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農門福女之痞帥夫君幫種田 作者:溫餘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防盜章,請勿訂閱!!!
防盜章,請勿訂閱!!!
防盜章,請勿訂閱!!!
防盜章,請勿訂閱!!!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
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王問:“何以知之?”對曰:“臣嚐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嚐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願結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謂臣曰:‘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則幸得脫矣。’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
於是王召見,問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強而趙弱,不可不許。”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王曰:“誰可使者?”相如曰:“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趙王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譬卻立,倚柱,怒發上衝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於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據,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複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
譯文:
廉頗是趙國的優秀將領。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做趙國的大將去攻打齊國,把齊國打得大敗,奪取了陽晉,被任命做上卿,憑他的勇猛善戰在諸侯各國之間出了名。
藺相如是趙國人。做趙國宦官頭目繆賢的門客。
趙惠文王的時候,得到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聽到了這件事,派人送給趙王一封信,願意用十五座城池換取這塊寶玉。趙王跟大將軍廉頗一班大臣商議:想把這塊寶玉讓給秦國吧,恐怕秦國的那些城池得不到手,白白地受欺騙;想不讓給秦國吧,又擔心秦國的大軍馬上打過來。(因此)商量不出結果來,想找個可以出使去回複秦國的人,也沒有找到。
宦官頭目繆賢說:“我的門下客藺相如可以擔任這個差使。”趙王問:“怎麽知道他可以呢?”繆賢回答說:“我曾經犯了罪,私下打算逃跑到燕國去。我的門下客藺相如攔阻我說:‘您怎麽了解燕王?’我告訴他說,我曾跟著大王到邊境上與燕王相會,燕王私下握著我的手說:‘願意交個朋友’,因此我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去。相如對我說:‘趙國強而燕國弱,而您又受到趙王重用,所以燕王想和您交朋友。現在您卻是從趙國逃跑去投靠燕國,燕國害怕趙國,他們勢必不敢收留您,反而會把您綁起來送回趙國。您不如解衣露體伏在刑具上請求大王處罰,或許僥幸能得到赦免。’我按照他的辦法去做,(果然)大王恩赦了我的罪。我看他這個人是個勇士,又有智謀,應該可以擔當這個差使。”
於是趙王召見(藺相如),問藺相如說:“秦王要用十五座城池換我的和氏璧,可以給他嗎?”相如說:“秦國強大,趙國弱小,不能不答應。”趙王說:“拿了我的璧,(卻)不給我城池,怎麽辦?”相如說:“秦王用城池來換寶玉而趙國不答應,理屈的是趙國;趙國給了寶玉而秦國不給趙國城池,理屈的是秦國。比較這兩個對策,寧可答應(給秦國璧),使秦國承擔理屈(的責任)。”趙王問:“誰可以擔當這個使者呢?”相如說:“大王如果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人,我願捧著和氏璧出使秦國。城池給了趙國,就讓它留在秦國;城池不給趙國,我一定將璧完完整整地帶回來。”於是趙王就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向西出發,到秦國去。
秦王在章台宮接見藺相如。藺相如捧著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高興極了,把璧遞給宮中美人以及左右侍從們看,大家高呼萬歲。藺相如看出秦王沒有把城池抵償給趙國的意思,就走上前去說:“這寶玉有點毛病,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給他。藺相如於是握著璧後退幾步,靠殿柱站著,氣得頭發都要豎起來了,對秦王說:“大王想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所有的大臣來商議,都說:‘秦王貪婪,仗著他勢力強,用空話來詐取寶玉,那些說要交換的城池恐怕得不到手。’商量不打算給秦國和氏璧。我以為普通人交往尚且互不欺騙,何況大國呢?而且為了一塊寶玉的緣故惹得強大的秦國不高興,也不好。於是趙王就齋戒了五天,派我來獻和氏璧,在朝廷上親自拜送了國書。為什麽這樣呢?為的尊重(你們)大國的威嚴以表示敬意啊。現在我來了,大王隻在一般的宮殿上接見我,態度十分傲慢;得到了寶玉,把它傳給美人看,用來戲弄我。我看大王沒有誠意把城池交給趙王,所以我又把寶玉取回。您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腦袋今天就與和氏璧一齊在柱子上碰個粉碎!”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
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王問:“何以知之?”對曰:“臣嚐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嚐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願結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謂臣曰:‘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則幸得脫矣。’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
於是王召見,問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強而趙弱,不可不許。”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王曰:“誰可使者?”相如曰:“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趙王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譬卻立,倚柱,怒發上衝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於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據,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複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
譯文:
廉頗是趙國的優秀將領。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做趙國的大將去攻打齊國,把齊國打得大敗,奪取了陽晉,被任命做上卿,憑他的勇猛善戰在諸侯各國之間出了名。
藺相如是趙國人。做趙國宦官頭目繆賢的門客。
趙惠文王的時候,得到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聽到了這件事,派人送給趙王一封信,願意用十五座城池換取這塊寶玉。趙王跟大將軍廉頗一班大臣商議:想把這塊寶玉讓給秦國吧,恐怕秦國的那些城池得不到手,白白地受欺騙;想不讓給秦國吧,又擔心秦國的大軍馬上打過來。(因此)商量不出結果來,想找個可以出使去回複秦國的人,也沒有找到。
宦官頭目繆賢說:“我的門下客藺相如可以擔任這個差使。”趙王問:“怎麽知道他可以呢?”繆賢回答說:“我曾經犯了罪,私下打算逃跑到燕國去。我的門下客藺相如攔阻我說:‘您怎麽了解燕王?’我告訴他說,我曾跟著大王到邊境上與燕王相會,燕王私下握著我的手說:‘願意交個朋友’,因此我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去。相如對我說:‘趙國強而燕國弱,而您又受到趙王重用,所以燕王想和您交朋友。現在您卻是從趙國逃跑去投靠燕國,燕國害怕趙國,他們勢必不敢收留您,反而會把您綁起來送回趙國。您不如解衣露體伏在刑具上請求大王處罰,或許僥幸能得到赦免。’我按照他的辦法去做,(果然)大王恩赦了我的罪。我看他這個人是個勇士,又有智謀,應該可以擔當這個差使。”
於是趙王召見(藺相如),問藺相如說:“秦王要用十五座城池換我的和氏璧,可以給他嗎?”相如說:“秦國強大,趙國弱小,不能不答應。”趙王說:“拿了我的璧,(卻)不給我城池,怎麽辦?”相如說:“秦王用城池來換寶玉而趙國不答應,理屈的是趙國;趙國給了寶玉而秦國不給趙國城池,理屈的是秦國。比較這兩個對策,寧可答應(給秦國璧),使秦國承擔理屈(的責任)。”趙王問:“誰可以擔當這個使者呢?”相如說:“大王如果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人,我願捧著和氏璧出使秦國。城池給了趙國,就讓它留在秦國;城池不給趙國,我一定將璧完完整整地帶回來。”於是趙王就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向西出發,到秦國去。
秦王在章台宮接見藺相如。藺相如捧著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高興極了,把璧遞給宮中美人以及左右侍從們看,大家高呼萬歲。藺相如看出秦王沒有把城池抵償給趙國的意思,就走上前去說:“這寶玉有點毛病,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給他。藺相如於是握著璧後退幾步,靠殿柱站著,氣得頭發都要豎起來了,對秦王說:“大王想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所有的大臣來商議,都說:‘秦王貪婪,仗著他勢力強,用空話來詐取寶玉,那些說要交換的城池恐怕得不到手。’商量不打算給秦國和氏璧。
防盜章,請勿訂閱!!!
防盜章,請勿訂閱!!!
防盜章,請勿訂閱!!!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
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王問:“何以知之?”對曰:“臣嚐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嚐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願結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謂臣曰:‘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則幸得脫矣。’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
於是王召見,問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強而趙弱,不可不許。”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王曰:“誰可使者?”相如曰:“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趙王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譬卻立,倚柱,怒發上衝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於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據,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複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
譯文:
廉頗是趙國的優秀將領。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做趙國的大將去攻打齊國,把齊國打得大敗,奪取了陽晉,被任命做上卿,憑他的勇猛善戰在諸侯各國之間出了名。
藺相如是趙國人。做趙國宦官頭目繆賢的門客。
趙惠文王的時候,得到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聽到了這件事,派人送給趙王一封信,願意用十五座城池換取這塊寶玉。趙王跟大將軍廉頗一班大臣商議:想把這塊寶玉讓給秦國吧,恐怕秦國的那些城池得不到手,白白地受欺騙;想不讓給秦國吧,又擔心秦國的大軍馬上打過來。(因此)商量不出結果來,想找個可以出使去回複秦國的人,也沒有找到。
宦官頭目繆賢說:“我的門下客藺相如可以擔任這個差使。”趙王問:“怎麽知道他可以呢?”繆賢回答說:“我曾經犯了罪,私下打算逃跑到燕國去。我的門下客藺相如攔阻我說:‘您怎麽了解燕王?’我告訴他說,我曾跟著大王到邊境上與燕王相會,燕王私下握著我的手說:‘願意交個朋友’,因此我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去。相如對我說:‘趙國強而燕國弱,而您又受到趙王重用,所以燕王想和您交朋友。現在您卻是從趙國逃跑去投靠燕國,燕國害怕趙國,他們勢必不敢收留您,反而會把您綁起來送回趙國。您不如解衣露體伏在刑具上請求大王處罰,或許僥幸能得到赦免。’我按照他的辦法去做,(果然)大王恩赦了我的罪。我看他這個人是個勇士,又有智謀,應該可以擔當這個差使。”
於是趙王召見(藺相如),問藺相如說:“秦王要用十五座城池換我的和氏璧,可以給他嗎?”相如說:“秦國強大,趙國弱小,不能不答應。”趙王說:“拿了我的璧,(卻)不給我城池,怎麽辦?”相如說:“秦王用城池來換寶玉而趙國不答應,理屈的是趙國;趙國給了寶玉而秦國不給趙國城池,理屈的是秦國。比較這兩個對策,寧可答應(給秦國璧),使秦國承擔理屈(的責任)。”趙王問:“誰可以擔當這個使者呢?”相如說:“大王如果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人,我願捧著和氏璧出使秦國。城池給了趙國,就讓它留在秦國;城池不給趙國,我一定將璧完完整整地帶回來。”於是趙王就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向西出發,到秦國去。
秦王在章台宮接見藺相如。藺相如捧著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高興極了,把璧遞給宮中美人以及左右侍從們看,大家高呼萬歲。藺相如看出秦王沒有把城池抵償給趙國的意思,就走上前去說:“這寶玉有點毛病,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給他。藺相如於是握著璧後退幾步,靠殿柱站著,氣得頭發都要豎起來了,對秦王說:“大王想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所有的大臣來商議,都說:‘秦王貪婪,仗著他勢力強,用空話來詐取寶玉,那些說要交換的城池恐怕得不到手。’商量不打算給秦國和氏璧。我以為普通人交往尚且互不欺騙,何況大國呢?而且為了一塊寶玉的緣故惹得強大的秦國不高興,也不好。於是趙王就齋戒了五天,派我來獻和氏璧,在朝廷上親自拜送了國書。為什麽這樣呢?為的尊重(你們)大國的威嚴以表示敬意啊。現在我來了,大王隻在一般的宮殿上接見我,態度十分傲慢;得到了寶玉,把它傳給美人看,用來戲弄我。我看大王沒有誠意把城池交給趙王,所以我又把寶玉取回。您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腦袋今天就與和氏璧一齊在柱子上碰個粉碎!”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
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王問:“何以知之?”對曰:“臣嚐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嚐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願結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謂臣曰:‘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則幸得脫矣。’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
於是王召見,問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強而趙弱,不可不許。”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王曰:“誰可使者?”相如曰:“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趙王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譬卻立,倚柱,怒發上衝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於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據,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複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
譯文:
廉頗是趙國的優秀將領。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做趙國的大將去攻打齊國,把齊國打得大敗,奪取了陽晉,被任命做上卿,憑他的勇猛善戰在諸侯各國之間出了名。
藺相如是趙國人。做趙國宦官頭目繆賢的門客。
趙惠文王的時候,得到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聽到了這件事,派人送給趙王一封信,願意用十五座城池換取這塊寶玉。趙王跟大將軍廉頗一班大臣商議:想把這塊寶玉讓給秦國吧,恐怕秦國的那些城池得不到手,白白地受欺騙;想不讓給秦國吧,又擔心秦國的大軍馬上打過來。(因此)商量不出結果來,想找個可以出使去回複秦國的人,也沒有找到。
宦官頭目繆賢說:“我的門下客藺相如可以擔任這個差使。”趙王問:“怎麽知道他可以呢?”繆賢回答說:“我曾經犯了罪,私下打算逃跑到燕國去。我的門下客藺相如攔阻我說:‘您怎麽了解燕王?’我告訴他說,我曾跟著大王到邊境上與燕王相會,燕王私下握著我的手說:‘願意交個朋友’,因此我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去。相如對我說:‘趙國強而燕國弱,而您又受到趙王重用,所以燕王想和您交朋友。現在您卻是從趙國逃跑去投靠燕國,燕國害怕趙國,他們勢必不敢收留您,反而會把您綁起來送回趙國。您不如解衣露體伏在刑具上請求大王處罰,或許僥幸能得到赦免。’我按照他的辦法去做,(果然)大王恩赦了我的罪。我看他這個人是個勇士,又有智謀,應該可以擔當這個差使。”
於是趙王召見(藺相如),問藺相如說:“秦王要用十五座城池換我的和氏璧,可以給他嗎?”相如說:“秦國強大,趙國弱小,不能不答應。”趙王說:“拿了我的璧,(卻)不給我城池,怎麽辦?”相如說:“秦王用城池來換寶玉而趙國不答應,理屈的是趙國;趙國給了寶玉而秦國不給趙國城池,理屈的是秦國。比較這兩個對策,寧可答應(給秦國璧),使秦國承擔理屈(的責任)。”趙王問:“誰可以擔當這個使者呢?”相如說:“大王如果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人,我願捧著和氏璧出使秦國。城池給了趙國,就讓它留在秦國;城池不給趙國,我一定將璧完完整整地帶回來。”於是趙王就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向西出發,到秦國去。
秦王在章台宮接見藺相如。藺相如捧著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高興極了,把璧遞給宮中美人以及左右侍從們看,大家高呼萬歲。藺相如看出秦王沒有把城池抵償給趙國的意思,就走上前去說:“這寶玉有點毛病,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給他。藺相如於是握著璧後退幾步,靠殿柱站著,氣得頭發都要豎起來了,對秦王說:“大王想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所有的大臣來商議,都說:‘秦王貪婪,仗著他勢力強,用空話來詐取寶玉,那些說要交換的城池恐怕得不到手。’商量不打算給秦國和氏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