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柔生的魅惑眾生,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不需要過多的修飾,已是傾國傾城。
加之她身世可憐,又是逆來順受的溫婉性情,先皇生怕再委屈了她,便小心嗬護,她已是皇後,更得椒房獨寵。
“我要吃肉,你們給我整這麽幾個青菜,是什麽意思?”
“太後,奴婢知道太後心裏苦。”靜怡和水心雙雙跪在太後的麵前,痛聲說道,“太後不可再如此作賤自己了,奴婢們看著心疼。”
她不過就想吃個肉,怎麽就成了作賤自己?
“我喜歡吃肉,像什麽鹵豬蹄呀,烤鴨呀,燒雞之類的,有嗎?”
“太後應自稱‘哀家’,不是‘我’。”
月詠青依做過皇後,皇後的自稱是“本宮”,這太後的自稱,她還真不知道。
“哀家今早起床時,不小心撞到了頭,到現在還是暈乎乎的,要是有說的不對的地方,你們提醒我就是。”
“太後今日太過反常,奴婢們一時難以適應,還請太後恕罪,水心這就去請太醫來,為太後診治頭傷。”
“人本來就會有所改變,你們習慣了就好,去給哀家弄些肉來吃。”
她們當然知道人是會改變的道理,隻是太後改變的速度太快,這還不到半天的時間,就前後判若兩人。
吃完飯,月詠青依便去了正陽宮,監督小皇帝讀書。
“還是佳嬪心疼朕。”
小皇帝的書房裏,佳嬪借以陪讀為由,給皇上送來鵝絨坐墊,端茶遞水又喂食的,她就是要讓宮裏的人知道,整個皇宮就隻有她心疼皇上,就連皇後娘娘都不及她。
“啪——”
竹棍敲在方桌上格外的響亮,嚇得佳嬪手一抖,茶杯摔碎在地上。
“她是誰?”
“臣妾佳嬪,給太後請安!”
佳嬪連忙行禮,方才突如其來的響聲,將她嚇得不輕。
“誰讓你來的?”
“臣妾是來照顧皇上……”
月詠青依抬起手,狠厲的一棍落在佳嬪的香肩上。
痛得佳嬪慘叫一聲,連忙求饒,“臣妾不知做錯了何事,惹得太後動怒。”
“你打擾皇帝讀書,就是最大的過錯,皇帝讀書需要專心致誌,你來做什麽?”月詠青依厲聲斥責道,“以後誰再敢來打擾皇帝讀書,先問過哀家手中的竹棍,還不走。”
葉太傅坐在一旁,露出欣慰一笑,太後的方法是偏激了些,但效果甚好,這下,皇上可以心無旁騖的讀書了。
“皇帝,好好讀書,哀家每天都會來檢查你的功課。”
“是,母後。”
母後變了,變得太可怕了,一看到母後手中的竹棍,皇上的心就開始慌了起來。
皇上受訓於太後的消息,傳遍了整個盛京,有說太後大逆不道的,也有說太後教子有方的,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二皇兄。”莊王西雲昭璃步伐輕快的走進雲親王府,他雖臉上帶著笑意,卻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幸災樂禍心態,“聽說了沒,太後把皇上給打了,皇上這會兒正在正陽宮裏專心讀書。”
“嗯,聽說了。”雲親王是個處變不驚的主兒,他不緊不慢的道來,“不僅如此,太後還將三皇弟的鼻子打出了血。”
“有意思。”莊王笑意連連,一向溫文爾雅的太後,竟會動手打起人來,“太後這是犯了什麽病?”
“兔子急了尚會咬人,更別說人了。”雲親王抿了一口茶水,放下茶杯,緩緩說道,“蕭家冤案雖被平反,但隻剩下她一人,你若是她,你會如何?”
“複仇!”莊王不假思索的回到道。
“她空有太後的頭銜,想要複仇,就隻能靠皇上。”
“先皇已經駕崩,太後要找誰複仇?”
“本王想,應該是王族所有的人。”
“她有那個魄力和能力嗎,二皇兄兵權大握,我們還會怕她一個女人不成。”
“本王自然是沒將她放在眼裏。”雲親王麵無表情的說道,“這段時間本王不會進宮,太後若是問起,就說本王身體有恙。”
“依我看,二皇兄是剛大婚,與王妃難舍難分。”
“數你嘴貧,先皇賜婚,別人要是不懂也就算了,四皇弟如此開玩笑,就不怕本王生氣嗎?”
“二皇兄才不會生我的氣。”
二皇兄也有心情好的時候,他曾一時興起告訴自己,他一直都在等待一個女人的出現,她會來找他,一定會來。
“要留下來用晚膳嗎?”
“二皇兄留我,我自當會留下來用完膳。”
翌日,月詠青依就遭到士大夫們的集體“投訴”,指責她的奏章,一個又一個的送往正陽宮。
“兒臣給母後請安!”
“起來吧!”月詠青依現在是棍不離手,多有嚇唬之意,“皇帝昨天都學了什麽?”
“葉太傅昨日教了兒臣‘虛室生白,吉祥止止’,心裏幹淨,內心通透,渾身淩然正氣,萬物自然明淨,才會助長智慧、靈性以及人生的福報。”
月詠青依裝出聽懂了的樣子,滿意的點著頭,“嗯嗯,不錯,不錯。”
小皇帝也並非孺子不可教也,在她的逼迫下,小皇帝日漸端正了態度,他能沉下心來,與葉太傅討論國事。
“給母後請安!”
眼前衣著華麗,頭戴鳳冠的小人兒,應該就是皇後了,聽水心說,皇後比皇上還要年幼。
“起來。”
皇後姓聶,名紫珊,其父就是把持朝政的丞相——聶善。
聶善,聶善,在月詠青依看來,是來者不善、絕非善類才對。
皇帝年幼,大權旁落在外戚手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月詠青依也不能操之過急,隻要小皇帝不再玩物喪誌,就還有希望。
“皇後不必每日都來給哀家請安,哀家喜歡清靜。”
她才不是喜歡清淨的人,她隻是覺得每天都要麵對小屁孩兒們,嫌麻煩。
“母後雖深明大義,不會介意,但若是讓旁人知道了,定會責怪臣妾失了禮數,父親時常教導臣妾,長幼有序、尊卑有別,不可亂了規矩。”
“既然皇後執意如此,就按照皇後的意思來吧!”
“謝母後體諒。”
加之她身世可憐,又是逆來順受的溫婉性情,先皇生怕再委屈了她,便小心嗬護,她已是皇後,更得椒房獨寵。
“我要吃肉,你們給我整這麽幾個青菜,是什麽意思?”
“太後,奴婢知道太後心裏苦。”靜怡和水心雙雙跪在太後的麵前,痛聲說道,“太後不可再如此作賤自己了,奴婢們看著心疼。”
她不過就想吃個肉,怎麽就成了作賤自己?
“我喜歡吃肉,像什麽鹵豬蹄呀,烤鴨呀,燒雞之類的,有嗎?”
“太後應自稱‘哀家’,不是‘我’。”
月詠青依做過皇後,皇後的自稱是“本宮”,這太後的自稱,她還真不知道。
“哀家今早起床時,不小心撞到了頭,到現在還是暈乎乎的,要是有說的不對的地方,你們提醒我就是。”
“太後今日太過反常,奴婢們一時難以適應,還請太後恕罪,水心這就去請太醫來,為太後診治頭傷。”
“人本來就會有所改變,你們習慣了就好,去給哀家弄些肉來吃。”
她們當然知道人是會改變的道理,隻是太後改變的速度太快,這還不到半天的時間,就前後判若兩人。
吃完飯,月詠青依便去了正陽宮,監督小皇帝讀書。
“還是佳嬪心疼朕。”
小皇帝的書房裏,佳嬪借以陪讀為由,給皇上送來鵝絨坐墊,端茶遞水又喂食的,她就是要讓宮裏的人知道,整個皇宮就隻有她心疼皇上,就連皇後娘娘都不及她。
“啪——”
竹棍敲在方桌上格外的響亮,嚇得佳嬪手一抖,茶杯摔碎在地上。
“她是誰?”
“臣妾佳嬪,給太後請安!”
佳嬪連忙行禮,方才突如其來的響聲,將她嚇得不輕。
“誰讓你來的?”
“臣妾是來照顧皇上……”
月詠青依抬起手,狠厲的一棍落在佳嬪的香肩上。
痛得佳嬪慘叫一聲,連忙求饒,“臣妾不知做錯了何事,惹得太後動怒。”
“你打擾皇帝讀書,就是最大的過錯,皇帝讀書需要專心致誌,你來做什麽?”月詠青依厲聲斥責道,“以後誰再敢來打擾皇帝讀書,先問過哀家手中的竹棍,還不走。”
葉太傅坐在一旁,露出欣慰一笑,太後的方法是偏激了些,但效果甚好,這下,皇上可以心無旁騖的讀書了。
“皇帝,好好讀書,哀家每天都會來檢查你的功課。”
“是,母後。”
母後變了,變得太可怕了,一看到母後手中的竹棍,皇上的心就開始慌了起來。
皇上受訓於太後的消息,傳遍了整個盛京,有說太後大逆不道的,也有說太後教子有方的,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二皇兄。”莊王西雲昭璃步伐輕快的走進雲親王府,他雖臉上帶著笑意,卻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幸災樂禍心態,“聽說了沒,太後把皇上給打了,皇上這會兒正在正陽宮裏專心讀書。”
“嗯,聽說了。”雲親王是個處變不驚的主兒,他不緊不慢的道來,“不僅如此,太後還將三皇弟的鼻子打出了血。”
“有意思。”莊王笑意連連,一向溫文爾雅的太後,竟會動手打起人來,“太後這是犯了什麽病?”
“兔子急了尚會咬人,更別說人了。”雲親王抿了一口茶水,放下茶杯,緩緩說道,“蕭家冤案雖被平反,但隻剩下她一人,你若是她,你會如何?”
“複仇!”莊王不假思索的回到道。
“她空有太後的頭銜,想要複仇,就隻能靠皇上。”
“先皇已經駕崩,太後要找誰複仇?”
“本王想,應該是王族所有的人。”
“她有那個魄力和能力嗎,二皇兄兵權大握,我們還會怕她一個女人不成。”
“本王自然是沒將她放在眼裏。”雲親王麵無表情的說道,“這段時間本王不會進宮,太後若是問起,就說本王身體有恙。”
“依我看,二皇兄是剛大婚,與王妃難舍難分。”
“數你嘴貧,先皇賜婚,別人要是不懂也就算了,四皇弟如此開玩笑,就不怕本王生氣嗎?”
“二皇兄才不會生我的氣。”
二皇兄也有心情好的時候,他曾一時興起告訴自己,他一直都在等待一個女人的出現,她會來找他,一定會來。
“要留下來用晚膳嗎?”
“二皇兄留我,我自當會留下來用完膳。”
翌日,月詠青依就遭到士大夫們的集體“投訴”,指責她的奏章,一個又一個的送往正陽宮。
“兒臣給母後請安!”
“起來吧!”月詠青依現在是棍不離手,多有嚇唬之意,“皇帝昨天都學了什麽?”
“葉太傅昨日教了兒臣‘虛室生白,吉祥止止’,心裏幹淨,內心通透,渾身淩然正氣,萬物自然明淨,才會助長智慧、靈性以及人生的福報。”
月詠青依裝出聽懂了的樣子,滿意的點著頭,“嗯嗯,不錯,不錯。”
小皇帝也並非孺子不可教也,在她的逼迫下,小皇帝日漸端正了態度,他能沉下心來,與葉太傅討論國事。
“給母後請安!”
眼前衣著華麗,頭戴鳳冠的小人兒,應該就是皇後了,聽水心說,皇後比皇上還要年幼。
“起來。”
皇後姓聶,名紫珊,其父就是把持朝政的丞相——聶善。
聶善,聶善,在月詠青依看來,是來者不善、絕非善類才對。
皇帝年幼,大權旁落在外戚手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月詠青依也不能操之過急,隻要小皇帝不再玩物喪誌,就還有希望。
“皇後不必每日都來給哀家請安,哀家喜歡清靜。”
她才不是喜歡清淨的人,她隻是覺得每天都要麵對小屁孩兒們,嫌麻煩。
“母後雖深明大義,不會介意,但若是讓旁人知道了,定會責怪臣妾失了禮數,父親時常教導臣妾,長幼有序、尊卑有別,不可亂了規矩。”
“既然皇後執意如此,就按照皇後的意思來吧!”
“謝母後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