嬸子沒回話,就叫柔兒趕忙開了大門,人一前一後進來,然後兩大抗的柴火又柴火堆放下,頓時,東屋牆角就堆堆老高,挨著柵欄那塊,都分不清柵欄還是柴火了。
“留著燒吧,”嬸子放下柴火,喘了口氣,拍了拍身,“這些啊,又過了冬,夠你們燒到秋了。”
“等入了秋,莊稼秸稈下來,就又有的燒了。”
福福趕忙,叫苗苗屋裏給嬸子和老叔倒水,嬸子還要推托,說是急著家去,福福就拉著嬸子,“我正好有事情要說,嬸子你屋裏待一會。”
然後剛要叫老叔也進屋喝口水,話還沒出口,老叔就搖頭,然後衝柔兒和水靈兩個擺手,“你和你嬸子說話,我啊,領兩個孩子家去燒火。”
說完,領著柔兒和水靈倆,就出了院子,往家去。
“他們爺三回去收拾,”福福還要叫人,嬸子就攔著,“你老叔這人,閑不住,家裏還有木匠活等著,你老叔心念念的,留不住。”
說完,就問福福,“怎麽了?和嬸子是有啥話要說?可是有啥事?”
“嬸子,是好事,”福福笑,苗苗鍋裏燒著水,這會已經燒的滋啦啦的響,福福就領著嬸子來了西屋,屋裏昏暗,也不點油燈,就急不可耐的說了起來,“今兒杏枝姐不是來了,帶了好消息。”
“這下好了,”嬸子拍著福福手,停不下來,“這下好了,好了,有了這手藝啊,再打出點名堂來,日後這營生啊,就不愁了。”
“一來二去弄順手了,往後找上門的可不定多少呢,”嬸子念叨著,高興勁看來一時半會是過不去了,“有劉家這麽一引薦,福福你呀,再好好練練手,等名聲傳出去了,用不了多久,這日子啊,就起來了。”
去縣裏做壽桃這事,嬸子是真真的高興,那滿眼溢出來的歡喜,藏都藏不住。
福福等嬸子念叨完,小手也被嬸子拍的紅了一片,外屋苗苗也把水燒開,這會,掀開門簾,手端著茶壺,熱氣滾滾的一壺水就端了上來。
再過去拿了茶碗,炕上一放,家裏的狗子汪汪的叫聲就響了起來。
“謙益回來了,”苗苗聽了動靜,趕忙停下手上的活,抬腳往外瞅了兩眼,就顛顛跑出來,“回來了,姐,謙益回來了。”
“謙益沒東屋讀書?”嬸子有些納悶,接過苗苗弄了一半的茶水,說了起來,“我以為屋裏讀書呢。”
福福就把剛剛遇到三奶的事情一說,然後說起讓益哥去送背簍,嬸子也往窗外看了兩眼,點點頭,“喂兔子呢,”然後回頭接著說,“你說你三奶和上院大奶一處待著呢?”
“嗯,”福福稱是,“我大奶叫我們回來,說是和三奶兩個一處走走,不過我告訴上院我大娘,大娘忙著追出去了。”
“我這婆婆,”秀梅嬸子歎口氣,“話多的,還有就是月娥這事,集市上不是聽了兩嘴,和我念叨了,估計啊,是憋不住了,這會和上院你大奶湊一塊,我尋思,十有八九,是瞞不成了。”
“不過你大娘追出去了,我也就稍微放點心,”嬸子念叨著,然後話音一轉,“你再和嬸子說說,說說去縣裏的事,可是有日子?過去了得注意點啥?”
“也不怕你笑話,”嬸子還有點不好意思,“嬸子著輩子啊,也沒怎麽出過遠門,縣裏趕集雖說去過幾次,但縣裏的高門大院,嬸子可是一次也沒去過。”
“你叫嬸子陪你,嬸子這心啊,也是突突的,唯恐哪裏亂了套,若是說錯了話,做錯了事,哎呦,這可就罪過了。”
“你快和嬸子說說,這過去縣裏了,嬸子幫你打打下手,這杏枝過來,可是還有囑咐旁的?要注意什麽?”
“你快和嬸子說說,”嬸子急的不行,離日子還有十多天,這會剛提起來,高興勁一過,嬸子的急性子就上來了,“我家去也好準備準備,哎呦對,得穿新衣裳,這過壽啊,得喜慶點的花色。”
“就那身紅碎花的吧,”還沒等福福開口,嬸子就自顧念叨起來了,“那身喜慶,這天也漸暖,穿上還合身,對,就那身,穿那身過去。”
福福抿嘴就笑,剛笑了沒兩聲,益哥和苗苗一前一後就進了屋,家裏狗子跟在身後,呲牙咧嘴的搖著尾巴,歡快的不行。
嬸子這才,停了話音,稍稍緩和了點。
“這讀書認字啊,就是好,”嬸子感慨上了,“就說柔兒和水靈兩個,雖說跟著你學了星點,估計皮毛都算不上,就認識這點字,你老叔,不是做張羅木匠活嗎,還幫上忙了。”
嬸子笑,接著說起來,“倆孩子啊,家裏你老叔弄的板子,倆孩子就上麵幫你老叔記著,誰誰哪天訂的椅子,幾時過來取,付了多少銀錢,還差多少。”
“記得可清楚了,字寫不全就空著,反正兩孩子認得,”嬸子又是一陣笑,高興的,“你老叔見了,哎呦,別提多高興了。”
嬸子說完,又盯著福福,“這讀書認字啊,真真的是好事,甭管男娃女娃,但凡有點學問,都是啊,都能有用處。”
這點,福福是一早就知道的。
說起讀書,嬸子看了眼家裏書箱,“老劉家的那些書,你們看過了是不是要送回去?”
福福點頭,這些書,雖才到家裏七八日,但她和謙益已經看的差不多,想著這些日子再細細琢磨一陣,等看了熟絡了,就送回去,換些新的書卷。
“若是過去送,就叫你老叔,”嬸子囑咐她,“家裏套上驢車,拉著書箱子過去,你別不好意思張口,家裏有啥事,就和嬸子說。”
福福點頭,知道嬸子掛念,操心她家裏內外大小事,就連送書這麽小的事都記著,替她張羅,福福心裏一暖,“嬸子,知道的。”
秀梅嬸子這才寬了寬心,這會工夫,外屋做飯的香氣就透過門縫,屋裏溢進了一縷縷,嬸子嗅了嗅,“這是燉了白菜,聞著有股白菜的清香味。”
說著,人就開了屋門,往外屋去。
果然,益哥蹲在灶坑正往灶裏添柴,家裏狗子窩在益哥腿邊,苗苗手拿鏟子,一手支著鍋台,一手鍋裏正炒著大白菜,過了油,白菜炒的斷了生,就鍋裏放豆醬,大火開炒。
一見人出來,苗苗手上的鏟子不停轉,人滿頭大汗的扭過頭,笑嘻嘻的見嬸子盯著鍋裏瞧,還有些不好意思,另一隻手撓了撓頭,“我就燉個大白菜。”
家裏的年糕豆包吃光了,豆腐也沒的剩,這會,家裏的存的菜隻白菜最多,苗苗燉白菜,也是輕車熟路,很上手了。
說完,笑了笑,鍋裏一通的忙活,菜香炒出來了,就趕忙,水瓢從米湯盆子裏舀了一大瓢,然後鍋裏一放,熱乎乎的米湯遇到鍋裏的炒菜,滋啦啦的一陣響,大火燒著,咕嘟嘟就燉開了。
苗苗做啥利索,菜鍋裏燉上了,又撒了點鹽,鏟子在鍋裏攪了兩下,就轉身拿了叉子,剛撈出來的高粱米飯用筷子拌了拌,叉子上一坐,鍋蓋一蓋,就叫益哥灶裏別添柴,火夠了。
“苗苗活計利索,”嬸子笑,見苗苗這會已經洗了手,巾子擦幹淨,就揉了揉她的頭,“這點啊,隨你嬸子我。”
苗苗也跟著笑,笑眯眯的,小臉剛剛做飯被烤的通紅,這會,出了外屋,院子裏風一吹,人更加清爽,拉著嬸子手,聲音清脆,“隨嬸子。”
日頭下了山,隱隱的餘暉還在,天漸漸黑沉下來,卻也有幾分亮度,這會,村子裏炊煙尿尿,雞鳴狗叫聲四起,孩子們的歡聲,大人們的喊叫,正是一天中,沉寂之前的熱鬧。
這份熱鬧,有井邊的閑聊、門外的偶聚,還有茶餘飯後的一份清閑。
這份清閑,也沒的多少日子。
還有幾天,家家,該山上忙了,張羅種地,侍弄莊稼,要再清閑,就得再一個寒冬的到來。
一忙,就是一個整年。
“姐,咱家裏的燒雞燒鴨,是不是要吃了?”
苗苗這麽一提醒,福福拍了拍腦袋瓜,她這記性,都給忘了。
眼下東西存不住,得早些吃,苗苗這麽一說,福福就趕忙,把劉家送的燒雞燒鴨拿了出來,看來家裏得有個地窖,福福一邊收拾心裏一邊想,有了地窖,東西多少存的時間長點。
劉家給點燒雞,吃了一隻,如今還剩一隻,兩隻燒鴨,卻是一直沒動。
福福和苗苗兩個,拿了燒鴨出來,拆開包裹的裏三層外三層的油紙,苗苗端著盤子,福福就把燒鴨放了上去。
洗過手,拿著菜刀,福福就開始切鴨子。
片下來的一片片鴨子肉,苗苗拿著兩個小盤子,福福沒個盤子裏放了差不多,就端給益哥和苗苗一人一個,“你倆上院下院送去,說說劉家給的鴨子,今兒咱分了吃。”
話剛說完,兩個端著盤子撒歡就跑了出去。
福福還沒來得及囑咐兩個慢點跑,看著點路,等一抬頭,人已經大門外上下院分開,益哥去了上院,苗苗給下院嬸子家送去。
家裏狗子,顛顛跟著跑出門,大門外見人分開跑,左右探頭看了又看,爪子刨著地,猶猶豫豫的不知道跟著哪個去,大門外站著,汪汪直叫。
福福屋裏喊了一聲,狗子一激靈,撒歡似的就跑了回來。
福福笑,眨眼工夫狗子就跑到跟前,呲牙咧嘴的瞅著她,盯著她手上的烤鴨,滿眼的可憐兮兮,一股饞樣。
福福被狗子逗笑,但烤鴨她嚐過,味道重,狗子吃了怕齁著,但見它那可憐樣,福福橋了於心不忍,就用到片了一片,然後碗裏舀了米湯,她手拿鴨肉,就開始在米湯裏涮了起來。
滋味去的差不多,這才,扔給狗子。
口張的老大,鴨肉還在空中飛呢,狗子一個跳躍,舌頭伸了過去,就把鴨肉給卷進嘴裏,巴巴吃了起來。
別說,家裏狗子養的,不但個頭長了,還長了許多膘。
毛發油光鋥亮,狗子可愛起來瞧著虎頭虎腦的,若是厲害勁上來,那看家護院的本事也叫福福省了不少心。
如今個頭大了,還通人性,又一身的本事,可是沒白養。
狗子剛把肉吃進嘴,益哥和苗苗兩個,一人端著個盤子,一路小跑著,家來了。
“姐,大娘家裏蒸了地瓜,”苗苗最先跑進屋,手上盤子裏端著好幾個熱乎乎的地瓜,手上還提著個小布袋子,“非叫我拿拿幾個家來,還說正要往咱家送呢,還有這個,”苗苗把地瓜剛放下,就扯了布口袋過來,“大娘炒了瓜子,都裝好了,叫我拿下來咱們當零嘴吃。”
東西剛放下,益哥也擠到跟前,手上的盤子放到鍋台,“姐,嬸子說她家豆腐還剩幾塊,非叫我拿兩塊上來,我不拿,嬸子一路要追到咱家大門口了,我這才接過來。”
福福看著堆了滿鍋台的東西,出去一趟,每次都是,隨後會帶回來不少。
上院地瓜,福福叫苗苗直接放飯桌上,瓜子也拿到屋裏,烤鴨和豆腐,正好就著蒸汽熱一熱,豆腐拿出來一塊涼拌,剩下的,泡上清水,櫥櫃裏放好。
益哥屋裏點了油燈,然後院子裏轉悠一圈,關了大門,看了看雞窩,瞧了眼兔子窩,等福福和苗苗兩個飯菜都端了上去,叫他屋裏吃飯,益哥房前屋後也轉了一圈。
人剛做桌前,喝了小半碗的米湯,還沒來及的吃飯,家裏狗子就用嘴拱門,要出去,也不叫,看這架勢家裏來了人,還是相熟的。
蘭兒嘴裏吃著鴨肉,手上拿著糕點,搖頭,擺手,“福福姐,這幾塊就夠了,上次過來你給的糕點,省了好幾塊,還藏著沒吃完呢。”
“保成在我爺家剛回,”蘭兒吃完嘴裏的鴨肉,咽下去,就說起保成來,“這會正家裏看保貴,出不來。”
福福點頭,保貴從小,不是蘭兒帶就是保成看,蘭兒後娘自打生了保貴之後,就沒怎麽照顧過,就連菊香和虎子,對這個小兄弟也不上心。
“留著燒吧,”嬸子放下柴火,喘了口氣,拍了拍身,“這些啊,又過了冬,夠你們燒到秋了。”
“等入了秋,莊稼秸稈下來,就又有的燒了。”
福福趕忙,叫苗苗屋裏給嬸子和老叔倒水,嬸子還要推托,說是急著家去,福福就拉著嬸子,“我正好有事情要說,嬸子你屋裏待一會。”
然後剛要叫老叔也進屋喝口水,話還沒出口,老叔就搖頭,然後衝柔兒和水靈兩個擺手,“你和你嬸子說話,我啊,領兩個孩子家去燒火。”
說完,領著柔兒和水靈倆,就出了院子,往家去。
“他們爺三回去收拾,”福福還要叫人,嬸子就攔著,“你老叔這人,閑不住,家裏還有木匠活等著,你老叔心念念的,留不住。”
說完,就問福福,“怎麽了?和嬸子是有啥話要說?可是有啥事?”
“嬸子,是好事,”福福笑,苗苗鍋裏燒著水,這會已經燒的滋啦啦的響,福福就領著嬸子來了西屋,屋裏昏暗,也不點油燈,就急不可耐的說了起來,“今兒杏枝姐不是來了,帶了好消息。”
“這下好了,”嬸子拍著福福手,停不下來,“這下好了,好了,有了這手藝啊,再打出點名堂來,日後這營生啊,就不愁了。”
“一來二去弄順手了,往後找上門的可不定多少呢,”嬸子念叨著,高興勁看來一時半會是過不去了,“有劉家這麽一引薦,福福你呀,再好好練練手,等名聲傳出去了,用不了多久,這日子啊,就起來了。”
去縣裏做壽桃這事,嬸子是真真的高興,那滿眼溢出來的歡喜,藏都藏不住。
福福等嬸子念叨完,小手也被嬸子拍的紅了一片,外屋苗苗也把水燒開,這會,掀開門簾,手端著茶壺,熱氣滾滾的一壺水就端了上來。
再過去拿了茶碗,炕上一放,家裏的狗子汪汪的叫聲就響了起來。
“謙益回來了,”苗苗聽了動靜,趕忙停下手上的活,抬腳往外瞅了兩眼,就顛顛跑出來,“回來了,姐,謙益回來了。”
“謙益沒東屋讀書?”嬸子有些納悶,接過苗苗弄了一半的茶水,說了起來,“我以為屋裏讀書呢。”
福福就把剛剛遇到三奶的事情一說,然後說起讓益哥去送背簍,嬸子也往窗外看了兩眼,點點頭,“喂兔子呢,”然後回頭接著說,“你說你三奶和上院大奶一處待著呢?”
“嗯,”福福稱是,“我大奶叫我們回來,說是和三奶兩個一處走走,不過我告訴上院我大娘,大娘忙著追出去了。”
“我這婆婆,”秀梅嬸子歎口氣,“話多的,還有就是月娥這事,集市上不是聽了兩嘴,和我念叨了,估計啊,是憋不住了,這會和上院你大奶湊一塊,我尋思,十有八九,是瞞不成了。”
“不過你大娘追出去了,我也就稍微放點心,”嬸子念叨著,然後話音一轉,“你再和嬸子說說,說說去縣裏的事,可是有日子?過去了得注意點啥?”
“也不怕你笑話,”嬸子還有點不好意思,“嬸子著輩子啊,也沒怎麽出過遠門,縣裏趕集雖說去過幾次,但縣裏的高門大院,嬸子可是一次也沒去過。”
“你叫嬸子陪你,嬸子這心啊,也是突突的,唯恐哪裏亂了套,若是說錯了話,做錯了事,哎呦,這可就罪過了。”
“你快和嬸子說說,這過去縣裏了,嬸子幫你打打下手,這杏枝過來,可是還有囑咐旁的?要注意什麽?”
“你快和嬸子說說,”嬸子急的不行,離日子還有十多天,這會剛提起來,高興勁一過,嬸子的急性子就上來了,“我家去也好準備準備,哎呦對,得穿新衣裳,這過壽啊,得喜慶點的花色。”
“就那身紅碎花的吧,”還沒等福福開口,嬸子就自顧念叨起來了,“那身喜慶,這天也漸暖,穿上還合身,對,就那身,穿那身過去。”
福福抿嘴就笑,剛笑了沒兩聲,益哥和苗苗一前一後就進了屋,家裏狗子跟在身後,呲牙咧嘴的搖著尾巴,歡快的不行。
嬸子這才,停了話音,稍稍緩和了點。
“這讀書認字啊,就是好,”嬸子感慨上了,“就說柔兒和水靈兩個,雖說跟著你學了星點,估計皮毛都算不上,就認識這點字,你老叔,不是做張羅木匠活嗎,還幫上忙了。”
嬸子笑,接著說起來,“倆孩子啊,家裏你老叔弄的板子,倆孩子就上麵幫你老叔記著,誰誰哪天訂的椅子,幾時過來取,付了多少銀錢,還差多少。”
“記得可清楚了,字寫不全就空著,反正兩孩子認得,”嬸子又是一陣笑,高興的,“你老叔見了,哎呦,別提多高興了。”
嬸子說完,又盯著福福,“這讀書認字啊,真真的是好事,甭管男娃女娃,但凡有點學問,都是啊,都能有用處。”
這點,福福是一早就知道的。
說起讀書,嬸子看了眼家裏書箱,“老劉家的那些書,你們看過了是不是要送回去?”
福福點頭,這些書,雖才到家裏七八日,但她和謙益已經看的差不多,想著這些日子再細細琢磨一陣,等看了熟絡了,就送回去,換些新的書卷。
“若是過去送,就叫你老叔,”嬸子囑咐她,“家裏套上驢車,拉著書箱子過去,你別不好意思張口,家裏有啥事,就和嬸子說。”
福福點頭,知道嬸子掛念,操心她家裏內外大小事,就連送書這麽小的事都記著,替她張羅,福福心裏一暖,“嬸子,知道的。”
秀梅嬸子這才寬了寬心,這會工夫,外屋做飯的香氣就透過門縫,屋裏溢進了一縷縷,嬸子嗅了嗅,“這是燉了白菜,聞著有股白菜的清香味。”
說著,人就開了屋門,往外屋去。
果然,益哥蹲在灶坑正往灶裏添柴,家裏狗子窩在益哥腿邊,苗苗手拿鏟子,一手支著鍋台,一手鍋裏正炒著大白菜,過了油,白菜炒的斷了生,就鍋裏放豆醬,大火開炒。
一見人出來,苗苗手上的鏟子不停轉,人滿頭大汗的扭過頭,笑嘻嘻的見嬸子盯著鍋裏瞧,還有些不好意思,另一隻手撓了撓頭,“我就燉個大白菜。”
家裏的年糕豆包吃光了,豆腐也沒的剩,這會,家裏的存的菜隻白菜最多,苗苗燉白菜,也是輕車熟路,很上手了。
說完,笑了笑,鍋裏一通的忙活,菜香炒出來了,就趕忙,水瓢從米湯盆子裏舀了一大瓢,然後鍋裏一放,熱乎乎的米湯遇到鍋裏的炒菜,滋啦啦的一陣響,大火燒著,咕嘟嘟就燉開了。
苗苗做啥利索,菜鍋裏燉上了,又撒了點鹽,鏟子在鍋裏攪了兩下,就轉身拿了叉子,剛撈出來的高粱米飯用筷子拌了拌,叉子上一坐,鍋蓋一蓋,就叫益哥灶裏別添柴,火夠了。
“苗苗活計利索,”嬸子笑,見苗苗這會已經洗了手,巾子擦幹淨,就揉了揉她的頭,“這點啊,隨你嬸子我。”
苗苗也跟著笑,笑眯眯的,小臉剛剛做飯被烤的通紅,這會,出了外屋,院子裏風一吹,人更加清爽,拉著嬸子手,聲音清脆,“隨嬸子。”
日頭下了山,隱隱的餘暉還在,天漸漸黑沉下來,卻也有幾分亮度,這會,村子裏炊煙尿尿,雞鳴狗叫聲四起,孩子們的歡聲,大人們的喊叫,正是一天中,沉寂之前的熱鬧。
這份熱鬧,有井邊的閑聊、門外的偶聚,還有茶餘飯後的一份清閑。
這份清閑,也沒的多少日子。
還有幾天,家家,該山上忙了,張羅種地,侍弄莊稼,要再清閑,就得再一個寒冬的到來。
一忙,就是一個整年。
“姐,咱家裏的燒雞燒鴨,是不是要吃了?”
苗苗這麽一提醒,福福拍了拍腦袋瓜,她這記性,都給忘了。
眼下東西存不住,得早些吃,苗苗這麽一說,福福就趕忙,把劉家送的燒雞燒鴨拿了出來,看來家裏得有個地窖,福福一邊收拾心裏一邊想,有了地窖,東西多少存的時間長點。
劉家給點燒雞,吃了一隻,如今還剩一隻,兩隻燒鴨,卻是一直沒動。
福福和苗苗兩個,拿了燒鴨出來,拆開包裹的裏三層外三層的油紙,苗苗端著盤子,福福就把燒鴨放了上去。
洗過手,拿著菜刀,福福就開始切鴨子。
片下來的一片片鴨子肉,苗苗拿著兩個小盤子,福福沒個盤子裏放了差不多,就端給益哥和苗苗一人一個,“你倆上院下院送去,說說劉家給的鴨子,今兒咱分了吃。”
話剛說完,兩個端著盤子撒歡就跑了出去。
福福還沒來得及囑咐兩個慢點跑,看著點路,等一抬頭,人已經大門外上下院分開,益哥去了上院,苗苗給下院嬸子家送去。
家裏狗子,顛顛跟著跑出門,大門外見人分開跑,左右探頭看了又看,爪子刨著地,猶猶豫豫的不知道跟著哪個去,大門外站著,汪汪直叫。
福福屋裏喊了一聲,狗子一激靈,撒歡似的就跑了回來。
福福笑,眨眼工夫狗子就跑到跟前,呲牙咧嘴的瞅著她,盯著她手上的烤鴨,滿眼的可憐兮兮,一股饞樣。
福福被狗子逗笑,但烤鴨她嚐過,味道重,狗子吃了怕齁著,但見它那可憐樣,福福橋了於心不忍,就用到片了一片,然後碗裏舀了米湯,她手拿鴨肉,就開始在米湯裏涮了起來。
滋味去的差不多,這才,扔給狗子。
口張的老大,鴨肉還在空中飛呢,狗子一個跳躍,舌頭伸了過去,就把鴨肉給卷進嘴裏,巴巴吃了起來。
別說,家裏狗子養的,不但個頭長了,還長了許多膘。
毛發油光鋥亮,狗子可愛起來瞧著虎頭虎腦的,若是厲害勁上來,那看家護院的本事也叫福福省了不少心。
如今個頭大了,還通人性,又一身的本事,可是沒白養。
狗子剛把肉吃進嘴,益哥和苗苗兩個,一人端著個盤子,一路小跑著,家來了。
“姐,大娘家裏蒸了地瓜,”苗苗最先跑進屋,手上盤子裏端著好幾個熱乎乎的地瓜,手上還提著個小布袋子,“非叫我拿拿幾個家來,還說正要往咱家送呢,還有這個,”苗苗把地瓜剛放下,就扯了布口袋過來,“大娘炒了瓜子,都裝好了,叫我拿下來咱們當零嘴吃。”
東西剛放下,益哥也擠到跟前,手上的盤子放到鍋台,“姐,嬸子說她家豆腐還剩幾塊,非叫我拿兩塊上來,我不拿,嬸子一路要追到咱家大門口了,我這才接過來。”
福福看著堆了滿鍋台的東西,出去一趟,每次都是,隨後會帶回來不少。
上院地瓜,福福叫苗苗直接放飯桌上,瓜子也拿到屋裏,烤鴨和豆腐,正好就著蒸汽熱一熱,豆腐拿出來一塊涼拌,剩下的,泡上清水,櫥櫃裏放好。
益哥屋裏點了油燈,然後院子裏轉悠一圈,關了大門,看了看雞窩,瞧了眼兔子窩,等福福和苗苗兩個飯菜都端了上去,叫他屋裏吃飯,益哥房前屋後也轉了一圈。
人剛做桌前,喝了小半碗的米湯,還沒來及的吃飯,家裏狗子就用嘴拱門,要出去,也不叫,看這架勢家裏來了人,還是相熟的。
蘭兒嘴裏吃著鴨肉,手上拿著糕點,搖頭,擺手,“福福姐,這幾塊就夠了,上次過來你給的糕點,省了好幾塊,還藏著沒吃完呢。”
“保成在我爺家剛回,”蘭兒吃完嘴裏的鴨肉,咽下去,就說起保成來,“這會正家裏看保貴,出不來。”
福福點頭,保貴從小,不是蘭兒帶就是保成看,蘭兒後娘自打生了保貴之後,就沒怎麽照顧過,就連菊香和虎子,對這個小兄弟也不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