台的布袋拿在手,“我娘說今兒撒年糕,我奶讓你們吃了早飯就上去。”
“把狗子也帶著吧,”說完,就又接著說,“它還小,自己在家沒人看顧,怕是不行。”
“撒年糕?”
福福飯菜下鍋,蓋了鍋蓋,尋思撒年糕也用的上她嗎?她腦子裏尋思著德正娘昨個說的撒年糕做法,怕是一個人就成呢。
“我奶說,你要納鞋底?”
福福點頭,可不是。
“我奶讓你上去的時候帶著,”德正邁了門檻出去,“說是正好她老人家今兒心情好。“
額,好吧。
益哥抱著狗崽子把人送出去,一回來就直蹦高,“姐,德正哥和我說,說他尋了半踏的宣紙,過兩日就給我送來。”
“啊,”福福一愣,這年代,紙張可是金貴的很呢,“哪裏尋來的?”
益哥搖頭,剛剛興奮的眼神隨即暗淡了下來,咬著嘴,“姐姐,要不我和德正哥說,這紙,我不能要。”
福福一抬眼,益哥的模樣就深深刻在她心裏,緩不過來,小家夥那滿心的歡快,又一閃而逝的傷心,隨後眉眼又全然看淡的從容,一個小小的孩子,眨眼工夫就又是純真又滿是人情,讓她好心疼。
“你德正哥尋來的,自是費了不少力氣,”福福拉過他,笑著安慰,“該是也花了不少銅錢。”
“這番用心,咱就收下吧,”福福看益哥滿臉又有了笑意,還認真的點點頭,“這份情咱得記著,日後不管出沒出頭,總是不能忘的。”
小家夥又鄭重的點點頭,身上狗崽子也跟著汪汪叫了聲,好像也跟著應下似的。
一吃完飯,收拾了碗筷,福福就屋裏翻箱倒櫃,拿了早就歸置好的一大包碎布,還收拾出一個小籃子,裏麵裝了針線、剪刀、錐子、鞋樣子之類子,又翻出一個不中穿的破襖子,裏麵的棉布正好用來做棉鞋,一收拾完,就肩上扛著大包小包,胳膊挎著針線籃子,益哥抱著狗崽子,去了上院。
千層底的棉布鞋,福福印象中也做過幾雙,福福娘親去的早,針線啥的一直沒人教,都是自己琢磨的,好在老爺子和益哥也不挑剔,她手藝不好不壞,倒是也穿的出去。
眼下她是想用心做了,一些細致的針腳,還是得有人指點的好。
福福剛一到德正家,進了院子,就見德正娘用小細篩子過著黃米麵,正輕柔的晃著篩子身,大黃米麵從篩子底下一層層的灑落下來,細細的,鋪了大麵盆一層又一層,大黃米麵越發的蓬鬆細膩。
“大娘,麵還要過篩子啊?”
福福驚訝,用篩子過麵,她還是頭一遭瞧見。
“過遍篩子細致點,”德正娘手上不停,又舀了碗黃米麵放在篩子裏,一手搖晃著,一手還輕輕磕幾下篩子沿,隨即灑下一層層的金黃,眨眼間篩子裏就剩了幾個大小不等的結塊,濾不下去了,“和麵的時候還勻稱。”
原來還有這麽一說,福福記在心裏,想著日後做麵食,也學德正娘把麵粉過過篩,瞧瞧和不過篩做出的麵食有啥不同。
德正娘一說完,篩子裏的那幾個麵結塊隨手就倒入邊上的小碗裏,接著又一碗一碗麵的過篩。
福福手上還提著大包小袋,外屋也沒多待,繼續瞧了幾眼之後就去了東屋,找老太太。
剛東牆角彎腰撿了幾把柴,還沒抱起來了,就見家裏的狗子撒了歡的往外跑,眨眼就衝到大門口,用爪子扒拉木門,汪汪直叫。
福福抬頭,看家裏大公雞還在柵欄枝子上呢,母雞和小雞崽子正繞著雞窩覓食,沒的尋常啊。
正納悶,抬眼就見上院下來個人,肩上扛著個布袋子,怪不得,是德正。
益哥早就跑了過去,開了大門,狗子就往德正身上撲,尾巴撅的朝天,扭個不停,一直親呢的汪汪叫。
畢竟是德正一路把狗子帶回來的,它這般親近,也是有道理。
福福抱起柴,看德正身上扛的袋子,看樣子是送到她家的,不由好奇,“這是啥?”
“豆包,”德正屋裏剛放在袋子,就蹲下身抱起狗子在懷,拍了拍它的小腦袋瓜,還摸了摸小肚子,瞧著狗子歡實的不行,就笑出聲,“這是吃飽喝足,睡夠了吧。”
德正說一句,狗子就汪汪叫上一聲,一問一答,倒也說了有一會。
“上凍了吧?”
福福點頭,舀了冰碴子出來,倒入鍋裏,撕撕拉拉的,片刻就在鍋裏化成了水。
德正抱著狗子,隨手遞給益哥,又看了眼水缸,便一手拿了扁擔,扛在肩,隨即挑了兩個水桶,出門抬水。
她家的水,都是德正幫忙抬的,福福早就習慣,日複一日,也剩了客套,這人情,她記在心裏,日後有機會,定是會還的。
福福灶裏填了柴,看德正挑著扁擔前頭走,益哥抱著狗子顛顛跟在旁邊,有說有笑的出了大門,就回過神,解開布袋子,瞧著裏麵的豆包。
大半袋子的豆包,福福兩手用力才將將提的動,估計有百八十個,足夠她和益哥吃個冬天。
福福看著布袋裏金黃的豆包,此時凍的一個個比石頭還硬,拿在手裏還冰涼,德正娘送了這麽多過來,福福看在眼裏,心裏卻不是滋味。
高興嗎?畢竟有人惦記他們姐弟,自是高興。
但也生了幾分低落,這份低落卻不知從何而起,恍惚間福福隻覺得,畢竟和德正說過親,雖然沒成,但兩家也不好走動的太勤快。
福福把裝豆包的袋子換成自家的,又把手上的袋子疊好,放在鍋台一邊,鍋裏的水茲啦啦開了,冒著熱氣,那就蒸個豆包吧。
福福想著,盛了洗臉水,就熱鍋下油,鍋裏燉了白菜豆腐,蒸了四個豆包。
德正和益哥來來回回走了兩遭,缸裏抬滿了水,水桶也滿了一隻,這才放了扁擔,逗了會狗子,鍋台的布袋拿在手,“我娘說今兒撒年糕,我奶讓你們吃了早飯就上去。”
“把狗子也帶著吧,”說完,就又接著說,“它還小,自己在家沒人看顧,怕是不行。”
“撒年糕?”
福福飯菜下鍋,蓋了鍋蓋,尋思撒年糕也用的上她嗎?她腦子裏尋思著德正娘昨個說的撒年糕做法,怕是一個人就成呢。
“我奶說,你要納鞋底?”
福福點頭,可不是。
“我奶讓你上去的時候帶著,”德正邁了門檻出去,“說是正好她老人家今兒心情好。“
額,好吧。
益哥抱著狗崽子把人送出去,一回來就直蹦高,“姐,德正哥和我說,說他尋了半踏的宣紙,過兩日就給我送來。”
“啊,”福福一愣,這年代,紙張可是金貴的很呢,“哪裏尋來的?”
益哥搖頭,剛剛興奮的眼神隨即暗淡了下來,咬著嘴,“姐姐,要不我和德正哥說,這紙,我不能要。”
福福一抬眼,益哥的模樣就深深刻在她心裏,緩不過來,小家夥那滿心的歡快,又一閃而逝的傷心,隨後眉眼又全然看淡的從容,一個小小的孩子,眨眼工夫就又是純真又滿是人情,讓她好心疼。
“你德正哥尋來的,自是費了不少力氣,”福福拉過他,笑著安慰,“該是也花了不少銅錢。”
“這番用心,咱就收下吧,”福福看益哥滿臉又有了笑意,還認真的點點頭,“這份情咱得記著,日後不管出沒出頭,總是不能忘的。”
小家夥又鄭重的點點頭,身上狗崽子也跟著汪汪叫了聲,好像也跟著應下似的。
一吃完飯,收拾了碗筷,福福就屋裏翻箱倒櫃,拿了早就歸置好的一大包碎布,還收拾出一個小籃子,裏麵裝了針線、剪刀、錐子、鞋樣子之類子,又翻出一個不中穿的破襖子,裏麵的棉布正好用來做棉鞋,一收拾完,就肩上扛著大包小包,胳膊挎著針線籃子,益哥抱著狗崽子,去了上院。
千層底的棉布鞋,福福印象中也做過幾雙,福福娘親去的早,針線啥的一直沒人教,都是自己琢磨的,好在老爺子和益哥也不挑剔,她手藝不好不壞,倒是也穿的出去。
眼下她是想用心做了,一些細致的針腳,還是得有人指點的好。
福福剛一到德正家,進了院子,就見德正娘用小細篩子過著黃米麵,正輕柔的晃著篩子身,大黃米麵從篩子底下一層層的灑落下來,細細的,鋪了大麵盆一層又一層,大黃米麵越發的蓬鬆細膩。
“大娘,麵還要過篩子啊?”
福福驚訝,用篩子過麵,她還是頭一遭瞧見。
“過遍篩子細致點,”德正娘手上不停,又舀了碗黃米麵放在篩子裏,一手搖晃著,一手還輕輕磕幾下篩子沿,隨即灑下一層層的金黃,眨眼間篩子裏就剩了幾個大小不等的結塊,濾不下去了,“和麵的時候還勻稱。”
原來還有這麽一說,福福記在心裏,想著日後做麵食,也學德正娘把麵粉過過篩,瞧瞧和不過篩做出的麵食有啥不同。
德正娘一說完,篩子裏的那幾個麵結塊隨手就倒入邊上的小碗裏,接著又一碗一碗麵的過篩。
福福手上還提著大包小袋,外屋也沒多待,繼續瞧了幾眼之後就去了東屋,找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