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黃山,一路南下,再坐三個小時高鐵就到了白珂的老家。這是孟琦琦第二次跟他回家,第一次時還在上大學。孟琦琦記得正上著課呢,白珂忽然跑出了教室,之後就一直沒回來,打電話也不接,這可把她急壞了,恨不得發動全班幫她找人。其實白珂一直待在教學樓的公廁裏,等孟琦琦找到他,他臉色蒼白,一雙眼睛哭得紅腫,孟琦琦什麽都沒問隻默默地陪著他。
白珂的媽媽查出了乳腺癌,需要手術,本來家裏人都瞞著他,可是當醫生告知手術風險時,他媽媽說:“萬一醒不來呢,總要見最後一麵的。”
孟琦琦跟家裏撒謊要報托福班,打著飛機陪白珂趕回老家,出了機場就直奔省會醫院。一進醫院就有一群人圍住了白珂,生生把孟琦琦擠到一邊。這些人操著孟琦琦完全聽不懂的方言七嘴八舌地討論著,唯有一個中年男人垂頭坐在走廊邊的長椅上,凸眉骨高鼻梁一看就知道是白珂的父親。似乎是一種感應,那中年男人抬起頭和孟琦琦的眼光相遇,隻遲疑了幾秒便認出她的身份,竟然露出幾份羞赧的神色。的確,那中年男人穿著雙破舊的涼鞋,衣著也頗為寒酸。孟琦琦趕緊收回目光,望向人群裏的白珂,他正麵紅耳赤地跟一個趾高氣昂的中年婦人爭論著什麽,那婦人穿得花枝招展,頸上一條粗粗的純金項鏈格外醒目。白珂不知道做了什麽承諾,那婦人掏出一張銀行卡,在眾人麵前晃了晃,然後轉身往收費口走去,路過孟琦琦身邊還頗玩味地上下打量她。白珂這時才撥開眾人,過來牽住孟琦琦的手,回頭喊一聲爸,三個人一起去往病房。
孟琦琦聽到白珂壓抑的哭聲,直到病房門口他停下來大口呼著氣,才平靜下來,擦幹眼淚,換上一副輕鬆表情。他走過去俯下身子輕輕地喊著媽媽,然後向她招招手,孟琦琦便傻傻地往前挪兩步,她的手被一隻冰涼而粗糙的手抓著,白珂的媽媽看上去並不老,也沒有那麽病態,那雙美麗的眼睛和白珂一樣溫柔,孟琦琦這才如夢方醒一般怯怯地叫了一聲阿姨。
孟琦琦那時候也才二十歲,在家裏是嬌生慣養的乖寶寶,卻陪著白珂一家人在手術室門口守了一宿。直到白珂媽媽徹底醒過來,直到白珂爸爸趕著他倆回去休息。其實白珂的家在鄉下,他們隻好住進附近的小旅館,因為走得匆忙孟琦琦什麽洗漱用具都沒帶,她扯下小旅館起了毛邊兒的浴巾翻來覆去地看,總覺得上麵的印記很惡心,白珂理解她的煩擾,拿出自己唯一一件幹淨t恤給她當毛巾,他幫孟琦琦擦著頭發,鼻子貼在她的頸窩裏,充滿歉意地說:“琦寶,克服克服就好了。”
年少時的愛情往往就是這樣盲目,感覺對了就不顧一切地在一起。之前兩個人在學校裏,感受不到生活習慣和社會階層的差距,可到了需要“愛屋及烏”的時候,接受起來的衝擊力也是不容小覷的。
白珂媽媽術後第三天就催他倆回去上課,孟琦琦並沒來得及看一眼白珂曾描述過的,屋後有大片荔枝樹,屋前可以看見水庫的家。
後來雙方父母見麵的時候,約在了北京,白珂的父母大包小包地拿了好多土特產,孟琦琦的媽媽臉上笑眯眯,心裏卻把白眼翻上了天。餐桌上,孟琦琦爸爸上來就一頓猛誇白珂,未來的翁婿倒是相談甚歡,留下白珂父母和孟琦琦母女,言語不通,強顏歡笑罷了。送走孟琦琦的父母,白珂的情緒有點低落,孟琦琦暗自思索雖然自己的爸爸媽媽一向眼高於頂,可也沒說過什麽不合宜的話。後來過了很久,白珂不經意間酸溜溜地打趣道:“我也不算寒門貴子,雖然家在鄉下,可是我爸媽都是村醫,倍受尊敬,我從小也衣食無憂的。當然跟你家是不能比的。”孟琦琦反駁著:“我家也不是什麽富貴人家啊!有什麽好酸的。”
白珂第一眼看到孟琦琦的時候就感到一種特別的從容和美好,那是大城市裏無憂無慮長大的女孩所獨有的落落大方和天真爛漫。她對物質生活從不大驚小怪,對精神世界卻充滿好奇,她不問你從哪裏來,她隻關心你向往到哪裏去。所以當白珂描述起他的家漫山遍野的果樹,孟琦琦沒有意識到他倆生長環境的迥異,而是滿眼放光地憧憬“日啖荔枝三百顆”。白珂那時候想反正兩個人會在北京生活,最終融合成全新的小家庭,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又會剩多少呢?
下了高鐵白珂就忙著打電話,孟琦琦一句都聽不懂隻能默默跟著他,剛出站台,就看到一個打扮精幹的小夥子笑盈盈地迎麵走來,用一口塑料普通話叫著大哥大嫂,孟琦琦瞬間覺得自己被喊老了。這小夥子是白珂出了五服的堂弟,開了一輛寶馬5係來接他們。一路上白珂像是換了一個人,一改往日的文質彬彬,用家鄉話侃侃而談,嗓門比平時大了好幾倍。
車子開了很久,孟琦琦迷迷糊糊睡了一覺,等睜眼看時,漫山遍野的綠色。白珂拍拍她肩膀指著遠處若隱若現的水光,說那就是他小時候經常偷跑去遊泳釣魚的水庫,現在那裏是國家級的水源地,方圓幾公裏都不許養殖了。等繞過水庫再翻過兩座山就是他的家。
孟琦琦孩子一般扒在車窗上目不轉睛地望著,一會兒“咦”一聲兒,“這是什麽樹啊?怎麽套著紙袋子?”白珂解釋這是一片枇杷林,套袋子是怕果子被小鳥琢被小蟲咬,以後賣相不好。“咦那是什麽樹?”“橄欖樹。”“那荔枝樹呢?”“過一會兒指給你看?”
等車子盤山走了好久,終於在公路邊的一座二層小樓旁停了下來,孟琦琦以為到了,剛下來伸了伸胳膊,手裏就被白珂塞了一包東西,原來是用紅紙包著、紙繩捆著的年糕年餅,白珂手裏則提著兩箱酒,回頭跟她說這是他大伯父家。
一條山路走走停停,看著白珂散出去的煙酒糕點,孟琦琦突然醒悟到這是帶著她衣錦還鄉了,白珂堂弟誇讚到:“白珂一家在鄉裏遠近聞名,他爸爸最會接骨了,腿折了腰扭了隻要他爸上手一掰,立馬就能下地。”孟琦琦瞅白珂一眼,拿肩膀聳他一下,結果白珂卻大言不慚地說:“基本屬實。”堂弟又說:“白珂媽媽更厲害,最會接生,過去這十裏八村的孩子,都是白家依姆迎到世上的。”這個倒是聽白珂說過,怪不得他媽媽會有那麽一雙慈愛的眼睛。“這不算什麽,白珂媽媽接生隻是副業,喏,看見後山這片荔枝園了嗎?都是他媽媽種的。”孟琦琦回想起那雙粗礪的手,心說同樣是女人,她和她媽媽真是養尊處優啊。
白珂在一旁故意嚷嚷道:“怎麽不誇誇我呢?”堂弟大笑著:“誒呦,你給家鄉做什麽貢獻啦!”白珂摟著孟琦琦驕傲地說:“怎麽說我也是咱們縣的理科狀元呢,而且還娶回家這麽漂亮的賢惠媳婦兒呢!”
被白珂當著麵誇還是第一次,他就是那種典型的“敏於行而訥於言”的男人,盡管舟車勞頓的,但孟琦琦心裏卻美滋滋的。
“到了!嬸嬸在院兒門口等著呢!”堂弟把車停在了公路旁的雜草地上,伸手一指,隻見一棵粗壯的皂莢樹下站著一個消瘦的女人,才兩年未見,她竟蒼老了許多。
白珂的媽媽查出了乳腺癌,需要手術,本來家裏人都瞞著他,可是當醫生告知手術風險時,他媽媽說:“萬一醒不來呢,總要見最後一麵的。”
孟琦琦跟家裏撒謊要報托福班,打著飛機陪白珂趕回老家,出了機場就直奔省會醫院。一進醫院就有一群人圍住了白珂,生生把孟琦琦擠到一邊。這些人操著孟琦琦完全聽不懂的方言七嘴八舌地討論著,唯有一個中年男人垂頭坐在走廊邊的長椅上,凸眉骨高鼻梁一看就知道是白珂的父親。似乎是一種感應,那中年男人抬起頭和孟琦琦的眼光相遇,隻遲疑了幾秒便認出她的身份,竟然露出幾份羞赧的神色。的確,那中年男人穿著雙破舊的涼鞋,衣著也頗為寒酸。孟琦琦趕緊收回目光,望向人群裏的白珂,他正麵紅耳赤地跟一個趾高氣昂的中年婦人爭論著什麽,那婦人穿得花枝招展,頸上一條粗粗的純金項鏈格外醒目。白珂不知道做了什麽承諾,那婦人掏出一張銀行卡,在眾人麵前晃了晃,然後轉身往收費口走去,路過孟琦琦身邊還頗玩味地上下打量她。白珂這時才撥開眾人,過來牽住孟琦琦的手,回頭喊一聲爸,三個人一起去往病房。
孟琦琦聽到白珂壓抑的哭聲,直到病房門口他停下來大口呼著氣,才平靜下來,擦幹眼淚,換上一副輕鬆表情。他走過去俯下身子輕輕地喊著媽媽,然後向她招招手,孟琦琦便傻傻地往前挪兩步,她的手被一隻冰涼而粗糙的手抓著,白珂的媽媽看上去並不老,也沒有那麽病態,那雙美麗的眼睛和白珂一樣溫柔,孟琦琦這才如夢方醒一般怯怯地叫了一聲阿姨。
孟琦琦那時候也才二十歲,在家裏是嬌生慣養的乖寶寶,卻陪著白珂一家人在手術室門口守了一宿。直到白珂媽媽徹底醒過來,直到白珂爸爸趕著他倆回去休息。其實白珂的家在鄉下,他們隻好住進附近的小旅館,因為走得匆忙孟琦琦什麽洗漱用具都沒帶,她扯下小旅館起了毛邊兒的浴巾翻來覆去地看,總覺得上麵的印記很惡心,白珂理解她的煩擾,拿出自己唯一一件幹淨t恤給她當毛巾,他幫孟琦琦擦著頭發,鼻子貼在她的頸窩裏,充滿歉意地說:“琦寶,克服克服就好了。”
年少時的愛情往往就是這樣盲目,感覺對了就不顧一切地在一起。之前兩個人在學校裏,感受不到生活習慣和社會階層的差距,可到了需要“愛屋及烏”的時候,接受起來的衝擊力也是不容小覷的。
白珂媽媽術後第三天就催他倆回去上課,孟琦琦並沒來得及看一眼白珂曾描述過的,屋後有大片荔枝樹,屋前可以看見水庫的家。
後來雙方父母見麵的時候,約在了北京,白珂的父母大包小包地拿了好多土特產,孟琦琦的媽媽臉上笑眯眯,心裏卻把白眼翻上了天。餐桌上,孟琦琦爸爸上來就一頓猛誇白珂,未來的翁婿倒是相談甚歡,留下白珂父母和孟琦琦母女,言語不通,強顏歡笑罷了。送走孟琦琦的父母,白珂的情緒有點低落,孟琦琦暗自思索雖然自己的爸爸媽媽一向眼高於頂,可也沒說過什麽不合宜的話。後來過了很久,白珂不經意間酸溜溜地打趣道:“我也不算寒門貴子,雖然家在鄉下,可是我爸媽都是村醫,倍受尊敬,我從小也衣食無憂的。當然跟你家是不能比的。”孟琦琦反駁著:“我家也不是什麽富貴人家啊!有什麽好酸的。”
白珂第一眼看到孟琦琦的時候就感到一種特別的從容和美好,那是大城市裏無憂無慮長大的女孩所獨有的落落大方和天真爛漫。她對物質生活從不大驚小怪,對精神世界卻充滿好奇,她不問你從哪裏來,她隻關心你向往到哪裏去。所以當白珂描述起他的家漫山遍野的果樹,孟琦琦沒有意識到他倆生長環境的迥異,而是滿眼放光地憧憬“日啖荔枝三百顆”。白珂那時候想反正兩個人會在北京生活,最終融合成全新的小家庭,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又會剩多少呢?
下了高鐵白珂就忙著打電話,孟琦琦一句都聽不懂隻能默默跟著他,剛出站台,就看到一個打扮精幹的小夥子笑盈盈地迎麵走來,用一口塑料普通話叫著大哥大嫂,孟琦琦瞬間覺得自己被喊老了。這小夥子是白珂出了五服的堂弟,開了一輛寶馬5係來接他們。一路上白珂像是換了一個人,一改往日的文質彬彬,用家鄉話侃侃而談,嗓門比平時大了好幾倍。
車子開了很久,孟琦琦迷迷糊糊睡了一覺,等睜眼看時,漫山遍野的綠色。白珂拍拍她肩膀指著遠處若隱若現的水光,說那就是他小時候經常偷跑去遊泳釣魚的水庫,現在那裏是國家級的水源地,方圓幾公裏都不許養殖了。等繞過水庫再翻過兩座山就是他的家。
孟琦琦孩子一般扒在車窗上目不轉睛地望著,一會兒“咦”一聲兒,“這是什麽樹啊?怎麽套著紙袋子?”白珂解釋這是一片枇杷林,套袋子是怕果子被小鳥琢被小蟲咬,以後賣相不好。“咦那是什麽樹?”“橄欖樹。”“那荔枝樹呢?”“過一會兒指給你看?”
等車子盤山走了好久,終於在公路邊的一座二層小樓旁停了下來,孟琦琦以為到了,剛下來伸了伸胳膊,手裏就被白珂塞了一包東西,原來是用紅紙包著、紙繩捆著的年糕年餅,白珂手裏則提著兩箱酒,回頭跟她說這是他大伯父家。
一條山路走走停停,看著白珂散出去的煙酒糕點,孟琦琦突然醒悟到這是帶著她衣錦還鄉了,白珂堂弟誇讚到:“白珂一家在鄉裏遠近聞名,他爸爸最會接骨了,腿折了腰扭了隻要他爸上手一掰,立馬就能下地。”孟琦琦瞅白珂一眼,拿肩膀聳他一下,結果白珂卻大言不慚地說:“基本屬實。”堂弟又說:“白珂媽媽更厲害,最會接生,過去這十裏八村的孩子,都是白家依姆迎到世上的。”這個倒是聽白珂說過,怪不得他媽媽會有那麽一雙慈愛的眼睛。“這不算什麽,白珂媽媽接生隻是副業,喏,看見後山這片荔枝園了嗎?都是他媽媽種的。”孟琦琦回想起那雙粗礪的手,心說同樣是女人,她和她媽媽真是養尊處優啊。
白珂在一旁故意嚷嚷道:“怎麽不誇誇我呢?”堂弟大笑著:“誒呦,你給家鄉做什麽貢獻啦!”白珂摟著孟琦琦驕傲地說:“怎麽說我也是咱們縣的理科狀元呢,而且還娶回家這麽漂亮的賢惠媳婦兒呢!”
被白珂當著麵誇還是第一次,他就是那種典型的“敏於行而訥於言”的男人,盡管舟車勞頓的,但孟琦琦心裏卻美滋滋的。
“到了!嬸嬸在院兒門口等著呢!”堂弟把車停在了公路旁的雜草地上,伸手一指,隻見一棵粗壯的皂莢樹下站著一個消瘦的女人,才兩年未見,她竟蒼老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