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皓被綁架,周管家失蹤,令全城恐慌,此時全城戒嚴。
王憶夢見到白老爺來了,已經明白了其來意,倒是有所準備。
“周管家不見了…相必你也聽說了吧?”
“什麽,周管家不見了?那實在太可惜了,那白老爺豈不是缺少了一個管家,真是太遺憾了!”王憶夢故作悲傷道,內心卻非常激動,這個不切實際的幻想家,天知道他在想什麽。
“你就不關心白公子的下落嗎?他雖然平時愛搗蛋,他好歹也是王先生學生啊!”
“咳咳…”白開旺道:“你的朋友鄭文和雲德寶走了,難道你也不想他們嗎?”
“老爺,您今天是怎麽了,為何如此傷感?”王憶夢不知道白老爺究竟要說什麽,也不知道他心裏究竟在想什麽。
“王先生啊!我這幾日總覺得胸悶氣短,很不舒服,也說不上怎麽了,突然覺得有些空落落的…也找不到人說話,所以想找王先生聊聊天。”
白皓被綁架的事情傳遍了整個縣城,此事也成為了全城老少茶餘飯後談論的焦點。
神情恍惚的王憶夢,整日的沉迷於和小芳姑娘的情情愛愛之中,似乎連智商也降低了不少,說起話來也是語無倫次的。
“白老爺,人丟了,去找回來啊!”
白開旺看著王憶夢,直搖頭,道:“莫非連你王先生也變得不正常了?我白家這是怎麽了?莫非是鬧鬼了?”說完這話,白開旺有些無奈的搖著腦袋走開了。
待白開旺走後,躲在一旁的小芳才走出來,道:“怎麽樣,我說白府要出事吧!你還不信…”
不過話雖然這樣說,但是發生在白府的事情並未讓小芳覺得此事和自己有什麽關係,滿臉都是一種無所謂的冷漠。
鄭文和雲德寶離開白府以後,也沒有確切的去向,他們幾乎是在城裏轉了一個圈。哪怕是知道了白皓被綁票,哪怕是知道了周管家憑空失蹤不見了,依然沒有什麽頭緒。
婺源被全成戒嚴,城外的人不得進入,城內的人不得出去。後來人們會看到一個老頭,拄著一根拐杖見人就問:“看到我家白皓了沒?”
事實證明,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是對的。沒人關心白皓去了哪裏,也沒有人關心那個老頭是誰,更沒有人關心那個礦場在哪裏。
唯有那些與家人失去聯係的人,他們才是最著急的。
崇禎抵達徽州的時候,路上已經聽過了多種傳聞,同樣消息靈通的還有那些潛伏在徽州各地的邊察們。他們知道聖駕已到,紛紛浮出水麵,把打探而來的消息匯報而來。
然而畢竟還沒有到可以收網的時候,崇禎並不想這樣草草結束。
白府發生的變故來的是那麽突然。以至於有許多傳聞,有說是周管家策劃的,也有說是白開旺樹敵太多,被人打擊報複。然而在事情的真相並沒有被完全揭開以前,一切都隻是猜測。
鄭文和雲德寶見到聖駕以後,非常激動,所有事情不敢有絲毫隱瞞,如實上奏崇禎。
白皓被綁架,周管家離奇失蹤,就連王振夢也開始變得非常反常。是白府的風水問題,還是有鬼怪在作祟?一切或許都隻有到謎底被揭開的那一刻,一切才會真相大白。
幾百位暗中在徽州各地調查的邊察,以及十位總邊察令迅速集結到位。他們都是身經百戰的勇士,隻要崇禎一聲令下,他們就會毫不猶豫的遵照崇禎的指令行事。
進城以後,崇禎和四大高手先是住進了一家客棧,等待著源源不斷傳遞過來的情報。
皇帝親自督戰,就是為了徹底調查蓄奴大案。
很快,有線索傳來…白皓在一座山上被發現,而綁架他的極有可能是一夥“山賊”,這夥被稱為“山賊”的人有數百人。但是從他們的神情上看,又似乎不像是“山賊”,更像是農民。
“白開旺的公子是被“山賊”所綁架?”崇禎頓時覺得這件事情越來越詭異,但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山賊為何與白家有這麽大的仇恨呢?既然是綁架,卻勒索銀子,卻隻是要求釋放“蓄奴”。
而此刻,白開旺也開始突然變得瘋癲起來,口齒不清不說,人也似乎失憶了。
奇怪的事情一個接一個的發生在白家人身上,這家人就像被人下了蠱一般。不管白開旺是真瘋還是假瘋,這背後一定有著不可告人的真相。真實情況或許比相信中的還要糟糕幾百倍。
崇禎相信此事背後必有主謀,作為一個堅定的無信仰者,崇禎不相信世界上有神神鬼鬼之類的事情。當然也不會相信有人會突然失蹤,突然消失,又或者突然變瘋或者變傻。
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沒有任何的頭緒,也沒有一條完整的線索,這才是最要命的。看似有一大堆線索,卻沒有實質性解決的辦法。
思慮再三,崇禎決定暫時鳴金收兵,靜觀其變。於是所有分散在徽州的邊察令們都被召喚回來,在召喚回來的那一刻,又發現問題了。有十多個邊察令不知去向,人間蒸發。
除了懷疑邊察令中出了奸細,崇禎實在想不出來還有什麽其它的可能。
崇禎覺得精疲力盡,從來沒有這麽累。他甚至不敢相信哪一個信息是真,哪一個信息是假。這個時候他才同情古代的皇帝多疑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當他成為孤家寡人以後,就再也沒有退卻的餘地。此刻,自己引以為傲的“邊察”們出了問題,這是讓他覺得最為丟臉的事情。
徽州,一座商業繁華的古城,然而在繁華的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心酸。
在以家族為單位的體係之下,每一個普通百姓的命運是和家族的興衰緊密聯係在一起的。
一個人的命運,算不了什麽,一家人的命運也不能算什麽,而整個家族的興衰卻是他們個人榮辱與共的全部。
崇禎要麵對的並不是某一個貪官,而是關乎到興衰榮辱的家族力量。
無論這個人的官職有多高,也無論他有多麽偉大,或是高尚…為了家族的榮辱,犧牲某一部分人而可以保全家族的榮辱,這或許是以家族的榮辱為至高無上的最佳選擇,別無其他。
而這種根深蒂固類似於門閥的思想,又不同於門閥思想的宗族觀念,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或許…他們也不需要別人理解。
王憶夢見到白老爺來了,已經明白了其來意,倒是有所準備。
“周管家不見了…相必你也聽說了吧?”
“什麽,周管家不見了?那實在太可惜了,那白老爺豈不是缺少了一個管家,真是太遺憾了!”王憶夢故作悲傷道,內心卻非常激動,這個不切實際的幻想家,天知道他在想什麽。
“你就不關心白公子的下落嗎?他雖然平時愛搗蛋,他好歹也是王先生學生啊!”
“咳咳…”白開旺道:“你的朋友鄭文和雲德寶走了,難道你也不想他們嗎?”
“老爺,您今天是怎麽了,為何如此傷感?”王憶夢不知道白老爺究竟要說什麽,也不知道他心裏究竟在想什麽。
“王先生啊!我這幾日總覺得胸悶氣短,很不舒服,也說不上怎麽了,突然覺得有些空落落的…也找不到人說話,所以想找王先生聊聊天。”
白皓被綁架的事情傳遍了整個縣城,此事也成為了全城老少茶餘飯後談論的焦點。
神情恍惚的王憶夢,整日的沉迷於和小芳姑娘的情情愛愛之中,似乎連智商也降低了不少,說起話來也是語無倫次的。
“白老爺,人丟了,去找回來啊!”
白開旺看著王憶夢,直搖頭,道:“莫非連你王先生也變得不正常了?我白家這是怎麽了?莫非是鬧鬼了?”說完這話,白開旺有些無奈的搖著腦袋走開了。
待白開旺走後,躲在一旁的小芳才走出來,道:“怎麽樣,我說白府要出事吧!你還不信…”
不過話雖然這樣說,但是發生在白府的事情並未讓小芳覺得此事和自己有什麽關係,滿臉都是一種無所謂的冷漠。
鄭文和雲德寶離開白府以後,也沒有確切的去向,他們幾乎是在城裏轉了一個圈。哪怕是知道了白皓被綁票,哪怕是知道了周管家憑空失蹤不見了,依然沒有什麽頭緒。
婺源被全成戒嚴,城外的人不得進入,城內的人不得出去。後來人們會看到一個老頭,拄著一根拐杖見人就問:“看到我家白皓了沒?”
事實證明,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是對的。沒人關心白皓去了哪裏,也沒有人關心那個老頭是誰,更沒有人關心那個礦場在哪裏。
唯有那些與家人失去聯係的人,他們才是最著急的。
崇禎抵達徽州的時候,路上已經聽過了多種傳聞,同樣消息靈通的還有那些潛伏在徽州各地的邊察們。他們知道聖駕已到,紛紛浮出水麵,把打探而來的消息匯報而來。
然而畢竟還沒有到可以收網的時候,崇禎並不想這樣草草結束。
白府發生的變故來的是那麽突然。以至於有許多傳聞,有說是周管家策劃的,也有說是白開旺樹敵太多,被人打擊報複。然而在事情的真相並沒有被完全揭開以前,一切都隻是猜測。
鄭文和雲德寶見到聖駕以後,非常激動,所有事情不敢有絲毫隱瞞,如實上奏崇禎。
白皓被綁架,周管家離奇失蹤,就連王振夢也開始變得非常反常。是白府的風水問題,還是有鬼怪在作祟?一切或許都隻有到謎底被揭開的那一刻,一切才會真相大白。
幾百位暗中在徽州各地調查的邊察,以及十位總邊察令迅速集結到位。他們都是身經百戰的勇士,隻要崇禎一聲令下,他們就會毫不猶豫的遵照崇禎的指令行事。
進城以後,崇禎和四大高手先是住進了一家客棧,等待著源源不斷傳遞過來的情報。
皇帝親自督戰,就是為了徹底調查蓄奴大案。
很快,有線索傳來…白皓在一座山上被發現,而綁架他的極有可能是一夥“山賊”,這夥被稱為“山賊”的人有數百人。但是從他們的神情上看,又似乎不像是“山賊”,更像是農民。
“白開旺的公子是被“山賊”所綁架?”崇禎頓時覺得這件事情越來越詭異,但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山賊為何與白家有這麽大的仇恨呢?既然是綁架,卻勒索銀子,卻隻是要求釋放“蓄奴”。
而此刻,白開旺也開始突然變得瘋癲起來,口齒不清不說,人也似乎失憶了。
奇怪的事情一個接一個的發生在白家人身上,這家人就像被人下了蠱一般。不管白開旺是真瘋還是假瘋,這背後一定有著不可告人的真相。真實情況或許比相信中的還要糟糕幾百倍。
崇禎相信此事背後必有主謀,作為一個堅定的無信仰者,崇禎不相信世界上有神神鬼鬼之類的事情。當然也不會相信有人會突然失蹤,突然消失,又或者突然變瘋或者變傻。
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沒有任何的頭緒,也沒有一條完整的線索,這才是最要命的。看似有一大堆線索,卻沒有實質性解決的辦法。
思慮再三,崇禎決定暫時鳴金收兵,靜觀其變。於是所有分散在徽州的邊察令們都被召喚回來,在召喚回來的那一刻,又發現問題了。有十多個邊察令不知去向,人間蒸發。
除了懷疑邊察令中出了奸細,崇禎實在想不出來還有什麽其它的可能。
崇禎覺得精疲力盡,從來沒有這麽累。他甚至不敢相信哪一個信息是真,哪一個信息是假。這個時候他才同情古代的皇帝多疑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當他成為孤家寡人以後,就再也沒有退卻的餘地。此刻,自己引以為傲的“邊察”們出了問題,這是讓他覺得最為丟臉的事情。
徽州,一座商業繁華的古城,然而在繁華的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心酸。
在以家族為單位的體係之下,每一個普通百姓的命運是和家族的興衰緊密聯係在一起的。
一個人的命運,算不了什麽,一家人的命運也不能算什麽,而整個家族的興衰卻是他們個人榮辱與共的全部。
崇禎要麵對的並不是某一個貪官,而是關乎到興衰榮辱的家族力量。
無論這個人的官職有多高,也無論他有多麽偉大,或是高尚…為了家族的榮辱,犧牲某一部分人而可以保全家族的榮辱,這或許是以家族的榮辱為至高無上的最佳選擇,別無其他。
而這種根深蒂固類似於門閥的思想,又不同於門閥思想的宗族觀念,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或許…他們也不需要別人理解。