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啟的事情,唐臨隻是交代鍾天浩去辦,無非就是提供一點創業資金,數額不大,隻有一千萬天朝元。


    至少相比徐光啟那聽上去怎麽都不靠譜的創意而言,一千萬確實不算什麽,屬於那種,扔水裏都不能聽個響的類型。


    徐光啟自然是沒得挑,比起前麵幾天被掃地出門,有人願意投資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何況一千萬對諾大個星空集團不算什麽,但對他而言無疑是一筆巨款,再說,徐光啟不是也沒什麽抱怨嗎?照樣樂嗬得跟個哈士奇似的。


    如果說星空集團的投資算是雪中送炭,那接下來的幾天,徐光啟是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什麽叫做錦上添花。


    就在與星空集團達成投資協議的第二天,就有無數僅聽名字就讓人感到害怕的企業找上門來,說對徐光啟的項目感興趣。


    徐光啟當即就誕生了一種錯覺——我時來運轉了?


    但僅三秒後,他就從這種錯覺底下看到了事情的真相——後麵找來的這些投資商,都是跟風狗。


    因為當天,星空集團便將這筆投資的行動公之於眾,吃瓜群眾們能看到,那些金融嗅覺靈敏的大佬當然也能看到。


    這些人,有的對這個項目一無所知,有的是已經被徐光啟找過的投資商,從事的行業也各不相同,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他們都覺得徐光啟的創意屬於天方夜譚,但卻都覺得,星空集團不可能去投資沒把握的項目。


    其實就算星空集團的投資項目沒幾個成功的,但隻要星空集團願意投資這個項目,就足以讓這些‘散戶’充滿信心,原因很簡單,徐光啟的目的是創造一座數據宇宙,而星空集團旗下的《星海》,就是數據宇宙中的典型例子,‘散戶’們不免因此想入非非,比如星空集團會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


    如果是這樣,那這個項目就很有意思了。


    他們並不看好徐光啟,他們看好的是星空集團,哪怕是那些曾經拒絕過徐光啟的投資商,此時也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原本隻拿到一千萬投資款的徐光啟發現,短短幾天內,這一千萬就翻了好幾倍。


    不過這個項目的進展如何,唐臨並不怎麽放在心上,就像是那些‘散戶’的錦上添花,在唐臨看來,這個項目也屬於‘錦上添花’,成了,說不定能解決許多無法乘船的人類,就是不成,也沒什麽損失,但不管成不成,錦上添花的先決條件都是得先有‘錦’,才能添花。


    很不巧的是,現在‘錦’還沒做成呢。


    太空城倒是一座接一座的開始在地球外出現,但麵臨的問題可不少,首當其衝的就是動力問題,該怎麽做,才能把那一座座滿載容納十萬人的城市給送出去?


    雖說星空集團曾提供過推進器草圖,期望能將這些科研專家們的視線往這個方向看,但顯然不是所有人都盲目的相信星空集團。


    至少過去的幾個月裏,他們走了不少彎路,提出有諸如化學燃料推進,氣體衝壓推進,借助引力彈弓效應用其他行星引力將太空城甩出去,可以說五花八門,甚至有人提出製造一麵巨型太陽帆,用太陽光的輻射壓推進驅動。


    但這些想法或多或少都遇到不少問題,比如需要多少能量,才能將一座容納十萬人的巨型堡壘推進到光速的10%?


    借用引力彈弓看似最合理,但實則風險最大,因為容錯率太低,畢竟這並非單純的發射一枚探測器,而是發射一座滿載的城市。


    萬一出了問題,要麽無法進入行星引力範圍,向完全未知的深空滑落迷失,要麽太靠近行星,反而無法借助慣性甩脫行星引力,屆時,誰能對太空城裏的居民負責?一旦出現類似的意外,而飛船本身沒有足夠的能量及時修改航行參數,那結局將會是毀滅性的。


    至於製造太陽帆的想法,就真的隻是個想法而已,他們都很清楚,這不可能成為現實,畢竟,誰也無法想象,究竟需要製造多大的一麵太陽帆,才能將那樣一個龐然巨物送走。


    最重要的是,上述的那些辦法,都不可能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裏,將人類送出太陽係。


    於是,討論一時間陷入僵局。


    於是更多的人開始將目光放到星空集團給出的草圖上。


    星空集團的想法說來也簡單,先想辦法研究可控核聚變技術,隨後想辦法約束核聚變能量,利用足夠強的輻射壓推進太空城航行。


    說起來就一句話,但實行起來,其實沒那麽簡單,這條路上麵臨著重重困難,以目前人類的科學水平而言,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創舉。


    甚至有人對星空集團的想法說出這樣一句嘲諷意味滿滿的話:


    ‘燒木頭意味著我們能利用太陽過去幾十年前的能量,燒煤炭意味著我們能利用太陽上萬年前的能量,可控核裂變意味著我們能利用上一個‘太陽’殘餘的能量。’


    ‘而星空集團就厲害了,他們給我們描繪了一張偉大的藍圖,試圖拿著這張草圖叫我們知道,我們這些依靠太陽能量進化至今的碳基生物,從今天開始可以直接繞開恒星,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直接利用宇宙中最原始的能量!’


    先不管這番話其中的嘲諷意味多麽濃厚,至少這番話很明確的指出星空集團那癡人說夢的目的:


    ——幹脆我們自己造一顆太陽吧。


    可能嗎?


    事實上如果不是大家都清楚這不可能,否則他們也不至於去討論上述的那些同樣不靠譜的推進方式。


    科研人員們紛紛泄氣,甚至開始絕望,末日降臨,而人類卻沒有任何擺脫末日的手段,甚至有人已經準備好遺書,在地獄大門前徘徊,不知道該不該下定決心。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星空集團給出的這份‘藍圖’,卻莫名其妙的‘過審’了。


    就在一個月前,星空集團用一台超級計算機服務器,構築出一座實驗模型,可控核聚變的實驗模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地球拆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摸魚親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摸魚親王並收藏地球拆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