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晚上不好吃辣椒醬,就這麽什麽也不沾,也是極好吃。
餃子不多,隻一大碗,幾口下肚大碗眼瞅著就見了底,晚上不能多吃,這一大碗,也算剛剛好。
益哥吃了三五個,就撂了筷子,苗苗也是,跟著益哥就不吃了,然後把大碗推到福福跟前,“姐,這些都你吃。”
福福就笑,兩個小家夥唯恐不夠吃,給她留著。
福福就每人碗裏又夾了幾個,大碗留幾個,“碗裏的都吃了,你倆長身體,讀書也用腦子,雖說是晚上,但一會還要讀書,再多吃兩個,餓了也學不進去。”
兩個就又乖乖拿起筷子,吃了起來。
餃子一吃完,收拾飯桌,院子裏又走了兩圈,益哥就東屋溫書,西屋她和苗苗兩個,一個翻書卷,一個背文章。
書卷翻了一本,窗外月色朦朧,屋內油燈恍惚,福福就手拿書卷,背倚著牆,人扭頭看向窗外。
院子裏一片皎潔,在月色的照耀下,恍如白日。
夜色深沉如水,天上繁星點綴,一輪彎月高懸,夜空清澈,樹影斑駁,猶在夢中。
這些日子,好似就是一場夢,而今夜過後,就是夢醒之時,福福知道,直覺裏,過了今夜,一切的一切,才剛剛開始。
生活的所有,未來的前程,都在今夜過後,有了開端。
所以福福,今夜裏,才格外的思緒萬千。
到底明日該如何,生活該怎樣繼續,在今夜,注定是未知,而明日朝陽初升,一切的沉睡,該是也在漸漸蘇醒。
福福心裏期盼,這個正月過去了。
二月裏,希望所有的美好,猶如夢境般,都能實現。
福福不知何時入睡,隻知道一睜開眼,家裏的雞在叫,身邊的苗苗早就起了,外屋傳來燒柴做飯的動靜,一起身,就瞧見益哥在掃院子,天將泛白,一派的安靜祥和。
她人衣裳剛穿完,還沒下地,就聽見家裏狗子歡快的跑了出去,透過窗子一瞧,不得了,上院老太太,起的這個大早啊,坐在輪椅上,自己個,嗯,下來了。
人已經在大門口,益哥跑過去開了大門,老太太也不用益哥推,人就挪著輪子,屋裏來。
院子裏還喊起了話,見苗苗出來了,益哥又在掃院子,就說起福福,“你姐是不是還沒起呀?”
老太太喊的大聲,福福屋裏聽見了,還沒回話,就見狗子又嗖的一下跑出去,這次是德正,拿著鐵鍬,正大門外鋪路。
一大早,鋪起了路。
看樣子,有些不平整的,他就修一修,好叫老太太來回出門方便,這會,正修到她家門前,人又接著往下走,想來是要多修一段,讓老太太各處串串門。
外屋苗苗和謙益兩個,抬著椅子,過了門檻,老太太穿過外屋,兩人再搬了椅子,人就西屋來了。
一見福福炕上疊被,人還沒下地,頭沒梳臉沒洗的,就知道剛起,老太太嘖嘖兩聲,“我就說你還沒起,苗苗還打馬虎眼,看看,猜著了吧。”
福福就笑,見老太太滿臉的笑意,坐在椅子上,還自己會挪著椅子在屋裏轉了彎,然後看了眼福福,“你先收拾著,我再四處轉轉。”
說著,人就往外走。
老太太有些日子沒大出門,如今有了輪椅,自己動手就能走,方便了許多,人就勤快,樂意四處走動。
福福趕忙下地,幫著挪了椅子出門,一出屋子,老太太就不叫人動椅子,說是自己雖費些力氣,但到底能自己來,慢雖慢點,總是能走動的。
自己能走動,就是再多費些力氣,也是好的。
老太太兩手挪著輪子,院子裏轉悠了兩圈,還去了屋後,看了家裏栽的果樹,又兔子窩瞅了兩眼,這才,出了她家大門,卻是沒回上院,而是沿著門外小路,往下走。
德正拿著鐵鍬,修的路,已經修到嬸子家大門口,路上平平整整的,還把路猜的嚴實,老太太推著椅子走過去,省力了不少。
一路往下,眨眼,就到了嬸子家大門口。
柔兒正在門口,手抱著柴火,見老太太下來了,抬頭一看福福他們也在門外往下看,就馬上放了柴火,問了老太太好,又衝他們揮手。
老太太去了嬸子院子,該是破天荒這些年來頭一次,柔兒高興的衝屋裏喊人,緊接著,就見嬸子也跑了出來,高興的和老太太說著話。
柔兒在大門口,還不忘回頭叫他們也下去,見福福他們揮手搖頭,灶裏還生著火,福福更是頭沒梳臉沒洗,就沒跟著下去。
老太太高興,福福看在眼,也跟著高興。
領著苗苗回了屋,益哥接著掃院子,福福收拾了炕上,掃了地,飯桌收拾出來,苗苗外屋做飯,飯菜在鍋,這會就喂起了兔子。
家裏的雞吃糠,兔子也跟著吃。
偶爾扯上一兩根菜葉子,或者撒上一把米,也叫它們解解饞,嚐嚐鮮,吃了好長長膘。
各忙各的,福福也家裏收拾起來。
家裏的糧食,吃喝,趁著眼下得空,福福就歸置了歸置,做到心中有數。
一個冬天,他們姐弟三個,還真是能吃。
福福一邊歸置,心裏一邊細算著,上下院送的年糕豆包見了底,也就熱個一兩頓就會吃完,豆腐也所剩沒幾塊,還有秋後買的菜,曬的菜幹,一個冬天,感覺也沒怎麽吃,這會一歸置,真真所剩不多。
地瓜沒幾個,土豆也不到半框,大白菜還有五六顆,酸菜也要沒了,冬瓜南瓜啥的,更是一兩個半大的在那裏,當初菜放在西屋地上,也將將占了大半,如今再一歸置,三五個籃子,就裝的滿滿的。
天也漸暖,不怕上凍,福福就把歸置出來的幾籃子菜,放在了外屋。
還有曬的蘑菇,野菜,豆角幹,茄子幹,蘿卜幹啥的,都是小布袋子裝好,這會,福福都歸置在籃子裏,一處放著。
家裏的雞蛋,雖然下的不多,但一個冬天沒舍得吃,卻是攢下不少。
當初,本想著醃了,鹹雞蛋,但一來家裏鹽巴也不多,二來福福也想偶爾給益哥和苗苗補身體,偶爾煮上一兩個。
就這樣,一直籃子裏收著,還沒到打算。
家裏的糧食,小米、大米,白麵,蕎麥麵,還有個樣的豆子,小袋的瓜子,加上劉家送來的,花生、芝麻,一個個勒緊口袋,福福都收拾了個遍,做到心中有數。
還有糖果,糕點,燒雞燒鴨,加上在晾的排骨,熬的一壇豬油,之前榨的瓜子油,還有所剩的瓜子油渣,福福也都打點一番。
醃鹹菜的幾個壇子,福福就趁著收拾,叫苗苗端著碗,把剩下的鹹菜夾到碗裏,空出來的壇子,一時半會也用不上,就趁著鍋裏熱水,把壇子洗了。
隻可惜了鹵水,白白扔掉了。
洗好了壇子,就擦幹淨,然後挪到院子,紅日也出了頭,隻等著暴曬一番,好收起來。
這一番折騰,屋裏屋外就又寬鬆了不少。
特別是西屋,空出了堆菜的地,加上之前地上都鋪了木頭片,一下瞧著幹淨亮堂了不少,一個櫃子,兩個匣子,還有木箱子放著書和筆墨紙硯,炕上放著書桌,窗台是幾籃子菜,正迎著紅日,散發著薄薄生機。
家裏剛端了碗筷,就聽大門外老太太在喊人,福福他們趕忙跑過去,老太太坐在椅子上,不遠處是德正,扛著鐵鍬,忙了一早上,此時滿頭是汗,見他們出來了,人就往後挪了挪。
老太太就招呼他們,“今兒中午,上院去吃飯,剛和你嬸子家說了,咱都過去。”
“你們啊,就家裏讀書,等到了飯點,上院忙完了,過來叫你們,”老太太念叨,“一會你德正哥去買肉,家裏又有的米麵,咱上院啊,也包餃子。”
老太太高興,“去年家裏曬了許多幹白菜,一個冬天也沒吃多少,正好,和你大娘念叨著,說是焯了幹白菜,和柔躲成餡子,正好吃兩頓餃子。”
福福點頭說是,幹白菜肉餡的餃子,也是好吃的。
福福點頭應下還不算,要益哥和苗苗兩個都答應了,老太太這才心滿意足,見家裏狗子搖著尾巴早她跟前撒嬌,老人家就笑著摸了摸狗子頭,“落不下你,你也跟著,叫福福端著你飯碗,也過來吃飯。”
要說狗子通人性,聽的懂人話,老太太話音一落,狗子就高興的不行,圍著老太太的椅子就開轉。
又是一通笑。
笑過之後,老太太回了上院,福福他們,也回了屋,放桌吃起了飯。
吃好飯,柔兒和苗苗上來學習,嬸子也跟著上來了,一進屋,見她屋子收拾了,左右一打量,“瞧著亮堂不少。”
可不是,屋子本就小,之前西屋地上堆著菜,占了不少,又顯得緊湊,如今收拾出來,乍一看,實在是寬泛了許多。
但屋子小,還是小的。
“要不今年夏秋,家裏蓋個廂房吧,”嬸子念叨,看了眼窗外,“你著院子圍起來的也夠大,再蓋處廂房,放點糧食雜物啥的,你這屋子也能鬆快鬆快。”
嬸子這麽一提,福福心念就動了。
還真是,若是今年買地,種了莊稼,等收秋,要存放的東西可就多了,家裏這三間小土房,少一點多還能存住,要是糧食再多,就更緊湊了。
這麽一想,家裏的這小土房,嗯,也該換新的了。
之前屋頂漏雨,雖然德正有休整,但底子在那呢,就是再修,也修不到哪裏去,冬日房梁又透風,雖然忍了一個冬天,但等天下起雨,該是又會漏雨了。
見她們呆愣的看她,老太太用針劃了兩下頭皮,一個個看了眼,“你們忙你們的,好好看書練字,我過來做我的針線活,也不打攪你們。”
說完,人還真的縫了起來。
縫的是件青色長衫,該是春秋穿的,看顏色料子像是德正的衣裳,老太太一針一線,年紀雖說大了點,但眼也不花,夥計更是做的仔細。
老太太炕裏這麽一坐,大家就稍微有些拘束。
本來背的文章,如今嘀嘀咕咕的,也不好出聲。
老太太該是察覺了,就放下針,喝了口水,開了口,“這讀書認字,是大本事,沒的扣扣索索的,這在跟前的還是我,要是旁人,咱也都不怕的。”
“該怎樣就怎樣,”老太太說著,“該大聲就大聲,咱讀書認字啊,端端莊莊堂堂正正的,見的人。”
老太太這麽一說,幾個孩子就來了力氣,幾聲過後就恢複到尋常,也沒了羞澀,學了起來。
老太太看著她們就笑,一個個看過去就笑著點頭,很滿意的樣子。
看到福福了,老太太立馬板起臉,規矩起來了,“你咋不背?!”
福福就笑,趕忙,衝老太太點頭,“背背背,”原以為來了個吃瓜群眾,誰成想,成了紀律委員,福福說完就翻開書,看了起來。
老太太高興的,這份高興夾雜了太多,有欣喜,有安慰,有重新自己來回穿梭的踏實,還有一顆寬大的同情的心。
不因她們是女娃讀書而約束,還叫她們堂堂正正寬慰人生,又多了份同情,同情她們每一個人,同情她們在這世道,身為女子得那份不容易。
老太太熱炕頭坐著,一針一線縫起了衣裳,偶爾抬頭看上兩眼,見大家溫書練字格外認真,就欣慰的點頭一笑,然後繼續手上的活計。
一個上午,就這樣和諧的過來了。
等日頭高懸,晌午時分了,大家從書卷中緩過來,老太太,活計也忙的差不多,人已經挪到窗台附近,在看籃子裏的菜。
鬆鬆土,除除草,再摸摸葉子,喝剩下的水涼了,就倒進去,澆上了。
福福忽然想起來,家裏還有劉家給的糕點糖果,一早收起來,人來都忘記端上了。就趕忙,趕忙翻箱倒櫃把東西翻出來,幾塊糕點,幾顆糖塊,端到炕上,叫大家圍過來吃。
一人一顆糖,糕點再掰開分了吃,滿嘴滿心都甜滋滋的。
一邊吃著,因為學完了正好休息,大家就說起了話。
餃子不多,隻一大碗,幾口下肚大碗眼瞅著就見了底,晚上不能多吃,這一大碗,也算剛剛好。
益哥吃了三五個,就撂了筷子,苗苗也是,跟著益哥就不吃了,然後把大碗推到福福跟前,“姐,這些都你吃。”
福福就笑,兩個小家夥唯恐不夠吃,給她留著。
福福就每人碗裏又夾了幾個,大碗留幾個,“碗裏的都吃了,你倆長身體,讀書也用腦子,雖說是晚上,但一會還要讀書,再多吃兩個,餓了也學不進去。”
兩個就又乖乖拿起筷子,吃了起來。
餃子一吃完,收拾飯桌,院子裏又走了兩圈,益哥就東屋溫書,西屋她和苗苗兩個,一個翻書卷,一個背文章。
書卷翻了一本,窗外月色朦朧,屋內油燈恍惚,福福就手拿書卷,背倚著牆,人扭頭看向窗外。
院子裏一片皎潔,在月色的照耀下,恍如白日。
夜色深沉如水,天上繁星點綴,一輪彎月高懸,夜空清澈,樹影斑駁,猶在夢中。
這些日子,好似就是一場夢,而今夜過後,就是夢醒之時,福福知道,直覺裏,過了今夜,一切的一切,才剛剛開始。
生活的所有,未來的前程,都在今夜過後,有了開端。
所以福福,今夜裏,才格外的思緒萬千。
到底明日該如何,生活該怎樣繼續,在今夜,注定是未知,而明日朝陽初升,一切的沉睡,該是也在漸漸蘇醒。
福福心裏期盼,這個正月過去了。
二月裏,希望所有的美好,猶如夢境般,都能實現。
福福不知何時入睡,隻知道一睜開眼,家裏的雞在叫,身邊的苗苗早就起了,外屋傳來燒柴做飯的動靜,一起身,就瞧見益哥在掃院子,天將泛白,一派的安靜祥和。
她人衣裳剛穿完,還沒下地,就聽見家裏狗子歡快的跑了出去,透過窗子一瞧,不得了,上院老太太,起的這個大早啊,坐在輪椅上,自己個,嗯,下來了。
人已經在大門口,益哥跑過去開了大門,老太太也不用益哥推,人就挪著輪子,屋裏來。
院子裏還喊起了話,見苗苗出來了,益哥又在掃院子,就說起福福,“你姐是不是還沒起呀?”
老太太喊的大聲,福福屋裏聽見了,還沒回話,就見狗子又嗖的一下跑出去,這次是德正,拿著鐵鍬,正大門外鋪路。
一大早,鋪起了路。
看樣子,有些不平整的,他就修一修,好叫老太太來回出門方便,這會,正修到她家門前,人又接著往下走,想來是要多修一段,讓老太太各處串串門。
外屋苗苗和謙益兩個,抬著椅子,過了門檻,老太太穿過外屋,兩人再搬了椅子,人就西屋來了。
一見福福炕上疊被,人還沒下地,頭沒梳臉沒洗的,就知道剛起,老太太嘖嘖兩聲,“我就說你還沒起,苗苗還打馬虎眼,看看,猜著了吧。”
福福就笑,見老太太滿臉的笑意,坐在椅子上,還自己會挪著椅子在屋裏轉了彎,然後看了眼福福,“你先收拾著,我再四處轉轉。”
說著,人就往外走。
老太太有些日子沒大出門,如今有了輪椅,自己動手就能走,方便了許多,人就勤快,樂意四處走動。
福福趕忙下地,幫著挪了椅子出門,一出屋子,老太太就不叫人動椅子,說是自己雖費些力氣,但到底能自己來,慢雖慢點,總是能走動的。
自己能走動,就是再多費些力氣,也是好的。
老太太兩手挪著輪子,院子裏轉悠了兩圈,還去了屋後,看了家裏栽的果樹,又兔子窩瞅了兩眼,這才,出了她家大門,卻是沒回上院,而是沿著門外小路,往下走。
德正拿著鐵鍬,修的路,已經修到嬸子家大門口,路上平平整整的,還把路猜的嚴實,老太太推著椅子走過去,省力了不少。
一路往下,眨眼,就到了嬸子家大門口。
柔兒正在門口,手抱著柴火,見老太太下來了,抬頭一看福福他們也在門外往下看,就馬上放了柴火,問了老太太好,又衝他們揮手。
老太太去了嬸子院子,該是破天荒這些年來頭一次,柔兒高興的衝屋裏喊人,緊接著,就見嬸子也跑了出來,高興的和老太太說著話。
柔兒在大門口,還不忘回頭叫他們也下去,見福福他們揮手搖頭,灶裏還生著火,福福更是頭沒梳臉沒洗,就沒跟著下去。
老太太高興,福福看在眼,也跟著高興。
領著苗苗回了屋,益哥接著掃院子,福福收拾了炕上,掃了地,飯桌收拾出來,苗苗外屋做飯,飯菜在鍋,這會就喂起了兔子。
家裏的雞吃糠,兔子也跟著吃。
偶爾扯上一兩根菜葉子,或者撒上一把米,也叫它們解解饞,嚐嚐鮮,吃了好長長膘。
各忙各的,福福也家裏收拾起來。
家裏的糧食,吃喝,趁著眼下得空,福福就歸置了歸置,做到心中有數。
一個冬天,他們姐弟三個,還真是能吃。
福福一邊歸置,心裏一邊細算著,上下院送的年糕豆包見了底,也就熱個一兩頓就會吃完,豆腐也所剩沒幾塊,還有秋後買的菜,曬的菜幹,一個冬天,感覺也沒怎麽吃,這會一歸置,真真所剩不多。
地瓜沒幾個,土豆也不到半框,大白菜還有五六顆,酸菜也要沒了,冬瓜南瓜啥的,更是一兩個半大的在那裏,當初菜放在西屋地上,也將將占了大半,如今再一歸置,三五個籃子,就裝的滿滿的。
天也漸暖,不怕上凍,福福就把歸置出來的幾籃子菜,放在了外屋。
還有曬的蘑菇,野菜,豆角幹,茄子幹,蘿卜幹啥的,都是小布袋子裝好,這會,福福都歸置在籃子裏,一處放著。
家裏的雞蛋,雖然下的不多,但一個冬天沒舍得吃,卻是攢下不少。
當初,本想著醃了,鹹雞蛋,但一來家裏鹽巴也不多,二來福福也想偶爾給益哥和苗苗補身體,偶爾煮上一兩個。
就這樣,一直籃子裏收著,還沒到打算。
家裏的糧食,小米、大米,白麵,蕎麥麵,還有個樣的豆子,小袋的瓜子,加上劉家送來的,花生、芝麻,一個個勒緊口袋,福福都收拾了個遍,做到心中有數。
還有糖果,糕點,燒雞燒鴨,加上在晾的排骨,熬的一壇豬油,之前榨的瓜子油,還有所剩的瓜子油渣,福福也都打點一番。
醃鹹菜的幾個壇子,福福就趁著收拾,叫苗苗端著碗,把剩下的鹹菜夾到碗裏,空出來的壇子,一時半會也用不上,就趁著鍋裏熱水,把壇子洗了。
隻可惜了鹵水,白白扔掉了。
洗好了壇子,就擦幹淨,然後挪到院子,紅日也出了頭,隻等著暴曬一番,好收起來。
這一番折騰,屋裏屋外就又寬鬆了不少。
特別是西屋,空出了堆菜的地,加上之前地上都鋪了木頭片,一下瞧著幹淨亮堂了不少,一個櫃子,兩個匣子,還有木箱子放著書和筆墨紙硯,炕上放著書桌,窗台是幾籃子菜,正迎著紅日,散發著薄薄生機。
家裏剛端了碗筷,就聽大門外老太太在喊人,福福他們趕忙跑過去,老太太坐在椅子上,不遠處是德正,扛著鐵鍬,忙了一早上,此時滿頭是汗,見他們出來了,人就往後挪了挪。
老太太就招呼他們,“今兒中午,上院去吃飯,剛和你嬸子家說了,咱都過去。”
“你們啊,就家裏讀書,等到了飯點,上院忙完了,過來叫你們,”老太太念叨,“一會你德正哥去買肉,家裏又有的米麵,咱上院啊,也包餃子。”
老太太高興,“去年家裏曬了許多幹白菜,一個冬天也沒吃多少,正好,和你大娘念叨著,說是焯了幹白菜,和柔躲成餡子,正好吃兩頓餃子。”
福福點頭說是,幹白菜肉餡的餃子,也是好吃的。
福福點頭應下還不算,要益哥和苗苗兩個都答應了,老太太這才心滿意足,見家裏狗子搖著尾巴早她跟前撒嬌,老人家就笑著摸了摸狗子頭,“落不下你,你也跟著,叫福福端著你飯碗,也過來吃飯。”
要說狗子通人性,聽的懂人話,老太太話音一落,狗子就高興的不行,圍著老太太的椅子就開轉。
又是一通笑。
笑過之後,老太太回了上院,福福他們,也回了屋,放桌吃起了飯。
吃好飯,柔兒和苗苗上來學習,嬸子也跟著上來了,一進屋,見她屋子收拾了,左右一打量,“瞧著亮堂不少。”
可不是,屋子本就小,之前西屋地上堆著菜,占了不少,又顯得緊湊,如今收拾出來,乍一看,實在是寬泛了許多。
但屋子小,還是小的。
“要不今年夏秋,家裏蓋個廂房吧,”嬸子念叨,看了眼窗外,“你著院子圍起來的也夠大,再蓋處廂房,放點糧食雜物啥的,你這屋子也能鬆快鬆快。”
嬸子這麽一提,福福心念就動了。
還真是,若是今年買地,種了莊稼,等收秋,要存放的東西可就多了,家裏這三間小土房,少一點多還能存住,要是糧食再多,就更緊湊了。
這麽一想,家裏的這小土房,嗯,也該換新的了。
之前屋頂漏雨,雖然德正有休整,但底子在那呢,就是再修,也修不到哪裏去,冬日房梁又透風,雖然忍了一個冬天,但等天下起雨,該是又會漏雨了。
見她們呆愣的看她,老太太用針劃了兩下頭皮,一個個看了眼,“你們忙你們的,好好看書練字,我過來做我的針線活,也不打攪你們。”
說完,人還真的縫了起來。
縫的是件青色長衫,該是春秋穿的,看顏色料子像是德正的衣裳,老太太一針一線,年紀雖說大了點,但眼也不花,夥計更是做的仔細。
老太太炕裏這麽一坐,大家就稍微有些拘束。
本來背的文章,如今嘀嘀咕咕的,也不好出聲。
老太太該是察覺了,就放下針,喝了口水,開了口,“這讀書認字,是大本事,沒的扣扣索索的,這在跟前的還是我,要是旁人,咱也都不怕的。”
“該怎樣就怎樣,”老太太說著,“該大聲就大聲,咱讀書認字啊,端端莊莊堂堂正正的,見的人。”
老太太這麽一說,幾個孩子就來了力氣,幾聲過後就恢複到尋常,也沒了羞澀,學了起來。
老太太看著她們就笑,一個個看過去就笑著點頭,很滿意的樣子。
看到福福了,老太太立馬板起臉,規矩起來了,“你咋不背?!”
福福就笑,趕忙,衝老太太點頭,“背背背,”原以為來了個吃瓜群眾,誰成想,成了紀律委員,福福說完就翻開書,看了起來。
老太太高興的,這份高興夾雜了太多,有欣喜,有安慰,有重新自己來回穿梭的踏實,還有一顆寬大的同情的心。
不因她們是女娃讀書而約束,還叫她們堂堂正正寬慰人生,又多了份同情,同情她們每一個人,同情她們在這世道,身為女子得那份不容易。
老太太熱炕頭坐著,一針一線縫起了衣裳,偶爾抬頭看上兩眼,見大家溫書練字格外認真,就欣慰的點頭一笑,然後繼續手上的活計。
一個上午,就這樣和諧的過來了。
等日頭高懸,晌午時分了,大家從書卷中緩過來,老太太,活計也忙的差不多,人已經挪到窗台附近,在看籃子裏的菜。
鬆鬆土,除除草,再摸摸葉子,喝剩下的水涼了,就倒進去,澆上了。
福福忽然想起來,家裏還有劉家給的糕點糖果,一早收起來,人來都忘記端上了。就趕忙,趕忙翻箱倒櫃把東西翻出來,幾塊糕點,幾顆糖塊,端到炕上,叫大家圍過來吃。
一人一顆糖,糕點再掰開分了吃,滿嘴滿心都甜滋滋的。
一邊吃著,因為學完了正好休息,大家就說起了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