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福心裏一暖,坐著小板凳,泡著腳,手上吃著熱乎乎的地瓜,香甜糯口,實在是好滋味。
益哥就蹲在她身邊,手上也拿著一個地瓜,不吃,隻瞧著她吃,眼睛星星的冒著光,一眨不眨。
“你看啥?”
益哥就笑,“姐姐吃的真香。”
說完,還饞的咽了口水,就是不動手上地瓜,“家裏又不是沒有,你也吃。”
益哥搖頭,“我就烤了兩個,給姐姐吃的。”
“咋沒灶裏多放幾個,”福福扒了手上的地瓜,遞到益哥嘴邊,讓他咬了一大口,“家裏這些地瓜,偶爾解個饞,夠吃的。”
明年開春留著種的地瓜,她早就放起來了,剩下吃的,也不少,家裏就他們姐弟倆,可是夠的。
“我知道,”益哥又往前湊了湊,“我不餓,烤多了怕剩下,就烤了兩個。”
許是東西越少,吃著越香,兩個小地瓜,他們姐弟倆,你一口我一口,吃著格外香,那味道,比肉還難忘。
折了半夜的枝子,一早醒了,福福就覺渾身酸疼,特別是胳膊,抬起又放下,疼的不行。
看來這做活計,趕巧忙的,還真不行。
忍著疼,福福起身開了門,放了狗子出去,這邊屋裏就抱了柴,開始生火做飯。
益哥也起身了,疊了被子,就端坐書桌前背書。
這是她和益哥說好的,每每一早,不用他起來忙,隻疊好被子,洗把臉,自顧讀書就是。
所謂一日光景在晨,不好徒勞了。
生火做飯已成了福福尋常事,忍著疼,又挨著一大早的凍,哆哆嗦嗦的忙了一會,身子暖和了,渾身的酸痛勁也去了幾分,不會動不動就撕撕裂裂的。
家裏水缸裏的水又上了凍,三九寒天,凍也越厚,以前薄薄一層,水瓢一磕一碰就去了冰碴兒,這會,水瓢是磕碰不動了,得用熱水化開了。
好在自己已經習慣了,水每晚都鍋裏留一些,灶裏每次又存了火,所以等一早起來,鍋裏的水是凍不上的,就生火燒開,然後熱水化了缸裏的冰。
每每,都是這樣。
數九的天氣,又是土牆草屋,漏風的地方總是有的。
這邊灶裏扒了灰,倒在自己歸置的菜園子裏,一個壟溝一個壟溝的撒了草木灰,這幾月光景,草木灰眼瞅著就灑遍了草木灰,希望明年種了菜,看在她這般用心的光景上,希望菜園子長勢能好。
福福心想,站在菜園子左右瞧,日頭還沒出,晨光又稀疏,淡淡的,暗暗的,顏色如同這腳下的草木灰,混成一片。
熬過了寒冬,就是春景了。
春天,總是勃勃生機,生動萬分的。
福福一邊回屋一邊心想,等開了春,蘭兒這邊蓋了房子,不是要買地,正好一處了,她也買上幾畝,好地買不起,就買山地吧。
沒的銀子,實在不行,就賣本老爺子留的書。
這念頭一起,福福就心痛,這賣書,該是下下策,實在沒法了,才能動老本啊。
生了火,又燒開了水,這邊等著水缸的凍化開,就一遍一遍的熱水變了冷水,冷水再燒開,澆在缸裏的冰塊上,也是好個折騰。
這邊鍋裏熬了粥,熱了年糕豆包,還熱了塊豆腐,簡簡單單的,就又東屋灶裏也生了火,兩個炕一處燒著。
雞窩裏的公雞母雞這會都出來了,她就又去撿了兩個雞蛋,一個還凍塊了,破了蛋殼,蛋清留了出來,天冷的都給凍上了。
沒法,壞的雞蛋留不住,她就小心敲碎,打在碗裏,然後添了熱水,撒了星點油鹽,剁了蔥花,鍋裏開始蒸雞蛋羹。
一來二去的,也湊了一頓飯。
如今柔兒和水靈每天一早吃了飯上來,經過這幾日,她和益哥早上的飯點也越發固定了,差不多兩人吃了飯,收拾的差不多,柔兒和水靈就上來了。
若是她做飯晚了點,柔兒還會幫著忙活一陣,今兒倒是剛剛好。
這邊她收拾了碗筷,洗了碗,掃了地,剛喂了雞,溜了狗子,益哥已經看了好一會書,她也收拾妥當,洗了手,兩個孩子就院子裏來了。
“福福姐,”一瞧見她,先是笑嘻嘻的打著招呼,也不知和誰學的,今兒還規規矩矩停住腳,收住笑,又很是認真的叫了聲,“福福姐。”
“你倆這?”福福看了納悶,“鬧的哪出?”
兩人就笑,“以後啊,”柔兒開口,“就這般打招呼。”
“這樣?”
福福收了手上的巾子,東屋炕熱乎了,屋子也暖上來了,坐在桌旁,等著柔兒解釋。
“嗯,”柔兒點頭,“以後打招呼,就兩遍,一遍姐姐,一遍先生。”
水靈更是嘻嘻笑,跟著自家姐姐點頭,學著話,“姐姐,先生。”
三人說笑了一陣,就東屋溫起了書,背起了文章,寫起了字句,一個上午,福福書卷看的還當院轉悠了兩圈,曬了日頭,更逗了狗子,柔兒和水靈兩個,卻是一動不動,寫的、看的格外認真,和益哥有的比。
這般好學的學生,福福心裏高興,也激勵著自己時時勤勉好學,不可懈怠。
還別說,這讀書認字,要說長進,還真三五日就見了。如今柔兒和水靈兩個,雖然隻認識幾個字,寫的也七扭八扭,文章會背幾段,但和之前大字不識的時候相比,真真天差地別。
這學問啊,總是日日提著,時時上進者,不管多少,總是有得見。
福福看水靈,埋在她給寫的紙張裏,手上指著大字,一個個的念下去,又雖說在旁用指頭比劃著,這股認真勁,就連她盯著瞧了有一會,小家夥都沒覺。
她倆,有秀梅嬸子這樣的母親,實在是幸事。
兩個女孩子,日日的一上午過來認字,不用家裏做活,就這點,多少人家男孩子都是求不得的。
而且兩人還自比男子,一點都不落後,自打跟著她讀書認字以來,在她跟前勤奮,長進這般快,在家,該是也不鬆懈,一直學著的。
福福感慨,這樣,才是好的呢。
益哥就蹲在她身邊,手上也拿著一個地瓜,不吃,隻瞧著她吃,眼睛星星的冒著光,一眨不眨。
“你看啥?”
益哥就笑,“姐姐吃的真香。”
說完,還饞的咽了口水,就是不動手上地瓜,“家裏又不是沒有,你也吃。”
益哥搖頭,“我就烤了兩個,給姐姐吃的。”
“咋沒灶裏多放幾個,”福福扒了手上的地瓜,遞到益哥嘴邊,讓他咬了一大口,“家裏這些地瓜,偶爾解個饞,夠吃的。”
明年開春留著種的地瓜,她早就放起來了,剩下吃的,也不少,家裏就他們姐弟倆,可是夠的。
“我知道,”益哥又往前湊了湊,“我不餓,烤多了怕剩下,就烤了兩個。”
許是東西越少,吃著越香,兩個小地瓜,他們姐弟倆,你一口我一口,吃著格外香,那味道,比肉還難忘。
折了半夜的枝子,一早醒了,福福就覺渾身酸疼,特別是胳膊,抬起又放下,疼的不行。
看來這做活計,趕巧忙的,還真不行。
忍著疼,福福起身開了門,放了狗子出去,這邊屋裏就抱了柴,開始生火做飯。
益哥也起身了,疊了被子,就端坐書桌前背書。
這是她和益哥說好的,每每一早,不用他起來忙,隻疊好被子,洗把臉,自顧讀書就是。
所謂一日光景在晨,不好徒勞了。
生火做飯已成了福福尋常事,忍著疼,又挨著一大早的凍,哆哆嗦嗦的忙了一會,身子暖和了,渾身的酸痛勁也去了幾分,不會動不動就撕撕裂裂的。
家裏水缸裏的水又上了凍,三九寒天,凍也越厚,以前薄薄一層,水瓢一磕一碰就去了冰碴兒,這會,水瓢是磕碰不動了,得用熱水化開了。
好在自己已經習慣了,水每晚都鍋裏留一些,灶裏每次又存了火,所以等一早起來,鍋裏的水是凍不上的,就生火燒開,然後熱水化了缸裏的冰。
每每,都是這樣。
數九的天氣,又是土牆草屋,漏風的地方總是有的。
這邊灶裏扒了灰,倒在自己歸置的菜園子裏,一個壟溝一個壟溝的撒了草木灰,這幾月光景,草木灰眼瞅著就灑遍了草木灰,希望明年種了菜,看在她這般用心的光景上,希望菜園子長勢能好。
福福心想,站在菜園子左右瞧,日頭還沒出,晨光又稀疏,淡淡的,暗暗的,顏色如同這腳下的草木灰,混成一片。
熬過了寒冬,就是春景了。
春天,總是勃勃生機,生動萬分的。
福福一邊回屋一邊心想,等開了春,蘭兒這邊蓋了房子,不是要買地,正好一處了,她也買上幾畝,好地買不起,就買山地吧。
沒的銀子,實在不行,就賣本老爺子留的書。
這念頭一起,福福就心痛,這賣書,該是下下策,實在沒法了,才能動老本啊。
生了火,又燒開了水,這邊等著水缸的凍化開,就一遍一遍的熱水變了冷水,冷水再燒開,澆在缸裏的冰塊上,也是好個折騰。
這邊鍋裏熬了粥,熱了年糕豆包,還熱了塊豆腐,簡簡單單的,就又東屋灶裏也生了火,兩個炕一處燒著。
雞窩裏的公雞母雞這會都出來了,她就又去撿了兩個雞蛋,一個還凍塊了,破了蛋殼,蛋清留了出來,天冷的都給凍上了。
沒法,壞的雞蛋留不住,她就小心敲碎,打在碗裏,然後添了熱水,撒了星點油鹽,剁了蔥花,鍋裏開始蒸雞蛋羹。
一來二去的,也湊了一頓飯。
如今柔兒和水靈每天一早吃了飯上來,經過這幾日,她和益哥早上的飯點也越發固定了,差不多兩人吃了飯,收拾的差不多,柔兒和水靈就上來了。
若是她做飯晚了點,柔兒還會幫著忙活一陣,今兒倒是剛剛好。
這邊她收拾了碗筷,洗了碗,掃了地,剛喂了雞,溜了狗子,益哥已經看了好一會書,她也收拾妥當,洗了手,兩個孩子就院子裏來了。
“福福姐,”一瞧見她,先是笑嘻嘻的打著招呼,也不知和誰學的,今兒還規規矩矩停住腳,收住笑,又很是認真的叫了聲,“福福姐。”
“你倆這?”福福看了納悶,“鬧的哪出?”
兩人就笑,“以後啊,”柔兒開口,“就這般打招呼。”
“這樣?”
福福收了手上的巾子,東屋炕熱乎了,屋子也暖上來了,坐在桌旁,等著柔兒解釋。
“嗯,”柔兒點頭,“以後打招呼,就兩遍,一遍姐姐,一遍先生。”
水靈更是嘻嘻笑,跟著自家姐姐點頭,學著話,“姐姐,先生。”
三人說笑了一陣,就東屋溫起了書,背起了文章,寫起了字句,一個上午,福福書卷看的還當院轉悠了兩圈,曬了日頭,更逗了狗子,柔兒和水靈兩個,卻是一動不動,寫的、看的格外認真,和益哥有的比。
這般好學的學生,福福心裏高興,也激勵著自己時時勤勉好學,不可懈怠。
還別說,這讀書認字,要說長進,還真三五日就見了。如今柔兒和水靈兩個,雖然隻認識幾個字,寫的也七扭八扭,文章會背幾段,但和之前大字不識的時候相比,真真天差地別。
這學問啊,總是日日提著,時時上進者,不管多少,總是有得見。
福福看水靈,埋在她給寫的紙張裏,手上指著大字,一個個的念下去,又雖說在旁用指頭比劃著,這股認真勁,就連她盯著瞧了有一會,小家夥都沒覺。
她倆,有秀梅嬸子這樣的母親,實在是幸事。
兩個女孩子,日日的一上午過來認字,不用家裏做活,就這點,多少人家男孩子都是求不得的。
而且兩人還自比男子,一點都不落後,自打跟著她讀書認字以來,在她跟前勤奮,長進這般快,在家,該是也不鬆懈,一直學著的。
福福感慨,這樣,才是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