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陛下何必親臨開封府衙,雜家帶人去開封府跑一趟,把趙福林帶回宮裏來拜見陛下就是了。”楊懷敏有些猶豫的勸道。


    “他值得朕親自跑這一趟。”趙禎搖了搖頭說道。


    楊懷敏見皇帝這麽說了之後,便不敢再多說什麽了,退下去安排皇帝出宮的準備了。


    楊懷敏同時也在心裏想到,看來趙福林在官家心裏的份量很重,日後官運亨通是肯定的了,這樣的人必須趁其微末之時盡量交好,寧可做雪中送炭的人,也不要做錦上添花的事情。


    每一任皇帝親政之後,都需要建立自己的班底,提拔一批對自己忠心的文武百官,這就是所謂的一朝天子一朝臣。


    趙禎雖然已經登基了十幾年,但有劉太後垂簾聽政,掌控了朝野,趙禎的皇位幾乎形同虛設,那裏又有什麽話語權,和一個傀儡皇帝相比,其實並沒有好多少。


    而且趙禎過得也並不是很開心,他熟讀史書,最怕的就是劉太後會學武則天,改朝換代,那他就非常危險了。


    現在留下來的老臣,很多都是劉太後培養起來並加以重用的,他們對劉太後忠心耿耿,隻知道執行劉太後的聖諭,卻忽視了他這個真正的皇帝發出的聖旨,趙禎雖然表麵上不說,其實心裏對這些所謂的大臣,還是非常不滿的,甚至有股怨氣。


    隻是趙禎的本性善良,也知道當時劉太後大權在握時,大家別無選擇,必須要尊從太後的旨意,所以親政之後,懶得和這些老臣們記較。


    另外就是希望攻權平穩過度,不想節外生枝。


    但並不代表趙禎的心裏,就真的是毫無一點介意。


    為了把權力真正的掌控在自己手裏,除了要抓緊提拔重用忠心於自己的年輕臣子,還需要立威,讓自己更有威望。


    皇帝應該如何建立自己的威望,無外乎是建功立業,開彊拓土,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贏得百姓們的擁護,建立一個繁榮富強的大宋。


    可是理想雖然很不錯,現實卻有點殘酷,對外軟弱,每年要向遼國進貢大筆的歲銀,對內又常有民眾起義,雖然隻是疥癬之癢,但也讓朝廷煩不勝煩。


    加上人口暴漲,土地兼並問題越來越嚴重,貧富差距呈現兩極分化。


    但是皇城司的密奏,卻讓趙禎看到了一線希望,一線大宋強盛的希望。


    現在他覺得自己必須親自去見一見趙福林,確定密奏中提到的情報是不是真的。


    如果情報屬實,那麽大宋強盛將有可能不會再是夢想,趙福林當然值得他這個皇帝親自拉攏了。


    趙福林在開封大牢裏呆了三天,心裏也開始變得急燥了起來,越來越不淡定了。


    雖然住在大牢裏和住在客棧裏一樣的舒服,吃的好,睡的也香,可是他還是對家裏有點放心不下,對陳師師放心不下。


    來到大宋己經五個月了,他早已經對大宋有了舊屬感,把小蓮和翁叔當家人一樣的著待,和陳師師更是有著夫妻之情。


    當聽到外麵傳來的皇帝駕到的聲音時,趙福林也是完全沒有預料到的情況。


    當趙禎和楊懷敏出現在他麵前的時候,更是讓趙福林感到不可思議了。


    他怎麽也想象不到,那個在春風樓裏和他有過一麵之緣的趙君,會是當今的皇帝趙禎,曆史上大名鼎鼎的仁宗皇帝。


    怪不得和他在一起的那個人說話怪腔怪調的,一副娘娘腔的樣子,原來是他身邊的宦官,大太監。


    “學生趙福林拜見皇帝陛下。”


    “快快請起,趙兄弟不必多禮,這幾天是朕讓你受委屈了。”


    “學生惶恐,陛下切莫叫學生兄弟了,學生字乃安國。”


    趙福林雖然沒有功名在身上,但倒底也算是一個讀書人的身份,在大宋,天下的讀書人都可以算是天子門生,麵見皇帝時自稱學生倒也正常。


    趙禎既然是以皇帝的身份來見趙福林,當然也不可能和趙福林再稱兄道弟了,況且他來這裏的目的,可是來向趙福林施之以恩,示之以威的,所以也不合適對他太過於親近了,但又不宜疏遠。


    “安國,好字啊!安邦定國,寓意深遠,你這個字取的真不錯,那以後朕便以安國來稱呼你了。”趙禎高興的讚道。


    “安國多謝陛下稱讚。”


    “令尊和令慈幾個月前慘死於遼國使臣之手,朝廷卻不能為你討回公道,朕著實是有些愧對於你呀!”


    通過調查趙福林的身世,趙禎才知道幾個月前慘死在遼國使臣之手的,那對仗義直言,怒斥遼國使臣的夫妻,乃是趙福林們父母,此時見到趙福林,趙禎的確是有點感到羞愧。


    堂堂大宋的都城,一直以來都奉行殺人者償命的國法,可麵對強蠻的遼國使臣,在京城鬧市中砍殺無辜百姓時,國法卻形同虛設。


    身為大宋的皇帝,趙禎的心情是憤怒的,是不好受的,也是羞愧的。


    可是宋遼每一次的開戰,幾乎都是敗多勝少,他身為皇帝又能怎麽樣呢?


    不服氣的後果,是死更多的大宋無辜百姓,簽訂更恥辱的條約,賠償更多的歲幣。


    所以,為了顧全大局,朝廷也隻能犧牲個別的百姓利益了,為趙福林的父母申張正義,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了。


    “朝廷有朝廷的難處,陛下也有陛下的苦衷,這些學生都能理解。


    可是陛下!學生鬥膽說幾句肺腑之言,我們大宋一味的忍讓,難道就真的是一個好辦法嗎?”


    “朕當然知道這不是一個好辦法,可是現在我們不是遼國人的對手,這是不爭的事實,你說朕該怎麽辦?除了妥協,難道還有更好的辦法嗎?”趙禎也很憤怒的說道。


    趙福林頓時也無語了,雖然他是從科技發達的千年後穿越到了大宋,但科技的發展不是一朝一夕之間便可以實現的。


    他造不出核武器,也造不出機槍大炮,飛機坦克。既便是造出了槍,也造不出子彈來。


    他唯一懂的就是千年後的一些物理化知識,還有火藥的配比。


    可是光知道火藥的配比有多大的作用,大宋又不是沒有火藥,最多是他的殺傷力大一點,強一點。


    “朕聽說你研究出了一種最新的火藥配方,可以比普通的火藥爆炸威力強很多。”趙禎突然說道。


    趙福林一愣,他雖然知道千年後的最佳黑火藥的配比,但並沒有動手配出來過,朝廷又是從那裏得知的呢?難道?


    趙福林想到了幾天前,給學生們出的一道實驗題,那就是改變現有的配方,調配出爆炸威力更大的火藥配方。


    難道……?


    那些熊孩子們,真的配對出了威力更驚人,能比普通的火藥爆炸威力提高幾倍的新火藥配方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小先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裏大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裏大唐並收藏北宋小先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