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1573年裏頭,大宋都在忙著進行遷都,而大明這邊則是在張居正的考成法之下,所有官員都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王直於年底之前,便來到了新的帝都基隆城,這裏是基於原有的城建,再擴建了一倍有餘,最終不僅能滿足遷移的十多萬人口,即便是再翻上一兩倍都沒有問題。
而大宋皇宮亦是進行了擴充,有著水泥鋼筋混凝土這些基建的高效材料,王直也趕在年前住進了新的皇宮。
當然,眼下王直所居住的,隻不過是皇宮的一部分,也是最先完成的部分,至於其他的建築物,還在井然有序地進行著。
整個皇宮的規模很大,自然不會這麽快就完成,按照規劃,至少還得再花一年多的時間。
這一次大宋皇宮的建設花費,硬是占據了整個遷都費用的一半,如此巨大的支出,若不是這些年國庫的積蓄逐漸殷實,王直還真不會答應。
而且在這一次遷都的過程中,很多大宋的商業合作者,也就是那些商業股東們,也在盡力地利用手中的資源,進行幫襯。
諸如糧食,木材,海運等等,這些股東們都將自己的能量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他們如此積極主動的援助,最主要的還是出於王直之前所規定的貢獻值製度。
自從貢獻值製度提出之後,王直每一次的大動作,都會遵循製度來進行招商引資,很多之前排名靠前的股東們,亦是獲益匪淺。
這也就促使如今的局麵,隻要是王直這邊需要的,不用他開口,立即會有人主動詢問,事情做到這一步,可謂是一絕。
當初還對貢獻值製度有所不解的民眾,早就在這方麵折服,一說到此事,便不斷地稱讚自家陛下的英明。
就連對麵的大明,亦是極其眼紅大宋的待遇,隻不過眼紅歸眼紅,想要複製這一套成功的模式,自然是達不到。
沒人能像王直這般,動不動就會推出一個新的項目,而且還能夠賺取利益,單單這個條件,就令所有人退卻。
而且由於體製的不同,大明這邊根本就推行不了類似的商業製度,哪怕是大明朝內的大佬們想有樣學樣,但實際上卻做不到。
就拿與民爭利這個bug,就沒人能突破的了,看看大明的海貿,想要開海,最終也隻能是月港這麽一個小小的試點,而且還困難重重,這便知道大明的環境如何了。
王直來到了夷洲,之前一直呆在這邊的榮皇妃自然也正式搬入皇宮,對此皇後自然沒什麽可說的,她隻管好後宮事宜,其他的可不敢幹涉皇帝。
大宋皇宮裏邊的這些皇後皇妃們,其出身一般都是些小士族,而且在軍中也沒有勢力,即便是皇後,其東瀛那邊的娘家,根本就起不到什麽作用。
因此,王直的後院裏,妃子們都老實地呆著,並沒有鬧出什麽事情來,即便是鬧矛盾,那也都是平日裏生活的小事,輪不到王直來處理。
有著大豪商們的輔助,大宋的遷都運動,最終順利完成,而基隆城這個新的帝都,轉眼間便成了東方最耀眼的明珠。
為了慶祝新帝都的誕生,在這一屆的新年晚會裏,王直邀請了所有與大宋有合作關係的大豪商們,並且親自主持晚會。
由於此次晚會是第一次在夷州舉行,這邊的民眾自然是一窩蜂地聚集,不僅僅是基隆城,整個夷州島都有人趕來,愣是將新的帝都給擠爆。
就連大明這邊的一些知名人士,亦是慕名而來,這些年來,大宋新年晚會的名氣,早已經傳遍整個東海。
由於月港的開放,大明與大宋之間也有了一條溝通的渠道,平日裏一些節日活動,雙方都會有人湊熱鬧。
一場大型的新年晚會,向世人展現了大宋新帝都的風采,同時大宋的軍隊分布,也做了相應的調整。
在原先朝鮮省以及琉球兩個海軍基地的基礎上,在夷州這邊再設立新的海軍基地,不過海軍的軍隊規模不做擴大,新基地的兵員,由其他兩個基地進行抽調。
而新基地的地點,就建在夷州西部,與大明隔海相望的澎湖列島,主要的防備對象,自然是大明無疑。
不僅僅是海軍,陸軍方麵也有所調整,征夷軍更名為西軍,畢竟夷州早就已經成為大宋的一部分,原先的名字自然不再適用。
帝都的護衛自然有親衛軍以及新軍負責,而西軍的布防,則是逐步移至西邊,與海軍一起布防。
這樣的軍事調整,自然也造成大明這邊的恐慌,不過張居正早就增加了東邊的防控力量,並沒有再做調整。
一陣慌亂之後,發覺大宋沒有進一步的動靜,緊張的氛圍也逐漸消散,最終歸於平靜。
雖說征夷軍沒了,不過毛海峰的征夷大將軍卻還保持著,這廝如今在東瀛混的很開,王直保留他的名號,自然有著一定的意義。
在王直看來,毛海峰眼下所處的東瀛,相對於大宋來說,亦是蠻夷一般,因此征夷大將軍的名頭依舊可以保留。
這麽做自然也是給毛海峰一個暗示,讓其在東瀛好好經營,說不準以後還能為大宋搞個東瀛省回來。
在遷都之後,原來的首裏城並沒有就此空置,除了留下來的小部分人員之外,對於其他搬空的地方,全部都用以建設新的廠房。
首裏城本來就已經建設的非常完善,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整體規劃,隻要是稍微的進行改建,便能夠滿足新的工業區要求。
而且這裏交通發達,離那霸港又近,將其改造成工業區的理念,自然是符合現實的需要。
當大宋遷都成功之後,在拋出首裏城改造項目之時,也引起了豪商們的蜂擁投資,在失去了基隆城這一塊肥肉之後,這些人可不想再錯失良機。
此次的招商行動,王直照樣是用上了貢獻值製度,對於之前極力資助大宋遷都的豪商們,自然是放出了不少優惠,也算是投桃報李之舉。
王直於年底之前,便來到了新的帝都基隆城,這裏是基於原有的城建,再擴建了一倍有餘,最終不僅能滿足遷移的十多萬人口,即便是再翻上一兩倍都沒有問題。
而大宋皇宮亦是進行了擴充,有著水泥鋼筋混凝土這些基建的高效材料,王直也趕在年前住進了新的皇宮。
當然,眼下王直所居住的,隻不過是皇宮的一部分,也是最先完成的部分,至於其他的建築物,還在井然有序地進行著。
整個皇宮的規模很大,自然不會這麽快就完成,按照規劃,至少還得再花一年多的時間。
這一次大宋皇宮的建設花費,硬是占據了整個遷都費用的一半,如此巨大的支出,若不是這些年國庫的積蓄逐漸殷實,王直還真不會答應。
而且在這一次遷都的過程中,很多大宋的商業合作者,也就是那些商業股東們,也在盡力地利用手中的資源,進行幫襯。
諸如糧食,木材,海運等等,這些股東們都將自己的能量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他們如此積極主動的援助,最主要的還是出於王直之前所規定的貢獻值製度。
自從貢獻值製度提出之後,王直每一次的大動作,都會遵循製度來進行招商引資,很多之前排名靠前的股東們,亦是獲益匪淺。
這也就促使如今的局麵,隻要是王直這邊需要的,不用他開口,立即會有人主動詢問,事情做到這一步,可謂是一絕。
當初還對貢獻值製度有所不解的民眾,早就在這方麵折服,一說到此事,便不斷地稱讚自家陛下的英明。
就連對麵的大明,亦是極其眼紅大宋的待遇,隻不過眼紅歸眼紅,想要複製這一套成功的模式,自然是達不到。
沒人能像王直這般,動不動就會推出一個新的項目,而且還能夠賺取利益,單單這個條件,就令所有人退卻。
而且由於體製的不同,大明這邊根本就推行不了類似的商業製度,哪怕是大明朝內的大佬們想有樣學樣,但實際上卻做不到。
就拿與民爭利這個bug,就沒人能突破的了,看看大明的海貿,想要開海,最終也隻能是月港這麽一個小小的試點,而且還困難重重,這便知道大明的環境如何了。
王直來到了夷洲,之前一直呆在這邊的榮皇妃自然也正式搬入皇宮,對此皇後自然沒什麽可說的,她隻管好後宮事宜,其他的可不敢幹涉皇帝。
大宋皇宮裏邊的這些皇後皇妃們,其出身一般都是些小士族,而且在軍中也沒有勢力,即便是皇後,其東瀛那邊的娘家,根本就起不到什麽作用。
因此,王直的後院裏,妃子們都老實地呆著,並沒有鬧出什麽事情來,即便是鬧矛盾,那也都是平日裏生活的小事,輪不到王直來處理。
有著大豪商們的輔助,大宋的遷都運動,最終順利完成,而基隆城這個新的帝都,轉眼間便成了東方最耀眼的明珠。
為了慶祝新帝都的誕生,在這一屆的新年晚會裏,王直邀請了所有與大宋有合作關係的大豪商們,並且親自主持晚會。
由於此次晚會是第一次在夷州舉行,這邊的民眾自然是一窩蜂地聚集,不僅僅是基隆城,整個夷州島都有人趕來,愣是將新的帝都給擠爆。
就連大明這邊的一些知名人士,亦是慕名而來,這些年來,大宋新年晚會的名氣,早已經傳遍整個東海。
由於月港的開放,大明與大宋之間也有了一條溝通的渠道,平日裏一些節日活動,雙方都會有人湊熱鬧。
一場大型的新年晚會,向世人展現了大宋新帝都的風采,同時大宋的軍隊分布,也做了相應的調整。
在原先朝鮮省以及琉球兩個海軍基地的基礎上,在夷州這邊再設立新的海軍基地,不過海軍的軍隊規模不做擴大,新基地的兵員,由其他兩個基地進行抽調。
而新基地的地點,就建在夷州西部,與大明隔海相望的澎湖列島,主要的防備對象,自然是大明無疑。
不僅僅是海軍,陸軍方麵也有所調整,征夷軍更名為西軍,畢竟夷州早就已經成為大宋的一部分,原先的名字自然不再適用。
帝都的護衛自然有親衛軍以及新軍負責,而西軍的布防,則是逐步移至西邊,與海軍一起布防。
這樣的軍事調整,自然也造成大明這邊的恐慌,不過張居正早就增加了東邊的防控力量,並沒有再做調整。
一陣慌亂之後,發覺大宋沒有進一步的動靜,緊張的氛圍也逐漸消散,最終歸於平靜。
雖說征夷軍沒了,不過毛海峰的征夷大將軍卻還保持著,這廝如今在東瀛混的很開,王直保留他的名號,自然有著一定的意義。
在王直看來,毛海峰眼下所處的東瀛,相對於大宋來說,亦是蠻夷一般,因此征夷大將軍的名頭依舊可以保留。
這麽做自然也是給毛海峰一個暗示,讓其在東瀛好好經營,說不準以後還能為大宋搞個東瀛省回來。
在遷都之後,原來的首裏城並沒有就此空置,除了留下來的小部分人員之外,對於其他搬空的地方,全部都用以建設新的廠房。
首裏城本來就已經建設的非常完善,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整體規劃,隻要是稍微的進行改建,便能夠滿足新的工業區要求。
而且這裏交通發達,離那霸港又近,將其改造成工業區的理念,自然是符合現實的需要。
當大宋遷都成功之後,在拋出首裏城改造項目之時,也引起了豪商們的蜂擁投資,在失去了基隆城這一塊肥肉之後,這些人可不想再錯失良機。
此次的招商行動,王直照樣是用上了貢獻值製度,對於之前極力資助大宋遷都的豪商們,自然是放出了不少優惠,也算是投桃報李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