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福挪了挪身,靠在身後的牆上,然後整個人一灘,懶散的不行,也舒服極了。
水靈和苗苗的笑聲一落,忽然,緊接著,就傳來兩個此起彼伏、一句接了一句背誦文章的聲音。
額。
兩個,躺在炕上,枕著蘭兒腿,一句接一句,背起了文章。
而且還爭著搶著的,先是齊齊的背開來,可能是覺得太吵鬧,爭搶的連聲音都聽不見,就很有默契的一人背一句,把文章接下來。
蘭兒聽的認真。
一字一句,水靈和柔兒兩個口齒清晰,雖然聽不懂,但滿眼羨慕,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她倆,聽著文章。
耳邊是一聲聲文章,聲音清脆,嗯,福福聽了幾句,睡意就更濃了。
不能睡,福福知道,這會要是睡下了,估計晚上就睡不好,明個還要早起去劉家,一整天的活動,睡不好可不行。
打起精神,等兩人背完文章,福福也要參與進來。
“姐姐再教你們一段新的,”福福話音剛落,水靈和苗苗兩個就嗖的一下翻起身,拍手叫好,福福就笑,然後看向蘭兒,“從頭來的,也不長,你也能跟著學。”
蘭兒一聽,可不得了。
福福肉眼可見的那股高興勁,從頭到尾,從心底到全省,在蘭兒身上,四散開來。
蘭兒是真真的高興,這種高興不是吃好穿暖的那種,而是打心底流露出來的,因為能和柔兒她們一起學,一起背,這種沒有落下,跟上來的感覺,福福是知道的。
蘭兒也趕忙坐好,把腿盤住,滿眼盯著她,唯恐疏忽了一字一句,跟不上。
福福就笑,喝了口水,等柔兒也坐過來,她們把福福一圍住,她就在腦子裏挑了個短簡點的文章,字正腔圓的先讀了一遍,然後一字一句的分析,接著,再領著她們過了一遍。
嗯,三遍過後,先是苗苗和水靈兩個,湊一塊,嘀嘀咕咕了幾句,就齊齊小聲的開背,卻是字字句句不錯不落,全記住了。
柔兒見蘭兒緊皺眉頭,該是還沒太琢磨透文章,蘭兒就輕聲開口,一字一句背的極慢,停頓的也極妥帖,又幫蘭兒溫了一遍。
等柔兒一背完,蘭兒還有些不好意思,心裏緊張,手攥的緊緊的,衣角已經被攥的皺開了,這會輪到她,見大家都鼓勵的瞧著她,咬咬牙,然後深吸一口氣,開了口。
聲音先是極小,輕飄飄的,大家也不催,安安靜靜的聽著,見大家點頭,蘭兒就有了自信,聲音也大了,若是遇到記不準的,就停住話音,然後擺手不叫大家提示,自己嘀嘀咕咕想了又想,一番下來,雖磕磕巴巴,也有了兩個錯處,但到底,文章從頭到尾通了下來。
等蘭兒背過,福福先是矯了兩個錯處,然後又幫蘭兒把不順當的地方重新捋了一遍,再一次,蘭兒背的就順多了,也沒了錯處。
自己更是,背過兩遍之後,就嘴裏一直嘀咕,好似苗苗那會,入了魔一般。
福福看在眼,知道蘭兒是真心想學,讀的念的這麽用心,等文章背下來之後,麵上的喜色實在是耀眼。
屋外的益哥和保成兩個,院子裏外轉了好幾圈,因為保成吃的多,得多動動,這會,還在轉悠個不聽,家裏狗子在他們左右,跟著跑來跑去,歡快的很。
家裏的雞,嗯,又被狗子一通追。
若是來了外人,家裏狗子和雞能齊齊對外,等就剩它們自己了,嗯,你追我趕、雞飛狗跳的,片刻都不安寧。
不過這些日子下來,早就習慣了。
背過了一段文章,大家就安安靜靜的,屋子裏坐著、瞅著、嘀咕著,享受著飯後的餘暇以及落日的光輝。
夕陽西下,隔著窗棱,那紅暈的霞光還是照了遍地金閃閃。
村子裏人都去了劉家,安靜極了,就是在屋子裏,福福也能感受到村子裏的這份安靜。
往常這時候,家家戶戶都和她家一般,雞飛狗跳的好不熱鬧,如今,就她家這點動靜,根本不算啥。
灶裏還有餘火,那會已經放了幾個地瓜在裏頭烤著,鍋裏還熱著剩的餃子和燒雞,想著晚些時候再稍稍墊墊肚子。
在太陽將將下山的時候,秀梅嬸子上來了,拿著剛剛端餃子下去的蓋簾,蓋簾上還放著個盆子,蓋著小蓋簾。
一進到院子,家裏狗子追了過去,鼻子嗅個不停,圍著嬸子打轉轉,尾巴更是搖個不停。
高興的。
嬸子帶的,是一大盆已經煮好的地瓜,還冒著熱氣,一進屋就給狗子扔了個,放進狗盆,瞧著狗子嘻嘻哈哈一邊熱的燙嘴一邊吃個不停。
家裏狗子愛吃地瓜,烤的、煮的、蒸的地瓜土豆,它都愛吃。
“怕你們姐妹話說的多,餓,”這下想到一塊去了,嬸子把地瓜炕上一放,一人遞了一個過去,地瓜地瓜個頭不大卻甜的很,“就煮了點地瓜帶上來,就當零嘴吃了。”
福福就笑,“嬸子,我灶裏也烤著地瓜呢,這會估計也該吃了。”
說著,嘴裏叼著嬸子遞過來的地瓜,福福穿鞋就要下地,嬸子就笑著攔住她,“我一進屋就聞到味了,剛灶裏看了眼,沒的火星子,就灶裏放著吧,吃這個,這個。”
嬸子指了指炕上的地瓜盆子,非不讓福福下地,剛你拉我扯了兩下,就見家裏狗子又跑了出去,抬頭一看,嗯,德正娘,也來了。
和嬸子一樣,帶著拿上去的蓋簾,另一隻手,卻是端了個小碗,這會人已經進了大門,正往屋裏來。
嬸子這下不拉扯了,也趕忙,下了地,出門去迎人。
德正娘送了一碗花生米過來。
花生?也是稀罕的。
“這哪來的花生?”
一進屋,炸好的花生米,撒了點鹽,這會已經晾涼了,挨著地瓜盆子放著,德正娘就笑,見大家吃點開心,一個個咬的嘎嘣脆,就開了口,“是德正,不是老劉家幫工嗎,就和管事的說了,說是不要工錢。”
不要工錢?
大家都是一愣,也好奇,聽德正娘繼續說,“嗯,不要工錢,他家來說老劉家因為這次宴客,買了不少東西,估計啊,也吃不完,到底得剩下。”
“他就說,這工錢啊,就換成糧食啥的,帶回來。”
“這花生啊,前兩天就帶回來一小籃子,今兒這不得空了,就炸了點吃,嚐嚐味道。”
“說是等席麵過了,折好了算算,也能分一點。”
“說是還有芝麻啥的,”德正娘念叨著,“糖呀之類的,估計也能帶家一點回來。”
聽德正娘這麽一說,福福就來了興趣,“大娘,這帶回來的花生能不能當種子,種地呀?”
福福想的,之前就琢磨,若是買了地,可要多種糧食的,花生、芝麻啥的,若是可以,福福都想家裏種上。
德正娘就笑著點頭說是,“能種的,這當種子的呀,我都留出來了,也尋思山上邊邊角角的種上一點,到秋來收個秋,也好呀。”
“芝麻呢?也能?”
德正娘點頭說是,秀梅嬸子也接過話,說了起來,“那嫂子正好,你也給我留點,家裏房前屋後到時候我也挖出一塊地,種點花生。”
鄉下人家田地本就稀罕,多是種些穀子、高粱、苞米好收成的莊稼,地多的人家也有花樣種的多的,但到底,種的不多。
今兒德正娘這麽一說,家家也都要種,福福可是不想落下,還沒等她開口,德正娘就笑,“留了,都留了,給你們都留了。”
說完,指了指帶過來的花生米,“舍不得吃,這不,就炸了這麽點,拿了來,尋思正好你們幾個孩子湊一塊也難得,過來吃個稀罕,稍微嚐嚐味道。”
說著,就又抓了一大把給蘭兒,“東屋益哥和保成倆,剛我給了,碗裏的這些啊,咱幾個就都吃了。”
說完,就又笑著一人分了不少,一邊炕上坐,吃著地瓜,就著花生,喝著茶水,說起了話。
屋裏人一多,炕上坐了滿滿的,眼瞅著日頭落下,蘭兒就坐不住,要急著家去。
福福趕忙,下地把鍋裏的餃子和燒雞端了來,叫了東屋保成,讓他再吃點,晚上剩的餓。
人一多,加上德正娘和秀梅嬸子兩個大人在,保成就有些不好意思,眼盯著餃子和燒雞,遲遲不下筷。
德正娘和嬸子就笑,笑過之後就尋了借口出門,“你們幾個孩子屋裏待著吧,正好,我上院去你大娘家瞧瞧,瞧瞧德正帶回來的花生。”
說完,兩人就出了門,上院去了。
家裏就又剩他們孩子家家的,放了桌,把剩的花生米、煮的烤的地瓜、熱的餃子和燒雞,齊齊都端到桌上。
拿了碗筷,餓不餓的,吃不吃得下的,都圍著飯桌一坐,趁著天還沒黑,就又補了一餐。
他們剛剛吃了地瓜和花生米,還喝了不少茶水,卻是一點不餓的,但餃子和燒雞一上來,香味撲鼻,卻也惹了饞蟲,跟著吃了起來。
蘭兒和保成,今兒來了一整天,吃的高興,玩的也盡興。
等日頭一下山,時候不早,姐弟倆雖然還想多待,卻是也沒辦法,該家去了。
他們姐弟沒三個,就開始送人,蘭兒和保成一家去,水靈和柔兒也沒多待,跟著家去了,眼瞅著四人走遠,天也黑了,村子裏更是安靜的不行。
今兒,去了老劉家的,多是一去就是一整天。
一是來回比較遠,往返費時間,二也是,在老劉家吃喝管夠,還能看戲,多少年不遇一次,遠遠近近都好這熱鬧。
那邊有親戚的,還能串個親戚。
福福領著苗苗,益哥摟著狗子,關了大門,家裏的雞進了窩,兔子也乖乖窩裏睡了,狗子今兒吃的多,這會也跑不起來,在他們跟前顛顛走著,守著他們。
村子裏是真的安靜。
一戶戶人家都黑不溜秋的,因為沒人,也沒點燈,更是安靜的不行。
山裏的風聲,吹動樹枝的響動,山溝林裏的鳥叫,在這樣靜謐的夜,越發顯得空靈。
屋裏來了。
關了屋門,益哥和狗子在東屋,福福和苗苗兩個,就西屋鋪了被褥,炕稍放了書桌,點上油燈,開始溫書。
家裏的書卷,福福翻來覆去看了好些遍,每一遍,細細咀嚼都有更深的體悟。
福福看的認真,苗苗溫了一遍書,寫了幾板大字,也湊了過來,不聲不響的,胳膊支著桌子,腦袋瓜湊到書卷跟前,盯著書卷隻瞧。
等福福一抬頭發現了,苗苗還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小腦袋瓜,趕忙又坐了回去。
福福就笑,把書卷往苗苗身邊挪了挪,拉了她一塊看。
如今苗苗認識了幾個字,但整頁書還是看不下來的,福福就把書卷重新翻過,然後一字一字的開口輕念,念了一頁就翻過,苗苗聽的認真,眼睛盯著書卷,小腦袋瓜轉個不停。
一本書念下來,福福有點口幹,拿了茶碗喝了口水,就見苗苗已經又翻開書卷開口,伸出小手指,一邊指著字,一邊輕聲讀了起來。
福福看過去,嗯,苗苗看的認真,極其專注,眼裏全是書卷,手指著,眼看著,整個人趴在桌上,聲音輕柔,在這靜謐的夜晚,福福喝了水,苗苗的聲音比水還輕柔。
福福就這樣看著,看著苗苗整個人投入在書卷裏,也不打攪,也不說話。
隻聽著,聽著她磕磕巴巴,一字一句的讀著書卷。
小家夥記性好,又多多少少認識幾個字,整本書雖然順不下來,但到底能順下大半,福福見了甚是安慰。
等苗苗讀完,這才長鬆一口氣,整個人輕鬆下來,一抬頭,看見福福在看她,就有些不好意思,撓了撓腦袋瓜,嘻嘻笑。
“慢慢來,”福福合上書卷,“等日後認識的字多了,咱家裏這些書啊,不夠看的。”
苗苗直點頭,眼裏帶光,嘴角溢滿了笑,高興的。
夜色深沉,村子裏漸漸有了人聲,一整天,從老劉家斷斷續續回來了人,喂雞的喂雞,喂狗的喂狗。
不一會,大黑的天,家家都點起了油燈,說說笑笑家來了。
水靈和苗苗的笑聲一落,忽然,緊接著,就傳來兩個此起彼伏、一句接了一句背誦文章的聲音。
額。
兩個,躺在炕上,枕著蘭兒腿,一句接一句,背起了文章。
而且還爭著搶著的,先是齊齊的背開來,可能是覺得太吵鬧,爭搶的連聲音都聽不見,就很有默契的一人背一句,把文章接下來。
蘭兒聽的認真。
一字一句,水靈和柔兒兩個口齒清晰,雖然聽不懂,但滿眼羨慕,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她倆,聽著文章。
耳邊是一聲聲文章,聲音清脆,嗯,福福聽了幾句,睡意就更濃了。
不能睡,福福知道,這會要是睡下了,估計晚上就睡不好,明個還要早起去劉家,一整天的活動,睡不好可不行。
打起精神,等兩人背完文章,福福也要參與進來。
“姐姐再教你們一段新的,”福福話音剛落,水靈和苗苗兩個就嗖的一下翻起身,拍手叫好,福福就笑,然後看向蘭兒,“從頭來的,也不長,你也能跟著學。”
蘭兒一聽,可不得了。
福福肉眼可見的那股高興勁,從頭到尾,從心底到全省,在蘭兒身上,四散開來。
蘭兒是真真的高興,這種高興不是吃好穿暖的那種,而是打心底流露出來的,因為能和柔兒她們一起學,一起背,這種沒有落下,跟上來的感覺,福福是知道的。
蘭兒也趕忙坐好,把腿盤住,滿眼盯著她,唯恐疏忽了一字一句,跟不上。
福福就笑,喝了口水,等柔兒也坐過來,她們把福福一圍住,她就在腦子裏挑了個短簡點的文章,字正腔圓的先讀了一遍,然後一字一句的分析,接著,再領著她們過了一遍。
嗯,三遍過後,先是苗苗和水靈兩個,湊一塊,嘀嘀咕咕了幾句,就齊齊小聲的開背,卻是字字句句不錯不落,全記住了。
柔兒見蘭兒緊皺眉頭,該是還沒太琢磨透文章,蘭兒就輕聲開口,一字一句背的極慢,停頓的也極妥帖,又幫蘭兒溫了一遍。
等柔兒一背完,蘭兒還有些不好意思,心裏緊張,手攥的緊緊的,衣角已經被攥的皺開了,這會輪到她,見大家都鼓勵的瞧著她,咬咬牙,然後深吸一口氣,開了口。
聲音先是極小,輕飄飄的,大家也不催,安安靜靜的聽著,見大家點頭,蘭兒就有了自信,聲音也大了,若是遇到記不準的,就停住話音,然後擺手不叫大家提示,自己嘀嘀咕咕想了又想,一番下來,雖磕磕巴巴,也有了兩個錯處,但到底,文章從頭到尾通了下來。
等蘭兒背過,福福先是矯了兩個錯處,然後又幫蘭兒把不順當的地方重新捋了一遍,再一次,蘭兒背的就順多了,也沒了錯處。
自己更是,背過兩遍之後,就嘴裏一直嘀咕,好似苗苗那會,入了魔一般。
福福看在眼,知道蘭兒是真心想學,讀的念的這麽用心,等文章背下來之後,麵上的喜色實在是耀眼。
屋外的益哥和保成兩個,院子裏外轉了好幾圈,因為保成吃的多,得多動動,這會,還在轉悠個不聽,家裏狗子在他們左右,跟著跑來跑去,歡快的很。
家裏的雞,嗯,又被狗子一通追。
若是來了外人,家裏狗子和雞能齊齊對外,等就剩它們自己了,嗯,你追我趕、雞飛狗跳的,片刻都不安寧。
不過這些日子下來,早就習慣了。
背過了一段文章,大家就安安靜靜的,屋子裏坐著、瞅著、嘀咕著,享受著飯後的餘暇以及落日的光輝。
夕陽西下,隔著窗棱,那紅暈的霞光還是照了遍地金閃閃。
村子裏人都去了劉家,安靜極了,就是在屋子裏,福福也能感受到村子裏的這份安靜。
往常這時候,家家戶戶都和她家一般,雞飛狗跳的好不熱鬧,如今,就她家這點動靜,根本不算啥。
灶裏還有餘火,那會已經放了幾個地瓜在裏頭烤著,鍋裏還熱著剩的餃子和燒雞,想著晚些時候再稍稍墊墊肚子。
在太陽將將下山的時候,秀梅嬸子上來了,拿著剛剛端餃子下去的蓋簾,蓋簾上還放著個盆子,蓋著小蓋簾。
一進到院子,家裏狗子追了過去,鼻子嗅個不停,圍著嬸子打轉轉,尾巴更是搖個不停。
高興的。
嬸子帶的,是一大盆已經煮好的地瓜,還冒著熱氣,一進屋就給狗子扔了個,放進狗盆,瞧著狗子嘻嘻哈哈一邊熱的燙嘴一邊吃個不停。
家裏狗子愛吃地瓜,烤的、煮的、蒸的地瓜土豆,它都愛吃。
“怕你們姐妹話說的多,餓,”這下想到一塊去了,嬸子把地瓜炕上一放,一人遞了一個過去,地瓜地瓜個頭不大卻甜的很,“就煮了點地瓜帶上來,就當零嘴吃了。”
福福就笑,“嬸子,我灶裏也烤著地瓜呢,這會估計也該吃了。”
說著,嘴裏叼著嬸子遞過來的地瓜,福福穿鞋就要下地,嬸子就笑著攔住她,“我一進屋就聞到味了,剛灶裏看了眼,沒的火星子,就灶裏放著吧,吃這個,這個。”
嬸子指了指炕上的地瓜盆子,非不讓福福下地,剛你拉我扯了兩下,就見家裏狗子又跑了出去,抬頭一看,嗯,德正娘,也來了。
和嬸子一樣,帶著拿上去的蓋簾,另一隻手,卻是端了個小碗,這會人已經進了大門,正往屋裏來。
嬸子這下不拉扯了,也趕忙,下了地,出門去迎人。
德正娘送了一碗花生米過來。
花生?也是稀罕的。
“這哪來的花生?”
一進屋,炸好的花生米,撒了點鹽,這會已經晾涼了,挨著地瓜盆子放著,德正娘就笑,見大家吃點開心,一個個咬的嘎嘣脆,就開了口,“是德正,不是老劉家幫工嗎,就和管事的說了,說是不要工錢。”
不要工錢?
大家都是一愣,也好奇,聽德正娘繼續說,“嗯,不要工錢,他家來說老劉家因為這次宴客,買了不少東西,估計啊,也吃不完,到底得剩下。”
“他就說,這工錢啊,就換成糧食啥的,帶回來。”
“這花生啊,前兩天就帶回來一小籃子,今兒這不得空了,就炸了點吃,嚐嚐味道。”
“說是等席麵過了,折好了算算,也能分一點。”
“說是還有芝麻啥的,”德正娘念叨著,“糖呀之類的,估計也能帶家一點回來。”
聽德正娘這麽一說,福福就來了興趣,“大娘,這帶回來的花生能不能當種子,種地呀?”
福福想的,之前就琢磨,若是買了地,可要多種糧食的,花生、芝麻啥的,若是可以,福福都想家裏種上。
德正娘就笑著點頭說是,“能種的,這當種子的呀,我都留出來了,也尋思山上邊邊角角的種上一點,到秋來收個秋,也好呀。”
“芝麻呢?也能?”
德正娘點頭說是,秀梅嬸子也接過話,說了起來,“那嫂子正好,你也給我留點,家裏房前屋後到時候我也挖出一塊地,種點花生。”
鄉下人家田地本就稀罕,多是種些穀子、高粱、苞米好收成的莊稼,地多的人家也有花樣種的多的,但到底,種的不多。
今兒德正娘這麽一說,家家也都要種,福福可是不想落下,還沒等她開口,德正娘就笑,“留了,都留了,給你們都留了。”
說完,指了指帶過來的花生米,“舍不得吃,這不,就炸了這麽點,拿了來,尋思正好你們幾個孩子湊一塊也難得,過來吃個稀罕,稍微嚐嚐味道。”
說著,就又抓了一大把給蘭兒,“東屋益哥和保成倆,剛我給了,碗裏的這些啊,咱幾個就都吃了。”
說完,就又笑著一人分了不少,一邊炕上坐,吃著地瓜,就著花生,喝著茶水,說起了話。
屋裏人一多,炕上坐了滿滿的,眼瞅著日頭落下,蘭兒就坐不住,要急著家去。
福福趕忙,下地把鍋裏的餃子和燒雞端了來,叫了東屋保成,讓他再吃點,晚上剩的餓。
人一多,加上德正娘和秀梅嬸子兩個大人在,保成就有些不好意思,眼盯著餃子和燒雞,遲遲不下筷。
德正娘和嬸子就笑,笑過之後就尋了借口出門,“你們幾個孩子屋裏待著吧,正好,我上院去你大娘家瞧瞧,瞧瞧德正帶回來的花生。”
說完,兩人就出了門,上院去了。
家裏就又剩他們孩子家家的,放了桌,把剩的花生米、煮的烤的地瓜、熱的餃子和燒雞,齊齊都端到桌上。
拿了碗筷,餓不餓的,吃不吃得下的,都圍著飯桌一坐,趁著天還沒黑,就又補了一餐。
他們剛剛吃了地瓜和花生米,還喝了不少茶水,卻是一點不餓的,但餃子和燒雞一上來,香味撲鼻,卻也惹了饞蟲,跟著吃了起來。
蘭兒和保成,今兒來了一整天,吃的高興,玩的也盡興。
等日頭一下山,時候不早,姐弟倆雖然還想多待,卻是也沒辦法,該家去了。
他們姐弟沒三個,就開始送人,蘭兒和保成一家去,水靈和柔兒也沒多待,跟著家去了,眼瞅著四人走遠,天也黑了,村子裏更是安靜的不行。
今兒,去了老劉家的,多是一去就是一整天。
一是來回比較遠,往返費時間,二也是,在老劉家吃喝管夠,還能看戲,多少年不遇一次,遠遠近近都好這熱鬧。
那邊有親戚的,還能串個親戚。
福福領著苗苗,益哥摟著狗子,關了大門,家裏的雞進了窩,兔子也乖乖窩裏睡了,狗子今兒吃的多,這會也跑不起來,在他們跟前顛顛走著,守著他們。
村子裏是真的安靜。
一戶戶人家都黑不溜秋的,因為沒人,也沒點燈,更是安靜的不行。
山裏的風聲,吹動樹枝的響動,山溝林裏的鳥叫,在這樣靜謐的夜,越發顯得空靈。
屋裏來了。
關了屋門,益哥和狗子在東屋,福福和苗苗兩個,就西屋鋪了被褥,炕稍放了書桌,點上油燈,開始溫書。
家裏的書卷,福福翻來覆去看了好些遍,每一遍,細細咀嚼都有更深的體悟。
福福看的認真,苗苗溫了一遍書,寫了幾板大字,也湊了過來,不聲不響的,胳膊支著桌子,腦袋瓜湊到書卷跟前,盯著書卷隻瞧。
等福福一抬頭發現了,苗苗還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小腦袋瓜,趕忙又坐了回去。
福福就笑,把書卷往苗苗身邊挪了挪,拉了她一塊看。
如今苗苗認識了幾個字,但整頁書還是看不下來的,福福就把書卷重新翻過,然後一字一字的開口輕念,念了一頁就翻過,苗苗聽的認真,眼睛盯著書卷,小腦袋瓜轉個不停。
一本書念下來,福福有點口幹,拿了茶碗喝了口水,就見苗苗已經又翻開書卷開口,伸出小手指,一邊指著字,一邊輕聲讀了起來。
福福看過去,嗯,苗苗看的認真,極其專注,眼裏全是書卷,手指著,眼看著,整個人趴在桌上,聲音輕柔,在這靜謐的夜晚,福福喝了水,苗苗的聲音比水還輕柔。
福福就這樣看著,看著苗苗整個人投入在書卷裏,也不打攪,也不說話。
隻聽著,聽著她磕磕巴巴,一字一句的讀著書卷。
小家夥記性好,又多多少少認識幾個字,整本書雖然順不下來,但到底能順下大半,福福見了甚是安慰。
等苗苗讀完,這才長鬆一口氣,整個人輕鬆下來,一抬頭,看見福福在看她,就有些不好意思,撓了撓腦袋瓜,嘻嘻笑。
“慢慢來,”福福合上書卷,“等日後認識的字多了,咱家裏這些書啊,不夠看的。”
苗苗直點頭,眼裏帶光,嘴角溢滿了笑,高興的。
夜色深沉,村子裏漸漸有了人聲,一整天,從老劉家斷斷續續回來了人,喂雞的喂雞,喂狗的喂狗。
不一會,大黑的天,家家都點起了油燈,說說笑笑家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