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也衝身後一喊,說了句,“人回來了。”然後推著椅子,就門外轉悠。
福福和苗苗倆,提著籃子,晃晃悠悠的家來。
剛下了山頭,家來的路上扭頭一看,雖說來回買肉耽誤了許多工夫,但畢竟起的早,這會,家下邊的那塊空地,已經來了人。
遠遠的,有兩輛驢車,車上滿是木頭,幾個男人正卸車,忙裏忙外。
沒成想,已經來了人。
福福趕忙,和苗苗倆提著籃子快走兩步,到家門口了,扶著老太太輪椅,再下院看了兩眼,“大奶,他們這麽早就來了啊?”
“可不是呢,”老太太推著椅子往回走,一邊念叨著,“是個勤快做事的,這兩家離的也不近,驢車拉一趟也費些時候,這人呢,趕車來了有一會了。”
“這不,”進了家院子,老太太話不聽,看了眼家裏狗子顛顛叼著大骨頭往屋跑,就知道是是屋裏藏肉了,一邊笑,一邊跟在身後,“都下院你嬸子家說了一會話,這會,正帶人相地呢。”
話正說著,德正屋裏走了出來,拍了兩下手,看了眼籃子,目光稍停,“去買肉了?”
籃子用粗布蓋著,瞧著挺大個籃子,倒也看不出個究竟。這會,福福和苗苗提著,院子裏還沒走兩步,剛點過頭,手上的籃子就空了。
德正一伸手,把籃子給提了過去。
一提,有些分量,稍微頓了頓,眉頭輕皺,就一邊扭頭往屋裏走,一邊伸手掀開粗布一角,看到了籃子裏福福買到這亂七八糟。
嗯,眉頭,又皺了起來,卻是不說話,快步幫著提進了屋。
“這買的啥啊?”老太太椅子上坐著,伸長了脖子也要看,奈何人走遠了,就帶著疑惑,回頭問福福,“我瞧著德正樣子不對,有點嚇到了呢。”
額,嚇到?毛絨絨、血淋淋的豬頭、豬蹄、豬尾巴,額,應該不至於,福福寬慰自己,搖搖頭,“就肉鋪上挑了幾樣,便宜的。”
福福解釋,“對了大奶,就上次我燉的豬蹄子,就那個,不過這次又多弄了個,嗯,一個大豬頭。”
老太太一聽皺了皺鼻,停住輪椅,“要折騰這個?”
福福點頭說是,蘭兒和水靈倆這會都湊到跟前,水靈扯著福福衣袖,原地蹦高,直拍手,“福福姐,你又要做好吃的啦?”
高興的不行。
福福拍了拍水靈的腦袋瓜,看她笑的眉眼都瞧不見了,滿臉都是小饞樣,胖乎乎的臉蛋更是可愛的不行,就笑著回她,“好吃的,姐姐給你做好吃的。”
“你呀,”福福哄著水靈剛要往屋走,蘭兒也出來了,老太太就輕輕歎口氣,伸手指了指蘭兒,又指著福福,接著說,“還有蘭兒也是,你們倆個,說說,說說,這一大早,一個兩個的都亂花銀子。”
“這銀子,可不是大風刮來的,”老太太嘮叨著,屋裏來,“我這一下來,說是蘭兒一早買了那一大塊肉,哎呦呦,哪裏用的了那些,可不得多少銀子的亂花!”
“還有你!”說完了蘭兒,老太太話音一轉,就又接著說起了福福,“你也是,這嘴啊,也是個饞的。”
“省省儉儉點多好,這入了春,馬上就要張羅置地耕種,以後花錢的地方多了去了,家裏吃喝也不是沒有,好好張羅著,也湊一大桌體麵的。”
“哪裏犯得上一個兩個的,都提著大籃子去買肉!”這頓肉買的,老太太一頓嘮叨,肉眼可見的心疼銀子。
說著話,老太太就到了屋。
德正把籃子放在外屋地上,這會還蓋著粗布,倒也瞧不見多嚇人。屋裏秀梅嬸子在和麵,上院大娘在剁餡肉餡,鍋裏焯著切碎的大白菜,這會水歡上來,嬸子連話也沒顧上說,就拿著笊籬,鍋裏一陣翻。
三五下,去了熱浪,嬸子滿頭是汗,回頭問福福,“咋還尋思去買肉了?”
福福看了眼地上的肉籃子,又見大家都圍了過來,眼巴巴的看著她,等著她說話,就嘻嘻一笑,亂花了錢,多少還有些不好意思,“就,就見蘭兒買了肉,我就想著,想著,要不也買上一點,挑便宜的,家裏好好收拾收拾,做幾個菜。”
說完,福福就趕忙,趕忙跑到籃子跟前,蹲下身,然後掀開粗布一角,笑著回頭,“嬸子你們看,我五十個銅錢,買了這麽多。”
還真是。
吃著鍋裏的,看著碗裏的。
福福話音剛落,狗子就這麽遛到跟前,惹了大家眼珠,齊齊看過去,接著就是一陣笑,家裏的狗子呀,養的了,越來越饞。
買都買回來了,老太太雖然心疼銀子但也沒辦法,念叨了一通,也就過去了。
家裏,開始忙了起來。
張羅的張羅,燒火的燒火,做飯的做飯,大人孩子,都沒得閑。就連老太太,輪椅上坐著,轉悠了一圈,也找到了活計。
叫柔兒端了菜籃子過來,放在膝蓋上,然後人推著椅子出了屋,院子裏一邊曬著陽光,一邊開始摘菜。
家裏的雞,就把老太太給圍住了。
摘剩下的爛菜葉子,老太太就隨手撒在院子裏,惹得家裏的雞爭相追趕,搶著吃。
老叔和德正下院去了,益哥想蹲灶坑幫著燒火,人還沒坐下,就被嬸子攆到東屋,繼續讀書。
柔兒和老太太在院子裏摘菜,蘭兒屋裏和麵等著包餃子,嬸子和餡,大娘在張羅下酒菜,水靈燒火,苗苗屋裏屋外的幫著打支應,福福等鍋裏的水一燒開,就拿了大盆子,開始收拾買回來的豬頭豬蹄。
得好一通收拾。
熱水是下了一盆又一盆,豬毛去的差不多,多少有了幹淨模樣,瞧著也好了不少,福福就開始把家裏的火鏟燒的通紅,開始邊邊角角的再次燙幹淨。
這一忙,就又累的滿頭是汗。
等收拾的幹幹淨淨,就盆子裏清水泡著,蓋上蓋簾,等著泡好了就開始鍋裏燉。
準備包的餃子,這會也屋裏包上了。
蘭兒一大早買的豬肉,和白菜和了餡子,嬸子家裏帶上來的蕎麥麵和白麵,擀的麵皮,老太太也炕上坐著,幫著包餃子。
水靈和苗苗外屋守著灶,屋裏大娘、嬸子、柔兒幾個,擀麵皮的擀麵皮,包餃子的包餃子,好一通忙活。
福福收拾的差不多,臉盆子洗了手,也屋裏炕沿一坐,一邊說著話,一邊包起了餃子。
“說是來來回回五輛驢車,”蘭兒接著說,“八個大人,咱這些餃子,可是夠了的。”
“夠的夠的,吃不了的吃,”嬸子看了眼麵皮和餃餡子,點頭,“咱多包點,男人們幹活累,胃口好。”
“中午吃一頓,”嬸子說完,又接過話,“等收了工,咱再管頓飯。”
上院大娘跟著點頭,“我也是這樣想的,蘭兒和福福她倆啊,一大早折騰的,又買了這些肉,總得做全了不是。”
“蘭兒有心,”上院大娘接著說,“要好好擺一桌,這裏裏外外咱好好弄弄,吃的席麵啊,看來比過年還要好呢。”
嬸子也跟著笑,點頭說是,惹得蘭兒越發不好意思,紅了臉。
“前院也不管事,”秀梅嬸子開口,前院,說的是蘭兒後娘,“剛一早,我遠遠瞧見菊香走來走去的,我估摸著,”嬸子說到這,頭往窗外探了探,院子裏沒瞧見人,就接著說,“這頓飯啊,也吃不消停。”
福福屋裏幫著包了幾個餃子,苗苗和水靈倆外屋燒開了水,福福就趕忙下地,用了東屋鍋,開始煮肉。
涼水下鍋,放了蔥薑,滴了家裏的白酒,再把之前集市上買的香料拿出來,一樣樣的盤子裏放好,等豬頭、豬蹄子、大骨頭、豬尾巴下了鍋,香料再一放進去,蓋上鍋,就叫苗苗大火開始燒。
可是要烀好些時候。
苗苗燒火,水靈也沒閑著,緊跟著福福,跑來跑去的幫忙打支應。
福福鍋裏燉上了豬頭,就開始忙著做菜,蘭兒和柔兒也屋裏出來了,留屋裏幾個大人包餃子,外屋她們就忙了起來。
準備做菜。
剛剛出門這一會,家裏的菜,已經備的差不多。該摘的也摘了,洗了也洗,一樣樣盆子、盤子裏放好,壘在菜板、鍋台各處。
細細一看過去,還真不少。
東西一多,這忙起來,就得勁。加上又有蘭兒和柔兒兩個幫忙,守著灶台,福福這菜啊,做的更是順手。
東屋鍋裏燉著肉,就一個西屋鍋,水靈灶坑燒火,福福先撿燉菜,開始忙活。
風幹的排骨,福福砍下來三大條,拿起家裏的大斧頭,就剁了小塊,然後盆子裏過了遍冷水,等鍋裏的水一燒開,就熱鍋裏開煮。
等漂去浮沫,排骨焯的差不多,撈出來,就叫蘭兒邊上幫忙再過遍冷水,然後開始準備炒菜。
這個菜,福福打算弄個亂燉。
用家裏的豬油,再舀上幾塊豬油脂,熱鍋一化了油,香氣出來了,再下了蔥薑蒜和香料,排骨炒的焦黃,放了醬,再撒上幾滴白酒,備好的菜,福福就開始下鍋了。
泡好的幹豆角絲、茄子絲,切塊的土豆,再抓一把泡發的蘑菇,還有焯水的家常豆腐,福福還覺得不夠,又緊著切了冬瓜塊、南瓜塊,一股腦的,全都放進家裏的大鍋。
嗯,滿滿的大半鍋,柴火灶裏燒的正旺,鍋裏的油啊、肉啊、菜啊的,也飄香四溢。
福福又放了些許辣椒,加了鹽,倒了熱水,就蓋了鍋蓋,叫水靈大火燒著。
等這鍋忙完,你扭頭,邊上的蘭兒和柔兒倆,大眼瞪小眼的,還有些摸不著頭腦。
“福福姐,”柔兒撓著後腦勺,滿臉的疑惑,“這些都燉一塊?”
福福點頭,笑著說是,心裏盤算著,要是再有些粉絲,放進去,哎呦,就更好吃了。
如今家裏油水還算多,又放了排骨,這燉菜啊,就更是滋味足的。
“好了一個菜,”福福念叨著,然後掀開門簾,和屋裏的嬸子說了聲,“等西屋鍋燉好了,剩下的幾個菜倒也不費時間,眨眼工夫就能弄好。”
炒個韭菜雞蛋,炸個花生米,再拌個涼菜,撕一盤劉家帶來的燒雞,如今福福又買了豬頭,炒炒拌拌的也能弄個兩三盤,蘭兒一大早買的豬肉,還有的剩,掂量掂量也能炒上兩個。
可是夠了。
福福忙了這會,額頭已經出了層層細汗,尋思的工夫,苗苗已經從灶坑起身,拿了家裏擦臉的巾子,給福福遞過來。
“姐,你擦臉。”
苗苗守著灶坑,烤著火,小臉紅彤彤的,泛著光,兩手拿著巾子正仰著脖、抬著腳,往福福跟前湊。
福福手上正忙,巾子一湊到跟前,稍稍彎了腰,就由著苗苗伸長了胳膊,幫她細細擦了個遍,還細心的縷了額間碎發,嘻嘻直笑。
今日這頓飯,也是福福除了給自家人準備夥食以外張羅的第一頓,為了蘭兒,也因著自己,著實要多費些心思。
家裏的雞蛋,籃子裏長勢極好的韭菜,福福叫柔兒拿著小鐮刀片,割了把下來,一遞給福福,韭菜的辛香就撲麵而來。
這般日子裏,炒上一盤青青小菜,著實珍貴。
家裏的那一籃韭菜是福福看著長大的,雖說割了一茬又一茬,熬過了整個冬天,但每每看在眼、拿在手,心情都格外的不同。
就如此刻,那一股股辛香的韭菜味道,聞在鼻子,就令人陶醉。
蘭兒已經盆子裏倒了涼水,端著過來了,福福就把韭菜放進去,柔兒和蘭兒倆個守著盆子,一棵棵就摘起了菜。
格外仔細。
上次劉家帶的花生,福福也東屋給翻出來,一解開小布袋子,白花花的花生殼,就露了出來。
也是惹人愛。
等買了地,一定得地裏種上一片,福福心想,這花生啊,長在地裏,一片片,也是好伺候得。
福福心想著,手就捧了一大把,掂量著差不多就封了口袋,把裝花生的大碗遞給蹲在灶坑守著柴火的苗苗,叫她一邊燒火一邊幫忙扒著花生殼。
一時,外屋裏的人,都有的忙,做著手上的夥計,準備著飯菜。
而屋裏,嬸子她們說著話,包著餃子,也是一頓的忙。
福福和苗苗倆,提著籃子,晃晃悠悠的家來。
剛下了山頭,家來的路上扭頭一看,雖說來回買肉耽誤了許多工夫,但畢竟起的早,這會,家下邊的那塊空地,已經來了人。
遠遠的,有兩輛驢車,車上滿是木頭,幾個男人正卸車,忙裏忙外。
沒成想,已經來了人。
福福趕忙,和苗苗倆提著籃子快走兩步,到家門口了,扶著老太太輪椅,再下院看了兩眼,“大奶,他們這麽早就來了啊?”
“可不是呢,”老太太推著椅子往回走,一邊念叨著,“是個勤快做事的,這兩家離的也不近,驢車拉一趟也費些時候,這人呢,趕車來了有一會了。”
“這不,”進了家院子,老太太話不聽,看了眼家裏狗子顛顛叼著大骨頭往屋跑,就知道是是屋裏藏肉了,一邊笑,一邊跟在身後,“都下院你嬸子家說了一會話,這會,正帶人相地呢。”
話正說著,德正屋裏走了出來,拍了兩下手,看了眼籃子,目光稍停,“去買肉了?”
籃子用粗布蓋著,瞧著挺大個籃子,倒也看不出個究竟。這會,福福和苗苗提著,院子裏還沒走兩步,剛點過頭,手上的籃子就空了。
德正一伸手,把籃子給提了過去。
一提,有些分量,稍微頓了頓,眉頭輕皺,就一邊扭頭往屋裏走,一邊伸手掀開粗布一角,看到了籃子裏福福買到這亂七八糟。
嗯,眉頭,又皺了起來,卻是不說話,快步幫著提進了屋。
“這買的啥啊?”老太太椅子上坐著,伸長了脖子也要看,奈何人走遠了,就帶著疑惑,回頭問福福,“我瞧著德正樣子不對,有點嚇到了呢。”
額,嚇到?毛絨絨、血淋淋的豬頭、豬蹄、豬尾巴,額,應該不至於,福福寬慰自己,搖搖頭,“就肉鋪上挑了幾樣,便宜的。”
福福解釋,“對了大奶,就上次我燉的豬蹄子,就那個,不過這次又多弄了個,嗯,一個大豬頭。”
老太太一聽皺了皺鼻,停住輪椅,“要折騰這個?”
福福點頭說是,蘭兒和水靈倆這會都湊到跟前,水靈扯著福福衣袖,原地蹦高,直拍手,“福福姐,你又要做好吃的啦?”
高興的不行。
福福拍了拍水靈的腦袋瓜,看她笑的眉眼都瞧不見了,滿臉都是小饞樣,胖乎乎的臉蛋更是可愛的不行,就笑著回她,“好吃的,姐姐給你做好吃的。”
“你呀,”福福哄著水靈剛要往屋走,蘭兒也出來了,老太太就輕輕歎口氣,伸手指了指蘭兒,又指著福福,接著說,“還有蘭兒也是,你們倆個,說說,說說,這一大早,一個兩個的都亂花銀子。”
“這銀子,可不是大風刮來的,”老太太嘮叨著,屋裏來,“我這一下來,說是蘭兒一早買了那一大塊肉,哎呦呦,哪裏用的了那些,可不得多少銀子的亂花!”
“還有你!”說完了蘭兒,老太太話音一轉,就又接著說起了福福,“你也是,這嘴啊,也是個饞的。”
“省省儉儉點多好,這入了春,馬上就要張羅置地耕種,以後花錢的地方多了去了,家裏吃喝也不是沒有,好好張羅著,也湊一大桌體麵的。”
“哪裏犯得上一個兩個的,都提著大籃子去買肉!”這頓肉買的,老太太一頓嘮叨,肉眼可見的心疼銀子。
說著話,老太太就到了屋。
德正把籃子放在外屋地上,這會還蓋著粗布,倒也瞧不見多嚇人。屋裏秀梅嬸子在和麵,上院大娘在剁餡肉餡,鍋裏焯著切碎的大白菜,這會水歡上來,嬸子連話也沒顧上說,就拿著笊籬,鍋裏一陣翻。
三五下,去了熱浪,嬸子滿頭是汗,回頭問福福,“咋還尋思去買肉了?”
福福看了眼地上的肉籃子,又見大家都圍了過來,眼巴巴的看著她,等著她說話,就嘻嘻一笑,亂花了錢,多少還有些不好意思,“就,就見蘭兒買了肉,我就想著,想著,要不也買上一點,挑便宜的,家裏好好收拾收拾,做幾個菜。”
說完,福福就趕忙,趕忙跑到籃子跟前,蹲下身,然後掀開粗布一角,笑著回頭,“嬸子你們看,我五十個銅錢,買了這麽多。”
還真是。
吃著鍋裏的,看著碗裏的。
福福話音剛落,狗子就這麽遛到跟前,惹了大家眼珠,齊齊看過去,接著就是一陣笑,家裏的狗子呀,養的了,越來越饞。
買都買回來了,老太太雖然心疼銀子但也沒辦法,念叨了一通,也就過去了。
家裏,開始忙了起來。
張羅的張羅,燒火的燒火,做飯的做飯,大人孩子,都沒得閑。就連老太太,輪椅上坐著,轉悠了一圈,也找到了活計。
叫柔兒端了菜籃子過來,放在膝蓋上,然後人推著椅子出了屋,院子裏一邊曬著陽光,一邊開始摘菜。
家裏的雞,就把老太太給圍住了。
摘剩下的爛菜葉子,老太太就隨手撒在院子裏,惹得家裏的雞爭相追趕,搶著吃。
老叔和德正下院去了,益哥想蹲灶坑幫著燒火,人還沒坐下,就被嬸子攆到東屋,繼續讀書。
柔兒和老太太在院子裏摘菜,蘭兒屋裏和麵等著包餃子,嬸子和餡,大娘在張羅下酒菜,水靈燒火,苗苗屋裏屋外的幫著打支應,福福等鍋裏的水一燒開,就拿了大盆子,開始收拾買回來的豬頭豬蹄。
得好一通收拾。
熱水是下了一盆又一盆,豬毛去的差不多,多少有了幹淨模樣,瞧著也好了不少,福福就開始把家裏的火鏟燒的通紅,開始邊邊角角的再次燙幹淨。
這一忙,就又累的滿頭是汗。
等收拾的幹幹淨淨,就盆子裏清水泡著,蓋上蓋簾,等著泡好了就開始鍋裏燉。
準備包的餃子,這會也屋裏包上了。
蘭兒一大早買的豬肉,和白菜和了餡子,嬸子家裏帶上來的蕎麥麵和白麵,擀的麵皮,老太太也炕上坐著,幫著包餃子。
水靈和苗苗外屋守著灶,屋裏大娘、嬸子、柔兒幾個,擀麵皮的擀麵皮,包餃子的包餃子,好一通忙活。
福福收拾的差不多,臉盆子洗了手,也屋裏炕沿一坐,一邊說著話,一邊包起了餃子。
“說是來來回回五輛驢車,”蘭兒接著說,“八個大人,咱這些餃子,可是夠了的。”
“夠的夠的,吃不了的吃,”嬸子看了眼麵皮和餃餡子,點頭,“咱多包點,男人們幹活累,胃口好。”
“中午吃一頓,”嬸子說完,又接過話,“等收了工,咱再管頓飯。”
上院大娘跟著點頭,“我也是這樣想的,蘭兒和福福她倆啊,一大早折騰的,又買了這些肉,總得做全了不是。”
“蘭兒有心,”上院大娘接著說,“要好好擺一桌,這裏裏外外咱好好弄弄,吃的席麵啊,看來比過年還要好呢。”
嬸子也跟著笑,點頭說是,惹得蘭兒越發不好意思,紅了臉。
“前院也不管事,”秀梅嬸子開口,前院,說的是蘭兒後娘,“剛一早,我遠遠瞧見菊香走來走去的,我估摸著,”嬸子說到這,頭往窗外探了探,院子裏沒瞧見人,就接著說,“這頓飯啊,也吃不消停。”
福福屋裏幫著包了幾個餃子,苗苗和水靈倆外屋燒開了水,福福就趕忙下地,用了東屋鍋,開始煮肉。
涼水下鍋,放了蔥薑,滴了家裏的白酒,再把之前集市上買的香料拿出來,一樣樣的盤子裏放好,等豬頭、豬蹄子、大骨頭、豬尾巴下了鍋,香料再一放進去,蓋上鍋,就叫苗苗大火開始燒。
可是要烀好些時候。
苗苗燒火,水靈也沒閑著,緊跟著福福,跑來跑去的幫忙打支應。
福福鍋裏燉上了豬頭,就開始忙著做菜,蘭兒和柔兒也屋裏出來了,留屋裏幾個大人包餃子,外屋她們就忙了起來。
準備做菜。
剛剛出門這一會,家裏的菜,已經備的差不多。該摘的也摘了,洗了也洗,一樣樣盆子、盤子裏放好,壘在菜板、鍋台各處。
細細一看過去,還真不少。
東西一多,這忙起來,就得勁。加上又有蘭兒和柔兒兩個幫忙,守著灶台,福福這菜啊,做的更是順手。
東屋鍋裏燉著肉,就一個西屋鍋,水靈灶坑燒火,福福先撿燉菜,開始忙活。
風幹的排骨,福福砍下來三大條,拿起家裏的大斧頭,就剁了小塊,然後盆子裏過了遍冷水,等鍋裏的水一燒開,就熱鍋裏開煮。
等漂去浮沫,排骨焯的差不多,撈出來,就叫蘭兒邊上幫忙再過遍冷水,然後開始準備炒菜。
這個菜,福福打算弄個亂燉。
用家裏的豬油,再舀上幾塊豬油脂,熱鍋一化了油,香氣出來了,再下了蔥薑蒜和香料,排骨炒的焦黃,放了醬,再撒上幾滴白酒,備好的菜,福福就開始下鍋了。
泡好的幹豆角絲、茄子絲,切塊的土豆,再抓一把泡發的蘑菇,還有焯水的家常豆腐,福福還覺得不夠,又緊著切了冬瓜塊、南瓜塊,一股腦的,全都放進家裏的大鍋。
嗯,滿滿的大半鍋,柴火灶裏燒的正旺,鍋裏的油啊、肉啊、菜啊的,也飄香四溢。
福福又放了些許辣椒,加了鹽,倒了熱水,就蓋了鍋蓋,叫水靈大火燒著。
等這鍋忙完,你扭頭,邊上的蘭兒和柔兒倆,大眼瞪小眼的,還有些摸不著頭腦。
“福福姐,”柔兒撓著後腦勺,滿臉的疑惑,“這些都燉一塊?”
福福點頭,笑著說是,心裏盤算著,要是再有些粉絲,放進去,哎呦,就更好吃了。
如今家裏油水還算多,又放了排骨,這燉菜啊,就更是滋味足的。
“好了一個菜,”福福念叨著,然後掀開門簾,和屋裏的嬸子說了聲,“等西屋鍋燉好了,剩下的幾個菜倒也不費時間,眨眼工夫就能弄好。”
炒個韭菜雞蛋,炸個花生米,再拌個涼菜,撕一盤劉家帶來的燒雞,如今福福又買了豬頭,炒炒拌拌的也能弄個兩三盤,蘭兒一大早買的豬肉,還有的剩,掂量掂量也能炒上兩個。
可是夠了。
福福忙了這會,額頭已經出了層層細汗,尋思的工夫,苗苗已經從灶坑起身,拿了家裏擦臉的巾子,給福福遞過來。
“姐,你擦臉。”
苗苗守著灶坑,烤著火,小臉紅彤彤的,泛著光,兩手拿著巾子正仰著脖、抬著腳,往福福跟前湊。
福福手上正忙,巾子一湊到跟前,稍稍彎了腰,就由著苗苗伸長了胳膊,幫她細細擦了個遍,還細心的縷了額間碎發,嘻嘻直笑。
今日這頓飯,也是福福除了給自家人準備夥食以外張羅的第一頓,為了蘭兒,也因著自己,著實要多費些心思。
家裏的雞蛋,籃子裏長勢極好的韭菜,福福叫柔兒拿著小鐮刀片,割了把下來,一遞給福福,韭菜的辛香就撲麵而來。
這般日子裏,炒上一盤青青小菜,著實珍貴。
家裏的那一籃韭菜是福福看著長大的,雖說割了一茬又一茬,熬過了整個冬天,但每每看在眼、拿在手,心情都格外的不同。
就如此刻,那一股股辛香的韭菜味道,聞在鼻子,就令人陶醉。
蘭兒已經盆子裏倒了涼水,端著過來了,福福就把韭菜放進去,柔兒和蘭兒倆個守著盆子,一棵棵就摘起了菜。
格外仔細。
上次劉家帶的花生,福福也東屋給翻出來,一解開小布袋子,白花花的花生殼,就露了出來。
也是惹人愛。
等買了地,一定得地裏種上一片,福福心想,這花生啊,長在地裏,一片片,也是好伺候得。
福福心想著,手就捧了一大把,掂量著差不多就封了口袋,把裝花生的大碗遞給蹲在灶坑守著柴火的苗苗,叫她一邊燒火一邊幫忙扒著花生殼。
一時,外屋裏的人,都有的忙,做著手上的夥計,準備著飯菜。
而屋裏,嬸子她們說著話,包著餃子,也是一頓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