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定了核聚變的研究方向後,整個會議的氛圍愈發輕快起來。


    人們已經開始討論接下來的安排。


    比如,讓星空集團牽頭,各國一齊參與進行核聚變航天推進器以及核聚變能源生產的研發。


    可以這麽說,軌道電梯讓人類正式邁向外太空,太空城的出現讓人類擁有在地外定居的能力,那麽核聚變技術的出現,就足以徹底改變整個航天工業的格局,乃至於核工業的格局。


    先不提逃亡一事,該技術本身就是工業技術的另一把鑰匙。


    相比已經成熟的核裂變技術,核聚變的優勢有目共睹,沒有長期和高水平的核輻射,不產生核廢料,也不會生成溫室氣體,基本不會汙染環境,就憑這些就足以讓人們興奮不已。


    一旦可控核聚變的應用能發展得像如今的核裂變,那勢必引導人類研究該怎麽從海洋裏提取海量的氘氚。


    但考慮到自地球獲取核聚變能源始終不是那麽方便,因此人們也在考慮,要不要在木星建立開采站,畢竟比起地球,木星上能用來進行核聚變的能源,才是真正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至於怎麽開采,連可控核聚變都搞出來了,還怕解決不了這點難題?


    這樣一來,製造適合行星之間高效往返的宇宙飛船,建造位於其他行星的空間站,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順便還能為研發核聚變發動機提供掩護,讓民眾別往‘逃亡’的方向上思考。


    更是有許多涉獵廣闊的科研專家,已經開始考慮用可控核聚變去應用到更多的領域,想要全方位無死角的造福全人類。


    雖然人們隻是看到可控核聚變的一線曙光,但他們仿佛已經看到不久之後的正午,盤亙在天穹之頂的烈日。


    至少一直討論到這裏,唐臨一直都是很開心的。


    但隨著那些‘激進派’進一步往下討論,唐臨臉上的微笑,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消失。


    “既然可控核聚變已經看到了希望,那咱們是不是該討論一下,幾十年後,我們該往什麽方向逃亡?”


    這番話等同於一瓢三伏天的冰水,直接澆熄了人們心頭的火熱。


    直到這時,他們才不得不關注一個必須迫切關注的問題——既然讓太空城達到10%光速已經有了一線希望,那咱們是不是得開始考慮,離開太陽係以後,我們該往什麽地方飛?


    “往比鄰星飛吧,我們可以在比鄰星軌道上停泊定居,反正有了太空城,咱們也不需要行星了,不是嗎?”


    “而且,我們可以從比鄰星b上獲取必備資源,說不定到了將來,人類能掌握改造行星環境的技術呢!”


    “我們不能在一根繩子上栓死,如果比鄰星b沒有足夠的,能用來進行核聚變反應的資源該怎麽辦?畢竟咱們不能確定比鄰星軌道上有沒有氣態行星。”


    “所以咱們得考慮一個穩妥的去處,優先考慮行星多的星係……”


    好在這樣的討論並沒有持續很久,便被會議主持人張博文緊急叫停,畢竟現在可控核聚變技術也僅僅隻有一線曙光,現在討論對該技術的應用已經屬於好高騖遠,現在去討論未來的逃離方向,那不是好高騖遠,那叫完全脫離現實。


    但饒是如此,唐臨的不高興也依然寫在臉上。


    因為直到這個時候,唐臨才猛地注意到一個以前一直沒考慮過,但卻十分嚴肅的問題:


    ——目前知道希望星係存在的人類,隻有個位數,在全人類都不知道唐臨早就準備好逃往目標的前提下,該怎麽讓全人類按照唐臨預先設定的方針,前往距離地球6784光年的希望星係?


    人類的逃亡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但比起遠到無法想象的希望星係,似乎比鄰星等近鄰才是值得認真思考的對象。


    饒是唐臨也不得不承認,就算自己真把希望星係的事情廣而告之的告訴全世界,比起希望星係,人們更希望前往太陽係附近的行星係定居,6784光年,說起來輕鬆,但要知道,1光年就有9460730472581公裏之遙,乘以6784,幾乎沒人敢想象,那是多麽令人心碎的數字,哪怕地球的赤道周長也不過40076公裏。


    將心比心之下,饒是唐臨也幾乎被自己的想法說服,比起希望星係,太陽係附近定居他不香嗎?


    但這種想法隻是產生了一瞬便被唐臨自己給駁斥了。


    畢竟,希望星係在某種程度上,算是法定的人類領土,雖然唐臨不知道是不是有這種‘法’,又有多少外星文明認同這種‘法’,羽毛那裏也得不到確切答案,但萬一再碰到一次行星拆遷,人類來到附近行星係,其他外星人不認怎麽辦?


    當然這個說法有點牽強,其實是因為羽毛曾給過唐臨暗示,那就是不論如何,最好離太陽係越遠越好,可以不去希望星係,但必須遠離太陽係,至於原因,不論唐臨怎麽旁敲側擊,羽毛都沒說。


    但這並不妨礙唐臨就這個警告進行思考,會不會是太陽係毀滅所爆發出來的能量,會影響到周邊幾個行星係?又或者是外星人貿易通道建造完成以後,附近出現幾個星際通衢之地?如果人類繼續留在這裏,可能會被其他路過的外星人欺負?


    至少在唐臨看來,他可以不去希望星係,也可以不往那麽遠的地方跑,但不論如何,修整逗留補充資源可以,絕對不能在太陽係周邊的行星係定居。


    唐臨沒完全相信這個外星係統,但小心謹慎一點總不會錯……畢竟,都是逃離,逃遠一點,也不會有什麽損失。


    是的,唐臨其實並不信任外星係統,或許最開始在精神病院的那兩年,唐臨還會對外星人有種盲目的信任,但這種信任經不起推敲,因為就連唐臨自己都不清楚,外星人是不是真的在幫人類。


    按人類的思維邏輯來看,外星人的做法很正常,在絕對的力量優勢下,看不上你,勉為其難的給出一點施舍,讓你們搬家,將高姿態表現得淋漓盡致,看似沒有一點問題,但這是建立在人類的思維邏輯上,這讓唐臨覺得有點巧合,難不成外星人的思維邏輯也跟人類差不多?


    簡單來說就是,我怎麽知道永夜文明真的對人類有那麽一丁點憐憫之心?


    在地球上,兩個國家的文化差異都如此巨大,更遑論完全在兩個獨立生態圈進化成為智慧生物的物種?


    雖然唐臨不覺得這樣一個強大的文明會對這樣一隻‘螻蟻’玩這種心計,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陷入猜疑鏈怪圈的唐臨,卻總覺得外星人的目的有點說不出的古怪,加上去年希望星係遭遇的外星人入侵,更是將這種猜測升級——永夜文明該不會是故意留著那個文明給人類添堵的吧?


    說不定,永夜文明真的舍不得希望星係,還在變著法的想拿回去。


    也正是因為這個,唐臨才決定,不論如何也不能在太陽係周邊逗留,他隱隱有種預感,將來逃亡路途中的人類,說不定還會遇到不知從哪個犄角旮旯裏鑽出來的外星艦隊,說不定正是永夜文明想增加一點‘大逃殺遊戲體驗’,才讓羽毛透露,跑得越遠越好。


    事實上沒人知道,也正是因為陷入猜疑鏈的怪圈,唐臨才始終不敢跟全人類攤牌,說自己獲得外星人資助。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放在一百多年前,如果有個人站出來說自己獲得日本人資助,想要幫助天朝子民,這個人會是什麽下場?


    誰知道人類會欣然接受這個事實,還是把唐臨放到‘人奸’的位置上搞成全民公敵?


    說白了,唐臨還是怕死的。


    就算以上的那些都不會發生,唐臨還是不敢將這事公之於眾,畢竟,公開外星人的存在,就必須公開已經獲得的技術資料,到時候,這些技術該讓哪個國家掌握?那些小國家會不會乘機要求公平對待也分一杯羹?到時候會不會因此掀起新一輪的全球軍備競賽?萬一因此耽誤到人類逃亡又該怎麽辦?誰能對此負責?


    其實早在精神病院裏那兩年,唐臨就想清楚了,與其將這些技術公布出去,不如攥在自己手裏更可靠一些,至少自己這隻蝴蝶勢單力孤,引發的蝴蝶效應最多就是一場龍卷風,但那些掌握全球資源的大蝴蝶,很可能會引發一場毀天滅地的全球風暴。


    當然以上那些扯遠了。


    其實人類想要在太陽係附近的行星係定居,唐臨本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給唐臨帶來的心理變化至多就是無奈而已。


    真正讓唐臨微笑完全消失的原因是,在將來人類逃亡之際,星空集團該怎麽在成體係的世界各主要國家當中斡旋,並占據一定的主導權?


    就憑一家看似風光亮麗,實則滿身銅臭什麽都不是的星空集團?


    已經讀取到唐臨所有思想活動的羽毛,很快給出一個建議:


    “你為什麽不嚐試一下,打造一個真正屬於自己掌控的勢力呢?”


    唐臨一愣:“什麽意思?”


    羽毛仍是如往常那樣一臉平靜:


    “比如說,打造一個真正的,而非空架子的星空議會?”


    ……分鴿線……


    雖然對明天的上架不抱太大期望,但我還是想說一句……求訂閱!


    不過也不用昧著良心,我知道我寫的不好,如果覺得這本書不值得花錢看,那也沒關係……


    這章三千兩百多個字,勉強算一章半吧,雖然水了點,但也算該交代的都交代了,有些讀者感到疑惑的地方,也算是給解釋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地球拆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摸魚親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摸魚親王並收藏地球拆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